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 第1章 一冊筆記本建構的知識生產體系 >

第1章 一冊筆記本建構的知識生產體系

在序章中我講到,本書介紹的知識生產體系是與以往晦澀難懂的知識生產技術完全不同的,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放棄複雜、墨守成規的體系和煩瑣的分類整理,僅通過持續使用一冊筆記本的方式,任何人都能用簡單的方式進行知識生產活動。

作為本書最開始的一部分,本章將在整體介紹「一元化筆記法」的基礎上,向大家大致講解它的基本構成和起效方式。在此,我們事先將活用筆記本知識的基本流程具象化,從實際的信息搜集到知識生產的活動就會變得更加流暢了。

正如序章中所言,這個方法的特徵是具有極高的自由度。在配合自己的工作方式量體裁衣時,對整體流程的事先關注有著積極作用。

將所有信息存儲在筆記本中

首先讓我簡單扼要地概述一下使用筆記本進行知識生產的流程。

前半部分是一味按照時間順序將信息存儲在筆記本上的階段。首先從在新的筆記本中寫或者貼上些什麼開始。

舉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在策劃會上摘錄一些讓你印象深刻的發言,或者寫下「下次會議我也要提出一個這樣的方案」的想法,或者收集一些能夠作為參考的剪報,貼在這裡。

應該記錄下來或者粘貼在筆記本上的信息,不一定僅與工作相關(第 5 章會詳細介紹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收集),在現階段,可以理解為「預先保存能夠用於工作的信息」。

持續進行這一工作幾天後,就能逐漸將信息存儲於筆記本中。筆記本頁數與尺寸存在差異,不管怎樣,數周或者數月後信息量總會增加,筆記本會變得像書本一樣厚重起來。於是在後半段,我們就可以將這本「書一樣的筆記本」作為構思和想法的素材集靈活運用。例如,將筆記本從頭按順序讀下去,會看到:

一個月前的會議紀要→兩周前的企劃案→一周前的剪報→三天前的讀後感→昨天會面的人的名片和談話記錄。

我們能順著自己的生活軌跡瀏覽信息,如果將筆記本倒過來讀,每次向前翻一頁,也能漸漸回味起遙遠昔日的信息。如果事先做一些記號或標籤,還能同時複習「讀後感」和「創意」等門類下的內容。正如「創意不過是點子的組合」這句話所說的那樣,通過將乍看之下毫無關聯的信息結合起來的方法,我們常常可以獲得新的視角和想法。

例如,在翻閱筆記本、一頁頁看過來的時候,很久之前寫過的關於亞馬孫雨林裡原始部落生活的書籍的讀後感映入眼簾,重新閱讀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突發奇想:「對啊,我就以《商業社會中的坦誠交際》為突破口來寫那篇稿件吧。」如此這般,會激發現在工作中的靈感。

類似這樣的事情每天都會發生。

在筆記本中留下的任何內容都是自己想記下備用的,都是自己親自挑選後留下的報道和資料。總而言之,每一條都是自己感興趣的信息。

把存儲在筆記本中的信息用於知識生產

因為筆記本中的一切都有價值,所以你能充滿自信地將其作為素材庫。如果想搜集原汁原味的信息並重讀筆記,或者在加工修改的同時溫故而知新,使信息成為獲取新想法的線索,你只能選擇將所有信息存入筆記本。

你自己的筆記本會成為世界上對你而言唯一的知識生產素材庫。

素材庫的產生:一冊筆記本的匯總效應

將筆記本充分運用於知識生產活動中的方式不僅限於上文中筆記本激發靈感的情況。能夠通過回顧已經模糊的記憶獲取思考線索,也是筆記本的優點之一。

常常閱讀書報的人們會明白,「在哪裡讀過類似的話題,但是想不起來了」的事情時有發生。例如,在寫文章的中途,遇到財政方面話題的時候,假設我們突然發現「我最近讀過哈耶克對福利國家前途的一些論述,要是能介紹一下這個話題倒是正合適」,好不容易有了靈感,然而如果搞不清楚是在書中讀到還是在雜誌和報紙中偶得,無法獲知出處的話,是無法正確使用的。即便在網上搜索,也不一定能找到。

這個時候,如果按照本書中介紹的方式,回過頭來翻翻過去幾個星期內的幾頁筆記,幾乎都能準確、可靠地找到相應的讀書筆記和詳細報道。

能給你留下深刻印象、讓你想以此為參考的信息大都是讓你感到振聾發聵的觀點,你會當場就記錄在筆記本中,所以肯定能在筆記本中找到。

記憶和筆記本能夠這樣巧妙協作,恐怕要歸功於平時做筆記、剪報或是劃重點的行為,它讓你能認真仔細地精讀書籍並融會貫通。因為在向筆記本上記錄的階段,你對內容印象很深,因此在創作的時候,就能意識到還可以用用當時學到的某些知識。

簡言之,因為你需要的信息就在筆記本裡,所以你才會想到要參考它,筆記本中沒有的內容你甚至都想不起來。

這便是你想參考的內容幾乎 100% 都能在筆記本中找到的原因,而通過數碼產品則無法這樣順利。在存儲信息的時候,因為沒有經過書寫和粘貼這樣費力的工序,所以印象就不會那麼深刻。結果,你就會越來越少有「在哪裡讀到過」「在哪裡見過」的感覺,或者很少感到在意。

做起來可能有些麻煩,但事情就是這樣的。並不是「將知識生產的素材彙集在筆記本中」,而是「(將對你造成極大觸動的信息)集中在筆記本中,就會讓它們成為知識生產的素材」。

正因如此,只要利用本書中的方法使用筆記本,在進行某項工作的過程中就能有以下收穫。

·找到加速思考進程的線索

·得到新視角和切入點

·獲得靈感和想法

·將想法變為成果

覺得自己總是沒創意或者想法簡單的人,請一定嘗試本書中推薦的技巧。

無論何時何地都只需一冊

到此,你應該已經瞭解使用筆記本進行知識生產的大概流程。接下來,我想扼要說明一下如何使用筆記本。這種方式的第一步是把信息「納入」一冊筆記本。

首先是工作創意、備忘錄、書籍和電影的讀後感等「記錄的筆記」。然後是上司交代的留言記錄和會議摘要、新聞剪報和雜誌廣告等「粘貼的筆記」。你要做的,是把這些內容全部收錄在一冊筆記本中。

本書中將在筆記本上寫些什麼,或者將寫在其他紙片上的筆記和資料粘貼在筆記本上的行為統稱為「納入筆記本」。接下來,如果有「納入的信息」等的字眼出現的話,請看作記錄或粘貼的筆記。

只要是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處理的信息,任何內容都可以納入筆記本中。具體要納入哪些信息呢?翻一下我現在使用的筆記本,你會發現包括如下信息。

·工作日誌和日記

·碰頭會和採訪內容的記錄

·研討會的大綱和關於其內容的筆記

·工作中使用的資料的剪報

·客戶寄來的信件和明信片

·寫有創意的便箋紙

·報紙和雜誌的剪報

·書籍的複印件

·電影和電視的觀後感

·收到的名片

·其他紙質筆記,如旅遊時收到的小冊子、票據、存根、書的腰封等

只需將這些內容按時間順序,即根據日期排列起來,不需要為其分類。比如,在小說創意的筆記後面就附有關於產假制度的新聞報道,還有學習手冊的英文摘要。我是不會製作只關於小說素材和學習方法的筆記本的。

大家或許會擔心,這樣雜亂無章地將信息納入進來真的沒問題嗎?是的,沒問題。不如說就是因為雜亂無章,所以無論是何種體裁的讀書筆記,無論是什麼內容的工作或者關於任何事物的想法,都不會讓你猶豫不決,不知該寫在哪裡好,而是能夠立刻納入一冊筆記本中。

納入令你有所感悟的任何內容

把你覺得很好吃的冰淇淋包裝貼在筆記本上,乍看上去這只是垃圾,但它和其他報道和筆記擺在一起,就會為你還原當時的情景。

剪下任何內容

在便利店收到的廣告、圖書中夾的書籍廣告和塞入信箱的免費報紙等,只要是你感興趣的內容,都可以收錄在筆記本中。

如果你能理解雜亂無章在實踐中的優點,就會擺脫後面分類的麻煩,也無須攜帶多個筆記本。忘記帶會議用的筆記本去會議室這樣的錯誤再也不會發生了。

因為無論是處理公事還是私事,任何時候都只需要帶一本正在使用的筆記本就足夠了。

找到記錄和查閱的竅門

當你不再對信息進行分類,將其納入一冊筆記本後,無論是記錄還是查閱都會變得方便快捷。讓我們具體地來說明一下吧。

假設在從公司回家的地鐵上,你突然想起明天給客戶做演示時有一個絕對不能忘帶的東西,這個該記在哪裡好呢?要記在你正在使用中的筆記本裡。

回到家放鬆一下,在妻子買回的女性雜誌中看到了一個名為《省電食譜新風潮》的報道。你對這篇文章很感興趣,在徵得妻子同意後剪了下來。該把它保管在哪裡比較好呢?

可以放在剛剛寫下的其他筆記的後面。

拿出筆記本的同時,可以順便翻翻,回顧一下最近的內容,這樣你就能看到關於前幾日讀到的著名戰略論書籍的筆記。而在它左邊的一頁上貼著一張明信片,是協助採訪的媒體的工作人員送的關於「老年觀眾反響熱烈」的感謝信。

在端詳這些內容的過程中,你突然想到在明天的演示中可以用上的一句話。「對啊,把這個詞加入關鍵字吧。」就把這個想法記錄在了剛剛粘貼的報道後面。

第二天一早,在工作地點最後確認今天要演示的資料的時候,你突然想到:「對了,昨天晚上我是不是想到了幾個不錯的要點?」於是就去翻筆記本,那裡赫然記錄著你要找的內容。而在同一頁上記著的是「明天要帶新產品的樣品去 A 公司」,為免忘記,你馬上就將樣品塞入包裡,並繼續為演示做準備。

就這樣,一旦決定只使用一冊筆記本,不管是記錄還是查閱,都只需在一冊筆記本上進行。記錄在哪裡,要去哪裡找,一秒鐘都不需要考慮。

此外,就像查閱紙質字典時一樣,在記錄時,週遭的信息會映入眼簾,這種方式既能提醒你工作中不能遺忘的內容,也能讓你靈活使用日常生活所見所聞中感興趣的信息,激發靈感。

簡單直接的一冊筆記本

令你毫無壓力、輕鬆創意的方法

只使用一冊筆記本的好處不僅是方便。不管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記在這裡,任何信息都可以集結於一冊,只需要攜帶一冊筆記本即可……這樣的想法會讓你安心,讓你的行動從容不迫。

根據案例將筆記本分類,或者將筆記寫在便箋紙和資料中的話,你經常會心神不寧地想:「我把××記在哪裡了?」例如,之前記下了今天要跟人碰頭的時間地點,現在卻找不到了,於是在上班途中慌亂地摸索著衣袋和皮包,這樣的經歷可能誰都有過。

你之所以會陷入這樣手忙腳亂的窘境,是因為記錄信息的位置過於分散。舉個例子,在碰頭會上定好的日程是寫在日程手賬上,記在碰頭會上的資料裡還是寫在別的筆記本上的?如果不是清楚地記得記在哪裡,你都不知道該找哪本。而如果不能立刻找到,你就會變得不安,擔心自己是不是無意中把它扔掉了,從而心煩意亂。

然而,如果使用本書介紹的體系,你從一開始就不會感到這樣的不安。原因是所有信息都被納入了一冊筆記本中。

總而言之,你如果在碰頭會中打開筆記本,會看到如下內容。

·會議要商量的內容

·在會議中考慮的事情

·與會者的發言摘要

·會議決定的事項

·拿到的資料

上述所有內容都收錄在同一冊筆記本中,所以,你只需重讀這一冊就可以了。

離開家的時候,只要確認自己帶著筆記本,之後需要查閱的事項一定都在裡面。把任何事項都事先納入筆記本中,就能從「我把那個內容寫在那冊筆記本裡了」「我要好好保存,不能搞丟了」這樣的緊張中解放出來。

另外,記錄的具體內容也變得輕鬆起來了,我們也可以讓思緒自由馳騁。

想不出好點子的時候,我常常只帶著一冊筆記本去咖啡館,然後認真嘗試記下我考慮的事情。如果思維是混亂不堪的,就任由它去,我不會逼迫自己去整理它。如果連這樣都很難做到,我會試著為最近閱讀的書籍寫一些讀後感。

只要嘗試著寫些什麼,下筆後不久,我們煩惱的事和不知該從哪裡入手的迷惑都會變得清晰起來,本來毫無進展的工作,也能隱約看到雛形了。能夠輕鬆使用的筆記本對獲得新的靈感而言是很重要的。

既然都在一冊裡,就肯定能找到

大雜燴帶來的啟示

從日常生活中搜集而來的信息,會給你的工作帶來靈感。你可能會覺得這種論調不可思議。

當然,會讓你覺得「這個不錯」「有意思」的雜誌報道並非全部都會轉化為與工作相關的創意。你有時雖然會覺得「這點是不是可以用在什麼地方」,但你記下的內容多數都會原封不動地變成歷史。

那麼,是不是只要事先搜集看起來能用上的信息就行呢?比如從經濟方面的報紙上只剪下與自己從事的行業相關的報道。出人意料的是,這樣做沒有任何作用。

第一個問題是,你收集的信息都是類似的。乳製品工廠的職員即使讀到乳製品相關報道,也只會更熟悉同業者的情況,這樣是無法激發新創意的。換一個例子,如果讀的是體育雜誌,你可能會突發奇想,覺得針對鍛煉肌肉的需求加入蛋白粉的牛奶說不定會暢銷。

倘若是為了加深業務知識,或許搜集自己行業的相關報道比較好。但在知識生產方面,其實像這樣不斷接觸乍看上去毫無關聯的信息才是上策。

第二個問題是,從「看上去實用」的角度來挑選的話,你會把並不特別有趣、無法激發靈感的信息都納入筆記本中,因為並不是那麼有趣但很實用的信息格外多。

如果真這樣做了,不僅重讀起來十分痛苦,你在回憶之時也無法跳出專業框架,融會貫通地思考,因此最終無論搜集多少信息都無法派上大用場。

那麼,什麼樣的信息可以用於知識生產呢?

根據使用筆記本 10 年以上的經驗,我的感悟是「看似可用的用不得,看似沒用的盡可用」。尤其是和工作沒什麼關係卻十分有趣的剪報和筆記,大多成了創意的沃土。

翻看過往的筆記本,你會發現很多與工作毫無關聯的信息。但仔細看下來的話,即便無法直接用在工作中,很多信息都能對你在工作中冥思苦想的問題有所助益,也能幫助你培養發現問題的意識,並會成為思考問題的線索。因此,你幾乎無須考慮信息是不是立刻可用。

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把有趣的、炫酷的、美麗的、可愛的、想要的、想嘗試的、能讓工作生活更方便的事物和想去的地點不斷記錄和粘貼在筆記本上。關鍵的是,要從浩瀚廣博的信息中收集能讓你眼前一亮的東西。

一切的一切都將從那裡開始。

根據生活方式選擇筆記本規格

無論何時何地只用一冊筆記本收集信息,其實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不習慣這麼做的人或許會覺得「我可做不到成天帶著筆記本」。的確,開 10 分鐘左右的碰頭會或是在站著閒聊的場合下隨身攜帶筆記本不太現實。

如果你做的是外勤和走動比較多的工作,我建議你使用小尺寸的筆記本,尤其是能放進衣袋的。如果覺得小筆記本寫起來不方便,也可使用大一些但便攜的筆記本。

「尺寸」和「移動性」是無法兩全其美的,因此只能根據自己的工作需要來確定。

拿我自己來說,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就一直在用一種可以放入襯衫口袋的筆記本。成為記者以後,要記錄的內容量增加了,就想要一個大一些、大小不超過西裝內袋的筆記本,因此我一直喜歡用 A6 大小的筆記本。

在成為自由撰稿人後,我放棄了可以放入衣袋的筆記本,改為可以寫滿筆記、貼足資料的 A5 大小筆記本。

因此,你可以根據工作方式的改變,自由選擇筆記本的尺寸。因為筆記本的選擇面比較廣,不論怎樣的工作方式都能夠靈活應對。

我使用過的筆記本規格的變化

我最早使用的是手掌大小的活頁筆記本,為了方便,我逐漸嘗試大一些的尺寸。現在固定使用 A5 大小的(左下)。

根據用途選擇筆記本

使用筆記本不僅可以幫助你進行知識生產,還能讓你享受挑選筆記本的樂趣,這也是只記一冊筆記的優勢。

假設你現在正在用的筆記本的頁數所剩無幾,你要去買一本新的。近來興起了一股文具熱潮,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筆記本出售。你一邊瀏覽商品,一邊想:

「下下周我要去國外出差,是不是該選一款硬皮的高級筆記本?」

「我接下來要針對一部長篇小說寫讀後感,這個大部頭筆記本或許比較合適吧。」

「我常用橫格的筆記本,如果換成方格的話,可能會引發不一樣的靈感。」

這些思考源於和挑選服飾箱包時類似的喜悅。

你用完的筆記本越多,就越容易產生「下次買那個試試看」的好奇心和「這麼做會不會更方便」的積極改良的想法。瀏覽文具和手工用品可能會變成一種愛好。

或許有的文具愛好者會想:「都寫在一冊筆記本上的話,會不會就不能使用各種各樣的筆記本了?那不是沒意思了嗎?」這是一個誤解。

舉個例子,我一年會用完 10 冊左右 A5 筆記本。倘若是 A6 的筆記本,有段時間我在一年內用掉了三十幾冊。

這些筆記本也並非出自同一品牌,每次都是我選擇想用的,然後一冊一冊地用完。有的筆記本是在國外旅行時在美術館的紀念品商店買的,一直珍藏在家裡。

就算不用一冊筆記本而是使用不同的筆記本,一年能用掉 10 冊的人也不會太多。不如說,正因為把什麼都記在一冊上,我們才能享受使用各種各樣筆記本的樂趣。

自己親手整理的信息才能活用

如果在自己喜歡的筆記本中寫入自己感興趣的信息,筆記本就有了工具以外的意義。它會像你喜歡並讀了多次的書一樣,在你心目中的存在感越來越高。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拿出筆記本,試著翻幾頁,你前一陣想出的點子、喜歡的書籍、電影的觀後感、休假時想做的事、愉快的體驗和重要工作結束時的總結將盡收眼底,這些都是你想記下來備用的信息。記錄的筆觸中飽含當時的心情,資料和紙張全是實在的物體,它們會為我們還原當時狀況,包括記錄時的手感和觸感。

我之前用過的第 187 冊筆記本中連續記錄了以下信息。

從北海道回大阪的夜行列車的乘車經歷——乘坐喜歡的夜行列車時的心情等。

陪孩子玩耍時的發現——有趣的言行、想到的事情等。

報紙的書評《明治神宮》——「營造出古墳意境的森林」等引起讀者興趣的內容。

報紙社會版的報道《東京迪士尼樂園 30 週年》——附有從開園起至今的年表。在這則關於一家三代人一起遊玩的報道中,「東京迪士尼是現代日本的象徵」一句意味深長。

報紙的書評 《廣角鏡》 ——創新論書籍。當時我覺得「產品本身所處的環境最重要」這一觀點很有意思,以此出發寫了一些感想。

車站裡賣的牡蠣飯的圖片——因為看上去十分美味。我認為這張照片有很強的感染力。

感謝信的草稿——把手寫記錄貼在上面。在乘地鐵出行途中,我突然想:「對了,給那個人寫個感謝信吧。」

大致來說,那個時期的我曾經對坐火車、育兒、寺廟和神社、明治時代、主題公園、現代歷史、攝影、盒飯、創新、信件等事物感興趣。

由此可見,我的思考其實是毫無條理的,這個發現讓我大吃一驚。然而事實上,人們的大腦不就像這個筆記本一樣處於混沌狀態嗎?

可以成為知識生產素材的,就是這樣單純的對興趣和思考的記錄。你能使用的任何信息都是自己記錄或挑選的有趣信息,這會讓你充滿自信。

大約兩周之後,在考慮如何撰寫網上連載的稿件時,我重新閱讀了被我納入這冊筆記本中的報紙上的書評,從中找到了靈感。雖然我沒有直接引用文章,它卻幫助我理解了創新這個題目都有哪些論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撰寫《如何享受出差的樂趣》《國內旅行的魅力》《地鐵上的閱讀》之類的文章時,對夜行列車體驗的記錄就能為我提供參考了,雖然現在我只會跟朋友分享旅行見聞,但我覺得不知何時,這些內容會以現在無法想像的方式派上用場。

在閱讀研究 20 世紀 80 年代以後的日本的社會學著作時,我通過重讀筆記中關於東京迪士尼樂園歷史的報道,更好地理解了前者。今後,如果要寫一些有關東京這片土地的文章,這段筆記說不定也能作為參考。

就是這樣,從重要的事情到微不足道的細節,納入筆記本的信息都能被靈活運用。實際上,我在過去的著作中也參考過這冊筆記本上寫過的內容。

我一邊思考「有沒有可以放入這個部分的積極事例」一邊撰寫稿件,不由得想起了我因為覺得有趣而摘錄的訪談中的內容,回頭重讀一遍後,我發現這個例子放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這樣有效利用的例子不勝枚舉。

或許是因為有過手動記錄的過程,納入筆記本中的信息是難以忘記的。即便表面上忘記了,也會在頭腦的一隅留下影響。

所以不久後,你會想起你將可能有用的東西寫進筆記本這件事,或者在不經意間重讀筆記本的時候,發現某個點子能用在某件工作之中。

構建這種知識生產系統後,通過持續不斷的操作,你可以解決平日的瑣碎問題,也可以構思出重要的創意。

旅行經歷也留在筆記本中

我去北海道出差的旅行記錄,是由名片大小的記事卡片、剪下的時刻表、指定座位上的免費報紙和站台工作人員分發的紙張等組合而成的。

和工作沒有直接關係的剪報

這是關於東京迪士尼樂園的報道。你親自製作的剪報,只要沒有什麼特殊情況,一般是不會忘記的。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你可能會發現它們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