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 第5章 幫助活用素材的知識生產技巧 >

第5章 幫助活用素材的知識生產技巧

到上一章為止,我都在說明工作或私人生活中記筆記或貼資料的「記錄信息的方法」。在接下來的這一章節,我將介紹如何具體利用寫得滿滿的筆記來生產知識。

如果用我講到現在的方法記筆記的話,所有信息都混雜在一起,筆記內容大概會變得雜亂無章,包括如下內容。

·剪下的用於工作的想法記錄和資料

·反映了生活軌跡的行動記錄和寫在紙上的內容

·隨意寫下或貼上的額外信息

將這些內容塞滿一本筆記,筆記本的厚度就變成了原來的兩倍左右。

你可能因為想記住某經濟類報紙的標誌,就把它剪下來貼到筆記本上,在它右邊記著重要的商談記錄,在它下面貼著某本書的腰封。

這些筆記乍一看毫無章法,但如果按時間順序來排,就會發現其實用性。你可以從後往前翻,不斷追憶你寫過的筆記、收集的信息、自己的行動、閱讀過的書等,這些全在你的筆記本上寫得清清楚楚。所以,需要查閱信息時,有了「那次商談是在上上個週末左右」之類的線索,就可以很快找到記錄。

但如果只是為了參考信息,用電腦或者手機來做不是更加快嗎?此外,雖說可以在筆記本中找到半年前的會議內容,但這未必能幫你在當下的會議上提出優良方案。

所以說,筆記不只是用來查閱信息的,我們還希望將它與工作成果相結合。本章將要介紹的,正是能幫助你做到這一點的方法。

乍聽到「知識生產」一詞,你會感覺這是一件很難的事,但不必多慮。如前文所說,只要將工作中的信息與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信息這些反映生活軌跡的內容從頭到尾全部寫入筆記,自然會促進新信息的孕育。

你對自身經歷和考慮過的問題的記錄,會漸漸與知識生產發生聯繫。換言之,筆記與剪報,和知識生產活動是相關的。

創意是對既有信息的重組

你在思考創意的時候,請先記住這樣一個前提:

「所謂創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

這是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James Webb Young)撰寫的《創意的生成》(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Ideas)一書中的名句。

創意指的並不是創造一個全新的事物。為了印證這句話,請試想下你身邊的一些發明:汽車是由車輪和引擎裝置組合而成的,擁有照相功能的手機是將電話和相機組合而成的。

如今暢銷的漫畫和備受好評的電影中,有不少以神話、《聖經》以及古典名著為背景,這種因創新組合而成功的例子很常見。

可以說,創意意味著與既有之物再次相遇,包括如下情況。

·嘗試對既有事物進行出人意料的組合

·將既有事物用於意料之外的地方

·在意外的情況下活用既有事物

創意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孕育出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只要出人意料,什麼內容都可以。如果是在圓珠筆後面裝上挖耳勺,或是用麵包夾鹹菜,也只會讓人摸不著頭腦而已。你要達到的效果,是讓人們感到「原來還有這招啊」「這樣做的話比想像中方便啊」「比預想中要好吃」,從而感動人們。

那麼,該怎樣才能發現那些「出人意料卻又可行的新組合」呢?

吸收先於運用

我將《創意的生成》一書中提到的獲取創意的過程,以我自己的方法整合成以下 5 個步驟。

步驟 1:收集——積累常識與作為研究課題的知識

步驟 2:咀嚼——閱讀、回想、深入思考積累的信息

步驟 3:發酵——脫離課題,在潛意識層面思考

步驟 4:頓悟——創意的誕生,突然之間驚呼「明白了!」「找到了!」

步驟 5:具體化——將創意化為成果

假設我們是某資訊類雜誌的編輯,要策劃暑期特輯。在這種時候,除了閱讀報紙或網上的報道,或是進行和客戶閒談這類日常信息收集工作以外,也應該獲取一些額外的信息。比如說去逛剛建成的大型商業區,看看現在什麼類型的商店生意興隆,或是在年輕人聚集的街上調查最新的流行趨勢,等等。

於是,我們會考慮「那麼作為一個特輯,我們應該向讀者提出怎樣的提案呢?」雖然想出了不少點子,但都很一般。在桌子上把紙攤開,寫了 50 多條備選,沒有一條對胃口,無論哪條都似曾相識,這下可就不好辦了。

即使是翻翻書架上的往期雜誌,或者是跟朋友打電話說「閒著沒事幹,做些什麼吧」來尋找靈感,也想不出什麼新點子。因為實在沒辦法,所以只好暫時不考慮工作上的事了。

然而晚上吃了咖喱飯後,在洗盤子的時候,打在湯勺上的水飛濺出來,弄濕了地板。這時你突然想到:「對了!暑假的話,比起去擁擠的海邊玩,不如去山裡看瀑布,過個清涼的夏天如何?」

把孕育創意的 1 到 4 個步驟寫成故事的話,大概就是這種感覺。最後要做的就是製作計劃書,也就是向步驟 5 前進。

關鍵點在於,為了獲得偉大創意,額外信息獲取是必不可少的。

你會在日常獲取信息的過程中突發奇想。「就用那則新聞作為手頭正在寫的文章的開頭吧。」偉大的創意建立在「想出點子」這一目的的基礎上,所以必須進行額外的信息獲取。換言之,「取材」的過程是必需的。

用普通食材做出美味料理

如果把知識生產比作烹調的話,那信息獲取就相當於採購食材的過程。當然,想做出特別的料理,肯定需要特別的材料,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沒有特殊食材就一定做不出美味料理了嗎?答案是否。即便是再尋常不過的食材,只要廚師施展身手,就可以做出美味的料理。同樣,即便是再特殊的食材,也有人會燒糊或是調味失敗,讓人無法下筷。

如果是很棒的食材,只需切好陳列在餐桌上,便令人垂涎三尺。就像在電視上看到的漁夫料理一樣,絕佳的食材上只需撒點鹽,便成為極品美味。用文章來打比方,戰爭與探險類的紀實內容無須修飾,本身就相當有趣了。在這種情況下,將親身體驗作為素材編入構思良久的框架中就已足夠,沒必要進行過多加工,使其成為小說。然而,「橫跨亞歐大陸旅行」這樣的經歷,雖然我個人覺得非常厲害,但是放眼全日本,也是不足為奇的。

所以,如果是海外旅行的話,「一輛自行車走遍天下」或者「嘗遍了名貴的紅酒」之類的視角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少了這一點,只是單純去過某些地方而已,也就只有熟人有興趣聽你談談這次體驗了。

像這樣用食材來一決高下,會激發人類無休止的攀比心態。人們會想去前人從來沒有到過的地方,體驗更加極限的事物,而大部分人並沒有那樣的體力與財力。所以,一個普通人不應該只希望獲得特殊素材,而要想著如何用日常觸手可及的食材,烹飪出美味的料理。

所以我們要使用筆記本。

比如說,因為我從沒有去過美國,所以像《我在美國遇見的人們》或《我的美國之旅》這樣的文章,我是絞盡腦汁也寫不出來的。但因為我經常閱讀報紙上的國際版面,關於美國的文學作品、電影和漫畫,我比普通人瞭解得多一些。我可以將這方面的知識和經驗組合起來,生成新的創意,於是圍繞美國進行寫作的難題不就解決了嗎?

舉個例子,有人以「從首次世界多地在同一時期遭受恐怖襲擊開始到現在,電影中描寫恐怖襲擊的手法有怎樣的變化」為切入點考慮問題,這樣的視角便可謂一種創意了。

步驟1 收集素材信息的輸出從筆記開始

如果想用普通的食材做出美味的料理,就需要記得滿滿的筆記。

以前文介紹的《創意的生成》中的流程為例,對筆記進行收集、咀嚼和發酵後,就能相當輕鬆地產生創意。

《創意的生成》一書中強調,必須完全完成上一步的內容才能進入下一步。如果沒有進行充分收集,就無法進入咀嚼階段。在咀嚼階段敷衍了事的話,也是無法到達發酵階段的。

就算收集與咀嚼聽起來容易,操作起來也絕非易事。

互聯網讓我們能在一瞬間收穫上百條信息,但在讀懂它們後,為了能對它們進行活動,我們需要將其抽像化記牢,就必須使用眼睛和大腦。

也就是說,要一邊收集信息,一邊寫下自己的思考。此外,更要從各個角度細緻觀察,去探索它與其他信息的關聯。這樣寫或許會讓你感到非常麻煩,但是不用擔心,如前文所示,只要日常堅持記筆記,這種知識生產階段便會一點點穩步持續下去。

只要有筆記本,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都能收集信息。

比如在會議中突然想起暑假計劃,在休息日看著漫畫突然獲得了關於工作的靈感,在這些情況下,也要好好地收集資料和記錄。過一段時間將這些信息重看一遍,重新思考一遍,這樣就水到渠成了。

抱著去收集信息的想法翻開書本或是上街搜尋看似不錯,但真的可行嗎?還是不太現實。比起特意去搜尋,平時閱讀報紙書籍或是出門的時候,你會有如下收穫。

·發現之事

·疑惑之事

·在意之事

·所思所想

將這些內容仔仔細細地記錄在筆記本上,你便可以毫無負擔地持續做信息收集這件事。

那麼用筆記本能收集到百分百的信息嗎?這點我也不得而知。手邊常備一本筆記,在可以寫些什麼的時候做些記錄,外部信息和自己思考中的漏洞將會大幅減少。也就是說,可以把日常生活的內容全都變成素材。也就是我常說的日常取材。

不論是隻言片語,還是不足為道的一時起意,如果不記下來,那麼探求思想成果的過程就無法開始。不踏出最初的一步,就永遠無法到達終點。做筆記是完成信息輸出的第一步。

日常思考的潛在價值

無論在筆記上寫什麼都可以,不用一開始就考慮工作方面的事,腦中湧現出來的什麼都可以寫,將這個習慣作為你的生活軌跡,一直保持下去。這一點我在之前提過。

然而,即便這樣說,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該寫些什麼。我能瞭解這些人的心情。因為把自己的思考寫在紙上一看,絕大多數都是無聊的內容。

即便是在剛想到的時候覺得自己的念頭有趣,似乎派得上用場,從而感到躍躍欲試,一旦將所思所想寫成文字,便會強烈地感到這些念頭並沒有很高的價值,熱情也逐漸退卻。

但我已經不再對記下的思想進行評判,而是淡然地記著筆記,是因為以下幾點。

一點是,即便是「無所謂的構想」「不值一提的疑問」,總有一天會成為你要寫的書的主題,和你常年思考中培養出來的問題意識。

另一點是,即便在當初寫的時候覺得沒有意義,過十天後再回頭讀,也會因為發現自己當時在想什麼而感到意外。

就從我本人十年如一日地用這種方法記筆記的經驗來看,我也敢斷言,就算是無意義的想法也應該先記下來。因為判斷筆記本上內容的價值的並不是現在的自己,而是你現在根本不知道會變成怎樣的將來的自己。

不是有思才寫,而是為寫而思

此外,即便在寫筆記時感覺自己的觀點不夠精彩,也未必是壞事。

有這樣一個例子。我有一天在報紙上讀到了駐沖繩美軍基地相關問題的報道,深有所感。將報道貼在筆記本上後,我直接寫上了自己的想法:「不停往沖繩派駐軍隊,真是太不像話了!」

剛落筆,我就不由得感到這種想法沒有意義。會做這種評論的人,在電視裡和網絡上比比皆是。

與此同時,我會開始想:「那我該如何解決呢?」

「這麼多人都覺得不公平,為什麼政府會熟視無睹呢?」「那如果要講公平承擔義務,在我們自己居住的街上駐軍,我們能接受嗎?」「話說回來,他國軍隊究竟要在日本駐紮到什麼時候?莫非百年之後也不肯走?」「歷史上,遠東的軍事制衡是怎樣保持至今的?」

像這樣,即便想法沒什麼實際意義,也要去試著寫寫看,這些念頭可能成為你深入思考的契機。

對這類複雜問題,恐怕並不存在輕輕鬆鬆以一個舉動解決問題的方案。但想不出好點子,不代表思考就是無價值的。在歷史上,不乏以一人之良策改變局勢的例子。書寫即是思考。不是有思才寫,而是為寫而思。在一步步深入思考之後,我們肯定能得到一些想法。

筆記是在向自己的思想致敬

如前文所述,恪守「無聊的內容也要寫下來」這一規則,我們就會自然湧出一種感覺——自己雖不是總能想出些很有價值的內容,但偶爾會很有洞見,自己記錄下的無聊的細節偶爾也會派上用場。

每天看一點筆記,一個月內就能看好幾冊,裡面不乏價值不高的東西,但如果把過去一年左右的筆記通讀一遍,注定有些內容會讓你深有感觸。

在全部筆記中,稱得上精髓的內容可能連百分之一都不到,從比例上講絕對談不上好。但是,正因為寫了很多無聊的內容,你才能獲得一些優質的內容,這樣一想,你就會覺得還好當初沒有感到麻煩,堅持寫下去了。

長此以往,你便會相信,即便是無聊的內容也要認真記錄,通過大量記錄的鍛煉,將來總能寫出有價值的內容。

我曾經根據下文中的筆記寫了文章,後來編輯成書。

〔111010〕A

覺得「事不關己」是不好的嗎?

因為只有悲慘的內容才能成為新聞題材,如果想對每條都感同身受,肯定吃不消。

正所謂「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這是我在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半年後不經意間寫下的東西。在這幾段前面,貼著一條關於史蒂夫·喬布斯去世的新聞。我感覺好像全世界都在為他的死而惋惜。

我雖然沒有直接使用筆記上的文字,但在後來寫作《「處方箋」讀書法》時,這段筆記給我提供了一些啟示。那是因為我在回頭閱讀這份筆記時,感到這段文字對我們在讀到書寫悲劇與不幸的書時反而能打起精神、受到激勵的事實做出了很好的說明。

筆記本身沒有記載要寫的書的任何內容,但是重讀的時候,根據情況不同,有時會得到有助於手頭工作的意料外的線索。重要的是多思考並記錄你的想法。只是單純拍幾張照片,是不可能讓拍攝對像在記憶裡栩栩如生的。但如果拍了幾百張,裡面肯定會有你想要的。

思考與照片一樣,量變會帶來質變。

作為作家,我經常會想寫出沒人寫過的內容。所以我會把我每日的所思所想都記錄下來。因為我深信「自己總有一天也能拿出一些不錯的點子」,所以即便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想法,出於對自己思考的敬意,我也會把它們記錄下來。我認為,不論是誰都會有「想開發出熱銷產品」「想向全世界公佈劃時代的新設計」「想找出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這樣的想法。任何人都可能想出好創意。

只要堅信這一點,你就會快樂地帶著筆記出發。

將私人記錄變成素材

把休息日出門時寫的「旅遊記錄」和「散步記錄」也當作搜集素材的記錄,就可以為知識生產服務了。外出參加活動或遊玩時,請一定試著將一天的行動見聞以及所思所想一字不漏地記在「旅遊記錄」上。

要注意的是,不僅要在與工作相關的地方,也要在乍一看與工作完全無關的地方做筆記。將宣傳冊、照片與筆記合在一起,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清清楚楚地記錄下來。

去聽感興趣的演講或是座談會時也是一樣,即便與工作無關,也一定要一邊聽一邊詳細地做筆記。於是,不可思議的是,你後來想寫些什麼的時候,就會發現那時候記的東西派得上用場了。

比如說,思考可以就某一主題寫些什麼的時候,可能會想到「把在某企業家演講中聽到的話作為文章的開頭吧」或「之前去參觀過某偉人紀念館,介紹一下其人也不錯吧」,通過這種方式,私人生活中的演講記錄和旅遊筆記經常可以作為素材庫使用。

我曾經想寫關於創新的書評,那時突然想起幾年前在大學講座中聽到的有關創新的內容,於是打開當時的筆記一看,發現了將著名的創新論解釋得清清楚楚的 PPT 集錦,還有以下這份記錄了講師發言主旨和自己感想的「蔥鮪火鍋式」筆記。

○新技術正因為性能比既有技術低而獲得了廣泛應用和普及

☆這體現了性能過高導致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的現象

看著這份筆記,我又想起就是在這場講座中,我聽到了一些關於日本幕末至明治時期的企業家的內容。我想起有關搞發明創造的日本人的故事還不少,便在筆記本上搜索,同樣發現了一些與講座相關的資料和記錄。

○積累起財富的企業家和在老字號商店發揮經營才能的大掌櫃,往往都是從外地來的不明身份的人

☆比起自己培養人才,委任外系人才管理一切

越追求高性能,距離創新越遠;越想培養人才,越難以出現人才。這些現象雖然違背常理,但確實值得思考。我將這類思考組合起來,寫出了主旨為「想將組織經營合理化,卻離創新越來越遠」的文章。像這樣把體驗作為素材,是十分有利於知識生產的。

寫在報紙和書上的內容,只要讀過,誰都可以複述。但關於這一類體驗的記錄,是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寫出來的。

換句話說,這些原創素材和為了寫文章而去現場採訪、詢問他人有同樣的作用。你寫出的原創內容,讀者很可能是從未聽過的,因此我一般會積極採用這種方法。

為什麼過去的無心之筆,後來卻時常成為你素材庫中的寶物呢?我認為這也許是因為一個人關心的事物之間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繫。比如興趣和工作,雖然是兩件毫不相干的事物,但都是某個人有意願去做的事,從這種角度看存在共同點。這就如同地面上看來根根分明的竹子,實際上地下根須交錯,對關心的問題繼續深挖,你會發現很多在無意識中相互關聯的事實。

筆記成為信息輸出的素材

搜集素材並非為了將信息對外輸出,而是為了在準備信息輸出時能夠胸有成竹。帶著潛在的問題意識去搜集素材,就可以接受了。

所以,即便是私人問題,也要想著「既然我想去這裡,那這裡應該有什麼對我來說很重要」,做好筆記。

直覺的重要性

可以裝進筆記本的,不僅僅是手寫的筆記、剪貼的報紙和書籍內容的複印件等一系列可讀信息,我現在使用的筆記中貼了很多動物和風景的照片。至於貼上去的理由,只是因為覺得美、很棒、喜歡而已。你可能覺得即便是把喜歡的照片貼上去,也只能讓你在看筆記時擁有好心情而已,對知識生產好像沒什麼貢獻。

其實不一定。這就是我們使用筆記整理信息的有趣之處。

要貼你憑直覺感到喜歡的圖片。這種圖片最大的優點在於可以讓你思考它本質上好在哪裡。

比如,我把一名舞者帥氣起舞的照片貼在筆記本上。之後,在翻閱筆記時看過幾次後,會意識到「這段舞的動感真不錯」。

再過一會兒,看著看著就會發現其中的玄機:「這種活力四射的感覺,應該是從偏低的角度拍攝出的效果吧?」這樣一來,本來模糊不清的優點便會漸漸變得具體、明確。

懂得好在哪裡以後,我在拍攝照片的過程中,會試著仿照那張照片的角度,參觀建築物的時候,也會改變角度去觀察。這就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更為廣闊的視角和新鮮的思路。

另外,將覺得很棒的廣告設計貼在筆記上,你就有機會對如何展示商品魅力、宣傳語會給人何種印象進行深入考慮。

在收集階段,你不僅要因為某些信息可以被用作素材而將其記錄下來,也要把不知為何覺得不錯的內容記下來,這一點也很重要。

帶著問題意識堅持記錄思想

相信大家都已經懂得如何將日常的情報收集運用到知識生產之中了。現在我們來瞭解一下,在做企劃等需要從零開始思考的情形下,如何用筆記進行素材收集。

假設,你在一個月後必須提交一本書的計劃,首先必須考慮的是,有沒有醞釀已久的構想或者是一直想實現的點子。話雖如此,這種碰巧早已備好、立刻能用的素材實在太少了,所以這時就要花時間好好考慮了。

你每天都在為若干天後要交的計劃苦思冥想,於是會漸漸產生一些和計劃相關的想法。例如在乘坐地鐵通勤時,突然想到一個可以寫成書的點子,就馬上記下來,之後貼到筆記本上。

〔130720〕A

有沒有某種技巧,能讓你將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

或者在做其他工作甚至洗澡的時候,一直思考這件事,就會想到一些點子。不妨也把它們先記下來。

〔130723〕集中注意力的技巧

或許是因為沒有身外之物,洗澡時才會思緒順暢。

如果在空無一物的和式房間思考的話?

在瀑布下修行=沖澡

同時要盡量囊括更多方面的信息,如果有可以提供思路的報道和統計、廣告照片或好的設計材料的話,都可以貼在筆記本上。

讀書時偶爾也會遇到可以提供參考的信息,將其記錄下來。

「頭腦風暴」和「開放式辦公區域」的作用被高估了

「爭論有助於拓展思路」並不是真的

沃茲尼亞克:「工作就要一個人做。」

(摘自《內向性格的競爭力》)

此外,早晨記錄生活軌跡,例如昨晚吃了什麼和睡眠時間的時候,可以直接發牢騷:「想法雖然有趣,但怎麼都無法納入計劃。無法確定是否真需要這麼做,感到相當苦惱。」

這樣下去,筆記之中便會包括如下內容。

·企劃的構思

·企劃帶來的啟發

·企劃的問題與煩惱

想要在筆記裡集中這些內容,就要做到無論是睡覺還是醒著,都一直惦記著計劃這件事,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或可能激發創意的信息一字不漏地保存下來。

只要你能不斷堅持進行這一類踏實的工作,在用鉛筆寫下一團潦草時,在漫漫長夜無法入眠時,或在放鬆心情出門散步之餘,很可能會產生「好,就交一份以《在智能手機時代堅持獨自思考》為題的計劃吧」的想法。

這雖然只是其中一個例子,但著書的計劃著實要經歷這樣的過程。要堅持不斷地做記錄,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忠實還原自己的思考。

步驟2 咀嚼收集好的素材帶來新發現的無目的重讀

那麼,如果還有餘力,比如已經積累了一定量的筆記,想用它來生產知識的時候,我建議首先不帶有任何目的性地重讀。你可能很難一開始就做到「無目的性」。可以想像一下,就像在醫院裡等待就診時隨手翻閱(你不太感興趣的)雜誌,或是邊看邊發呆一樣。

平時參考筆記中的信息時,大多都是從後往前追溯,無目的重讀時,應該從前向後翻閱。從與當下關心的事物相差甚遠的信息開始讀,你會有意外發現。然後,你漸漸看到更接近當前的信息和資料,會對越來越多事物存有印象。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遇到什麼感興趣的內容,可以仔細地品讀。雖然這樣翻閱時可以輕鬆抓住中心,但只看自己寫的筆記其實很無聊,如果夾雜有剪貼的報紙和資料,或者作為生活軌跡的照片以及旅遊記錄等內容,就可以享受看雜誌一般的樂趣,也就順理成章地進行無目的閱讀了。

這時候,我們再用上在第 3 章中介紹的使人一目瞭然的分類記號,便可以很快找到所需內容。為了以後重讀起來方便,我們在這個階段就要標全記號。

重讀筆記時,不要僵化地接受上面寫的內容,而要帶著如何將其運用到現在處理的工作上的視角去看。

例如下面這條筆記。

〔121028〕

把寫好後的初稿打印一次

將打印出來的文字處理後輸入電腦

一邊逐步思考一邊修改,速度會更快。

你可以將這份筆記直觀理解為一種個人工作心得,但也可以轉換視角,將其視為寫文章的方法,或前文中提過的獨自思考的技巧。你要做的不是按記筆記時的想法來,而是自由地變換角度重讀。這樣,你就會意識到以前記筆記和收集資料時的感覺和現在重讀時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這時,你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過去認為是優點的地方,你會發現某些在不經意間記下的信息比預想中有意思。但這樣的偏差未必都是壞事,而可能成為深入思考的一種契機。

我想說的是,通過筆記,我們接觸自己過去的思想,會動搖自己當下的世界觀,便有機會考慮本不會考慮的事情。

如果能通過重讀筆記來與過去的自己對話,那麼長久以來的問題意識就會浮出水面,可以進一步加深思考。

通過加工向創意「匍匐前進」

重讀筆記時,要盡可能留下痕跡,比如在感興趣的那一頁上貼標籤,但我一般會用我在第三章介紹的標記法(下劃線、波浪線和畫圈)來留痕跡。因為我們不會一直把標籤帶在身上,但是筆的話倒是一直帶著的。

根據場所和心情,我們時常需要換筆,用不同的筆標記當時關心的內容。於是,你會產生如下思考。

「關於這個座談會的記錄,我已經讀過三遍以上了。」

「我都標記了這麼多次,看來這份報道有用。」

「這個想法很重要,把它記到最新的筆記本上吧。」

對讀過想法的補足、剪報後的新發現和對過去信息的加工這三種不同情況下,要用和之前寫筆記時不一樣的筆。這樣做是為了讓自己日後知道哪些是加工過的內容。

在沒有可以進行加工的空白時,雖然有點麻煩,但你仍然要在半透明的描圖紙上寫下筆記內容,貼在筆記本上。這樣就不會遮住其他筆記了。也可以將信封上的透明部分剪下存好,代替描圖紙在筆記上使用。

重讀筆記中的素材時,可以寫下更多的想法。也就是以不同視角去觀察同一個事物。這時,還有可能發掘出與記筆記時完全不同的想法。

用描圖紙加工

在讀書籍的複印件時有所發現,貼上描圖紙,在上面進行加工,也可以用信封上的透明部分代替描圖紙。

我曾經把《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日語譯者龜山郁夫先生的隨筆從雜誌上剪了下來,理由很簡單,就是覺得寫得很好。「20 多歲時,我因叛國罪被判死刑,流放到西伯利亞那一片嚴寒之地。」陀思妥耶夫斯基跌宕起伏的人生和他堅韌的內心令我感動。

但再次讀到剪貼的選段時,我又有了新的發現。不是他不肯被逆境降服而成為大作家,而是逆境迫使其成了大作家。根據這點,我進行了如下修改。

大作家是在單間牢房內誕生的。

被不合理的現狀壓迫時,

人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實力。

如人生固定儀式一般的「人生凜冬」是否必要?

在做過這樣的筆記後,原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真強」這樣簡單的感想得到了豐富,稍微有點「論」的樣子了。

這個想法能在很多地方帶給你啟示,比如在論及職業和人生際遇之時。我不是要強行論證苦難的必要性,只是想說明極為嚴峻的逆境具有促進生產的能力這一點。

在這個例子中,過一段時間回頭重讀時,就可能產生與之前不同的想法。

即便是同樣的筆記和資料,每次閱讀時的感受都會發生變化。直接記下這個不同點,或者在資料的其他部分畫線,便可讓思緒慢慢地「匍匐前進」。通過這種加工方式,你就可以從寫的滿滿的筆記中一點點獲取有使用價值的點子了。

交叉參考筆記

讓我們來進一步發掘筆記中信息的不同點。

接下來,我們要尋找一條條信息之間的關係。

以之前舉過的「夏日特輯」為例,再次閱讀時,你會發現特輯企劃這種同類信息遍佈筆記的各個角落,從第一篇筆記,到第 4 頁開頭的第二篇筆記,到第 7 頁後面的剪報,甚至還有第 5 頁後面的第三篇筆記……雜亂無章,有些不便。

因此,你需要在與筆記本切口的等高處貼上相同顏色的便箋或可折疊的膠帶,表示這些位置有同一主題的筆記。這樣一來,筆記就整理得相當不錯了。即便同一冊筆記本中夾雜著多個主題的內容,你也能跳過無關頁碼,將各自的主題統一整理起來,方便查看信息。

此外,在深入閱讀中,你有時也能發現不同頁碼之間存在很強的關聯性。

比如下面兩種。

·出差時順便去北海道觀光所寫的旅行筆記

·諾門罕戰役1相關書籍的讀書筆記

這兩種筆記看起來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題材,卻有著關聯。因為北海道的旅行筆記中有我在戰爭紀念館中對兩國軍隊在庫頁島南部的戰役所記的筆記和資料。這種時候就要用到筆記本的上部切口了,在修訂筆記時,我在同一位置貼上了便箋。

在切口顯示信息相關內容

在書的切口處貼有等高標籤的幾頁代表同一個主題。在切口的標籤代表雖然主題不同但有很強關聯性。

這樣,可以相互參照的「交叉參考」就製作完成了。我就能像下面例子所示,從各種角度反覆閱讀筆記中寫滿的信息,加以審視和比較分析。

·迅速閱讀畫線部分

·反覆標記與加工

·通過書切口上的標籤重讀各個主題

·將總結出的關聯性標記貼在書的上切口

你瀏覽寫得滿滿的筆記時,就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與信息接觸,筆記的內容也自然會一點點深入印象之中。多次回味其內容,就能使得各類信息在頭腦中相互關聯。持續這樣做,就會進入「玩轉筆記=獲得創意」的良性循環狀態。

至此,為創意所做的準備終於完成了。

步驟3 將經過咀嚼的素材發酵使用卡片重組信息

從現在開始,考慮到更多信息的組合,我們將使用筆記以外的工具。

首先是使用卡片的方法——通過使用被稱為「信息卡」的名片大小的卡片,促進思想發酵。

我想活用曾經思考過的東西,或者將思考整理為文章或企劃案資料時,會用這種方法進行如下操作。

首先是重讀寫滿筆記的本子。我發現有些內容似乎與正在研究的問題有關,有些雖然現在不能馬上理解但是或許有用,有些僅僅是因為新奇而想寫下來,於是我會將這些信息的要點簡短地記錄下來。一張卡片對應一條信息,背面留空白,一條大概在 80 個字左右。

使用便箋對信息進行交叉參考

比方說,重讀筆記時,覺得「就業結構調查——非正式員工首次突破 2 000 萬人/在男女性中比例同時達到最高/失業率上升 2 至 3 個百分點」這條報道的剪輯可以使用的時候,像這樣製作一張卡片。

2013 年就業調查

失業者人數下降但比例提升

這是為什麼?

他們就業了嗎?(189/130713)

2013 年就業調查

非正式員工比例接近四成

正式員工和非正式員工像過去軍隊裡的上士和下士一樣(189/130713)

按照一條信息一張卡片的原則將其分為「非正式員工」和「失業者」兩張卡片。在文末的括號內寫上來源,想再次閱讀這份報道時,翻到第 189 冊日期對應的那一頁就能看到了。在寫卡片時如果有新的想法,也順便一起寫在卡片上。

製作了這麼多卡片後,將它們像撲克牌一樣在餐桌等較大的空間裡鋪開,你會重新閱讀映入眼簾的內容。這樣一來,你就可以發現以前沒有注意過的出人意料的組合。你會發現,可以把某個報道作為某條信息的證據來使用,某個話題雖然是球隊相關,但和公司組織放在一起進行比較說明也很合適,你還可以在某處引用某句精闢的名言。

找到卡片間的聯繫後,你可以一邊按照不同話題進行縱橫排列,一邊細細推敲。與書頁無法移動的筆記本不同,可以自由排列組合就是卡片的優點。你可能會重新給某張卡片闡述的話題歸類,或是根據邏輯順序調整某些卡片的擺放,這時的操作是很輕鬆方便的。

重組法

將筆記中的信息移到卡片上,一邊尋找聯繫一邊排列組合,將卡片整合起來促進思考。正因為卡片方便排序,才容易達成這種效果。

這種重組法適合構思無法僅在腦中思考的長篇文章。如果是寫在雜誌或網上連載的數千字的稿件,就不需要做到這一步了。我在構思整本書時,經常使用這種方法。

使用大號紙張移植信息

接下來介紹使用大號紙張的方法。

我使用的是一直會放在辦公場所和包裡的 A4 紙。這種方法就像把花苗移植到花壇裡一樣,將記錄在筆記本上的資料情報移植到其他紙張上,由此賦予其新的內涵。這是比重新編排更方便和簡單的方法,只是不用於不確定能否總結的事物,只適用於可以很好地總結、有跡可循的事物。適用於一萬字以內的文章創作以及就某一主題進行的數月思考的整理。

比如,我想把能為求職中的年輕人和年輕商務人士提供職業參考的一類文章寫到博客上,或者向雜誌投稿,可能覺得用「年輕人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回首我的經歷,……」這樣的句式一直寫到最後就可以了。但僅闡述自己的經驗,就缺乏了普遍性。對讀者來說也好像在聽作者自誇一樣,很容易影響閱讀的積極性。

因此,我在網上搜索了「年輕人 職業」等關鍵字,將搜集到的信息引為例證,從「在最近的求職活動中,××這個詞非常熱門……」等普通的討論為起點展開。不過誰用這種搜索法都可以寫出文章,缺少的是讀者擠破腦袋都想一窺究竟的個人獨有的深度。

與這種方式相比,對花很久時間收集到的信息以及積累的思考進行活用,寫出具有自己原創性的作品不是更好嗎?於是,這裡就要用到移植法。

首先,將較大的紙張(A4 以上)在桌上攤開,將紙夾在剪貼板上,在滿是筆記的桌上也可以方便地書寫。在紙張的最上方,簡單明瞭地寫下選出信息的主題,再畫一條下劃線表示這是標題。

作家應該銘記於心的職業戰略是什麼?

這個標題之後將在腦海裡重複數百次,所以必須是簡短、精煉的「批判性提問」。如果寫成「面向年輕人的職業論」或者「職業定型相關討論」這樣中心不明確的三流標題,也無益於之後的信息選取。

如果能寫出令人滿意的標題,要在腦海中反覆強調它,同時回顧寫得滿滿的筆記。之後,再總結歸納與標題(似乎)有關係的信息,用如下逐條書寫的方式來進行轉記。在轉記的同時,如果有新的想法,也要寫下來。

於是,就得到了如下內容。

·關於求職與相親同步進行的女大學生的新聞報道(186/130129)

·通過著作為自己的職業生涯鍍金的人們

·年輕人在世界範圍內掀起遊行示威熱潮的論調甚囂塵上

·捷克作家恰佩克:「為了生活而工作,但工作同時也是生活。」(186/130205)

·可否用生產性來衡量業績?(186/130210)

和重組法中的卡片一樣,括號內的數字表示來源。

通過逐條書寫選出信息,可以將「寫作素材」以親眼可見的形式收藏起來。如果紙上已經寫滿,就暫時停下,思考能否用上面這些素材寫出初稿。

如果實在沒有自信的話,也可以開始寫第二張。

移植法

確定主題與問題,一邊回顧筆記,一邊逐條抽選出與它們相關的信息。這種羅列方法可以將信息盡收眼底,是相對簡便的方法。

我或許是因為在做記者時早已習慣素材沒有齊備就要動筆寫的情況,基本只需要在一張紙上書寫。

這種方法不同於卡片,在寫下一條條信息後無法改變其順序。所以,為了一邊構想一邊進行排列組合,以及描繪概念圖,就必須對信息進行取捨後謄抄在新的用紙上。在其他的筆記或者電腦上採用這種方法的人或許不少,但要點是將內容搬運到其他的格式模板上。

雖然會花時間,但在謄寫時也可能有新想法,所以移植法絕對不是浪費時間。相反,它也是發現各個素材意外的關聯性以及獲得新視角的重要環節。

複印件的拼貼法

上述方法需要花時間精力,有時會非常麻煩,這種時候,要先用能概括要點的複印來代替書寫。

與移植法相同,這時你只需要將與當前正在審視的、可能與研究主題相關的信息複印下來。

快速翻閱筆記,看到感興趣的,就把那一頁複印下來,再看到再複印,如此反覆操作。A5 大小紙張的優點是不會像 A4 紙雙聯頁那樣在複印時留出很多空白。把一疊複印件放在桌上按順序回顧。比如對讀書進行思考時做出的如下筆記。

[130715]A

如果一本書大家都讀的話,就感覺有點像宗教了或許一個人默默閱讀能夠得到救贖?

但過去大家都習慣朗讀

私人的讀書體驗實際上並沒有多長的歷史

這些模糊不清的想法雖然還沒有被整合好,但因為它們對寫論讀書的話題而言相當重要,我需要先將其複印下來。繼續深入回顧筆記的過程中,我看到了關於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生活的剪報。澳大利亞土著中的年輕人說過這樣的話:「書有什麼用?肚子餓了可以吃書嗎?」當時看到這段後,我就把它複印了下來。這時,我突然想起書架上的某一本書與這段內容有關,便將對應的內容複印下來。如此反覆,不一會兒就有一疊複印件了。

好了,之後就需要動動手了。在回顧複印件、做好標記後,將剪貼下來的內容按照卡片的重組法組合,再用膠水將其拼貼到底紙上。也就是一邊動手,一邊總結思考。

拼貼法

回顧筆記,從頭至尾將能引發感想的頁面複印下來,一邊將其貼在底紙上,一邊深入思考。

只不過這種拼貼法一開始很容易,到後來就會成為龐大的手工作業,而且還需要較大的操作空間,越做下去越覺得最初應該用卡片來寫。

不過,在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下手時,確立將能用作參考的筆記和資料全部複印下來這樣一個大體方針,你便擁有了在知識生產道路上披荊斬棘的武器。

步驟45 從頓悟到成果的具體化動手,使想法更上一層樓

採用以上做法得到的靈感,可以進而被轉化為成果。這樣說好像很簡單,但是實際操作卻很辛苦。世界上不存在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在思考圖書構成的時候,用卡片是不錯的;在思考概念的時候,雖然可以在複印用紙上隨意畫些概念圖、寫些文字,但我之後將介紹的頓悟階段並不能停留在方法論的層面上。

一言以蔽之,就是:

要勤於動手,思考才會逐漸前進。

邊抱著胳膊邊看電視,思考是無法前進的。如果遇到難題,思維停滯不前了,你也要削鉛筆、給鋼筆上墨或是用剪刀和膠水製作旅遊筆記,總而言之,要記住不能讓手處於什麼都不做的狀態,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另外,要盡量做一些複雜以及需要控制力道的動作。

如果用圓珠筆寫不出什麼,不妨試試用鉛筆、鋼筆或毛筆。即使是坐在課桌前,也能製造出脫離靜止狀態的契機。為了避免陷入瓶頸,你需要提前預備各種各樣的處理方法。

作家太宰治曾經寫道:「我越是疲憊不堪,就越是幹勁十足。」我認為,人如果最終不能達到這種心境的話,恐怕是想不出好點子的。

關於靈感的產生,本章介紹的用筆記促進思考的方法只是一種充分條件,知識生產活動中始終存在著就算全部做到也未必能獲得結果的非理性一面。

相信自己憑感性製作的筆記

為了生產知識,我們將信息納入筆記,反覆閱讀,或者將它們寫在卡片上。這樣做可能會一無所獲,但想要獲得什麼,就必須這樣做。「信步遊走,不知不覺登上了山頂」這樣的事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你或許可能在無意中得到一些啟示,但好點子和成果絕不可能是無意識的產物。

我正好讀過一篇關於這方面的文章。

得出想法的五個步驟

所謂靈光一閃,並非是僅靠成功的意願就能產生的。靈感不依靠使用計算機的工作而生,但計算作業是獲得靈感的必經步驟。

比如某個年齡相當大的社會學者,面對數以萬計瑣碎的算術問題,即便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對他來說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但如果他想將這些工作都推給機器,那麼他是會受到懲罰的:他希望獲得偉大的發現,結果卻不如人意,就算真能想出什麼,恐怕也是索然無味的糟粕吧。

《學術作為一種志業》,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著

在靈感這方面,不存在「這樣做的話就一定會產生靈感」的道理。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也只能相信靈感會產生並堅持做下去,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完全相信他人寫的書或資料,將其作為知識生產的素材,或許比較難。但如果是充滿了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信息的筆記本的話,應該就可以相信了。相信自己所做的筆記,繼續動手記錄吧!


1 德國學者,現代社會學的奠基者之一。——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