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最美的語文 > 讀故事,學古文 >

讀故事,學古文

幾乎所有的人都說,語文是無法突擊補習的,所以課外補習語文的學生少之又少。這讓想補課掙錢的語文老師很是鬱悶。不過很多人忽視了另一個問題:語文是需要平時積累的。如何積累?我的看法很簡單:多讀、多寫。

一次家長會我也談到這個問題,下來之後就有家長問: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歡讀書,怎麼辦?我問:你們家長平時在家讀書嗎?家長回答不讀。我說:要孩子喜歡讀書,家長首先就要營造家庭讀書的氛圍,如果家長整天只是忙著看電視打麻將,很難讓孩子喜歡讀書。

在可能的情況下,最好家長能夠帶領孩子讀書,根據孩子的年齡、性別、性格選擇合適的書,創造親子共讀的氛圍,這樣孩子才能願意讀書,愛上讀書,並且從讀書中得到收穫。

在濤濤和天天還小的時候,我經常帶著他們一起讀古詩、講古詩、畫古詩。濤濤上初中後,我意識到這種稍顯小兒科的方式他不一定能接受了,於是每個週末給穎兒和天天照舊講古詩,而濤濤則有了另外的任務:讀《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南朝劉義慶主持編寫的一部筆記體小說,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文字精煉生動,很多故事頗有意味,向來是瞭解魏晉名士風度的教科書。而且裡面的故事大多很簡短,又生動有趣,適合初中學生閱讀。事實上,初中語文也選了幾篇《世說新語》的文章作為課文,如《陳太丘與友期》《詠雪》等。濤濤上初中後,課本裡文言文份量增加了,根據我的經驗,很多孩子對文言文是十分畏懼的,要濤濤讀《世說新語》,是希望用輕鬆愉快的方法讓孩子學習知識,一方面作為課內知識的補充,另一方面也擴大孩子的閱讀面和知識面。

我們的任務是每週閱讀一篇,篇目都是事先我指定的,我盡量選擇語言比較淺顯、故事性比較強的文段,這樣孩子閱讀有興趣,不會產生畏難情緒。前幾周我們已經閱讀了《世說新語·德行》裡的前幾篇文章,今天要讀的是《德行十三》: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捨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我把書拿給濤濤,要他在不看譯文的情況下自己看完之後給我講。幾分鐘後,他說看完了,並給我講:

「華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依附他們,華歆就很困難,王朗說:『幸好船很寬,有什麼不可以的呢?』後來賊人追來了,王朗想捨棄所攜帶的那個人。華歆說:『本來我懷疑,就是為了這個。現在已經接納了他,寧願可以急忙拋棄他嗎?』於是就像原來一樣攜帶他。世人就憑借這個判定華歆、王朗的優劣。」

「很好,基本上講通了。不過有幾個小地方還不是很清楚。」我翻著書指出那幾個地方:「『難』不應該是『困難』,你翻譯的這句話其實講不通,這裡的『難』應該是個動詞,意思是『為難』。」

「哦,華歆很為難,這樣就通順了。」濤濤明白了。

「這個『幸』字你翻譯得很好,有些學生翻譯成『幸福』,而你翻譯成『幸好』,這裡它應該是副詞,你的翻譯是正確的。不過『寧』字的翻譯你就不對了。你注意到了嗎,這句話後面是一個驚歎號,而不是問號。『寧』不是『寧願』的意思,應該是什麼意思?」

濤濤想了一下沒想出來。在初中古文中似乎的確沒有講到「寧」字的這個義項。

「這裡的『寧』表示反問,意思是『怎麼』。」

「哦,我明白了,這句話應該是『怎麼能因為形勢危急而拋棄他呢!』」

「對,這樣整個文段就清楚了。」

濤濤點頭。

「我還有一個問題,文段說世人因此判斷華歆王朗的優劣,但是卻沒有詳細說,你覺得誰優誰劣?為什麼?」

濤濤又看了看書:

「華歆優,王朗劣。一開始華歆不贊成接納那個人,他是怕到危急的時候又要捨棄他;王朗一開始接受了那個人,到後來卻想拋棄他。華歆是守信用的,而王朗不是。」

「很好!古人很強調守信,認為堅守承諾是做人的重要原則。」

「對,我們語文課上學過一篇《世說新語》的文章,也是關於守信。」

我故意問他:

「哦,是嗎?哪一篇?」

「《陳太丘與友期》裡面,陳太丘和朋友約好去遊玩,可是到時間朋友沒來,他就自己走了,後來朋友到家找他,他兒子說父親走了,朋友很生氣,就在那裡大罵,陳太丘的兒子說你言而無信,還對著兒子罵父親,是很不禮貌的,弄得那個人無話可說。」

「是啊,言而無信,連小孩子都看不起你,可見做人一定要守信用。」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正午,過了正午朋友還沒來,太丘便離開了,太丘走後朋友才到。元方這時七歲,在門外玩耍。朋友問元方:「你父親在家嗎?」元方回答說:「等你很久,已經走了。」朋友便很生氣地說:「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自己走了。」元方說:「您跟父親約好正午見,正午時您還不到,就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友人感到慚愧,下車想拉元方,陳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