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別再用勤奮掩飾你的懶惰 > 把事情堅持下去!你也可以做到 >

把事情堅持下去!你也可以做到

據說世界上80%的失敗都源於半途而廢,這幾乎已經成為阻擋我們前進的最大障礙。

看看下面的這些「堅持無能」症狀,你符合幾條?

「家裡屯了20多個筆記本,每個筆記本的前幾頁都寫滿了宏偉的計劃,後面幾乎是空白……」

「購買了一本《如何克服拖延症》,可惜的是到現在還沒開始讀……」

「做了一個21天習慣養成計劃,差不多在2.1天之後就放棄了……」

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過「雄心勃勃地制訂計劃,心灰意冷地放棄計劃」的經歷。不少人甚至因此在潛意識中埋下自卑的種子——他們覺得自己之所以「一事無成」,主因便是很多事情過早放棄。更讓他們絕望的是,自己明明發覺了這一事實卻仍然無力改變。

然而我想說的是,事實可能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糕——大部分你認為因為自己過早放棄而失敗的事情,繼續堅持下去也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此外,解決「做事不能堅持」這個難題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困難。

為什麼有的人做事情似乎天生就很有韌性,總能夠按照計劃去把事情做完,而有些人則總是三分鐘熱度,容易半途而廢?一方面是源於人與人之間自我控制力的差別,另外一個更為重要的方面在於每個人的自我激勵機制不同。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產生了一套自我激勵機制。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滿足感」控制我們的行為,讓我們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中生存下去,並且在眾多物種中脫穎而出。

早期,這種滿足感主要體現在生理方面,比如食慾、性慾等。為了獲得這些慾望的「滿足感」,人類捕獵、交配,並據此產生原始部落,繼而開始逐漸往現代社會過渡。

後來,人類需要滿足的需求越來越多,且逐漸從生理層面往精神層面過渡。

完成任務之後的成就感,衣錦還鄉的虛榮心,幫助他人而得到感謝之後的榮耀感……這一切其實都是通過進化發展而來的一套異常複雜的「滿足體系」。本質上,是這種滿足體系決定了我們大部分的行為。

但是這種天然進化的滿足體系有個很大的bug(缺陷):人們對短期能夠得到的滿足都極其敏感,而對需要經過長期堅持才能得到的滿足則沒啥感覺。

瞭解了這個bug,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很容易解釋。

為什麼我們看漫畫、看電視能持續十幾個小時,而看書卻連堅持一個小時都很難做到?這是因為看漫畫等娛樂類的活動,是能讓我們馬上獲得滿足感的,但讀書帶來的激勵反饋(比如知識積累、成績進步等)卻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體現。這時候我們的本能就決定了我們做前面的事情容易,做後面的事情難。

從這個角度看,「三分鐘熱度」其實不是我們的錯,而是人類基因中的缺陷。所以,真的沒必要為了過去的不堅持而有心理壓力。

現在,我們瞭解了這個bug,便要想辦法去彌補。

破解激勵機制的方法主要有兩點:

1.把長期事件分解成短期事件。

2.事件完成之後要有明確的獎勵。

先說第一大點,這是一個「順勢而為」的解決方案——既然人類本能存在這一缺陷,我們不用去抗拒它,而是順應它,並且努力讓它不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

人類對短期激勵敏感,對長期激勵不敏感,我們可以把長期的任務分解成短期的任務,並且給每個短期任務設置激勵點,這樣就相當於把人類本能解決不了的問題轉化成已經找到解決方法的問題了。

據說日本的一位馬拉松選手根據這個思路制定策略,從而在1984年和1987年的國際馬拉松比賽中拿到冠軍。他的秘訣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踩點,然後把一整段馬拉松賽程切分成很多段小賽程,並給每段賽程都設置標誌物,最終取得成功。

回想一下,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喜歡制訂所謂的「年度計劃」,但到了年底,這些計劃卻大多不了了之,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計劃過於宏大。以一年為期完成任務,這種激勵對我們來說幾乎沒有任何「誘惑力」,因為這相當於要求我們在未來一年的時間裡一直抗拒自己的本能去做事情,堅持下來的難度可想而知。

而如果我們制訂天計劃、周計劃,順利完成任務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因為激勵週期被大大縮短,逐漸回到了我們的基因所擅長的領域。對自控力差的人來說,這種分解非常有必要,效果也很好。

不要計劃一下子就讀完一本書,而要把目標設定為:「一周讀完一篇最少3000字的好文章。」這樣的任務不僅不會讓你面臨計劃失敗後的沮喪,還會讓你在任務完成時倍有成就感。

也不要做諸如「一個月減肥5斤」之類的減肥計劃,改為類似「一個星期減少1斤」這樣更為短期的計劃效果更好。

除了「分解」,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要建立完成任務之後的激勵機制。一周讀完一篇好文章,讀完之後有什麼獎勵呢?

我們不能僅僅寄希望於「我按計劃完成了任務,所以獲得了滿足感」這種激勵力度比較弱的機制,特別是對於自控力比較弱的人,應該有意識地去強化這種激勵機制。

針對上面的計劃,一個可以參考的調整方案是「一周讀完一篇最少3000字的好文章,完成後便獎勵自己出去吃一頓美食」。放在後面的激勵可以是自己感興趣但不常得到滿足的事物。兩者的結合既為任務的完成找到了最強有力的激勵,又為滿足自己的小興趣找到了最好的理由。

相信我,這樣做你的幸福感會加倍提升的!

按照這樣的思路發展下去,我們可以逐漸豐滿這個激勵體系,從而建立起一套非常完整的短、中、長期計劃。還是以讀書為例,我們建立的一套參考計劃大概是這樣的:

每天閱讀一篇2000~3000字的優質文章,完成之後可以玩一小時的電腦遊戲(未完成則不准玩遊戲)。

本計劃累計堅持一周,獎勵自己一頓大餐。

本計劃累計堅持一個月,獎勵自己一部iPhone(其實可能早就想買了)。

通過完成一系列非常簡單、容易完成的小任務,我們慢慢培養了閱讀的習慣,之後再匹配中長期的大激勵,我們會發現「每天閱讀」這個看似很困難的任務也能輕鬆完成。

大家可以根據這個思路,修改一下自己的計劃,你會發現堅持做事情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