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 第2章 大腦的適應能力 >

第2章 大腦的適應能力

如果你是一名健身愛好者,或者只是想增加一些體重,使自己的肌肉增多一些,那麼,你挑戰自己的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股四頭肌、胸大肌、三角肌、背闊肌、斜方肌、腹肌、臀大肌、小腿肌肉以及膕繩肌,等等,就很容易追蹤觀察你的健身效果。你可以採用錄像的測量方法,或者簡單地每天照一照鏡子,感受一下你的進步。如果你採用跑步、騎車或游泳等方法來增強耐力,那可以通過測量心率、呼吸的方式來觀察你的進展,也可以看自己能夠持續地跑、騎、游多長距離,直到肌肉由於乳酸的累積而顫抖為止。

但如果你要挑戰自己的心理能力,比如說,想要精通微積分、學會演奏一件樂器或懂一門外語,那就不同了。要觀察你的大腦因這些挑戰而發生的改變並不容易,因為它會逐步地適應你強加給它的日益提高的要求。艱苦地訓練一天後,你的大腦皮層並不會酸痛。你的腦袋也不會真的變大,不必由於以前的帽子現在戴不下了,而出去重新買頂新帽子。你不用在額頭上訓練出六塊肌肉來。由於大腦中的任何變化你無法親眼看見,所以你很容易以為,這些訓練真的不會給你帶來太大的變化。

不過,這是錯誤的。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大腦的結構與運行都會為了應對各種不同的心理訓練而改變,而且,很大程度上像你的肌肉和心血管系統響應體育鍛煉那樣。在諸如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腦部成像技術的方法幫助下,神經學家開始研究擁有特定技能的人們的大腦與不具備那些技能的人們的大腦,到底有什麼區別,同時,他們開始探索各種練習可以產生哪些類型的改變。儘管在這個領域中,要學習的知識依然很多,但我們已經足夠清楚地知道,有目的的練習和刻意練習,怎樣既增強我們的身體能力,又強化我們的心理能力,並使我們能夠做一些此前從沒做過的事情。

關於我們的身體怎樣適應訓練,我們瞭解到的絕大多數知識來自對跑步運動員、舉重運動員和其他各類運動員的研究。不過,有趣的是,迄今為止,科學界圍繞「大腦為響應大量訓練會怎樣改變」而開展的一些質量最高的研究,並沒有聘請音樂家、棋手或數學家作為研究對像(這些更傳統的研究對象,一般用來研究訓練對表現和水平所產生的影響),而是請出租車司機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