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 > 面向新人的「文學指南」 >

面向新人的「文學指南」

脫離「輕鬆」「淺顯」

出於智慧的不同,人們觀察事物的方式各有不同。然而,從泡沫經濟崩潰直到現在的這二十年間,日本已然沒了深淺之分。僅此一點就能看出,人們不再重視有深度的知識和修養,曾經存在的價值基準早已喪失。

例如某種類似亞文化的東西,作為「日本文化」的標籤出現已久。不可否認,其中確有有趣之處,任何人都能理解。然而,其他要求具備深刻見解的東西,可不是那麼簡單就能理解的。因此,通過讀書拓展見聞,深化思想,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好比我們一步步跋涉登山,登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觀賞沿途風景或者試著繞遠的過程。 通過接觸自己當前不瞭解的東西,明白自己並非是獨立存在,就能向著深處探索下去。

當然,並不是任何書都有深度,只能達到心靈雞湯程度的書也有不少。相反,那些可以稱為經典的書,被不同時代、地域的人相繼閱讀至今,自然具有值得探索的深度。但也不可否認,與之相應的艱深程度,難免會給人以不好下手的印象。

我在大學裡,會指導研討小組的學生每週寫短文,但並不是簡單地要求他們寫出自己的想法,而是一定會提出條件——最少要有一處引用某本書的內容。

實踐這一點的前提是抱著探索的態度深入閱讀,尋找能夠引用的內容。雖然不一定要把整本書逐頁讀完,但採用這種閱讀方式,確實能夠增強注意力和吸收力,而這正是我提出該條件的目的之一。

但這並非全部目的。從哪本書裡引用,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短文的品質。很多膚淺的書,毫無值得引用之處,即使強行引用,短文也不會很出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書裡往往充斥著空洞無物的精神主義,不過是將老套的人生訓條稍作修改罷了,引用這部分內容的短文自然是失敗的。

每到這時,我都會明確指出:「這種道理過於淺顯,毫無深度,不能忽視這類膚淺的心境。」我一心希望學生能遇見更有深度的語句,挖掘自身的深度,這樣也能使讀書的品質逐漸變得越來越好。

話雖如此,恐怕很少有人身邊存在像我一樣愛嘮叨的指導者吧。因此,更溫和的「導師」就成了掌握關鍵之人。這裡所謂的「導師」,是指導你遇見好書的人,而這些好書能讓你心裡燃起一把不熄的火焰。 很少有人知道自己該讀什麼書,若能有人提供指導,前方無疑會少去許多障礙。

關鍵是選誰當導師。首先,可信賴的人自然是前提條件,但不一定非要選擇身邊的朋友或老師。如今登上互聯網,無論出不出名,都有數量龐大的人群在各自的博客上介紹書籍。只要稍微瀏覽一下,就能看出對方的修養水平和喜好傾向。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當導師,才是最便捷的做法。

從日本文學開始

不過,做任何事都有步驟,讀書亦須循序漸進。若是看了別人的介紹,就迫不及待地貿然挑戰艱深晦澀的書,結果往往只會半途而廢。這裡暫以「日本文學」為例,講一講極正統的閱讀步驟。這個步驟的出發點,是假定從未讀過日本文學的人打算「稍微試著讀讀看」。

一開始自然以門檻較低的書為宜。 從這個意義上講,首先最適合的是星新一的超短篇小說,其次是太宰治或芥川龍之介等作家的作品。這類作品通俗易懂,同時不乏堅實的文學素養,如今的村上春樹亦屬此例。

至於大江健三郎和三島由紀夫的書,這類書固然有趣,但不大好懂,最好待養成一定的讀書習慣後再去挑戰。

還可以進一步溯時間長河而上。或許年代越久遠的作品,越會給人以難以親近的印象,但夏目漱石的作品是沒問題的。夏目漱石是構建近代日本書面語言的核心人物,他的日語被當作標準沿用至今,所以當代人讀來也不會有多少障礙。

夏目漱石的作品,尤其出名的是《三四郎》《從此以後》《門》這三部。《三四郎》講述了主人公為考大學,從鄉下來到東京,在各種遭遇誘惑、擺佈的過程中成長的故事。這是一部洋溢著青春氣息、清新而懵懂的青春小說。

《從此以後》是一部沉靜的愛情小說。主人公是個學歷高、家境好、不用整天工作、只需優雅度日的「高等遊民」,他想跟自己以前鍾情、如今已為人妻的女子重修舊好。這是一部典型的「夏目漱石式」作品,它揭示了愛情的強大力量,足以使人徹底拋棄優渥的生活環境,與親朋斷絕關係,不顧一切地魯莽行事。

《門》儘管設定不同,但基本可以視為《從此以後》的續作。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對以不被社會允許的形式結合的夫婦悄然生活的姿態。書名之由來,源自主人公最後向宗教尋求救贖,踏入禪寺山門修禪。

從描述人生變遷的意義上看,這三部曲是一脈相承的,建議按這個順序通讀一遍。順帶一提,我讀這三部曲是在高一。當時,教地理的鈴木老師提出與眾不同的宣言,聲稱「第三學期的時間就用來讀自己喜歡的書」。多虧了他的宣言,我才得以沉醉在如此優秀的作品裡。提句閒話,我記得當初還常看安德烈·紀德等人的作品,它們同樣很容易就能買到。

看電影前閱讀「原著」

閱讀一位作家的多部作品,也是讀書的一個好辦法,不僅限於夏目漱石。比如,讀過太宰治的多部小說以後,我們就會發現,性格相似的人物在各本書中均有登場。每次遇見這樣的人物,我們就能知道什麼叫「太宰風格」。這不僅使太宰治的小說理解起來更容易,還能令我們產生好感和共鳴。

當代小說同樣如此。例如森見登美彥、町田康、江國香織的許多作品,都在確保了一定程度的文學性的前提下,做到了通俗易懂。從這些作家裡選出一人,連續閱讀其作品,我們就能把握作者的文體和節奏,越讀越順。這樣能培養讀書的感覺,然後就可以考慮挑戰古典作品了。

再比如,我們有時候看電影,會對原著和作者產生興趣。例如,伊阪幸太郎的小說《金色夢鄉》《重力小丑》被拍成電影,看過的人或許就會想連續閱讀他的多部作品。

如此一來,電影就成為別有風味的享受了。以《金色夢鄉》為例,電影裡出現的「癡漢去死」這句話,是很重要的關鍵句,至於緣由,電影裡並未特意說明,但在小說裡則有詳細描述。看過電影之後再讀原著,就能恍然大悟,覺出文字世界的細節之豐富,而這正是妙趣所在。

不過,這個辦法終歸只適合那些沒有讀書習慣的人。我個人的建議是,先讀原著再看電影。因為事先觀看影像,會剝奪在大腦裡把文字變成影像的樂趣。

讀書的偉大妙趣,正在於能把原本只是排砌成行的文字,在腦海裡逐漸變為影像和聲音。 最終,該作品若被拍成電影或動畫,只要看見演員或配音演員的名字,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很符合人物形象」「不會真由他來演吧」等印象。又或者,在觀看電影或動畫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覺得「還是書更有意思」。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電影或動畫片拍得太幼稚,而是因為自己腦中形象的「完成度」太高了。

反過來說,讀書所帶來的形象喚醒力,能夠徹底鍛煉我們的頭腦。毫不過分地說,所謂「聰明的人」,正是指這種能力強的人,因為這是人類才有的高級能力。

看到影像覺得有趣,並不需要積累訓練就能做到。哪怕是智力遜於人類的外星生物,看見反映現實的生動影像,或許也能理解並感到好奇。然而,閱讀文字並在頭腦中使其形成影像,怕要算是獨屬於人類的特殊能力了。

況且,這個過程也很有趣。要是在閱讀原著之前先已看過電影,這種樂趣自然就會被剝奪走。

順籐摸瓜尋找「下一本書」

以上便是「文學指南」的大概路線,倘若稍加擴展,還可參考「新潮文庫 100 冊」之類的叢書。從古典到現代的眾多高品質文庫作品,已經製成系列叢書,只要是能引起興趣的書,逐冊閱讀即可。倘若時間充裕,還可以振作勇氣,嘗試讀完全系列的書。每讀完一本,熱情想必會更加高漲。

還可以在讀完一本以後,再去尋找下一本該讀的書。典型的例子,是在亞馬遜等圖書網站上檢索,能看到「經常一起購買的商品」「購買此商品的顧客也同時購買」等相關介紹。光是瀏覽這些書目,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寬自己的興趣。

比起這種讀完一本再找另一本的接力式做法,更常見的方式是一次性同時尋找多本書。當然,全讀一遍不太可能,但這樣做能針對某一主題做到包羅性地瞭解。而且讀過的書越多,應該讀的書也會隨之呈現等比級數的增長。

這些書相互關聯,就像蜘蛛織網一樣,形成一個結實而又龐大的知識網。 到那時,加深修養自不必說,讀書本身就會成為莫大的享受。

更何況,書的價格一般都很便宜。有時只需花幾十元至多上百元,就能謁見古今中外的賢人,拜領他們的深厚知識和見解。若是年頭稍久的書,更有可能在舊書店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想必不止我一個人覺得,再沒有比這更廉價而合理的投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