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說課1:折磨讀者的秘密 > 06 形式 小說的人類進化圖 >

06 形式 小說的人類進化圖

張三舉起兩隻手反覆看了又看,記起父親活著的時候告訴過自己,一個沖床工到老了還有十根手指頭是非常難得的。

想到這個張三就高興起來了。

——陳村《一天》

拿出歷史課本,翻開第一頁,那是一幅「人類進化圖」:人類從遠古時代雙手垂地的黑猩猩,慢慢變成人猿,然後越長越高、越站越直,最後終於長成和你我一個模樣的現代人類。

這張人類進化圖最大的特色,就是無視時間的存在。它把不同時期的人類,依序擺在同一個平面上,目的是為了讓讀者一目瞭然,「哇,原來人類是這麼來的!」這種感覺很像有人拿熨斗,把不同厚度的人類時間燙平,然後一個一個揪出來,整齊地擺在一塊兒。

小說有沒有可能運用這種「人類進化圖」的技巧,把時間一一燙平,讓讀者看了,一目瞭然地發出「哇,原來張三就是這樣過了一生啊」?

當然可能!小說家陳村的短篇小說《一天》便運用了這樣的技巧。

一大早,主人公張三就被母親叫醒,因為從今天開始,他就要到工廠當學徒賺錢養家了。然而都還沒走到工廠,張三就突然告訴我們,他已經娶老婆了。開工不久,在工廠機器「匡當匡當」的運作聲響下,張三又突然告訴我們,今天他收了一個學徒了。之後,張三的體力漸漸不行了。同樣是今天,張三就要離開他工作了一輩子的工廠,他的徒弟們還幫他搞了個「光榮退休」的餞別會。

等一等,張三不是今天才第一天上工嗎?怎麼一天之間,張三就從少年,變成中年,最後變成了老年呢?他得了急急如律令的早衰怪病嗎?

用一個比較簡單的說法,那就是張三的「一天」等於 17 歲的早上加 40 歲的中午加 70 歲的老年。

作者怎麼可以用一天的時間來寫張三的一生呢?

察覺到了嗎?因為張三的每一天都是重複的一天,所以張三的一生等於無數個並置的一天。每一天的早上、中午、晚上都是大同小異的,於是作者採用一天的形式,寫張三的一生。

小說家用高超的「形式」技巧,把一個枯燥乏味的故事,變成了一篇絕妙的小說。就像大廚把一些平凡的食材,做成一桌令人驚艷的國宴一樣。

除了「一天」這個絕妙的形式之外,作者同時採用了一種與這個故事非常相稱的語言來說故事。舉其中一個小段落為例:

「張三小時候爬到路燈桿子上去過,張三的父親知道了就打張三的屁股。

張三現在長大了,不會再爬上去了。張三爬上去也沒人打他屁股了。

張三一想到自己被父親打屁股,心裡還是很想父親的。」

這樣的說故事方式,乍看之下,樸拙到有點可笑,明明一句話就可以講完,作者卻偏偏用一種前進五步後退三步,平板、無趣,且不斷重複的醉酒方式來敘述,像極了某人的喃喃自語。然而正是這樣的敘事語言,把「一天」的故事內容和表現形式,密密地縫合了起來。

這時敏銳的讀者可能會問,難道為了符合故事的內容(無聊的人生),小說就非得這麼一路無趣、枯燥地發展下去,直至結束嗎?

當然不是!故事最後,小說家讓退休的張三舉起自己的雙手看了又看,這時他記起了父親活著的時候告訴過他的話,一個沖床工到老了還有十根手指頭是非常難得的。想到這個張三就高興起來了。

張三高興了起來,讀者卻難過得流下了眼淚。

如果沒有這個絕妙的結尾,《一天》仍是平凡的「一天」;但有了這個結尾,讀者在閱讀當下瞬間洶湧而上的情感,會全部倒流回去,把前面那些平凡無奇,像工廠機器一樣冰冷、堅硬的人生敘述,全都溫熱、柔軟起來。

人類進化圖式的形式手法,將張三無趣的一生,打造成小說裡非凡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