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說課1:折磨讀者的秘密 > 32 留白 消失的時間 >

32 留白 消失的時間

就像黑洞一樣,如果時針逆時針走,分針順時針走,那麼一天中的哪個時段會從地球上消失?

——許榮哲《漂泊的湖》

我喜歡胡思亂想,例如下面這個問題:如果有一天,時針突然吃錯藥,開始倒著走(逆時針走),分針和秒針還是正常的順時針走。

那麼一天之中,有哪個時段會從這個地球上消失?

上面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時間有沒有可能因為某個意外,而突然消失?」如果有,會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下?當下,我所能想到最接近的答案是:當時針、分針和秒針重疊在一塊兒的時候,例如十二點整。正是這樣的想法,激發了我寫出長篇小說《漂泊的湖》裡的一個重要橋段「誰殺了哈勇」,故事梗概如下:

「9·21」大地震前夕,7 歲的小男孩哈志遠偷偷擬了一份「殺人名單」,名單上只有一個名字:他的爸爸「哈勇」,他最憎恨的人。

本來,這不過是無知孩童的惡作劇,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問題是它「成真」了,哈勇被殺了。

誰殺了哈勇?

「9·21」大地震當晚,哈勇醉得不省人事,他的妻子做了一個痛苦的決定,她高高舉起尖刀,決定殺了眼前這個讓她痛不欲生的無賴丈夫,但老天爺分不清是悲憫,還是玩笑,居然在這個時候突然打了一個大噴嚏,於是大地震發生了。一陣天搖地動之後,燦亮的世界閃了幾下,魔術一般,一塊黑布鋪天蓋地落了下來。

所有的事情都在黑暗中完成了,當黑布再度掀開時,哈勇死了(因為大地震,時針突然倒著走,於是某個重要的時刻真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問題來了,誰殺了哈勇?

(1)大地震

(2)妻子

(3)兒子

每個人的選擇都和他所知道的多寡有關。

小說世界裡的人物選擇了(1)因為他們知道的最少,所以無條件相信哈勇妻子的話:他是被地震壓死的。

至於一般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探知了部分真相,所以同時選擇了(1)和(2)。不過深諳「黑暗之心」操作法則的世故讀者,在選擇(1)和(2)的同時,會以一種「你騙不了我」的狡猾笑容,刻意將重心挪到(2)身上,因為他們知道唯有妻子的嫌疑遠大於地震時,痛苦、折磨,以及深度,才會彼此深化。

但別忘了,小說的敘事者是 7 歲小男孩,哈勇的兒子,他的選項才是最重要的。對小男孩而言,他誤踩進一個命定的時刻,公元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 l 點 47 分 12 秒,時針、分針和秒針,因緣際會地重疊在一塊兒。

於是(1)、(2)、(3)都成了兇手。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三者居然不可思議地板塊位移起來。一開始,(1)大於其他,因為小男孩相信母親的話,父親是被大地震壓死的,這時小男孩的痛是喪父之痛。

慢慢地,(2)追了上來,大地震當晚,母親高高舉起尖刀的那一幕,在未來的日子裡,不斷地拍打小男孩的肩膀,早熟的他背過臉去不敢面對,因為他明白這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於是痛苦加劇了,因為死者是父親,兇手是母親,而自己是同謀者。

然而七年過去了,時間來到了小說的當下,小男孩已經長成 14歲的少年,他越來越相信(3)才是正解,因為如今的他,在一連串的偽善與利己交互作用下,他不只繼承了「哈勇」這個名字,而且越長越像哈勇,如今 14 歲的他幾乎已經完全取代了哈勇這個人。對少年而言,他越來越相信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失父或殺夫的故事,而是一個怪物用意志力殺死自己的父親,然後慢慢取代父親的恐怖故事。

「唯有知道最多秘密的人的答案才有意義,其他人的答案一點意義都沒有。所以少浪費時間了,快告訴我們哈勇妻子的選項吧!」

一臉聰明相的讀者說。

沒錯,知道最多內幕的人是哈勇的妻子,但很遺憾的,她必須永遠閉上嘴巴,選擇「留白」。為什麼?我們把兩種可能都列出來,你就明白了。

一、妻子殺了哈勇,卻把罪惡推給了地震。所以絕對不能說,因為妻子有罪。

二、地震殺了哈勇,妻子只是見死不救。所以……一樣不能說,因為一旦說出口,小男孩的痛苦就失去了動能,永遠停留在(1)的喪父之痛,哈勇是被地震壓死的,和母親無關,更和小男孩自己無關。

屆時,原本充滿心理深度的小說將徹底崩毀。

懂了吧,不管事實的真相是哪一個,都不能說出口,因為一旦有了正確解答之後,小說必然往下墜落。屆時,小說裡日日夜夜折磨敘事者(小男孩)、困惑讀者的謎團全部都會煙消雲散,故事瞬間簡化成一副手鐐腳銬,誰犯了錯,誰就關進大牢接受懲罰,沒什麼好說的。

當故事決定不再折磨它的讀者時,就完完全全失去了魔力。失去魔力的故事,將退化成一則極小而明確的結案報告,純粹就只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罷了,它將永遠無緣變成一部無邊無際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