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別再用勤奮掩飾你的懶惰 > 你學習和做事的深度,決定了人生和事業的高度 >

你學習和做事的深度,決定了人生和事業的高度

我們的身邊,既有勤懇工作十幾年還在基層默默奮鬥的普通人,也有職場資歷不深卻能屢屢陞遷的奇才。

例如,前一段時間的話題人物董明珠女士,她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商界奇才。初入職場時,董明珠只是格力公司一名普通的業務員,可以說,她的職業起點是很低的,但是我們仔細研究她的履歷就會發現,其陞遷速度簡直堪比火箭,快得有些不可思議。據相關資料記載,董明珠1990年進入格力公司,1994年就任經營部部長,而到了2012年,就成功晉陞格力公司董事長,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人生贏家」!

還有「打工皇帝」唐駿,他也是這樣一位創造陞遷奇跡的典型人物。唐駿1994年加入微軟公司,1997年就任微軟大中華區技術支持中心的總經理,到2002年,就成為微軟中國公司總裁。

對於董明珠和唐駿的成功,有很多人傾向於用一種類似陰謀論的觀點來解讀——他們的成功一定借助了某種外來的力量,如背景關係、潛規則等。事實上,這表明這些人下意識地認為:董明珠和唐駿絕不可能靠自己的實力成功。毫無疑問,我是不認同這種觀點的,對於董明珠和唐駿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我更傾向於相信他們是憑借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做事能力。

自然有人萌生這樣的疑問:為何能力水平近似的一群人,其職業發展速度及其所取得的成就竟會存在天壤之別?即便排除運氣、環境之類的因素,差距之大也足夠令人矚目。是否存在什麼秘訣或者方向性的指引,能夠讓我們少走彎路,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加好一些?

自2007年步入職場,我便一直在尋找答案。

有幾年,我在大型國有企業裡面打工。我所思考的是:我到底應該怎樣做,才更容易把工作做好,得到領導的賞識,從而得到更多陞遷機會。

後面幾年,我有了幾次創業的經歷。我又站在一個管理者的角度思考:我到底應該把領導崗位、核心崗位分配給怎樣的員工,才能更利於企業的發展,幫助企業創造更高的收益。

近十年來,我還一直追蹤觀察身邊的朋友、同學的職場經歷,分析他們各自的職業發展情況與其學歷、性格、學習及行事方式之間的關聯。

最後我發現,每個人取得的成就,都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在這些因素中也確實存在一些重合的部分,讓這些人總是比其他人得到更多的機會,發展得更快。

簡單說來就是:那些總是能夠把事情研究透徹、把任務做深做細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什麼是學習的深度?學習的深度就是不局限於問題的表面,能夠深入思考問題背後深層次的邏輯,並且考慮到在某些因素發生變化時,問題會相應產生怎樣的變化,以及應該如何應對。

我們都說學習要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其實做到這種程度還是不夠的。把學習做深,代表的是研究事物背後本質性的規律,從而達到「透過現象看本質,一法通則萬法通」的效果。和在學校裡只要把考試考好就達標不一樣的是,在職場中我們需要應對更加複雜多變的環境,單靠教科書式的「標準解法」去解決問題是遠遠不夠的。

特別是對創業者、新業務的開拓者來說,他們可能每天都遇到新問題,這時候,只能依靠我們現有的知識結構和資源,通過靈活組合,優化調配去解決。

什麼是做事的深度?做事的深度就是能把簡單的事情做得不簡單。就是面對再尋常的事,都願意去思考每一個細節,去思考如何持續優化,去思考如果事情的關聯因素發生變化,應該如何良好應對。

關於這兩方面,我都有讓自己記憶猶新的真實案例。

高一的時候,我的學習成績只能排在班級中上,年級中游。作為一名家境貧寒、讀書是唯一出路的學生,我當時非常焦慮,為此我開始仔細研究班上學習成績好的同學。

那時候同學間非常流行購買各種輔導資料,因為這些資料往往會總結很多考試經常會考的經典題型,並給出參考解法,所以使用參考書被大家視為提高考試成績的最佳途徑。但我發現:班上學習成績最好的那位同學,基本上不購買輔導資料。他只依靠教材和學校發的練習冊,卻每次都能考出很好的分數。

後來我便請教他,他說:「很簡單呀,教材教的是基本規則,不管是練習還是考試,肯定是要考查我們對這些基本規則靈活應用的能力。那麼我看教材的時候,就會特別注意這些規則是如何組合起來使用的。做標準習題的時候,就會揣摩出題者到底是要考核哪些基本規則。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你會發現雖然題目千千萬,但考來考去無非就是基本知識點的排列組合。只要再把經典的幾種排列組合學透,考高分就很容易了。」

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和學習表象相比,學習本質有多麼重要。後來在這位同學的幫助和我自己的努力之下,我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高考的時候還成了我們當地的高考狀元。

另一個案例,發生在我工作的第二年。那時候大家初入職場,津津樂道的話題無非是薪水多少、週末去哪裡玩之類的。但我注意到,我們當中有一位同年畢業的朋友已經成為他們公司的一個部門經理。而就我對他家庭狀況的瞭解,他是不可能有額外的社會關係幫助他達到這個高度的(原諒我當時的第一反應也是「走後門」),所以便找了個機會和他進行了一次深度的交流。

這位朋友的見解讓我受益至今,他說:

「其實站在老闆的角度,讓誰做管理崗位並不是一個多麼複雜的問題。有時候固然要考慮背景關係和履歷深度,但企業終究是要有人來做事情的,那麼關鍵崗位到底用誰,就在於誰能把事情做好,誰能創造收益,讓老闆省心。」

「到底怎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呢?其實就是把事情做細、做深。比方說老闆讓你去接個客人。一般人的做法可能就是問一下客人什麼時候到,聯繫方式是什麼,然後準時去接回來到公司就完了。但換作是我,我就會想得更全面一些,如考慮是否會塞車,客人是否能適應當地環境,接到客人之後大概什麼時候到公司,並據此提前通知相關人員做好準備等諸如此類的細節。」

「當遇到所有的事情你都用這種態度、方式去處理,久而久之老闆就會覺得你這個員工特別靠譜,特別省心,用起來放心。那麼當機會出現的時候,他自然而然會第一個想到你。」

之後我開始創業,發現自己在選人用人的時候也確實是遵照這個規律——當機會出現的時候,我並不是從學歷、背景這些因素去考慮用人,而是從這個人到底能否把事情做好,能否讓我省心、放心來考查。

我的第三次創業,是做「職場充電寶」這個公眾號。基本上我每個星期都會開展在線免費授課,這些課程通常能吸引到幾千乃至上萬聽眾。

通過多次授課,我發現了這樣一個有意思的規律:只要在某節課上我對實際操作的技巧講得多,那麼這節課就會特別受歡迎,課後得到的評價也很高。相反,如果我在某節課上主要講解技巧背後的理念、規律這些看似無用但實際上更有價值的東西,大家就會覺得很空洞,課後收到的批評就很多。

這其實也反映了當下一個浮躁的價值觀:大家都只追求結果,卻忽略過程。但我想說的是,好的結果,一定是好的準備、好的基礎、好的過程造就的。如果連本質規律都沒搞清楚,那麼就算學會再多實際操作技巧,我們也很難「學深」「做深」。

如何「學深」,然後把事情「做深」?首先,我們不能忽視基礎,即便再簡單的知識也要用最認真的態度去學習;其次,我們要不斷提高思考能力,加深思維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