讀古今文學網 > 邏輯思維能力與素養 > 二、你掏人家錢包被逮住過嗎?複雜問語 >

二、你掏人家錢包被逮住過嗎?複雜問語

典型案例

甲:「你打過群架嗎?」

乙:「沒有。」

甲:「你侮辱過婦女嗎?」

乙:「沒有。」

甲:「你掏人家錢包被逮住過嗎?」

乙:「沒有——不對,我什麼時候掏人家錢包啦!」

邏輯辨析

這是相聲中的一段對話。「你掏人家錢包被逮住過嗎?」這一問話設計得非常巧妙,它與前兩個問句明顯不同,前兩個問句可以簡單地用「沒有」來回答,其中第一個「沒有」的完整意思是「我沒有打過群架」,第二個「沒有」的完整意思是「我沒有侮辱過婦女」。對於從沒有打過群架也沒有侮辱過婦女的人來說,只需要回答「沒有」即可。但若對第三個問題也回答「沒有」,其完整意思可不是「我沒有掏過人家錢包」,而是「我掏人家錢包沒有被逮住過」。通常對第三個問題我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沒有」,在這段相聲中為了誘導乙做出這樣的回答,甲還用前兩個問題進行了鋪墊,使乙形成用「沒有」來回答的慣性。雖然乙很快就覺察到了這其中暗藏的玄機,但甲的目的早已經達到了。

第三個問題特殊在何處呢?特殊在它是複雜問語。

知識鏈接

複雜問語是這樣一種問語:當一個問語A事實上還含有另外一個問語B,並且無論對A進行肯定回答還是否定回答,都意味著對B給出了肯定回答,也就是說,問句A中置入了對問句B的肯定回答,這時我們就稱A為複雜問語。「你掏人家錢包被逮住過嗎?」正是這樣的複雜問語,它包含「你掏過人家錢包嗎?」這一問語,還置入了對這一問題的肯定回答,因而,即便是否定回答也表明回答者掏過人家錢包。這樣的複雜問語很多,稍不留意,就極有可能對複雜問語直接予以回答。我們看下面的幾個例子:

(1)你停止打你父親了嗎?

(2)你是把偷來的電腦給了你女朋友嗎?

(3)你是否改掉了考試作弊的毛病?

對(1),無論回答「停止了」還是「沒有停止」,都意味著回答者對「你打過你父親嗎?」給予了肯定回答,即意味著回答者打過他父親。

對(2),若回答「是」,其完整的意思是你把偷來的電腦給了你女朋友;若回答「不是」,完整的意思則是你沒有把偷來的電腦給你女朋友。這兩種回答都等於你承認自己偷了電腦。

對(3)的回答與對(2)的回答類似,若只是簡單回答「是」與「不是」,都等於承認考試作過弊。

以上所給出的複雜問語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的,因為其所涉及的話題關乎一個人的道德品質。而對複雜問語,一旦我們警覺起來,就可以理智地分析出其中所隱藏的玄機,從而對這三個複雜問語分別以「我從來沒打過我父親」、「我從來沒偷過東西」(註:本來是該回答「我從來沒偷過電腦」的,但「我從來沒偷過電腦」有歧義,既可以解讀為「沒偷過電腦也沒偷過別的東西」,也可以解讀為「偷過別的東西但沒偷過電腦」。所以最精確的回答就是「我從來沒偷過東西」。)、「我從來不作弊」來回答。也就是說,對複雜問語A所含的問語B予以否定回答,這樣就可以避免陷入他人利用複雜問語所設計的圈套了。

有時候,對複雜問語予以簡單回答後,所強加給回答者的結論對回答者來說可能無關痛癢,但事後琢磨明白後還是會多多少少有被騙或被愚弄的感覺的。比如:

讀一早傳到郵箱中的《南方都市報》社論《趙作海的感謝實為不能承受之重》,我有多重感慨。其中之一就是社論中提及的一個細節:「法院帶來的記者問趙作海:『你要感謝誰?』他說:『感謝法院,感謝黨。』記者再問還要感謝誰,他一時僵住了。等人散去後,趙作海自言自語:『為什麼要感謝?我不感謝。』」顯然,趙作海被那個記者「誆」出了一個感謝——因為這樣的感謝未及深思,後來被他自己否定了。(註:馬少華.「法院帶來的記者」與「複雜問題謬誤」.見http://msh01.blog.sohu.com/151434731.html,2010-05-14。)

在監獄裡被關了11年,最後因無罪而被釋放,趙作海該感謝什麼人或組織嗎?從他自言自語所說的話可以看出,他沒打算感謝任何人或組織。那麼他為什麼又回答「感謝法院,感謝黨」呢?因為「你要感謝誰?」暗含了被問者已經有了要感謝某些人或組織的想法,當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我們往往不會去考慮我們是否真的有這樣的想法,而會不自覺地以為自己真的是要感謝什麼人或組織,進而按照對方的思路在腦中去搜尋所要感謝的對象。

顯然,複雜問語涉及的其實仍然是預設問題,對複雜問語A所含的問語B予以否定回答,實際上否定的是複雜問語的預設,因為對B的肯定就是A的預設。由於複雜問語的特殊性,很顯然,我們不能因為被問者對「你掏人家錢包被逮住過嗎?」這一問題回答「沒有」,就由此斷定被問者本人已經承認掏過人家錢包了,以這種方式所獲得的「證據」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擴展延伸

問句都是有預設的,問句的預設也都是有真假之別的,如「你畢業於哪所大學?」預設對方上過大學。「您的孩子已經參加工作了吧?」預設對方有孩子並且孩子已經不小了。倘若對方沒有上過大學,倘若對方沒有孩子,這樣的問語就顯得很唐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當問句的預設為假並非無關痛癢時,我們應當盡量不以之為預設進行提問,以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巧妙地在各個方面使用預設為假的問句,尤其是複雜問語。有這樣一個成功的營銷案例:

有一個賣煎餅的小店,最開始店家在賣煎餅的時候會問買者:「您要雞蛋嗎?」不少人都回答說:「不要。」後來店老闆請營銷專家來對員工進行培訓,營銷專家建議店員以後再賣煎餅的時候問:「您是要一個雞蛋,還是要兩個雞蛋?」雞蛋的銷量從此大增。

這裡,營銷專家所設計的問話就是一個複雜問語,它被置入的是買者已經決定加雞蛋了,只是還沒想好是加一個還是兩個。事實上很多買者並沒有做出這一決定,這一決定是賣者悄然置入買者腦中的。不過,這並不算一種欺詐行為,即便我們會有上當的感覺。

複雜問語也可以用於案件的偵破過程中:

某日凌晨四五點鐘,一民警在巡邏的過程中,在胡同裡看見一男子抱著一台電視機,他覺得這人很可疑,便上前盤問。可對方沒露出任何破綻。民警還是覺得這人可疑,於是將其帶到辦公室。

怎麼判別這電視是不是這人的呢?民警仔細查看了這台電視機後,問道:「這電視機是你的嗎?」

「是的。」

「用了多久了?」

「有兩三年了。」

「對這台電視你熟悉嗎?」

「熟悉。自己的電視用了幾年了能不熟悉嗎?」

「那你知道它開關處有道很深的劃痕嗎?」

「當然知道。」那人回答道。

這一案例中的民警就使用了複雜問語,因為那台電視機的開關處根本沒有劃痕。正是由於巧妙地使用複雜問語,才使嫌疑人露出了馬腳。

在面試中,複雜問語也有用武之地:

老闆:「年輕人,如果你想在這裡工作,我們希望你牢記一點:在這個公司裡要保持乾淨。你進門時在蹭鞋墊上蹭鞋了嗎?」

應聘者:「是的,先生。」

老闆:「另外還有一點也是我們特別看重的,那就是誠實,門口根本沒有蹭鞋墊。」

老闆設計這種問語的目的,就是誘使談話對像進入自己事先設計的「陷阱」,倘若對方誠實的話,應該否定其中所含的預設。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一般情況下,對於問句中的預設人們通常會當作已知條件或事實來接受,若精心設計,很難被識破。

勤思多練

1.下列問句各預設了什麼?如果預設為假,怎樣才是最合適的回答?

(1)你戒煙了嗎?

(2)你以後還敢不敢再偷?

(3)你是不是還在販毒?

(4)她還罵她婆婆是老不死的嗎?

(5)貴公司在招聘時還有性別歧視嗎?

2.分析下列案例,請說明問句中的預設是怎樣運用的。

據載,日本的社會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實驗的對象是刑警,實驗者先放映了一段幻燈片,是關於一場車禍的,一輛貨車和一輛大客車相撞,看完後要求回答兩個問題:一是貨車上掉下來了幾箱貨物?二是客車上有幾人把頭伸出窗外?大多數人都用大於零的自然數來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後實驗者再次放映幻燈片,大家才恍然大悟:貨車上沒有貨物掉下來,客車上也沒有人把頭伸出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