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邏輯思維能力與素養 > 一、醫生的建議你都會聽嗎?語句的預設 >

一、醫生的建議你都會聽嗎?語句的預設

典型案例

詹金斯夫人心臟有點毛病,就去找保健醫生。醫生仔細聽了她的心臟,並做了其他一些檢查,然後就有了如下的對話——

醫生:「夫人,戒煙吧,過不了多久你就會好起來的。」

詹金斯夫人:「但是醫生,我從來不吸煙呀!我不喜歡吸煙。」

醫生:「哦,是這樣,那就不要再喝酒了。」

詹金斯夫人:「我也不喝酒啊。」

醫生:「那就停止喝茶和咖啡吧。」

詹金斯夫人:「茶和咖啡我也從來不沾,我只喝水。」

醫生:「哦……你喜歡吃薯片嗎?」

詹金斯夫人:「是的,非常喜歡。」

醫生:「那就不要再吃薯片了。」

邏輯辨析

醫生的建議為什麼一次次都被病人否定了呢?因為醫生的每條建議都包含一個虛假的預先假定。首先,「夫人,戒煙吧」預先假定「她在來瞧病之前是抽煙的」,而實際上這位夫人從來沒有抽過煙,這樣醫生提的第一條建議就毫無意義了。

在詹金斯夫人否定了第一條建議後,醫生又按自己的主觀臆斷提出了第二條建議:「不要喝酒了」。對於從不沾酒的人來說,醫生的預先假定又是錯誤的。所以,詹金斯夫人再次否定了他的建議。

這位夫人既然不抽煙,不喝酒,那總該有喝茶和咖啡的嗜好吧?這是醫生的第三次假定。所以醫生又規勸道:「停止喝茶和咖啡吧。」沒想到這位夫人連這些習慣也沒有。

最後,醫生吸取教訓,先問夫人是否喜歡吃薯片,待她做了肯定回答後才提出建議。試想,如果這位夫人說不喜歡吃薯片呢?醫生還得挖空心思問對方有沒有其他嗜好,直到對方給出肯定的回答為止。對這種醫生給出的建議,恐怕很少有人會採納,因為前幾個建議所包含的虛假的預先假定必定會影響到病人對醫生醫術的評價。怎麼避免類似的錯誤發生呢?這涉及語句的預設問題。

知識鏈接

一個語句的預設,通俗地講,就是說話人在說出這句話時所預先做出的假設,是隱藏在語句背後未明確表示出來的判斷。如「請把門關上」,沒明確表達出來的判斷是「門是開著的」。對祈使句而言,預設正好是該祈使句所要求的行為能夠實現的一個先決條件。若預設為假,祈使句所要求的行為將無法實施。案例中的醫生正是因為使用了三個預設為假的祈使句才使自己陷入尷尬境地的。

當我們說p預設q時,作為預設的q總是由p中的某個語詞觸發的,或者說源於p中的某個語詞,這些觸發預設的語詞被稱為「預設觸發語」,主要有以下一些類型(註:列文森(Levinson)在1983年出版的《語用學》一書中共提及了13種類型的觸發語,這裡只選取了其中的幾種典型形式。參見S.Levinson,Pragma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pp.181.184;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289~296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1)限定摹狀詞。即通過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徵來指稱某個確定對象的語詞,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紅樓夢》的作者」、「梁思成的父親」等。限定摹狀詞觸發存在預設。著名哲學家弗雷格曾斷言:「如果人們陳述某些東西,當然總要有一個預設,即所用的簡單的或復合的專名有一個意謂。因此當人們說『開普勒死於貧困之中』時,就已預設『開普勒』這個名字表示某人。」(註:〔德〕弗雷格:《弗雷格哲學論著選輯》,109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弗雷格所提到的這種預設就是存在預設,他是最早把預設作為邏輯概念加以討論的哲學家。

(2)事實性動詞。如「我後悔在情人節那天沒給她送玫瑰」中的「後悔」、「我知道她喜歡我」中的「知道」,這類動詞觸發事實預設,緊隨動詞的子句就是預設。前者預設「我在情人節那天沒給她送玫瑰」,後者預設「她喜歡我」。

(3)隱含性動詞。如「我忘記通知麗麗了」中的「忘記」,它包含了「該做某事」和「實際上沒有做」兩層語義,預設「我應該通知麗麗」。

(4)判斷性動詞。如「老師斥責他考試作弊」中的「斥責」,觸發預設「他考試作弊」。

(5)表示反覆的語詞。如「麗麗又遲到了」中的「又」、「麗麗也不喜歡吃蛋黃」中的「也」,前者預設「麗麗曾經遲到過」,後者預設「除了麗麗外還有別的人不喜歡吃蛋黃」。

(6)時間狀語從句。如「這個假期麗麗在去武漢之前去了趟西安」中的「在去武漢之前」。

(7)反事實條件句。如「如果曹雪芹沒有寫《紅樓夢》……」,「如果林徽因選擇嫁給金岳霖……」,分別預設「曹雪芹寫了《紅樓夢》」,「林徽因沒有選擇嫁給金岳霖」。

最早對預設的研究是從語義的角度進行的,把預設解釋為語句有真假值的必要條件,如「老王有兒子」是「老王的兒子考上了清華大學」的預設,如果這一預設為假,後者就無所謂真或假。而且,一個語句和該語句的否定具有相同的預設,「老王有兒子」也是「老王的兒子沒有考上清華大學」的預設。於是就有了所謂的「否定測試法」,當我們認為q是語句p的預設時,可以通過考察q是否是┐p的預設來檢測我們的答案正確與否。

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預設並非只是一種與真假相關的語義現象,因為預設具有可消除性,這說明對預設的分析還需要從語用的角度來進行,我們稱之為預設的語用解釋或語用預設。

預設是可消除的,如:

(a)如果老王有兒子,那他的兒子一定沒和他生活在一起。

(b)老王有兒子,並且老王的兒子沒和他生活在一起。

(c)老王在完成自傳前去了趟新疆。

(d)老王在完成自傳前去世了。

(a)是條件句,是假言判斷,後件預設老王有兒子,但由於該預設正好是前件本身,這一預設並不能成為整個條件句的預設。(b)是聯言判斷,第二個支判斷預設老王有兒子,同樣,因為該預設是第一個支判斷本身,它也不能成為整個判斷的預設。(c)和(d)都含有時間狀語,觸發預設「老王完成了自傳」,但這一預設只是(c)的預設,而不是(d)的預設,因為在(d)中這一預設與我們的背景知識相衝突——沒有人能在死後做任何事情。

擴展延伸

預設具有可消除性,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這種可消除性,也被稱為可撤銷性(註:參見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297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可消除性可由語言因素引起,即帶有某一預設的子句因置於特定的上下文中而導致原有的預設消失,如語句(a)和(b)中的第二個支判斷。再如:

你送我玫瑰的那天不是週一,不是週二,不是週三,不是週四,不是週五,也不是週六和週日。事實上,你從來沒有送過我玫瑰。

這段話中,「事實上」之前的每一個子句都預設「你送過我玫瑰」,但這一預設被最後一句話否定了,因而也就消失了。可消除性也可能由非語言因素引起,如(d),是由預設與背景知識衝突導致預設消失的。

雖然預設具有可消除性,但在言語交際中,我們還是要防止被語句的預設「出賣」,透露出不想被人知道的秘密。如:

一位母親見女兒有了部新手機,於是有了如下的對話:

「誰的?」

「我自己的。」

「你哪有錢買?」

「不是我買的,是男朋友送我的生日禮物。」

女兒談戀愛了,本來是想瞞著母親的,卻不小心被預設「出賣」了。

在言語交際中,我們要盡可能使用預設為真的語句。如「我的電腦壞了」,預設說話人是有電腦的;「我老公送給我的玉鐲比你的還要透亮」,預設說話人的老公送過她玉鐲。倘若這裡的預設是假的,說話人只是因為虛榮才這麼說,這種情況下,說話人無疑說了謊,而謊言總有被揭穿的時候。

使用祈使句時更需要留意預設是否為真,不然就會如典型案例中的醫生一樣,陷入被動,並失去威信。不過,預設虛假的祈使句,在有些場合下是可以巧妙地加以利用的。如:

某地招聘警察,進入面試環節後,面試官對面試者說:「我有份關於公司的材料要給你,材料放在隔壁辦公室的辦公桌上,桌上有本書,材料夾在書裡,夾在175頁和176頁間,你去幫我取一下。」據說所有去取材料的面試者都被淘汰了,因為175頁和176頁只是一張紙的兩面而已,中間不可能夾東西。

我們也可以設計預設為假的語句來對付算命先生:假如你還是單身,你可以要求對方算算你是哪年結婚的;假如你是獨生子女,你可以要求對方算算你妹妹或弟弟小你幾歲;假如你正在上大學,你可以要求對方算算你大學畢業幾年了……如果對方果真能掐會算的話,他應該否定這裡的預設,否則只能證明他是騙子。

我們還可以設計預設為假的習題去測試學生是否真正把握了某一部分知識,如「判斷下列說法哪些正確,哪些不正確,若不正確請說明理由」這一類的習題是我們經常遇到的題型,題目預設了所給出的說法中有正確的也有不正確的,若所給出的說法全都是正確的,或者全都是不正確的,其預設就是虛假的了,如果學生真正準確把握了相關知識的話,他們應該能跳出題目中的預設。

勤思多練

1.指出下列對話中畫有橫線的語句的預設,並根據對話分析預設的真假。

(1)A:「你兒子好可愛啊!」

B:「我還沒結婚呢。」

(2)A:「媽,我想看動畫片。」

B:「先把作業寫完。」

A:「老師今天沒有佈置作業。」

(3)A:「媽,我想看動畫片。」

B:「先把作業寫完。」

A:「作業已經寫完了。」

(4)A:「我昨天見著你女朋友了。」

B:「你一定是搞錯了,我根本沒有女朋友。」

(5)A:「我昨天又見著你女朋友了。」

B:「你以前不可能見過她,她以前從來沒來過北京。」

2.單項選擇題。

(1)「趙科長又戒煙了。」從這句話中不可能得出的結論是()

A.趙科長一直吸煙,且煙癮很大。

B.趙科長過去戒過煙,次數可能不止一次。

C.趙科長過去戒煙都沒有成功。

D.趙科長這次戒煙一定能成功。

(2)「老王有閨女」不是下列哪一語句的預設?

A.老王的閨女出國了。

B.或者老王沒有閨女,或者老王的閨女沒有和他住在一起。

C.老王的閨女或畢業於北京大學,或畢業於清華大學。

D.老王的閨女不僅漂亮,還十分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