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 第四章 通過重讀筆記提高自我 >

第四章 通過重讀筆記提高自我

學以致用的讀書體驗

本章講述的是筆記讀書法的最後一個步驟。寫讀書筆記的五個步驟中,最後一步就是「活用」。如果想要以第三章做好的讀書筆記為跳板,幫助自己進行原創文章或思想的輸出,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必須說,這一步還是離不開讀書筆記。通過寫讀書筆記,讀書已經成為一次成功的體驗。而做筆記的最後一步要做的就是把這次讀書體驗利用起來,將其轉變為自己的精神財富。

首先我們需要區分兩個概念,「吸取精華」意味著原封不動地吸取書上的知識,而「讀書體驗」具體如下:

「書上寫的這些,我是這麼理解的……」

「以此為契機,我想到了這樣一件事……」

對比之下你會發現,只有在讀完書後對書中內容做出反應,進行主動思考,才能真正掌握這本書的內容。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我才會在第三章強調一定要把自己的感想寫在讀書筆記裡。

讀書筆記是一種昇華工具,可以讓讀書活動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

之所以稱讀書為「體驗」,是因為它會讓你想起關於這本書的書評、博客文章、商務書籍和生活中的對話。這些點點滴滴,都會成為某種思考的線索。

在讀書筆記這一產物中再生產出原創文章,就像把一把刀磨得更加鋒利。在原創文章中產生的思想,也一定是更加細緻、深刻的。

在撰寫和參考筆記的過程中,我們持有的信息會隨之更新,同時也會不斷發酵。如果更進一步寫出書評,甚至還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從購書清單開始,反覆閱讀一本書,消化內容後提煉出精髓——通過這樣一個過程,我們自然能夠輕鬆理解、掌握書中的內容。

積極輸出促進思想內化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漫無目的地與人說話時,雖然說的內容是支離破碎的,但在闡述的過程中,語言會不斷得到整理,思維也會逐漸清晰。

為了向對方傳達自己想說的內容,我們會自覺地把原來雜亂無章的想法組織起來,然後才能通順地說或寫出來。由此可見,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可算是最常見的思想輸出。哪怕是你自認為非常瞭解的事情,一旦需要向別人說明或寫下來,還是會出現很多模糊不清的內容。正因為這樣,演講和寫作都需要經過全面的準備才能開始。

知道自己要在別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後,我們才會去調查那些我們從未在意過的出處、資料,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建立起系統的知識體系。這時你會驚訝地發現,這個補充學習的過程就像從零學起一樣,需要費不少功夫。而能夠正視這些辛苦工作的人,最後都不再對知識一知半解了。

就拿對政治的瞭解來說,我們可能會在理發時與旁人閒聊幾句政治話題,每天接觸政治的記者也數不勝數,可是能正經寫出政論的人卻少之又少。這說明即使掌握再多信息,如果不去積極輸出,也無法形成知識體系。也就是說,人並不是因為無所不知而去發表演講或出書,而是通過演講和出書讓自己達到了新的高度,成為某一領域內的專家。

這樣看來,寫讀書筆記時遇到的「應該摘抄哪段文章」「應該如何評論這點」這兩個問題,實際上就是思想輸出的第一步了。

讀書筆記並不是寫完放好就萬事大吉了。如果在讀書時發現了感興趣的內容,就應該紮實地多看幾遍,偶爾還需要把讀書筆記完完整整地翻一遍,瞭解自己到目前為止都讀了什麼書。這樣的反覆輸出,也可以說是在對自己灌輸思想。而通過這樣的過程,已經消化過的信息又經歷了一次精細的咀嚼。

在固定場景中重讀筆記

為了更好地消化書中內容,我們需要重讀讀書筆記。每重讀一次,每增添一條評論,都是加深理解、開放新視野的好機會。可是,如果只是漫無目的地翻開筆記本開始看,恐怕不太容易集中精神。怎樣重複閱讀才讓人更容易堅持呢?

我建議選擇一個固定的場景進行重讀。首先,在自己的生活圈裡選擇一個「重讀筆記時間」,睡前或是洗完澡以後都可以。

像我就把重讀時間定在了晚飯後到睡前的空閒時間(大概是 19 點到 21 點之間)。在這個時間段裡,有時候需要洗衣服,有時候需要給孩子洗澡,還要幫忙做點別的家務,孩子也會在這個時間跑來跑去,在這樣的環境裡是沒辦法靜下心來讀書看報的。但如果是看筆記,因為在書寫的時候就會注意把內容安排得很分散,只需要花幾十秒就可以全面瀏覽了。同樣是重讀,這可比重讀一遍原書要簡單多了。

還有在出差途中乘坐飛機或火車時,讀書看報期間感到疲勞時,甚至是閒得無聊時,都可以拿出筆記重讀一遍。總之,要為重讀筆記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就像出於好奇而翻讀舊報紙,為了消磨時間而翻看字典或圖鑒一樣,在不知不覺中吸收信息。

你翻開幾周前製作的讀書筆記時也許會感慨「哎呀,我原來想過這麼奇怪的事情」,而當你翻開兩三個月以前的筆記時說不定就會驚訝,「原來我還讀過這本書」。這就是重讀筆記帶來的驚喜。

養成重讀的習慣

如果你決定了要在什麼地方重讀筆記,卻遲遲不能開始行動,不如嘗試把重讀時間也安排好。具體做法是量化重讀頻率,可以是一週一次,也可以三天一次。把重讀計劃寫在日曆或筆記本裡,可以提醒自己。到了預定的那一天,不管發生了什麼,你都會要求自己把讀書筆記打開。

如果不想特意去量化時間,也可以規定自己「筆記本用完後一定要重讀筆記」,在此過程中還可以把重要的筆記轉抄到新的筆記本上。那麼,在什麼地方重讀筆記比較好呢?在公司或者擁擠的電車裡似乎是行不通的。就像讀書一樣,看筆記時也需要獨處,這樣才能集中精力。

推薦在自己家或公司附近找個安靜的咖啡館。可以在那裡安靜地讀讀書、做做筆記,或是重讀過去做過的讀書筆記。麥當勞和星巴克雖然看起來很嘈雜,但也會有人少的時間段。如果可以的話就多去幾次,調查好不同時間段的客流量,如果某個時間段適合重讀筆記,選擇這樣的地方也未嘗不可。

寫讀書筆記的時候,要多思考怎樣寫能更方便日後的閱讀,比如可以在筆記本裡粘貼一些紀念品、複印件,這樣看起來會很漂亮,而且會比只有手寫文字的筆記本更有吸引力。

在製作「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時,如果選擇喜歡的鋼筆和墨水認真書寫,那麼再打開筆記的時候心情一定會很舒暢。正是這些細微之處決定了重讀筆記本時的情緒。

而且如果你絞盡腦汁為了下次重讀設計內容,就會對筆記本產生感情,走到哪裡都自覺帶著筆記本,這樣自然會增加筆記本的使用頻率。

就像我之前說的,可以寫在筆記本裡的並不僅限於讀書相關的內容,還有日常的記錄和突發奇想。所以,憑自己的意志去書寫、參考的話,不知不覺中也會增加重複翻閱的機會。

我在工作時會把筆記本放在桌子上,感覺思緒進入死胡同或是有些疲勞的時候習慣把筆記本拿出來翻翻看。就這樣,重讀筆記成了我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樂趣。

在重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即使是漫無目的地重讀,也會有些新的發現,遇到意想不到的好句子。讀書筆記裡記的大多是自己親手抄下的選段,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看看,會發現過去覺得很美好的文章更美好,以前只是一知半解的語句現在已經可以徹底理解了。

2013 年 1 月,我在讀過捷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的《各種各樣的人》(平凡社)以後寫了相關的讀書筆記。最近重讀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我看到裡面有篇《美國派》,這是 1926 年卡雷爾·恰佩克寫給紐約報社發行人的一封信,主要內容是對美國文化進行批判。

雖然不太明瞭,但我總覺得這篇文章裡面「有些對我來講非常重要的內容」(當時正值年初,我做筆記的熱情也比較高),於是我花了幾天時間,把多達九頁的全文都抄了下來,還寫了評論。

抄寫的時候,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恰佩克蓋房子的小故事。他當時想蓋一座古典風格的房子,開工以後卻遲遲沒有進展,因為瓦匠和木工們要麼罷工,要麼熱衷於聊天,不然就是大中午去喝啤酒,結果一座小小的房子竟然花了兩年才建成。據說這樣的房子在美國只需要三天就可以蓋起來,但是,恰佩克認為這種「遲緩」正是歐洲精神的偉大之處。在這兩年的時間裡,他會去工地做監工,與工匠們交流,「我和我的家就這樣建立起了非常親密的關係」。

當時我就覺得這個故事很棒,但又不知道怎麼表達,於是只寫了一句「有意思」。但這次重讀竟然讓我領悟到了這個故事的精髓,那是我在讀到下列原文時想到的。

我在歐洲做過很多工作,期間聽別人說在美國有這樣一位大人物,他會在火車上口述一封信,讓秘書幫自己寫下來,會在汽車上為大型會議做準備,或是邊吃午飯邊開小會。而我們傳統歐洲人則是該吃飯的時候就吃飯,該聽音樂的時候就專心聽。這兩種生活方式恐怕都是在浪費時間,但都沒有浪費自己的人生。(P289)

讀到這裡,恍然大悟的我趕緊拿起筆畫了線,並這樣寫道:

浪費時間不算什麼,但請不要浪費人生。

我之所以覺得恰佩克蓋房這個小故事很有趣,是因為故事裡登場的恰佩克和工匠們雖然花了兩年時間才把房子建起來,但都過得很充實。也就是說,他們雖然浪費了時間,但都沒有浪費人生。

這段話,至今依然是我生活中重要的座右銘。

如果你想在多讀幾遍書後就有個人發現,恐怕是很難的,因為並不是說工作或辦事的時候順便看一眼書就能有效讀書。但讀書筆記不一樣,只要有一點空閒就可以簡單地重讀一遍,帶來新的發現。

通過重讀為思想增色

在閱讀讀書筆記,也就是那些摘抄和評論時,有時甚至可以達到重讀一遍原書的效果。很少有人願意花費跟第一次閱讀一樣的精力去把原書重新讀一遍,所以我推薦重讀一遍讀書筆記。像這樣:

·想要簡單回顧時——重讀讀書筆記

·想回憶起更多時——參考書中的重點段落

·想從頭開始看起時——重讀原書

按照自己對參考的需求,可以隨意安排自己重讀原書或筆記。但不管是讀書還是讀筆記,最重要的是能夠回憶起書的內容。你可以通過讀書筆記來豐富本次讀書體驗,也可以偶爾從書架上拿下筆記重讀一遍,這樣的積累會讓你真正掌握書中的內容。

當你不耐煩地覺得「這本書我讀過很多遍」時,你已經開始有了自信。如果說讀書是為了豐富自己的思想,那麼讀書筆記的作用就是讓自己更有深度。有位評論家說:「如果擁有五本可以隨時拿來重讀的書,那麼你已經成為一位出色的讀書專家了。」為了發現這樣一本只屬於自己的好書,在首次閱讀一本書的時候,就要注意不只要享受其中的內容, 還要為了重讀而認真地做好筆記。

重讀的效果不僅僅是加深記憶,還可以譜寫自己與書之間特別的故事。如果把一本書比作一個「場所」,那麼讀書筆記就是在這個場所拍攝的照片。在不同時間去同一個場所拍照,拍出來的照片都會有所不同,而過一段時間再去看這些照片,對那個場所的印象也會發生變化。

你可以重讀一遍讀書筆記,也可以索性重新寫一遍讀書筆記,這些都是你獨創的本書專屬閱讀法。如果你真對一本書很有感情,我建議你在幾年後重讀時重新做一次讀書筆記。比如,我很喜歡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每次重讀時都會再做一次讀書筆記。因為這樣的不斷重複,我會在看報的時候忽然想到「這部分好像《一九八四》中的那一幕」,遇到什麼事都能馬上將其與書中的內容聯繫起來。

這樣的書只要再有三本,就有足夠的信息可以隨時拿來參考。遇到現實中的問題時,多想想「那本書裡是怎麼說的」「那位作者是怎麼說的」,像這樣退幾步考慮大局,就可以避免目光短淺地下結論。

過去的讀書體驗在讀書生活中的運用

讀書的時候,「事先掃平障礙」是道重要的工序。先從簡單易懂的部分開始讀起,能幫助理解較難的內容。比如看完一本書的前半部分以後就寫一部分筆記,寫好了再去讀剩下的部分,會比只是從頭到尾讀一遍理解得更深刻。如果覺得很難做到,可以逐章、逐項地寫讀書筆記,一點一點地進行。

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同時閱讀幾本書的情況。如果讀不懂《微觀經濟學》,就先讀一遍《漫畫經濟學》,做好筆記後再去讀前者會更容易理解。在讀較難的專業書時,也可以運用這個方法來過渡。

初次讀一本書時,如果以前讀過這位作者寫的其他書,也可以拿出當時的筆記重讀一遍。通過這樣的過程,你可以回憶起以前讀書時的場景,帶著當時的問題去讀。「以前讀這位作家寫的書時,他這個觀點總是讓我很困惑,這次不知道會不會理解」,帶著這個問題去讀這本書,一定會得到跟之前不一樣的答案。

讀過一本書後到第二次拿起書的這段時間裡,讀者本人會經歷一些事,發生一些改變。因為我們每天都會在日常生活中收穫一些新的知識或信息,所以,對書中內容的感想和理解自然也會發生改變。

所謂「摘抄」的對象是當時自己認為很重要的段落,「評論」的對象是當時自己的問題、思想和表現力。單是作為思想的倉庫,讀書筆記就具備堅持下去的價值。

所以讀書時最好不要讓自己「空手上戰場」,而是做好準備,把過去的讀書體驗運用到今天的讀書生活中。

在博客上寫書評

如果把讀書過程比喻成做菜,那麼第二章的「購書清單」就是購買食材,第三章的「寫讀書筆記」就是洗菜切菜,接下來要說明的「通過讀書筆記進行思想輸出」就是開火炒菜了。

好的讀書筆記就像認真洗好切好的蔬菜和鮮肉一樣,可以隨時拿出來根據需要進行輸出。那麼,從讀書筆記的製作和重讀中得到原創的文字和點子以後,該怎樣輸出這些素材呢?

如果你按照之前的方法做好了讀書筆記,那麼現在就可以把那本書放到一邊了。因為這一步只需要一邊參考寫好的讀書筆記,一邊將輸入腦中的學問輸出。在這一階段,可以把已經掌握的信息反芻、回味一遍。

接下來就讓我具體介紹如何通過讀書筆記寫博客、內部通知或商業文書,甚至解決個人煩惱。

有時候寫完讀書筆記還想再寫點什麼,這時,我想你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博客吧。現在很多人的博客都是以書評為主,這也算是種潮流了。

如果事先做好讀書筆記,在博客上寫書評時自然會有很多話可說。舉個例子,在我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裡有這樣一段話,格式參考第三章,○後面的內容是摘抄,☆後面的內容是評論。

〔081015〕《濃香與美味的秘密》/伏木亨/新潮新書

○那些老鼠進食時就像苦行僧一樣有自制力,每次只吃一點,總是長不胖。只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濃醇的香味。

比如奶酪、火腿、香腸、薯片和糖水,這些食物的味道香濃,在人類眼裡都很有誘惑力。用這些食物代替實驗室的固體飼料放在老鼠面前,老鼠們會不停地吃,自然很快就長胖了。(P17)

☆老鼠會控制食量,只攝入身體所需的卡路里。但如果食物有了香味,老鼠的食量就會超出必需的份量。那麼香味是人工食物才有的嗎?還是說追求香味是生物的本能?這麼說,讓人發胖的大概不是米飯,而是美食吧。

○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的經濟大多以農業為中心,所以食物多以植物為主,容易缺乏動物性蛋白質和油脂。為了彌補這種不足,人們用肉類烹製湯汁,在濃湯的香味中得到滿足。濕潤的氣候適合食物發酵,因此亞洲國家的居民還很擅長採用不同的發酵方法將穀物、大豆和魚等食材中的鮮美味道提煉出來。

如果把北美和歐洲比作油脂文化圈,那麼亞洲就是湯汁文化圈。因為歐美人對於食物的滿足感都來自油脂,而亞洲人則偏好湯汁。(P178)

☆日本=湯汁和發酵,歐美=油脂和肉類嗎?我去歐洲旅行時感覺不適應當地食物也許就是這個原因。當時只想來碗烏冬面。

做過這樣的筆記後,再在博客裡寫書評,就可以寫出如下的文章。

食物的「香味」到底是什麼呢?這本書給了我們答案。

作者把老鼠比作「苦行僧」,以此來形容它們對食物的自制力。因為即使對老鼠投放再多的固體飼料,它們也不會攝取超過必要量的卡路里。但如果在食物中加入香味,結果就變得不一樣了。

「奶酪、火腿、香腸、薯片和糖水,這些食物味道香濃,在人類眼裡都很有誘惑力。用這些食物代替實驗室的固體飼料放在老鼠面前,老鼠們會不停地吃,自然很快就長胖了。」

這就是香味的力量。面對香味濃郁的食物,人類也會無法自制。如果沒有香甜多汁的食物,人類大概是不會發胖的吧。這樣說來,對食物不感興趣的人的身材確實都保持得比較好。

如果你認為香味的真面目只是油脂和砂糖,那就想得太簡單了。這些滿足人們對食物高要求的香味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中是完全不同的。

「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的經濟大多以農業為中心,所以食物多以植物為主,容易缺乏動物性蛋白質和油脂。為了彌補這種不足,人們用肉類烹製湯汁,在濃湯的香味中得到滿足。」

沒錯,很多日本人在國外旅行時會很想念醬油和味噌湯。在日本人心中的香味裡,湯汁佔據著很重要的位置。而在歐美人心中,肉和油是無可取代的。關於這點,作者是這樣說的:「如果把北美和歐洲比作油脂文化圈,那麼亞洲就是湯汁文化圈。」

以香味為切入點,我們能體會美味中蘊含的意義,感受到不同飲食文化的差異。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去掉最開始和最後的段落,其他部分基本上都是讀書筆記裡的內容。

雙引號裡的內容就是○中的摘抄,其他內容則只是對☆中的評論稍加修改。本來讀書筆記裡有一句:「那麼香味是人工食物才有的嗎?還是說追求香味是生物的本能?這麼說,讓人發胖的大概不是米飯,而是美食吧。」這句話除了筆記作者以外誰也看不懂,經過修改以後就變得相對容易理解了。

全文以書評作者的想法、解釋和自己對書的印象為主,雙引號裡的則是直接引用的原文。這種搭配是報紙和雜誌中評論和紀實文學經常採用的格式。

「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之所以要把摘抄和評論明確區分開,也是為了加強這種意識。如果不加上兩種符號區分開,寫書評的時候恐怕就分不出是摘抄還是評論了。

本書介紹的讀書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深刻吸收書的內容,磨煉出更好的原創思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需要想辦法完全接收並消化書中的內容,這樣才能將「借來的」思考準確地轉變為屬於自己的東西。

做好筆記是寫好文章的基礎

對摘抄和評論進行明確區別,還可以提高寫作水平。

雖然「媽媽進屋來對我說,飯已經做好了」和「媽媽進屋來對我說:『飯已經做好了』」這兩句話表達的意思相同,但我們在書評裡也需要把間接和直接引語區分開。

市面上的雜誌和報紙刊登的文章都有其明確的規則,這是在任何學校裡都學不到的。過去學校只要求在畢業後能寫書信或商務文書,很少有人一畢業就能馬上寫出文章。

現代社會對寫文章的要求很高。為了讓更多的人願意讀自己的文章,作者更需要積累一些寫作技巧。但是,即使做好讀書筆記,要寫出一篇受歡迎的文章也是很困難的,光是磨煉修辭就需要付出很多精力。不管怎樣,把自己的所見所想原原本本地寫在博客裡,是最輕鬆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寫讀書筆記可以鍛煉對文章結構的組織能力、提高思想輸出的質量,寫作技巧會得到大幅提升。所以,寫讀書筆記是件一舉多得的事。

讀書筆記是一劑解憂藥

我目前在網上做了一系列書評連載,名叫「只用三本書提高工作能力!商務書籍大比拚」。連載的主題是讀三本相同主題的書,以此解決商務人士的煩惱,如溝通問題、心理健康問題等。

舉個例子,決定把「工作與結婚」作為研究主題以後,我會在一個月之內讀完下列三本書,然後向讀者提出我的主觀建議。

A:倡導保持工作與生活之平衡的書,作者是一位女性管理者(已婚)

B:講解如何與異性交流的書,作者是一位大學教授

C:提倡「讓婚姻為工作提供助力」的書,作者是一對會計師夫婦

從 A、B、C 三本書中找出有用的部分以後,用 C 書來解決 A 書與 B 書相對立的部分產生的問題,再以 A 書的眼光來觀察 B 書和 C 書中的事例,每次的情況都不一樣,但也都大同小異。總而言之,就是讓 A、B、C 三本書互相爭論,最後由我自己來做評判。

之所以忽然說起我的連載,是因為這種方法也適合用來解決個人問題。

如果你在煩惱要不要跳槽,那麼不一定只有找朋友討論這一個選擇。想參考別人的做法、從書中獲得建議,可以先定好「跳槽」「職業規劃」「職場選擇」「工作方法」這幾個主題,選擇三本中意的書來閱讀。熟讀之後邊做讀書筆記邊思考,最後得出結論。這個方法和找熟人商量相比更有說服力,更容易讓人做出明智的選擇。

我在寫連載時,會把自己當作因為某個主題而煩惱的人,每讀完一本書、瞭解過一個觀點後都會先做好讀書筆記,再在此基礎上思考我該如何展開文章、發表怎樣的觀點。以剛才的「工作與結婚」主題為例,我做了這樣的讀書筆記:

·A 書要點+評論

·B 書要點+評論

·C 書要點+評論

·論點:結婚的好處與壞處分別是什麼?(要點+評論)

·論點:該選擇怎樣的結婚對像?(要點+評論)

·論點:沒異性緣的人要做些什麼讓自己受歡迎?(要點+評論)

前三點的總結方法可參考「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的做法,但在這種情況下,沒必要花費太多時間去做摘抄,所以可以不採取「○摘抄☆評論」的格式,而是採用「○要點☆評論」的方式。

之後三點則是把 A、B、C 三書中針對某個疑問的信息記錄下來,再附上我自己的評論。打個比方,這就好像請三位專家圍繞某個問題給自己提意見,並讓他們進行對比和討論一樣。經過整理總結以後,漸漸就會得出一個假設——「其實就是這樣的吧?」但這始終是個假設,還需要重讀一遍做過記號的內容和寫好的讀書筆記(在摘抄過相關內容後,剪下一部分貼在筆記本裡),來驗證剛才的假設。

「但是這樣似乎不太可行?」

「如果 A 書寫了相反的論點,該怎麼反駁呢?」

「該怎樣付諸行動呢?」

一邊反覆「與自己討論」,深刻思考,一邊反覆修正之前的假說,最後得出能讓自己信服的結論(見圖 4-1)。

圖 4-1 如何用讀書筆記解決煩惱

這一節名為「讀書筆記是一劑解憂藥」,乍看像是一句不切實際的空談,然而這件事並不難做到。只需要一周時間,就可以輕鬆體會到讀書筆記帶來的驚喜,這總比連續幾個星期都無計可施要好得多。

這種讀書體驗還有更大的價值:通過某次讀書獲得的見識,不僅可以用來解決自己的煩惱,還可以在討論中幫助他人。

創意源自既有信息重組

讀書筆記在頭腦風暴時也能派上用場。

「所謂創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

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在《創意的生成》一書中如是說。

如果你經常看這方面的書,這句話大概已經聽得耳朵裡都起繭子了。築山節醫生把這句話詮釋得更加清楚:

「兒時的體驗、父母和老師的教導、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我提高時獲取的信息、最近讀過的書裡寫的東西、朋友說過的話、工作過程中自然而然學到的知識……這些五花八門的信息再加上臨時集中收集的信息,能組合出別人意想不到的獨特創意。」(《大腦與心情的整理術》/NHK 出版)

不管有多少信息,如果不重新組合碰撞,是不會產生創意的。一個創意好不好,關鍵在於如何安排信息與信息之間的關係。

信息看起來五花八門,把它們聯繫起來卻並非難事。話雖如此,如果沒有具體事例,恐怕誰也無法馬上明白該怎麼做。

為了激發創意,可以找出過去的讀書筆記重讀一遍,或是瀏覽自己的書架盤點、比較各種各樣的信息,通過這些途徑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舉個例子,我對「工作是什麼」和「職場是什麼」兩個問題很感興趣,但又有些懵懂。我有時也會煩惱是該跳槽還是辭職,對「工作方式」和「職業規劃」等方面的問題感同身受,因此會對這個主題更加關注。

在這裡,我對同輩和年輕人們有些建議。如果你想以此為主題寫一篇文章,可以拿出過去的讀書筆記,試試下面這個方法。首先,重讀一遍讀書筆記。比如《工作三年就辭職,那個年輕人去哪兒了》(城繁幸/竹萬新書)的讀書筆記,內容如下:

☆跳槽姑且放在一邊,我認為一味宣揚乾脆辭職或去做義工的觀念也是很危險的。現在有些年輕人為了生活,要被迫向權威低頭,他們應該怎麼做呢?

《上兩年班就辭職》(山崎元/幻冬捨新書)表達了相近的觀點,於是我寫道:

☆作者關於職業規劃的建議,在大型公司或上市公司幹得起勁的人會更能感同身受。低學歷者或 20 歲出頭的年輕人可能會看不懂。這明明是本好書,卻沒有讓最需要它的人看到。

通過重新閱讀筆記,我更能理解當時提出這種問題的自己了。所以如果要以「工作方式」為主題寫點什麼,我會把對這兩本書的感想組合起來,以這兩個問題為軸心進行思考:

·工作能力不強的年輕人該如何謀生

·中小企業員工該如何進行職業規劃

作者想表達的信息,也就是這次寫文章或制定計劃的主旨,應該這樣寫:

年輕人應該進入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不管就職公司是大還是小,這並不代表要與社會對立或者迎合社會。如果不絞盡腦汁做好兩手甚至三手準備,如何能與前輩們競爭?為了生存下去,年輕人有必要變得圓滑一些。這是迄今所有關於跳槽和職業規劃的書中從沒寫過的一種自保的「處世之道」。

如果事先做好了讀書筆記,當時的所讀所想就可以直接打包好留在筆記本裡。需要創意的時候,只要再讀一遍讀書筆記,就可以直接把筆記拿來作為創意素材靈活運用。

讀書筆記不僅能為寫文章提供創意,還可以為新型企業的工作增添助力。比如讀過《別以為自己永遠是胖子》(岡田斗司夫/新潮新書)以後,你看到很多讀者都喜歡通過逐一記錄自己的活動來減肥,對這種減肥方法很感興趣。把這種減肥方法寫在讀書筆記裡,在日後重讀的時候加上另一個創意,比如網絡服務、筆記本、空白日曆,就能發明可以記錄每天活動內容的新商品或新服務(見圖 4-2)。

通過索引,找出過去留意到的信息並重組

圖 4-2 創意的生成

再舉個例子,最近商務人士都熱衷於學習,「成人自習室」開始盛行。讀過雜誌報道的酒吧老闆可以把這個信息寫在筆記本裡。為了更有效率地利用空間,可以讓酒吧白天作為自習室開放,就能全天充分利用酒吧,還可以增加收益。

使用筆記本以後,書中的信息不會再被封存在書架裡,而是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要認真重讀筆記,把有用的信息組合起來,就能獲得對工作有莫大幫助的創意。

怎樣迅速找到目標內容

該怎樣從過去的讀書筆記中找到特定的某一頁,更好地利用讀書筆記呢?

實現前面講過的筆記本一元化之後,只要簡單地翻一遍讀書筆記,多少能找到些信息。神奇的是,如果重讀過筆記,你還能記得信息的大致位置;但如果積攢了很多本讀書筆記,在尋找某本時恐怕很難馬上想起。這個時候,你需要通過添加便利貼或紙膠帶來做個標記,這樣就能馬上找到需要的內容了。

我推薦給參考過的部分貼上便利貼,這是最簡單的方法,請一定試試。帶著明確的目的參考過讀書筆記以後,就在那一頁上貼一張突出的便利貼吧。這樣做的話,即使合上了筆記本,日後翻閱時也能想起「我之前參考過這個內容」,因為參考過一次的筆記,很有可能需要再拿出來參考第二次、第三次。下次想讀這本書的時候,只需要記得自己記在哪本筆記本上即可。找到了相應的筆記本,再翻看貼了便利貼的那幾頁,不一會就能直接翻到想看的內容了。

在筆記本外面做好標記

為了更容易找到想看的讀書筆記,還可以在筆記本上做記號,來表示某書的讀書筆記就在這裡(見圖 4-3)。你可以用馬克筆把書名寫在封面上,或者直接把書腰或書籤貼在封面上,這樣的記號可以直接從外觀上把這本筆記與其他讀書筆記區分開。

買書時的紀念印章、音樂會的票根或者包裝紙的一部分都可以貼在封面上。通過這樣的標記,就可以知道筆記本裡的內容。

圖 4-3 在筆記本上做好標記以區分內容

雖然沒有多少書籍的書腰看起來很美觀,但文藝作品或已經拍成電影的作品的設計還是比較好的,這樣的書腰就可以貼在筆記本上。這樣做,無論積攢了多少本讀書筆記,都能迅速找出自己想找的那一本。

同理,我還會把電影票根貼在封面上,這樣就會知道要找的電影觀後感就在那本書裡,十分方便。

製作檢索用標籤

如果一本筆記本中有若干本書的讀書筆記,可以在寫完筆記後在扉頁上添加一個目錄,方便馬上找到想找的那一頁。具體做法可以像下圖照片一樣,在扉頁上寫好書名,再在相應書頁的邊緣塗一個小色塊,或者直接貼上紙膠帶當作標籤 ,正對書名所在的那一行。這樣的話,不管多厚的筆記本,都可以像查字典一樣輕鬆找到想看的內容(見圖 4-4)。

在筆記本扉頁上對應標籤寫好書名,日後就可以輕鬆找到想要參考的內容。使用頻率較高的筆記本如果用這種方法改造過,效率會得到提高。

標籤比便利貼更不容易剝離,更值得信任。貼的時候要注意突出幾毫米,這樣更便於直接翻到目標頁。可以在扉頁對應的位置寫上書名或資料涉及的領域。

圖 4-4 巧用標籤

如果積累的讀書筆記不滿 10 本,用上面介紹的方法查找就足夠了。想知道自己要找的內容在哪本筆記本裡時,可以先回憶閱讀這本書的時間,然後判斷大致位置。

好書不管讀幾次都會有新發現,而好的讀書筆記也一樣,每次重讀都能激發新想法。所以為了能在想看的時候馬上回顧,把用完的筆記本改造得更好用吧。

將檢索數字化

接下來介紹的方法不僅能讓你找出十年前讀過的書,還能讓你回想起當年讀書時的所感所想。

想把讀書筆記管理得更完美,可以使用電腦製作讀書筆記的索引資料。使用電腦的話,即使資料裡有一萬個書名,只要點擊查找「書名中有『金融』一詞的書」,就可以馬上找到。對讀書量較少的人,也許翻閱查找就足夠了;但對讀書量較大的人,這種檢索方式再合適不過了(見圖 4-5)。

圖 4-5 我的索引資料

在文檔中編寫讀書筆記索引。這樣做可以通過閱讀日期查找到想要參考的筆記。從近十年的一大摞筆記本中輕鬆找到自己想看的筆記本,這是多麼神奇的一件事。

這個技巧再加上前面介紹的便利貼、紙膠帶等記號,就算再過幾十年也能讓你輕鬆找到想要參考的內容。將很久以前的思考與現在的思考相比較,可以在兩者的差別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長,為思想輸出提供參考。幾十年的分離,反而會加深人與書之間的溝通。

在筆記本裡輸入索引資料時,我把約 200 本筆記編寫成了格式如下的幾百行文字:

〔12〕080811 /讀書筆記/《江戶 300 藩最後的藩主》/八幡和郎/光文社

〔13〕080903/讀書筆記/《局外人》/科林·威爾遜/集英社

(中略)

〔190〕130905/讀書筆記/《黑心企業》/今野晴貴/文藝春秋

輸入的信息依次是「筆記本編號」「閱讀日期」「筆記類型」「書名」「作者」「出版社」 六項。比如最後一行,意為「第 190 冊筆記 2013 年 9 月 5 日那一頁是讀書筆記,對像圖書是《黑心企業》」。

不管想看哪本,都可以在這套資料中找到,比如,想找《局外人》的時候直接查找「局外人」,馬上就會知道是在第 13 本裡,具體可見圖 4-6。

圖 4-6 檢索過程

索引中「讀書筆記」一詞,是為方便查找關鍵詞而設的分類標籤。加上這樣一個標籤,即使不用詳細的關鍵詞查找,也可以憑借所屬範疇來找到。要做的只是把每一條項目輸入文檔而已。

筆記本的頁碼是不會變的。所以製作讀書筆記的時候只要按照時間順序來寫,就可以為自己的文章找到一個名為「第○本的×月△日那一頁」的位置。有了信息的「姓名」和「位置」,查找起來自然會很方便。而且,這種方法還可以通過掃瞄紙質資料把信息保存為電子版,比手寫輕鬆多了。

如果一本筆記裡有十篇讀書筆記,那麼只需要再花上五分鐘,在索引裡加上十行讀書筆記的資料即可。

杜絕「想不起來」的情況

用索引把讀書筆記存進數據庫,會讓檢索變得更簡單。想不起書中內容的時候,這份索引會發揮意想不到的威力。

讀書愛好者們最常感到煩惱的問題就是「想不起來為什麼讀這本書」「那個故事是在哪本書裡來著」,只要按照本書中的介紹建立參考系統,就能輕鬆解決這種煩惱。

我是按照這樣的步驟進行檢索的:

1 檢索讀書筆記種類

在索引中抽取包含「讀書筆記」種類的內容,就可以看到迄今讀過的圖書列表了,也就是「已讀列表」。如果想要一份讀書筆記列表,可以將這一步抽取的列表打印出來,查找起來更輕鬆方便。讀過的書名按照讀書筆記的製作順序排成一列,看起來很壯觀。瀏覽列表時,如果看到有些陌生的書名,可以找出來重新讀一遍,說不定你會驚奇地發現這本書竟然很好看。

你也可以選擇查看現實裡的書架,把以前看過的書抽出來隨便翻閱幾下,那種過程也是很愉快的。但是瀏覽書架時只會被精心設計的書脊吸引,這也是無法逃避的問題。

在這一點上,電腦裡的「已讀列表」比書架上並列的書脊更令人一目瞭然,因為有很多書只要看到書名就足以讓人回想起書中的內容了。而且需要在博客上介紹「2013 年最佳圖書」或者「那些讓我難忘的書」時,這個列表也能發揮作用。

被人問道「最近讀過什麼好書」時,我會在思考之前先把索引列表拿出來。

2 檢索書名

知道書名或一部分書名,就可以通過檢索書名得知這本書的讀書筆記在第幾冊的第幾頁了,比如,搜索「俄羅斯」一詞,可以查到如下一行:

〔89〕 080611/讀書筆記/《強權與動盪的超級大國俄羅斯》/廣瀨陽子/光文社

由此可見,與俄羅斯有關的書籍在第 89 冊的 080611 那一頁,翻到那一頁就可以看到相關摘抄和評論了。

2008 年夏天,俄羅斯軍隊進入格魯吉亞時,我就想「這個問題我曾經在某本俄羅斯相關的書上讀到過,現在電視上出現的南奧塞梯地區我好像也在某本書裡見過」,在看書之前,我選擇了用剛才的方法找到了讀書筆記並重讀。當時我忘了書名,只記得書名帶有「俄羅斯」,所以只檢索了「俄羅斯」一詞,成功查到了之前做的筆記。

像這樣通過數字化索引找到筆記,再拿出書籍參考,會比直接打開書去找要簡單很多。為了能如此方便,找書時要多一個步驟:

索引→讀書筆記→書籍

也許你會覺得很麻煩,但是這樣一來,就算是很厚的書,你也會很快找到想找的內容,對專業書等頁數偏多的書籍來說,這種方法相當有效。

只要之前認真做了讀書筆記,那麼只看筆記就可以了。這就好像是過去的自己送給現在的自己一件無與倫比的禮物,讓人心情十分愉快。即使當時讀書筆記裡只記了幾個感興趣的關鍵詞,但只要掌握了關鍵詞的出處頁碼,也可以為檢索提供有力的線索。

3 檢索作者名

需要列出特定作者寫的書時,或者想知道「某位作者在哪本書裡說了這句話」時,可以通過檢索作者名來尋找線索。

大多數人的書架上都會有相同作者的不同書籍,相信很多人並沒有把這些書放在一起。因為即使是相同作者出的書,也會分平裝和精裝,放在一起的話會很雜亂。

這時可以使用檢索作者名的方法,讓相同作者的書出現在同一個列表裡。如果想在這些書裡找到寫著某個精彩段落的書,可以先結合書名推理,再打開讀書筆記找到相應的摘抄,每一步都井井有條。

可以確定的是,這位作者的作品越少,就越容易找到目標書籍。相反,如果已經買了這位作者十幾本書,可能就有些難度了。這時還不如把書架上這位作者寫的書全部翻找一遍,畢竟有很多作者會就同一個主題寫很多本書。

4 設置關鍵詞

我們經常會在某個階段對某個領域的書很感興趣,不知不覺中讀了很多相關書籍。

根據當時對某一事物或理論的興趣,我們也會在買書的時候看準某些關鍵詞,比如「紅酒」「減肥」「寵物」「戲劇」「電腦」等,再比如「意大利」「京都」「大正時代」等也是不錯的切入點。要驗證這件事很簡單,只要看看自己的書架就可以了,你買的書一定是有某種傾向的。

以我為例,我從學生時代開始就一直對傳媒和出版感興趣。而幾年前一次偶然的鹿兒島之行也給我帶來了很大影響,讓我對幕末和明治初期的書籍產生了興趣。

如果你會像這樣堅持閱讀某個領域內的書籍,那麼在建立讀書筆記索引的時候可以在每條的最後做一些小加工,比如:

060725/讀書筆記/《戰國與幕末》/池波正太郎/角川 【幕末】【明治】

071209/讀書筆記/《出版行業的崩壞》/上杉隆/幻冬捨 【傳媒】

裡的詞就是關鍵詞。

這樣做的目的是,當你想就某個主題寫文章但又找不到切入點或材料的時候,可以通過檢索關鍵詞來一舉獲得參考資料,比如在索引中檢索「媒體」這個詞時,就可以得到一個以傳媒或出版相關書籍為主的列表。

另外,在構思企劃案時,我們有時會在重讀筆記後再在筆記本裡寫點什麼。那麼,為了與讀書筆記區分開,可以在索引中建立這樣的項目:

〔18〕080422 /企劃案/媒體不受信任的原因

企劃案累積至一定數量後,只要檢索「企劃案」這一標籤,迄今寫過的所有企劃案都會以列表的形式顯示。

當然,有些重心不在傳媒的書籍與文章中也體現了針對傳媒的犀利觀點,比如雜誌和報紙上的評論。而且,我們在製作索引的時候可能會忘記添加關鍵詞,所以這個方法並不完美。

儘管如此,能立刻顯示所有書籍的列表仍然是很有效率的。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站在書架前,把所有關於讀書方法的書都找了出來,費了好大的力氣。如果我添加了「讀書論」這樣的關鍵詞,就可以一次性瀏覽每本書的要點和自己的感想,輕鬆想好這本書的骨架和要點了。

讓「書讀百遍」不再只是口號

過去的讀書法經常會強調「讀書要多看多重複」。確實,要想加深理解,只能多讀幾遍。有句話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由此可見,重讀是加深理解的必要方法。但是,這種方法是否適用於現代出版物,我抱有疑問。

除了一部分文藝作品和專業書籍以外,現在大部分圖書都是用白話文寫成的,需要「讀書百遍」才能「其義自見」的書越來越少了。現在大概只有在研究古典書籍時才需要多讀幾遍了吧。

所以我覺得,重讀可以根據需要有選擇地進行。

很多人會在想要重讀一本書的時候在書架前找很久,但如果做了讀書筆記,就可以把繁雜的重讀過程變得簡單。一般來說,如果出現了以下這樣的想法,你就需要重讀某本書了。

「那位作家的隨筆裡有句關於寫作前構思的名言。」

「我曾經在那本小說裡見過一句很有感覺的話。」

「想找些描寫暴風雨前壓迫感的語句。」

很少會有人為了這樣一些小問題去把書架整個翻找一遍。很多人在找書的同時就已經忘記想要查找的內容了,又怎麼會積極地重讀呢?但如果有了讀書筆記,就可以立即滿足這種找書的衝動。每次參考都是一次成功的重讀,經過常年積累,自然就可以接近「讀書百遍」的效果了。所以說,檢索和參考也是讀書的關鍵一環。

參考讀書筆記,也是一項以筆記內容為線索進行回憶的過程。只要認真閱讀筆記,就能在重讀時回想起目標書籍裡的大部分內容。這樣看來,根據需要進行重讀才是最現實的做法。

而且,越是與參考時間相近的信息越有參考價值。也就是說,比起一周前的筆記,三天前甚至昨天的筆記更有參考價值。所以如果在參考過去的讀書筆記時有了新的想法,建議把感想重新寫在目前正在使用的筆記本裡。

書的價值是通過時間體現的。有些書只有在讀完一段時間以後才能讓人源源不斷地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要預想到經過時間的流逝,有些書可能會被淘汰,也有些書會產生新的火花,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經常整理藏書。

有感興趣的問題時不要無動於衷,應該馬上查找、翻閱筆記。在參考讀書筆記的同時回想當時的思路,再與現在更成熟的思想相比較,一定會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信息。這樣的讀書方法才能真正讓書融入自己的思想,是普通的重讀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