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最美的語文 > 畫出喜怒哀樂 >

畫出喜怒哀樂

從邛海遊玩回來,幾天後,我們全家去參加一個親戚的婚禮。假期裡,我們的詩歌學堂總是每天開講的,我不想因為參加婚禮而中斷,何況,婚禮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是在等待中無所事事的,因此,我事先就叫孩子們帶上了畫筆和白紙,和以往一樣,我們還是要自己畫唐詩。

古詩詞中的景物很少是獨立存在的,大多是為渲染氣氛、抒發感情、發表議論做鋪墊。用筆畫出特定的景物並不難,可是古詩詞景物背後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否也用筆畫出來呢?

對此我沒有信心,於是我決定進行一次嘗試,啟發孩子們不僅畫詩,而且用畫來表現詩歌的喜怒哀樂。

西昌的陽光總是很燦爛,我們把桌子放在樹蔭下,我和孩子們圍成一圈,我拿出打印的詩稿,就開始了,大概是看到我們這樣很有趣,幾個大人也站到旁邊圍觀,一個親戚家的孩子也被吸引過來,主動加入了我們。

我開始講:

「今天我們學習另外一首詩,是劉禹錫的,你們知道劉禹錫嗎?」

濤濤回答知道,因為他們學過他的詩,天天和穎兒想不起來。

「以前給你們講的看桃花的詩就是他寫的啊。」於是我把《玄都觀桃花》背了一遍。兩個孩子一下子就想起來了。

烏 衣 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把打印好的詩稿遞給孩子們,讓他們朗讀了一遍,然後我開始講:

「烏衣巷是個地名,在金陵,就是現在的南京。晉朝的時候,金陵是都城,除了住著皇帝之外,還有很多達官貴人,什麼丞相啊,將軍啊,地位都很高,這些貴人們很多都住在烏衣巷,其中最有名的兩家,一家是王家,一家是謝家。可是後來啊,這些貴人們的後代都沒有當官了,有些逃了,有些死了,有些變成平民百姓了,有些甚至成乞丐了,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幾個孩子搖頭。大一點的濤濤思考之後問:

「它是晉朝的都城嗎?晉朝是在唐朝之前嗎?」

「是的,那裡是東晉的都城,東晉過了之後,還有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後來還有隋朝,之後才是唐朝。」

濤濤回答:「因為舊的朝代沒有了,新的朝代起來了,新的朝代肯定要對官員進行調整,」已經上初中的濤濤用詞相當專業,十分老練,「所以以前的官員就不能再繼續當官了,有的就變成老百姓了。」

「濤濤說得真好!就是這樣的。所以唐代的劉禹錫就寫了一首詩,感歎這種事情,這首詩就是《烏衣巷》。

「金陵城裡有一座非常有名的橋,叫朱雀橋,東晉的時候,那裡十分繁華,但是你們看現在還繁華嗎?」

孩子們搖頭。

「為什麼呢?」

「因為上面都長出野草了,還有野花!」

孩子們紛紛回答。

「嗯,回答得真好!是啊,曾經繁盛的朱雀橋現在居然長著野草野花了。給人感覺是什麼呢?」

「悲傷。」

「寂寞。」

「都回答得很好!其實這種景象就顯得很荒涼。然後再看看烏衣巷,熱鬧嗎?」

「不熱鬧,因為有夕陽。」

「是啊,夕陽不是朝陽,也給人一種很冷清很寂寞的感覺是嗎?」

「是。」

「如果叫你們畫出這種景象,你們會怎麼畫呢?」

「我會畫幾朵花,然後在旁邊打幾個點當淚水,就像花在流淚一樣。」天天的表現手法很直接。

「我畫幾朵花,要低著頭,很寂寞的樣子。」姐姐穎兒則要含蓄一些。

「我會用冷色調來畫。」濤濤已經在考慮怎樣用專業手段來表現感情了。

「上次我們畫《桃花溪》的時候也畫了很多花,那麼昨天畫的花和今天的花一樣嗎?」

「不一樣!昨天的花很美麗、很多,今天的花很寂寞、很悲傷。」孩子們爭著說。

「就是啊!我們來看最後兩句,很有意思。剛才我們說過,晉朝的時候,達官貴人中名氣最大的是王家和謝家,可是我們看看,曾經在他們的家裡做巢的燕子,怎麼會飛到平常百姓的家裡呢?」

「是因為他們不當官了,所以燕子就不在他們家做巢了,就飛走了。」濤濤有時候的率爾之對頗有意思。

「可是中國人的傳說是燕子總在固定的地方築巢,今年飛走了,明年春天還會回來的啊。」我啟發。

「哦,我知道了!」濤濤馬上糾正,「這兩句是說燕子沒有改變自己築巢的地點,但是它們以前築巢的地方是王、謝的家,現在已經變成平民的家了。」

「十分正確!」我讚許道,「那麼我們看看這首詩寫了哪些景象呢?」

「朱雀橋、野草、花、烏衣巷、夕陽、燕子、王謝家!」

天天連珠炮似的回答,十分準確。

「很好!如果叫你們畫出這首詩的景象,你們會怎麼畫呢?」

「我會畫橋,橋邊有花,還有夕陽。」天天回答。

「夕陽在西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我會把夕陽畫在畫的左邊。」濤濤用地理學知識來支持自己的繪畫事業,我笑了,沒有糾正他地圖與圖畫是不一樣的。

「我還要畫大房子,但是有些舊了,沒有牆。」穎兒說。

「為什麼沒有牆呢?」

「因為過了很久了,牆壞了。」穎兒的推斷十分有道理。

「對了,我們還不能忘記畫一個東西——」我說。

「燕子!」孩子們一起回答。

陽光下,樹蔭裡,孩子們讀完了詩,拿出紙和筆,開始「揮毫潑墨」,天天果然把朱雀橋邊的每朵花都點上了幾點,表示花兒在掉淚。

穎兒也把花兒都畫得低垂著頭,似乎很難過的樣子。

濤濤思考良久才動筆,他使用的顏色儘是灰色、深藍和黑色,結果沒有掌握好,整個畫面幾乎漆黑一片。濤濤很不滿意,說想扔了這幅畫,我不讓他扔。我心裡想:這幅畫也許畫得並不是很成功,但是孩子想盡量用陰冷灰暗的色調來表現這首感慨時代變遷、昔日繁華現已破敗不堪的詩,難道不正說明他已經從很深的層面理解了這首詩嗎?

雖然前人說「畫是無聲詩」,但是當孩子們理解了詩歌內涵之後,用他們的畫筆表現出來的詩歌,其實也會說話了。一千多年前的詩人內心複雜的喜怒哀樂,在一千多年後通過幾個孩子稚嫩的小手中的畫筆表現出來,這真是文化傳承中一個個奇妙的遇合!

孩子們還在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最後的修改,他們的專注也引來了很多參加婚禮的大人的圍觀。我抬起頭,看了看天,今天的陽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