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說課1:折磨讀者的秘密 > 29 衝突 三個安安靜靜的眼神 >

29 衝突 三個安安靜靜的眼神

在這個只有一條馬路的小村子,要真正保有什麼秘密,大概是非常困難的吧。

——童偉格《我》

試著想像這樣一個畫面:兩輛汽車迎面相撞之後,車上各走下來一個人,兩人互瞄一眼之後,緊接著會發生什麼樣的衝突?在一般人的想像裡,不外乎下面這兩種:一是勒住對方脖子打架的肢體衝突,二是問候彼此祖宗八代的言語衝突。

除了上面兩種直接的衝突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種不顯眼的衝突,也就是肢體和言語之外,安安靜靜的衝突。

這一堂課,我們就來聊一聊安安靜靜的衝突,用簡單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冷戰」。下面以小說家童偉格的短篇小說《我》為例。

小說裡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母女之間的冷戰。故事背景是「我」的爸爸出海捕魚失蹤,為了養家,媽媽只好到金北海活魚三吃餐廳裡當招待。當時的「我」還是個孩子,而姐姐已經在外地讀大學了。

有一天,姐姐問弟弟,知不知道媽媽常常晚上偷偷跑出去?知不知道媽媽跑去哪裡了?弟弟搖搖頭,姐姐叫弟弟以後注意一點。

有一天晚上,姐姐把弟弟叫醒,強拉著他站在門外的大馬路旁。

弟弟問姐姐到底要做什麼?姐姐說,我們等,等媽媽回來。直到天快亮了,一輛汽車載著媽媽回來,車子停在轉角,很久之後,車子才倒車開走,然後媽媽慢慢從轉角走了出來。

任誰都知道,這時母女之間的衝突一觸即發。

該選擇哪一種衝突?小說家可以選擇肢體的衝突,也可以選擇言語的衝突,但他選擇了第三種,安安靜靜的衝突。小說是這樣寫的:「我媽媽慢慢從轉角走出來,慢慢走近我們,我姐姐看著我媽媽,我看著我姐姐和我媽媽,我媽媽什麼也沒看,推開門,進到屋裡去了……」

沒有肢體,也沒有言語,只有三個安安靜靜的眼神,就把彼此之間的衝突,精淮無比地呈現了出來:姐姐的質問、媽媽的迴避、弟弟的困惑。

母女的衝突無聲地持續著:「以後有很多次,我姐姐會一言不發地把我吵醒,要我一起站在外面等。我問我姐姐,如果她一直注意著媽媽,為什麼不在媽媽出門時就攔住她……有時候我有一種衝動,我想問問我姐姐,這麼做到底有什麼『意義』?」

當然有意義,姐姐用一種無聲的抗議,想要制止正在發生的事。

那為什麼要帶著弟弟呢?因為如此一來,站在反面的抗議力量會更大。

後來,姐姐決定不唸書,要結婚了,而且結婚前一天才告訴媽媽。

媽媽沒有反對,她沉默地點點頭,答應去參加婚禮。喜宴的過程中,每個人都來找媽媽敬酒,但她依舊沉默不說話。

直到喜宴結束,媽媽帶著弟弟坐上火車要回家時,她這才說話了。

她對自己的兒子說:「你冷不冷?外套能不能給媽媽穿……」

天氣冷嗎?當然不是。就算天氣冷,媽媽也不可能跟兒子要衣服穿。平庸的小說家筆下,不合理的地方就是不合理;但優秀的小說家筆下,不合理的地方通常別有用意。這裡的冷別有用意,它指的是姐姐所做的一切,讓媽媽心冷。在小說家的筆下,即使衝突開了口,變成了話語,依舊安安靜靜。安安靜靜的衝突常常比刀光劍影、血流成河更有張力,因為它是一張懸在心底的網,柔軟,卻永遠破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