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 序章 簡潔的信息才實用 >

序章 簡潔的信息才實用

關於完整版的發行

本書是《如何有效整合信息》(2008 年版)的修訂版。

時光飛逝,本書從出版至今已經將近 10 個年頭了。這期間,不僅是筆記本、筆和膠水這些文具,就連智能手機等信息終端的發展也有了大幅度的飛躍。其結果便是,儘管作為銷量超過 30 萬冊的暢銷書,舊版中的原理如今依然通用,然而不可否認,單純的再版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全面修改的基礎上,本書的完整版再次得以出版。

從 2008 年的第一版到現在,從作家寫作,到學習、交際應酬、家庭和業餘愛好等形形色色的場景下堅持使用筆記本的過程中,儘管增長的速度緩慢,我總結的技巧中還是增添了新的元素。

因此,在完整版裡,我添加了大量最新的訣竅和技巧,希望其內容能讓讀過舊版和初次閱讀本書的讀者都有所收穫。

為何「知識生產術」難以持續

舊版中使用筆記本的主要目的是自由自在地參考獲取的信息,這就是所謂的「信息整合」。這一回,我打算以此為切入點,進一步深入講解如何通過筆記本進行知識生產。

那麼,「知識生產」一詞是什麼意思?

推廣這個概念的民俗學家梅棹忠夫是這樣解釋的。

我們通常認為,這裡所說的「知識生產」指的是人們通過腦力勞動創造出新信息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信息所指廣泛,包括智慧、思想、念頭、新聞報道和口頭敘述,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東西也可被歸入信息。總之,簡單來說,所謂的知識生產是讓大腦運轉起來,用人們知曉的形式提出某些新的事物——信息。

——梅棹忠夫,《知識生產的技術》,巖波新書

知識生產即產出新信息。這樣看來,我在本書中所寫的文章也是一種知識生產活動,商業活動中的報告書和企劃書也理應屬於知識生產的類別。此外,為了獲得稱讚而將自己寫的小說借給朋友們傳閱,在廣義上說也可被看作知識生產活動。

日本人開始呼籲重視知識生產活動,是從通常所說的製造業開始陷入低迷的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的,這已經是 40 年前的話題了。從那時起至今,毫不誇張地說,商務人士始終在持續不斷地為知識生產活動而奮鬥。

劃時代的新商品、獨樹一幟的服務、吸引人眼球的文案、嶄新的理念和顛覆過往常識的書籍……上述這些該如何生產出來好呢?到現在為止,很多學者和商務人士都介紹了他們自己的方法。

知識生產的載體從過去的索引卡片和記事本開始,歷經了文字處理器、電子記事本和掌上電腦等一系列發展,而近年來,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和平板終端等使用信息技術的知識生產方式上。

每當新的手段被提出,人們就會立刻努力去學習如何熟練地使用它們。人們懷揣著「為自己的知識生產活動帶來革命性變革」的期待,激動不已。然而,這種期待幾乎沒有一次成為現實。原因是多樣的,例如難得收集起來的信息無法熟練運用,或是知識生產方法非常費力以致無法堅持,等等。

那麼,知識生產技術在應用中為何存在這麼多缺陷呢?

原因是,它太過發達了。

也就是說,以大量分類整理為基礎的體系太過複雜。過去,像圖書館那樣將筆記和資料分成幾十、幾百個類別並整齊排列在架子上的做法由來已久。即便是在近來利用數碼產品的知識生產技術中也會出現很複雜的操作,例如需要用戶對終端或應用程序進行詳細的設定,或是進行同步設定和添加標籤。

上述做法只適合一部分人,對大部分人來說過於困難。而且,即便最初看上去可行性極高,可以想像,信息累積得越多,就越難以輕鬆地處理,情況就會變得越來越錯綜複雜。

「分類整理」本身是件有意義的事情,對學者和記者來說也是必要的工作,但是不適合推薦給普通人。因為普通人雖然不至於絕對辦不到,但是的確無法堅持下去。其結果是,以往的知識生產技術會淪為紙上談兵。

從理論上說,或許「利用分類整理的方法可以活用信息」,但對多數人來說,實際情況卻是「都怪分類整理,讓我無法活用信息」。

只需一冊筆記本,任何人都能活用信息

那麼,所謂可以擺脫紙上談兵現狀的信息活用法,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知識生產技術究竟是何種技術呢?

這就是本書要介紹的「一元化筆記法」。它的高明之處,用一行文字就可以說明:

平日裡只需將信息保存在一冊可以反覆翻閱的筆記本中。

好的,說明到此為止。

只需要做到這一點,就能將搜集到的信息作為知識生產的素材而靈活使用。正因為簡單,所以才實用。不過,僅依靠這樣簡單的講解,因為太過違反常識,很多人會摸不著頭腦吧。接下來,本章將就此問題進行詳細的講解和說明。

這個方法不需要特意準備,所需的只有隨處可見的筆記本、普通的鋼筆和膠水之類基本的文具。也不用特意去買,在辦公室和家裡翻翻就能找到。

因此,從現在這一瞬間起,你就可以開始知識生產了。從小孩到老人,誰都可以做到。

或許有的人會提出異議,「這個方法這麼簡單,是不是效果不大呢?」恰恰相反。

因為簡單,所以效果值得期待。

我可以充滿自信地斷言:這是一種能讓任何人半永久性地一次解決「無法活用自己身邊的信息」這一長期煩惱的方法,再沒有比這個方法更優越的了。

一元化筆記法的三個優點

本書中介紹的知識生產體系「一元化筆記法」不只可以解決以往的知識生產方法過於煩冗的弊病。粗略來看,它有以下三個優點。

1 簡潔而簡單,不會造成混亂

首先,這個體系是空前絕後、簡單又通俗易懂的。

·我該把這個構思記在哪裡好呢?

·我要把摘錄的資料放在哪裡才合適呢?

·那個時候我想到的事情記到哪裡去了?

諸如此類的煩惱統統不存在。因為這個體系使用的通常只有一冊筆記本而已。這一體系也不會導致過度複雜化,因為過度關注分類整理而讓好不容易搜集來的信息無法使用。

使用這一體系,你不僅不需要劃分出會議用、企劃用和項目用等不同類別,也不必區分工作與私人用途。不用考慮任何問題,只需將信息拋入筆記本即可。

此外,用來書寫或者粘貼資料的頁面也沒有煩瑣的規則。你只需要從頭遵循時間順序來使用就行。在包裡、口袋中常備正在使用的一冊筆記本,你就無須在意其他了。

只有一件事情需要你隨時放在心上,那就是 365 天要每天隨身攜帶筆記本和筆。

你只要做到這一點,就能活用信息。這也許是老生常談,但簡單純粹的方法往往是最實用的。

無須分類整理的方法

2 可以無壓力地持續使用

儘管我們會為了今後自由想像而決定保存信息,但不知不覺間,信息會成為我們的負擔。在踐行以分類和整理為前提的知識生產活動的人群中,像這樣咬緊牙關不斷忍耐的情況為數不少。

這樣一來,手段竟淪為目標。

本書即將介紹的體系並不會造成上述本末倒置的情況,它既不會導致機械大量地記筆記,也不會用堆積的信息讓人感到充滿負擔。其結果是,這樣的活動能毫無壓力地持續下去。

從大學時代開始到現在作為新聞記者度過了差不多 10 個年頭,我一直在用這種方法進行所有知識生產相關工作。我的切身感受是,就算再怕麻煩,你也能通過這種方法堅持下去。

這種方法之所以可以持續使用,不僅是因為不需要浪費時間進行分類和整理了。我認為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你也不需要特別的心理準備了。

隨身攜帶所謂的「點子筆記本」和「腦洞筆記本」會造成一種緊張狀態。你會想,要將寶貴的素材用筆記保存下來,把自己獨特的構思記錄下來,把獨一無二的經歷和從智者身上學到的經驗留住。

就這樣,將為了進行知識生產而特意保留的信息寫在筆記本上並搜集起來的行為是很令人疲倦的。你也許可以堅持一兩個月,然而如果想堅持一兩年,會因為力不從心而半途而廢。

另外,這也是一種虛張聲勢的舉動,很可能因為沒有發生特別的事,從而沒有可以寫入筆記本的事,讓這種行為變成三分鐘熱度。

本書中提倡的是與此相反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記」「任何內容都可以粘貼」的方案。

舉個例子,在上班途中,你可以記下對昨晚看的電影的感想或會議中不經意間冒出的想法,也可以把雜誌上時尚服飾的圖片貼在筆記本上,無須根據重要程度來區分對待,無論什麼事都可以輕鬆地收錄在筆記本上。

因為不需要像記點子或計劃那樣僅僅記錄特別的事,所以記錄本身是十分輕鬆愉快的,也不用動腦筋。你不用理會這種記錄方法是否對工作有幫助,是否會成為以後可用的素材,是否有趣或是否獨特,只需將生活中恍然大悟得來的體會一個接一個地投入筆記本即可。這樣做就不會出現「沒有東西可寫」的窘況了。

但是,即便是缺乏目的、隨意收集的信息,也能通過本書中介紹的方法作為知識生產的素材而鮮活起來。

至於詳細的做法,本篇中也會進行解釋說明,但即使記下的不是重要信息,只要能集中在一處,也會變成好用的信息。

你會在長時間使用筆記本的過程中切身理解這樣的方法。這種體會又會成為動機來源,讓你更容易堅持下來。

記錄和粘貼任何內容

不分來源,不分重要性,只要是自己關心、想記錄下來的內容,都可以一點一滴地寫在筆記本上。

3 自由度高,能夠隨意調整

第三個優點是,這是一種像玩耍一樣自由度很高的體系。

我們可以自由調整,讓這個體系與自己的工作節奏和環境步調一致,更方便我們使用。

所謂筆記本,就是一本空白的書。因為它不像記事本和日記本一樣擁有指定的「書寫欄」,寫什麼和怎麼寫都是我們的自由。直接用膠水粘貼或者是靈活運用的隨意塗寫都可以。

筆記本不像手賬,無須一年換一冊新的。趁用完的一個適當時機,你可以進行多次更替。因此,堅持使用這種方式的話,你可能會萌生「尺寸更大的可能更好吧」「或許還是硬皮的好用一些吧」等念頭,經過反覆嘗試和失敗,適合自己風格的使用方法會得到自動優化,繼續使用。

在使用現成的手賬和剪報本的情況下,中途變更規格是很困難的。而且,你既不知道市面上哪裡有賣對自己而言順手的規格,也不知道能不能在想要的時候及時買到。

但如果用的是筆記本,就完全不會有這種擔心。你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本子,一邊配合自己習慣的方式使用,一邊享受著設計和定制的樂趣,從而完善適合自己的使用方法。

儘管市面上在售的手賬類商品總是會盡力為使用者考慮周全,設置各種專欄,但也許並不能讓每一個人都用得順手。即便有用起來不方便的地方,你最多也只能向生產者反映情況,期待他們做出改進而已。

與此相對,筆記本則是一種完全自由隨性的載體。

如果在工作和生活方式上有了變化,你能用筆記本隨機應變。像日常改變、陞遷、轉行、結婚、生育等變化,就算完全改變了你的生活,如果使用的是筆記本,就完全不存在轉換的問題。事實上,我也是這樣的。正因為只是一疊紙,筆記本才成為萬能的知識生產載體。

筆記本的自由度很高

可以自由選擇筆記本的規格和頁數,圖案也很多。有時還可以自己對筆記本進行改造,或是調整記錄方式,這些都是很有趣的。

你可能會有如下煩惱。

·不管搜集了多少信息都無法運用自如

·長時間思考也想不出好的構思

·好想把個人經驗和學習過的知識活用於工作中,但很困難

只要採用接下來介紹的「一元化筆記法」,立刻就能解決這樣的煩惱。採用這個方法,不僅在工作時間,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出色地進行知識生產活動。結果是,我們會對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事情產生興趣,能夠從多角度考慮問題,能夠通過企劃、提案、演示、業務改善和稿件的書寫等方式獲得更豐碩的成果。

雖然商務人士佔了最大比重,但不管是學生還是家庭主婦,是勤懇的還是懶散的人,所有人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活用知識。請馬上從隨身攜帶筆記本開始嘗試這個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