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全神貫注的方法 > Chapter 1 第一步:意識覺察訓練 >

Chapter 1 第一步:意識覺察訓練

全神貫注意味著你必須清醒地活在當下,全心沉浸到自己在做的事情中。也意味著對自己當下的體驗完全滿意。這樣你會感覺很舒服,不再焦慮,不再總想過去或未來的事。雖然聽起來簡單,但大多數人做不到這點。我們的大腦總是過度活躍,總是拒絕沉浸於當下,總是處於半失控狀態——所以我們需要學習,需要訓練自己,讓自己清醒地覺察到大腦又冒出了新想法,同時學會觀察自己的大腦何時會變得更加平靜。

幾乎每次訪談,都會有人問我:「怎麼讓大腦平靜呢?」這確實很難——如今的世界充滿誘惑,讓人走神的事情太多了。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的大腦總是在瞻前顧後,總是在想著此刻之外某個時間段。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天生就是蝴蝶腦,總是飛來飛去,想法不斷,搞得我也筋疲力盡。

孩童時代,我想像力非常豐富,經常是班裡最有創意的學生。雖然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好事,但它也有不好的一面。一旦放任自流,我就很難專心,思緒向四面八方亂竄,總是胡思亂想。長大一些之後,我什麼都敢想,而且什麼都想嘗試。我的大腦總是掛在最高擋,高速運轉,激情不斷,不僅經常走神,而且容易疲憊。很長時間以來,我每次做事都是三分鐘熱度,剛開始時熱情高漲,但很快就會失去興趣。我總是會蹦出很多新想法,並迫不及待地想要嘗試,但沒過多久,同樣的劇情會再次上演……就這樣,我會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但卻沒得到什麼結果。

如果不是內心的旁觀者提醒的話:我可能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這個毛病。長久以來,這位旁觀者總是在靜靜地觀察我的行為,傾聽我每次行動前所下的決心,眼睜睜看著我一邊做一邊走神,聽著我給自己找借口,看著我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每次發生這種事情,這位旁觀者都會對我很失望,甚至生氣。每當此時,我內心的另一個自己就會感覺很沒面子,甚至會失去自信,感覺自己像個失敗者。

慢慢地,我學會從旁觀者角度觀察自己,開始走出之前的惡性循環。旁觀者思維告訴我,只要我願意,我就可以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人生。一段時間以後,隨著越來越熟練地運用旁觀者視角,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很多事,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完成這些事的過程中,我的情緒越來越穩定,腦子也越來越聰明。之前我做事時經常焦躁不安,急於求成,遇到問題就撓頭,現在我變得更加平和,更加從容,也更有效率。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世上根本沒有失敗這回事,每一次所謂失敗,其實都是在告訴我們哪些做法行得通,哪些做法行不通,僅此而已。就這樣,不知不覺間,我學會了自我覺察,並開始運用練習的心態。

要做到全神貫注,關鍵要學會跟你內心的「旁觀者」溝通,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學會自我覺察,學會像個旁觀者一樣觀察自己的內心。我們的腦子每天都會冒出大量想法,有些想法是有意識地蹦出來的,而很多想法都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但它們同樣會控制我們的行為,消耗我們的精力。如果不懂得自我覺察,你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成長,也不可能真正掌控自己的行為。

人們經常問我:「怎麼才能變得更有耐心?」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你需要學會自我覺察,當你變得不耐煩時,你要覺察到自己正變得不耐煩。聽起來很簡單,但大多數時候,當變得不耐煩時,我們就會被這種情緒控制,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正變得焦躁。而如果你懂得自我覺察,能「看到」自己的情緒變化,你就可以選擇不做情緒的木偶,能擺脫情緒的影響,真正地掌控自我。

如何做到自我覺察?下面這個簡單的練習將為你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拿出一個鬧鐘,設定2分鐘,舒服地坐在椅子上,閉上眼睛什麼都不想,鬧鐘響起時,睜開眼睛,拿起筆,寫下你剛才2分鐘內的感受。

每次我問別人有何感受時,他們的答案都一樣:根本無法讓大腦安靜,腦子裡不知道怎麼冒出那麼多想法,思緒紛飛,根本停不下來。這時很多人會突然明白:自己的大腦其實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就算命令它停下來,它也不會停下來。除此之外,他們還意識到,自己每時每刻的感受都會受當時想法的影響。有些想法會讓人感到壓力,有些會讓人開心,有些讓人難過,有些讓人憤怒等。一旦一個想法冒出來,我們的身體就會隨之產生反應。每次舉行講座時,我都會問大家:「如果腦子裡什麼都不想,你還會感到壓力嗎?」想想看,一旦學會觀察自己的想法,你就會擁有選擇的自由,就能有意識地做出選擇了。要培養旁觀者心態,像旁觀者一樣觀察自己的想法,這是本書的核心理念。

怎樣才能做到自我覺察?其實很簡單,冥想或者說意識覺察練習。冥想可以讓我們旁觀自己的思緒,而不再完全受其影響。通過冥想,我們可以選擇那些對我們有益的想法,拋開那些無益的想法。冥想可以讓我們的思考放慢,讓我們的思路更清晰。一旦思路清晰,我們的焦慮感就會大大降低。

很多人經常問我,「怎麼冥想呢」「冥想有很多流派,我該選擇哪一種」「冥想多長時間才能看到效果」「我試過冥想,但我做不到,腦子總是停不下來」……

下面我們就談談冥想這件事。

首先,「冥想」這個詞只是一個標籤,它代表的是一個過程。如果不喜歡「冥想」這個詞,你也可以叫它「意識覺察訓練」或其他名字。我們的目的,是通過這種練習培養旁觀者視角,觀察自己腦子裡蹦出來的各種想法,觀察自己的思緒,而不再盲目地受這些思緒的影響和控制。

我們的大腦每天忙個不停,不是在東瞅西望觀察四周,就是在幻想未來(哪怕只是3秒之後)。此外,它還總是在做評判,而這些評判往往會影響我們的情緒。這種週而復始永不停歇的活動,會在不知不覺中讓我們疲憊不堪。

它甚至讓我們夜不能寢。我相信,你肯定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半夜突然醒來,腦子裡一片空白,你感覺非常平靜,因為你什麼都沒想。此時如果你能立刻睡下,那就沒事了。但如果你慢慢開始想事,那可能就會一個想法連著一個想法竄出來,突然之間,你的大腦變得像繁忙的機場,各路人馬交相呼應,一片嘈雜,你開始為白天說過的某句話後悔不已,開始擔心明天要做的某件事能否成功,或者為下周要組織的某項活動糾結。

大腦不喜歡活在當下——或者至少它不喜歡被強制活在當下。它覺得當下沒什麼問題,而它又總是喜歡解決問題。如果你不給它提供問題,它就會自己找問題。這是大腦的本性,而且這也未必是一件壞事。事實上,正是因為大腦解決了很多問題,我們冬天才能坐在屋子裡享用暖氣,而不是縮在山洞裡打哆嗦。但我們需要觀察大腦在想什麼,並學會選擇它思考的問題。打個比方,除草機無疑是個了不起的發明,有了除草機,我們可以又快又好地打理草坪,比用剪刀方便多了。可問題是,除草機需要有人操作,如果你一邊開著除草機,一邊坐在旁邊打電話,任由除草機橫衝直撞,碾過花床,追逐鄰居家的貓,那就會出問題。

經常練習冥想,或者說進行思維覺察訓練,不僅能提升我們觀察自己大腦活動的能力,還能增強我們的意志力,有助於我們引導思維方向,提高思考效率。有趣的是,要做到這點並不難,你甚至根本不需要刻意觀察自己的思維。大腦本來就善於觀察自己。事實上,你想停都停不了。這個過程很微妙。剛開始時,你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有什麼變化。但慢慢地,你會發現生活中的煩惱越來越少。之前那些動不動就讓你火冒三丈的東西,現在對你的影響越來越小。一旦發現腦子裡有不好的念頭冒出來,你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忽視或者繞過它——因為你不再是這些念頭的木偶了,你現在成了一名冷靜的旁觀者。

與此同時,你的效率開始大幅提高,因為你的所有能量都聚焦到眼前的事情上,無論是在洗盤子,還是在幫心愛的人解決一件麻煩事,你都可以全神貫注。因為你每一刻都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你的大腦很清醒,也很專注。你的決策能力也大大增強,甚至可以說你整個人都變得更積極也更聰明了。

有一次,我應邀去一座不太熟悉的城市演講,時間是晚上,演講的地點距離我家大約50英里(約合80公里)。當時是冬天,當我到達這座城市時,天已經黑了。周圍一切都很陌生,GPS出了故障,我迷路了。外面又黑又冷,馬路上看不到一個人,演講的時間已到,我肯定要遲到了。除此之外,在一群陌生人面前發表演講也讓我內心焦慮。我想給對方聯繫人打電話,可她之前給我留的是辦公室電話,現在她在演講現場,根本聯繫不上。怎麼辦?

一般人肯定要手忙腳亂了。但由於每天做冥想,我開始觀察自己,讓自己冷靜下來,想想都有哪些辦法。我能感覺焦躁在我腦子裡蠢蠢欲動,但它們對我影響很小,我甚至根本不讓它們有機會露頭。我不斷提醒自己,保持冷靜,慢慢來,問題一定能解決。這就是每天冥想的好處之一。它不僅能讓我冷靜觀察自己的內心活動,還能讓我不在那些無助於解決問題的想法上浪費時間。冷靜下來之後,雖然外面仍然很黑,而且也沒有路標,但我本能地意識到,眼前這條路應該是對的。果然,再繼續前行一個街區之後,我在馬路左側看到了一棟樓,跟對方聯繫人發給我的照片一模一樣。接下來一切就都非常順利了!就這樣,我的冥想訓練把一件本來讓人焦躁的事變成了一件「一切盡在掌控」的事。回想起來,事情的關鍵在於,當我迷路的那一刻,正要焦躁時,我感受到了不好的情緒,並及時壓制了它。

除此之外,冥想練習還有一個好處。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很難長久專注於某件事。你感覺自己有足夠時間做完手頭所有事嗎?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時間和精力不夠用,快節奏的生活讓每個人都筋疲力盡。不僅大人,孩子也是如此。每個人每天都在不斷給自己加碼,想要做得更多,得到更多。一句話,現在的生活方式要求我們的大腦也加速,所以要想應對這種局面,大腦必須做出調整,簡化思考過程,省略很多步驟。而冥想則可以讓大腦放慢,讓其回到當下,擠走那些跟眼前任務無關的信息。總而言之,冥想練習可以讓大腦的節奏放慢,更加專注。一旦專注成為一種習慣,你就可以節省很多浪費在無用思考上的時間,變得更加高效。

社會變革迫使大腦改變思考方式,這在人類歷史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記得印刷術問世之前,只有少數人能讀書,因為當時根本沒什麼東西可讀。隨著圖書流傳開來,識字率也迅速提升。這就對大腦提出了新的要求。現在我們覺得閱讀是件很自然的事,覺得大腦會自然而然地把字母拼成單詞,把單詞組成句子,覺得大腦在讀到句子時,腦子裡自然會浮現出相應的畫面。但事情並非那麼簡單。事實上,大腦經過了很長時間的進化才學會適應印刷時代的要求。

大腦非常神奇,它會隨著人們用腦習慣的變化而自我調整。但與此同時,研究表明,隨著大腦運轉速度加快,它會變得容易失控,所以我們有時會感覺很難保持專注,時間一長,我們保持專注的能力就會下降。這並不是說大腦無法專注,而是因為我們不再要求它保持專注。我的女兒是幼兒教育專家,我們經常討論如今孩子們很難持續集中注意力,很難保持耐心的現象。很多教育專家和心理學家都認為,冥想應該成為學校必修課,對此我舉雙手贊成。

記得有次我給高中生做演講,剛開始我帶領大家做兩分鐘冥想。大家都覺得非常神奇。他們此前從沒想過自己的大腦竟然如此活躍,自己根本控制不住它。雖然只有短短兩分鐘,但他們已經感覺專注力明顯提升,而且隨著大腦節奏變緩,整個人都感覺很輕鬆。那次活動之後,一位女學生開始每天做冥想。後來她母親給我打來電話,告訴我冥想讓她女兒變得專注,成績也提高很多。想想看,如果冥想真的能成為學校必修課,那將會給孩子們的人生帶來多大改變!

下面讓我們回到主題,談談該如何冥想。冥想有很多種形式,但在我看來,歸根結底,冥想可以分為三種:引導式冥想、呼吸式冥想、咒語式冥想。所謂引導式冥想,就是用引導詞來幫助冥想,練習者一邊聽聲音,一邊根據聽到的信息展開想像,從而進入冥想狀態。考慮到我們的目標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全神貫注,我不推薦使用引導式冥想,雖然引導式冥想也很有用,但它需要你在練習時開動大腦,展開想像。而我們想要的是讓大腦保持平靜,或者至少盡量平靜。我們希望能做一個旁觀者,去觀察和感受自己的大腦活動。所以我建議大家使用呼吸式冥想或咒語式冥想。

這兩種冥想都非常有效,你可以二者選一,也可以交替使用。

先說呼吸式冥想。先選一個舒服的坐姿,也可以躺下——但很多人覺得這樣容易睡著。大多數人會選擇一把舒服的椅子,保持脊椎豎直(這樣在冥想過程中不至於昏昏欲睡)。還有人喜歡跪姿——你可以跪在坐墊上,在屁股底下墊個枕頭,這樣膝蓋和腳踝就不至於承受太大壓力。跪姿的好處是它可以讓脊椎自然豎直,讓腦袋保持水平,這樣有助於提高冥想效果。

你還可以盤腿打坐。如果身體很柔軟,也可以選擇蓮花盤腿(圖表1)。

圖表1

無論選擇什麼姿勢,都要注意一點:脊椎一定要豎直,千萬不要靠到椅背上。

在練習呼吸冥想時,只要觀察自己的呼吸就行了。你的大腦有時會介入,想控制你的呼吸,但一定要克制,只要觀察就可以了。毫無疑問,呼吸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不需要經過大腦指揮,人天生就會呼吸。

在練習咒語式呼吸時,你需要先選擇一個咒語,以便在冥想時反覆吟誦。我建議咒語要盡量簡短,最好只有三四個字,但有人喜歡長一點的咒語,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更容易讓大腦保持專注。

好了,方法就這麼簡單。但很多人卻覺得冥想很難。為什麼?因為大家剛開始冥想時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剛開始前60秒,你會很容易控制思緒,覺得冥想很簡單。但很快,你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已不再觀察呼吸,或者吟誦咒語了。你開始走神,開始胡思亂想,想一些你擔心的事,想一些你期盼的事,或者你之前做過的事。你可能突然冒出個靈感,想要趕緊記下來,否則可能會忘掉。不管怎樣,你的注意力就是不在當下,不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人的注意力週期非常短,它總是想要產生些新想法,解決某個問題,或者去做某個判斷,就好像一個兩歲孩子闖進玩具店一樣,很難在一件事情上長久集中注意力。

人的大腦非常聰明,它會誘惑你做很多跟此刻不相關的事,一旦發現這一點,你一定要把它帶回來。這就是冥想的作用,聽起來很簡單,但效果卻非常神奇。

剛開始做冥想時,你可能會很難停止思考,腦子總是不停在轉,這時你就會認為自己不善於冥想,但事實並非如此。「大腦平靜」只是個目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要說明你有多差勁兒。你之所以覺得自己不擅長,那說明你的思考角度有問題。事實上,冥想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發現思緒偏離,並不斷將其拉回正軌的過程,你只要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就是在做冥想,你就成功了。大腦走神多少次並不重要。你會發現有時你的大腦會很容易平靜,有時則很容易走神,有時你可能能持續專注幾十分鐘,有時卻只能專注幾秒鐘,這都很正常,每個冥想練習者都是如此。

每次有人跟我說自己總是在跟腦子裡的思緒作鬥爭,總是需要不停地把它拉回來,所以自己「確實不善於冥想」時,我都覺得非常搞笑。他們忘了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當他們「不停地把思緒拉回來」時,說明他們已經注意到自己大腦在走神了。我說過很多次,很多人認為,成功的冥想應該是一段持續平靜的過程,但事實上,真正成功的冥想應該是大腦不斷走神,又不斷回歸平靜的過程。在我看來,冥想最重要的時刻,就是當你發現自己開始走神,並將其拉回來,讓其重歸平靜的一剎那。這時你體內的旁觀者在不斷成長,不斷變得強大。你的意志也在變得強大,而意志是人最有價值的品質,它可以讓我們抵制很多誘惑,比如發脾氣或者再吃一片披薩的衝動等,也可以讓我們做很多事情,比如說離開沙發去跑步等,而冥想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讓我們的意志變得越來越強大。

所以一定要明白,冥想永遠沒有終點。任何人都不可能讓大腦始終保持百分之百的平靜,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大腦平靜只能是一個方向。這就像鍛煉身體一樣,永遠沒有終點線,我們不可能說:「好了,我已經做到了,我以後再也不需要練習這個了。」鍛煉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一件有終點的事,冥想也是如此。

每次冥想多長時間合適?對於初學者來說,上午10到15分鐘,下午或晚上再做10到15分鐘就很不錯了。剛開始最好設定一個能輕鬆完成的目標。慢慢地,你會覺得大腦放緩,在當今這個一切講求速度的時代,大腦放緩會讓你感覺非常舒服,很快你就會愛上這種感覺。這時你就會主動延長冥想時間,一次延長到30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我前面說過,任何人都不可能讓大腦始終保持百分之百平靜,但我不是說我們不可能讓大腦保持平靜。只要認真練習,你很快就會感覺大腦不再總是跟你作對了,你會感受到內心一片平靜,渾身再次充滿力量。這種體驗簡直無以言表。

除了精神上和情緒上的好處,冥想還可以帶來一些身體變化。比如說它可以降低你的心率,放慢你的呼吸速度,讓你的血壓回歸正常,甚至可以延緩衰老。而且它還完全沒有任何副作用,你在做冥想時也不需要任何輔助設備。(關於冥想的好處和方法,具體可參考《只要會呼吸,就能做冥想》Everyday Meditation一書。——編者注)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開始冥想練習後,你可能會偶爾,有時甚至接連幾天沒時間練習。沒關係,每個人都會這樣。遇到這種情況時,記住,千萬不要評判。你只要告訴自己,這幾天有些偏離軌道,然後重新開始練習就行了,沒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