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回答的藝術 > 分辨提問動機,不以自身的價值觀做評判 >

分辨提問動機,不以自身的價值觀做評判

美國一位知名的主持人採訪一名小朋友,問他:「你長大後的理想是什麼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駕駛員!」

主持人又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在天上,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該怎麼辦?」

小朋友想了想,說:「我會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繫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先跳出去。」

現場觀眾頓時笑得東倒西歪,主持人卻繼續注視著這個孩子,沒想到這個孩子流出了眼淚。主持人發現,這個孩子絕不是自作聰明,於是他繼續問:「為什麼要這麼做?」

小朋友的回答透露出了他的真摯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我還要回來!」

有效傾聽,屬於有效回答的前提與關鍵組成部分,也是有效溝通的重要環節。每個人因年齡、環境、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對同一個問題往往會有著不同的認知,這就要求我們在回答問題時,不僅要注意傾聽,還要善於站在他人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分析提問者的動機,不要用自身的價值觀做評判。

這一點,在孩子與大人交流時體現得尤為明顯。作為成人,在思維模式上慣性地願意用金錢去衡量價值,而孩子則用喜歡與否來衡量價值,因此經常會出現下面的場景:

家長:「新買的玩具你就送人了?你知道多少錢嗎?」

孩子:「可那是我的好朋友,他也送給我禮物了!」

家長:「一個破紙飛機,就換了你這麼貴的一個玩具,你為什麼這麼傻?」

孩子:「那不是破飛機,那是我們一起做的!上面的花紋,也是我們一起畫的呢!」

可以看出,成人與孩子之間價值觀的差異表現得很明顯,且很容易分辨,而成人與成人之間的價值觀差異,就表現得不是那麼明顯。我們可以不認同對方的價值觀,但在回答問題時,不能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做評判,如果這樣做,回答就會演變成辯論甚至吵架,讓溝通無法進行下去,那麼回答也就變成了無效回答。

如何通過傾聽分辨出對方提問的動機,並分析出對方提問的主要意圖呢?

1. 集中精力,不要邊聽邊做其他的事情,將注意力集中在要點上。

2. 不要打斷對方,等對方陳述完問題後再做回應。

3. 目光直視提問者,不要看其他地方。

4. 聽不清楚的地方可等對方問完後明確指出來,不要不懂裝懂。

5. 可以適當做筆記,盡量詢問一下對方關注的重要問題。

6. 不要假裝沒聽見,也不要混淆視聽。

另外,傾聽有狹義傾聽和廣義傾聽之分,狹義傾聽指的是僅憑聽覺器官接受語言信息,通過思維活動達到認知、理解的過程;廣義傾聽包括文字交流、肢體語言、微表情等交流方式。因此,有效傾聽不僅要用我們的耳朵來聽,還要學會用眼睛、大腦和心來「聽」。

思維訓練

將3只蝸牛放在一個正三角形的每個角上,每隻蝸牛開始朝另一隻蝸牛做直線運動,目標角是隨機選擇,請問蝸牛互不相撞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見附錄1.2.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畫龍點睛

我們在傾聽提問者的提問時要保持高度警覺性,隨時把握提問者的提問重點,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傾聽對方的每一句話,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立場及價值觀,因此傾聽者不要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對方的想法,保持與對方共同理解的態度對有效溝通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