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邏輯思維能力與素養 > 二、「莫能陷」與「無不陷」矛盾律 >

二、「莫能陷」與「無不陷」矛盾律

典型案例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韓非子·難一》)

這是韓非子所說的一個寓言故事。對此,韓非子指出: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邏輯辨析

在上述這則寓言中,楚人違背了思維的一致性要求,前後自相矛盾。因為由「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可以推出:他的盾是堅固無比的;由「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可以推出:他的盾不是堅固無比的。對於他的盾,楚人既斷定了它是堅固無比的,又斷定了它不是堅固無比的,從而得出了一對相互矛盾的判斷。同樣,對於他的矛,楚人既斷定了它是鋒利無比的,又斷定了它不是鋒利無比的,也得出了一對相互矛盾的判斷。所以當有人問他「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時,按照他前述所言,必然可以得出:他的矛既能刺穿他的盾,又不能刺穿他的盾。因此他便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兩難之境。

知識鏈接

思維的一致性要求我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於同一個思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保持思維的一致性,要求做到兩個方面:

一、概念要相容

就概念而言,思維的一致性要求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對同一對象是否具有某一屬性要有一致的斷定。在同一個概念中,一個對像不能既具有某一屬性,又不具有某一屬性。一個概念如果違反了這一要求,則稱之為「矛盾概念」,如「不能用十三個字來表達的概念」、「圓的方」等都是矛盾概念。

二、判斷要一致

就判斷而言,思維的一致性要求我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不能既斷定某對象是什麼,又斷定它不是什麼。

違反思維的一致性要求就會陷入「自相矛盾」。例如:

(1)一個小村莊的理髮師宣稱:只給那些不給自己理發的人理髮。

(2)好好先生雇了甲、乙兩個園丁幫助自己管理菜地。在除草時,園丁甲發現一隻蝸牛正在吃僱主的捲心菜,於是準備處死它,園丁乙急忙制止他,兩個人為之爭執起來。好好先生聽到爭吵聲,走過來詢問究竟。園丁甲說:「這只蝸牛在吃您的捲心菜,所以,得處死它。」好好先生說:「你說的對!」園丁乙說:「蝸牛也是一個生命啊,所以,不能處死它。」好好先生說:「你說的對!」他的夫人聽到了,說:「可是他們兩個人說的不可能都對啊!」好好先生說:「你說的也對!」

(3)歷山之農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畝正。河濱之漁者爭坻,舜往漁焉,期年而讓長。東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歎曰:「耕、漁與陶,非舜官也,而舜往為之者,所以救敗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處苦而民從之。故曰:聖人之德化乎!」

或問儒者曰:「方此時也,堯安在?」

其人曰:「堯為天子。」

「然則仲尼之聖堯奈何!聖人明察在上位,將使天下無奸也。今耕漁不爭,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敗也,則是堯有失也。賢舜,則去堯之明察;聖堯,則去舜之德化:不可兩得也。」(《韓非子·難一》)

在上例(1)中,小村理髮師的宣稱看似合理,實質包含矛盾。按照他的宣稱,他該不該給自己理發呢?如果他不給自己理髮,則他屬於不給自己理發的人,根據他的宣稱,那麼他該給自己理發;如果他給自己理髮,則他屬於給自己理發的人,根據他的宣稱,那麼他又不該給自己理髮。這樣,根據他的宣稱,他既該給自己理髮,又不該給自己理髮,從而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在上例(2)中,在對於蝸牛的實際行動上,要麼處死它,要麼不處死它。如果按甲的做法是要處死它,乙的做法是不要處死它,好好先生同時肯定這兩者:既處死它又不處死它,這違反了矛盾律。他夫人認為應該是:他們兩人說的不可能都對,即「處死它」、「不處死它」不可能都對。好好先生又加以肯定,這等於同時肯定「既處死它又不處死它」與「不可能『既處死它又不處死它』」,而這又是一對矛盾,好好先生又再次違反了矛盾律。因此,好好先生好好地犯了一次「自相矛盾」的錯誤。在上例(3)中,韓非子指出,「賢舜」與「聖堯」是一對矛盾,儒者們的觀點實際上是犯了「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

擴展延伸

正因為我們要保持思維的一致性,所以,如果從一個判斷推出了一對相互矛盾的判斷,那麼該判斷是不能接受的。在這方面,有兩個最常見的應用,就是反證法和歸謬法。反證法是說,如果我們要證明一個判斷成立,就要先假定這個判斷不成立,由此推出矛盾,從而得出原判斷成立。歸謬法是說,如果我們要證明一個判斷不成立,就要先假定這個判斷成立,由此推出矛盾,從而得出原判斷不成立。不過,在一般情況下對反證法和歸謬法不加區分。請看下面的兩道題:

(1)《高中數學·選修2—2》(人教版)中有這樣一道題:

證明質數有無窮多個。

證明:假定質數不是有無窮多個,而只有有限多個。設全體質數為p1,p2,p3,…,pn。令p=p1p2p3…pn+1。

顯然,p不含質因數p1,p2,p3,…,pn。p要麼是質數,要麼含有除p1,p2,p3,…,pn之外的質因數。這表明,除質數p1,p2,p3,…,pn之外,還有質數。因此,假設不成立。於是,質數有無窮多個。

(2)《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中有這樣一道題:

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由它們的重量決定的。伽利略認為這是不正確的,他的證明如下:

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論斷,一塊大石頭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塊小石頭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頭的下落速度為8,小石頭的下落速度為4,當我們把兩塊石頭捆在一起時,大石頭會被小石頭拖著而減慢,結果整個系統的下落速度應該小於8;但是兩塊石頭捆在一起,總的重量比大石頭還要重,因此整個系統下落的速度要比8還大。這樣,就從「重物比輕物落得快」的前提推斷出了互相矛盾的結論,這使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陷入了困境。為了擺脫這種困境,伽利略認為只有一種可能性:重物與輕物應該下落得同樣快。

上例(1)中的證明使用的就是反證法,例(2)中伽利略的證明使用的就是歸謬法。

勤思多練

1.試分析下列論述中是否存在違反思維一致性的情況。

(1)一位年輕人去見愛迪生,他滿懷信心地對愛迪生說:「我想發明一種萬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愛迪生聽罷驚奇地說:「那麼你想用什麼器皿放置這種溶液呢?」年輕人啞口無言。

(2)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魯),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願藉子殺之!」公輸盤不說。子墨子曰:「請獻十金。」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公輸盤服。子墨子曰:「然乎?不已乎?」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見我於王?」公輸盤曰:「諾。」

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捨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捨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捨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王曰:「必為竊疾矣。」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為無雉兔狐狸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三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問其故,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子墨子歸,過宋,天雨,庇其閭中,守閭者不內也。故曰:治於神者,眾人不知其功,爭於明者,眾人知之。(《墨子·公輸》)

(3)范進因沒有盤費,走去同丈人商議,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道:「不要失了你的時了!你自己只覺得中了一個相公,就『癩蝦蟆想吃起天鵝肉』來!我聽見人說,就是中相公時,也不是你的文章,還是宗師看見你老,不過意,捨與你的。如今癡心就想中起老爺來!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見城裡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傢俬,一個個方面大耳。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趁早收了這心,明年在我們行事裡替你尋一個館,每年尋幾兩銀子,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經!你問我借盤纏,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裡,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一頓夾七夾八,罵的范進摸門不著。

…………

胡屠戶道:「我那裡還殺豬,有我這賢婿,還怕後半世靠不著也怎的?我每常說,我的這個賢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裡頭那張府、周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你們不知道,得罪你們說,我小老這一雙眼睛,卻是認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長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富戶要和我結親,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說罷,哈哈大笑。(《儒林外史》第三回)

(4)有錢富翁於客座中偶放一屁。適有二客在旁,一客曰:「屁雖響,不聞有一毫臭氣。」一客曰:「不獨不臭,還有一種異樣香味。」富翁愁眉曰:「我聞得屁不臭,則五臟內損,死期將近,吾其死乎?」一客用手空招,用鼻連嗅曰:「才臭將來了。」一客以鼻皺起,連連大吸,又以手掩鼻蹙額曰:「我這裡臭得更狠。」(《笑得好·臭得更狠》)

2.使用反證法或者歸謬法證明下面的定理。

(1)《高中數學·必修5》(人教版)中的「均值定理」證明:

如果a,b∈R+,那麼

當且僅當a=b時,等號成立。

(2)《高中數學·選修2—2》(人教版)中:證明不是有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