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回答的藝術 > 遭遇尷尬問題,轉移話題也是一種尊重 >

遭遇尷尬問題,轉移話題也是一種尊重

一家大公司招聘了一批新員工,公司老闆為此特意召開了新員工見面會,會議一開始,老闆對大家說:「為了讓我們彼此熟悉,我喊到名字的,本人就站起來答一聲『到』。」當老闆叫到「李華(hua)」時,全場一片安靜,沒人應答。

老闆又叫了一遍,這時才有個新人怯生生地說:「我叫李曄(ye),不叫李華(hua)。」頓時,人群中傳出幾聲竊笑,老闆臉上有些不悅。

就在這時,一名員工站起來說:「報告老總,我是打字員,是我的疏忽將員工名字打錯了,對不起!」老闆順勢說了句:「以後注意點,別太馬虎了。」然後繼續念了下去。

實際上,這位員工並不是打字員,也是一名新人,見到老闆難堪,才及時站出來巧妙地替老闆挽回顏面。不久之後,這名員工迅速得到老闆的提拔,成為公司公關部門的經理。

人人都有虛榮心,尤其在遭遇尷尬時,我們都希望有人能站出來幫我們做出回應,來維護自己的面子,替自己解圍。換位思考,如果在他人遭遇這種情況時,我們能冷靜思考,果斷出擊,幫助他人緩解尷尬,使人挽回顏面,那麼一定會贏得當事人的尊重。

俗話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恰到好處的解圍回答就能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案例中這位新員工適時的解圍應答,緩解了老闆的尷尬,同時也贏得了老闆的好感,也為日後職業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畢竟幫助別人解圍屬於突發狀況,考驗一個人的機智,如果在不能確定自己是否可以駕馭這個問題時,最好不要盲目替別人回答,以免適得其反。

那麼,遇到答不上來或不想回答的問題時,怎樣回答才能保證尊重對方呢?最實用的一個技巧就是轉移話題。例如下面這段對話:

甲:「聽說前不久你生病住院了,是嗎?得了什麼病?病得嚴重嗎?」

乙:「你怎麼哪壺不開提哪壺!」

甲的提問是出於對乙的關心,但乙的回答卻讓甲十分尷尬,對別人的問題如果不想回答,那就轉移一下話題,巧妙避開我們不想談論的問題。例如這樣回答:

甲:「聽說前不久你生病住院了,是嗎?得了什麼病?病得嚴重嗎?」

乙:「我這輛車該保養了,自從買回來就沒保養過。對了,我想起來了,上次你不是說要買一輛二手車,買了沒有?」

甲:「沒買呢,車主開價太高。」

乙:「他要多少錢?」

甲:「要8萬,你說貴不貴?還不如買輛新車呢。」

乙:「這個價位的確是高了點,再添點錢就可以買輛不錯的新車了。」

這個回答就比上一個回答要好得多,第二個回答把自己不想回答的問題成功轉移了。當然,轉移話題最好是能找到兩個人都感興趣的話題,這樣才能提高成功率。那麼,當你轉移話題後,對方會不會察覺,會不會繼續追問呢?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的托茲·羅傑斯與商學院的邁克爾·諾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實驗過程中,他們讓參與者觀看4分鐘的政治辯論視頻。視頻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回答問題,另一種是回答者有意避開原有話題,而是回答了一個相似的問題,每個參與者隨機選擇一種視頻觀看。

視頻看完後,研究人員開始提問:「你剛才的問題是什麼?」結果令人吃驚,看「回答相似問題」的人,有40%的人回憶不起當時的問題,選擇「直接回答問題」的人中,大約有90%的人記不起剛才的問題。例如:

女朋友問:「我穿這條褲子看起來很胖嗎?」

這個問題怎麼回答都不好,那麼你可以試著轉移話題,如這樣回答:

「昨天買的褲子嗎?在哪兒買的?這條褲子看起來不錯,穿著一定很舒服。最近你想去哪兒玩?」

這樣一連串的提問,不僅不會給對方追問的機會,還可以繼續發揮,將話題轉移得更遠一些。

思維訓練

有一口井7米深,有個蝸牛從井底往上爬,白天爬3米,晚上往下墜2米,問蝸牛幾天能從井裡爬出來?

(答案見附錄2.1.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畫龍點睛

面對不懷好意或帶有攻擊性的提問時,很容易勾起我們心中的怒火,通常發怒、反唇相譏、憤然離去都是常見的做法,但這些做法都屬下策。明智的做法是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努力緩解憤怒的情緒,弄清對方的真實意圖之後,再進行適度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