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說課1:折磨讀者的秘密 > 35 黑暗之心 一切都是羅生門 >

35 黑暗之心 一切都是羅生門

不是你死,就是我丈夫死,你們其中必須要有一人死掉。

讓兩個男人同時看著我受羞辱是比死更痛苦的事。

——芥川龍之介《竹林中》

如果你夠無聊,可以坐在電視機前統計一下,我們的電視新聞裡,一天可以出現幾樁「羅生門」。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羅生門是用來比喻對同一件事,因立場不同而說出不同的事實。例如:「警方說是單獨行動,憲兵說曾知會轄區,各說各話,演成羅生門。」

所以我們可以從主播脫口而出「羅生門」的次數,大膽推測出這個世界目前有多混亂。

但究竟「羅生門」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原始意義為何?

羅生門這個詞出自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羅生門》(日本平安時代,京都中央大道——朱雀大路的南端正門)。後來日本導演黑澤明,將芥川的兩部小說《羅生門》和《竹林中》糅合起來,改編成電影《羅生門》。

隨著電影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羅生門」的從此聲名大噪。

基本上,電影《羅生門》= 小說《羅生門》+《竹林中》。然而電影的主要故事架構其實是《竹林中》,所以我們可以簡約地說:

電影《羅生門》= 小說《竹林中》。

所以要徹底瞭解「羅生門」,非得從小說《竹林中》下手不可。

小說《竹林中》講了一個非常離奇的故事:

竹叢中發生了一起兇殺案,死者是一名武士。檢察官找來七名嫌疑人問案,包括發現屍體的樵夫、當天見過死者的僧侶、捉到嫌疑犯的捕快、武士的岳母、盜賊多襄丸、武士的老婆、武士附身的女巫。

從上述七個人的供詞(主要關鍵供詞在盜賊、武妻、武士三人身上),可以拼湊出如下的面貌:武士夫妻路過山林,盜賊多襄丸見色起意,於是編了一個理由(山裡藏著寶藏)把武士騙到竹叢中,然後將其制服,綁在樹下,繼而在武士面前玷污了他的老婆……到這個地方為止,大抵沒什麼問題,然而後半部的供詞卻是疑點重重,最大的疑點在於三個人居然都搶著說是自己殺死了武士。

盜賊說自己是在英勇的決鬥中(贏的人可以帶走武妻)殺死了武士,武妻則說是因為不堪受辱而想尋短(先殺丈夫再自殺,但最後自殺沒成功),武士則說是因為妻子最後決定跟盜賊在一起而悲傷地自殺。

事實的真相究竟為何?小說直到最後都沒有告訴讀者,讀者得抽絲剝繭,自己去找出來。

有一種看似合理的說法是「陳述者,貶人褒己,去其利害關係,真相大白」,但真的是這樣嗎?有一部分說得通,然而有一部分卻說不通。通的部分是盜賊把自己形容得英勇善鬥、武妻說自己是貞潔烈女、武士則說自己是悲壯犧牲,三個人統統是「說自己的好話」。

不通的部分是為何人人都搶著說自己是殺人兇手?這有什麼好處嗎?以當時的法令,殺人者可是得償命的啊!

難道他們都不想活了?還是有什麼東西比性命更重要?

為了便於說明,且讓我們插入一個姑且叫作「小偷與變態」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男子為了給女友驚喜,於是在女友生日那天買了蛋糕闖進女友家。男子在女友房間亂逛,最後隨手撿起女友堆在牆角待洗的內褲聞呀聞的。這時女友正巧回來了,男子一時心虛,連同手上的內褲躲進衣櫥裡。女友回到家,發現不對勁,於是不動聲色報了警。警察一到,一腳踢開衣櫥,男子頭戴女友內褲滾了出來。

正當警察要把男子帶回警局時,女友察覺異樣,一把攔下警察:「等等,他……好像是我的……」沒想到男子聽了,立刻搶在女友之前,大叫:「別聽她的,我是小偷,快把我送進警局。」

小偷有罪,變態無罪(頂多被訓斥,因為兩人是情侶),但男子為何選擇「有罪」?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願在女友面前落下變態之名。此時此刻,在他心中「名譽比責罰更重要」。

喔,喔,關鍵字出來了。

現在,讓我們重返《竹林中》:自稱「英勇決鬥」的盜賊,其實是「以卑鄙的手段取勝」。自稱「貞潔烈女」的武妻,其實是「不甘兩邊受辱,於是挑撥盜賊和丈夫決鬥」。自稱「悲壯犧牲」的武士,其實是「瞧不起被強暴的妻子」。

武士等三人當然不可能說自己「手段卑鄙、挑撥離間、瞧不起人」,但小說還是呈現出來了,只是它們藏在別人的話語裡,你得抽絲剝繭,才能把它們一個一個揪出來。

為了讓人相信「英勇決鬥、貞潔烈女、悲壯犧牲」這些根本沒發生過的事,於是武士等三人紛紛拿出最珍貴的東西(自己的性命)來作為賭注。一如我們常聽到的誓言:「如果我貪污,全家死光光。」

「扭曲的名譽大於現實的責罰」,這正是芥川龍之介小說《竹林中》的關鍵核心。如果現實感太強的讀者無法體會這種扭曲的心理狀態的話,可以想一想為什麼常常有人會為了流言而自殺(不甘名譽受損)。如果你還是難以理解,可以去看電影《羅生門》,導演黑澤明不只看出來了,而且還把它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常用《竹林中》這篇小說和學生玩一個叫「黑暗之心」的遊戲,如果學生徹頭徹尾地認定「活著是王道」,沒有什麼事比活著更重要的話,那麼他大概是不適合從事小說創作的,因為他完完全全沒有黑暗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