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 > 建議「自問自思」 >

建議「自問自思」

是否在邊「問」邊讀

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難。

舉個淺顯的例子,譬如,很多人都有過在車站或銀行的窗口、超市的收銀台前長時間排隊的經歷。當然有些只是暫時的,但有些卻會拖延很久。看到這種情況,相應的負責人就該增加人手,提高工作效率,或者重新審視整個體系,尋找問題的解決對策。

然而,唯獨現場的工作人員是不會意識到排隊情況的。或許,這些人被「我們正在工作」這一意識所支配,無暇顧及周圍。又或許,這種「異常」早已成為常態,所以在他們看來是「正常」的。總之,他們無法發現問題。

再比如數學界的費馬大定理,為該定理給出證明的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固然偉大,但發現(預測)該定理的費馬無疑更偉大,因為是他把這個巨大的難題拋進數學界,令其中的所有人為之著迷。

也就是說,因為有了問題,人們才會關心,並試圖找出答案。擁有再優秀的頭腦,沒有問題也無濟於事。

關於這一點,更簡潔的表現是用對話形式寫成的書,即「對話篇」。除了哲學家柏拉圖的書之外,吉野源三郎的長期暢銷書《你們該如何活下去》也是採用的對話的形式,但並非單純地羅列提問和回答,而是在思考答案的過程中,又生出了新的問題,由此逐漸揭示整體面貌。

讀書也是這樣。只要養成邊提問邊閱讀的習慣,就能提高興趣和關注的持久力,從而更容易吸收書中的內容。

我在讀書時若遇到作者的提問,會用括號把問題括起來。 就算不是明確的提問,只要我覺得「為什麼會這樣」「這樣定義應該有其理由」,就會同樣用括號括起來。

這樣一來,我首先能弄清楚作者是以怎樣的問題意識來寫這本書的。明白了這一點,就容易理解對話如何展開,也能預想到接下來會出現怎樣的提問,甚至自己也能養成邊提問邊思考的習慣。不是「自問自答」,而是「自問自思」。

「問題發現能力」是社會人的必備能力

今後,社會對這種「問題發現能力」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例如,我以前聽 7-Eleven 的 CEO 鈴木敏文先生說過,便利店的商品如何擺放,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銷售額。據說,鈴木先生曾多次以顧客的身份走訪便利店,確認顧客在店內的行動路線和視野範圍。如此一來,就能立刻知道哪裡存在問題。也就是說,他為發現問題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再比如日本電產的社長永守重信先生,據說他只要在工廠裡轉一圈,就能發現很多問題點。這是因為,他總是抱著「徹底排除無用功」的問題意識。而且,他基於豐富的經驗,知道什麼樣的工廠才是好工廠,所以能通過對比而使問題點得以凸顯。

這些人的共通之處在於,經驗的積累會成為問題發現的一大助力。 越是在沒有指南手冊的領域,擁有這種能力的人越有理由被稱為「能者」。

不過,我們常人雖然也會積累日常經驗,畢竟很少有人每天都過得起伏跌宕。而且,就算對自己的工作或學習有所瞭解,但只要超出範圍,就會立刻變得迷茫。也就是說,如果只基於自己的經驗來思考,「經驗值」就會很難提升。 如此一來,問題的發現也會變得困難。

就這一點而言,書中塞滿了各種人物的經驗。讀書的一大好處,就在於能把別人的經驗「錯以為」成自己的經驗。也可以認為,讀書本身就能增長經驗。

事實上,到了如今這個信息化社會,現實經驗與讀書經驗之間的分界線正逐漸變得模糊。譬如,假設有人讀了很多關於阪本龍馬的書,徹底為其著迷,那這個人肯定會對龍馬的遇襲而感同身受。在查閱各種文獻的過程中,其精神和經驗會同一化。

而且,積累讀書經驗時越年輕,其價值就越高。現實經驗只有經過一定的歲月才能積累起來,但通過書本獲得經驗,並不需要特別長的時間。而且,積累讀書經驗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邁上下一級台階。

譬如,假設一個人的工作業績毫無起色,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不顧一切地不斷努力,提高經驗值是一個辦法,但若不能確定業績沒有起色的原因,是很難真正解決問題的。既然如此,倒不如廣泛閱讀該業界、職別的相關書籍,說不定就能找到一些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