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 > 以培養「堅強」為目的的讀書 >

以培養「堅強」為目的的讀書

讀書有三大意義

選擇什麼樣的書很重要。同樣是讀書,所讀的書不同,意義也完全不同。讀書的意義可大體分為三種。

第一,是以獲得信息為目的的讀書。比方說,我們有時迫於工作或考試的需要,就不得不讀書。第二,是為了愉快且有意義地度過獨處的時間,因而促使大腦充分發揮想像力的讀書。第三,是為了鍛煉自己、豐富精神而讀書。

這三種讀書中的任何一種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第二、第三種讀書,可以同時進行。除了直接鍛煉精神的偉大書籍,哪怕只是讀有趣的書,也能有效地讓心靈恢復平靜。換句話說,只要能用讀書填滿獨處的時間,就能減輕內心的孤獨感。

比方說,由於跟親人或朋友分別而感到寂寞的時候,讀書的人與不讀書的人相比,重新振作的方式是有著很大區別的。讀書本來就是一個人做的事,所以自然可以減輕寂寞。

另外,對於更年輕的人來說,讀書也是一大救星。有朋友當然是好事,但如果因為某些原因,朋友之間變得疏遠了,這時完全沒必要像強迫症患者一樣,覺得自己沒有朋友,很不幸,倒不如以此為契機,集中精神讀書,這樣反而更有意義。

可以說,這也是我從自身經歷中得出的體會。在學生時代,我有段時間跟朋友很少來往,生活中幾乎沒有能稱得上是聊天的交談。如今回想起來,正是在這段時間,我才實現了讀書的深化。長期一個人獨處,很容易對偉人所寫的書產生共鳴。也就是說,在獨處的環境中,第三種讀書有了長足的發展。

同樣的情況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除了人際關係外,我們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都會經常遭遇不順。在這種情況下,若能沉浸在讀書的世界裡,就能產生更深的體會,同時獲得精神支柱,使你明悟到眼前的不順並不打緊。即使天降大雨,借助讀書也能澆溉心田。

而一旦重新回到社會生活之中,恢復日常的交友關係,第三種讀書就會變得很難實現了。由於此時的精神積極向上,所以很難對書中的痛苦部分產生共鳴。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盡情享受第二種讀書就可以了。

如此一來,無論是在人生一帆風順的時候,還是遭遇挫折的時候,都能跟書保持良好的關係。跟書成功地交上朋友的人,無論在這個世界上遭遇何種不幸,無論情緒如何波動,都能隨時找到合適的書,充分享受讀書的快樂。

沉浸在推理小說世界中的快樂

能夠輕鬆閱讀的代表性書籍,當屬推理小說。不過,這樣的書也存在明顯的良品和次品。前者能對人類的精神做出如實描寫,讓我們產生共鳴,積累人生的經驗。

例如《千禧年》(斯蒂格·拉森著)三部曲,由三部小說構成,每一部又分為上下卷,共有六冊。我並沒有一口氣草草讀完,而是定下規矩,每天只讀兩章,以便能夠長時間享受其中的樂趣。

於是在一段時間內,每到夜裡,我就會進入《千禧年》的世界,這種生活成了習慣。

該書的主人公為一男一女,他們從一開始就面臨重重危機,陷入惡戰,其命運經常處於不幸的狀態。如果讀者全神貫注地跟隨他們冒險,就會與他們產生共鳴,一直背負的壓力也會因此消解。如今回想當初,我在那段時期的現實生活其實並不理想,幸虧有這部小說的陪伴,才能順利度過那段艱難的歲月。對我而言,這部作品就像戰友一樣。

以這樣的方式閱讀這樣的書,不也很有意義嗎?所以說,只要根據想讀的書和自己的心境,在閱讀方式上多下工夫就行了。譬如,在真正感到難過的時候,不妨專心致志地一口氣讀完一本書。通過這種方式,從頭到尾體會別人的整個人生,能讓自己也站在俯瞰的角度來審視問題。 光是如此,就能使心態變得從容。

再比如,同為推理小說的《禁閉島》(丹尼斯·勒翰著),於 2010 年被搬上銀幕,由著名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主演,這也擴大了該作品的知名度。該書描寫的是精神病和妄想症,書中出現了各種類似推理的「陷阱」,但比之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真實地呈現了一個有著悲慘遭遇的人,其精神是如何受到摧殘,從而逃進妄想世界中的。

這會讓讀者一下子聯想到現實問題,當自己遇到難以承受的不幸時,說不定也會逃進妄想的世界裡。即使自己沒有類似的遭遇,這樣的作品也能幫助我們認識到人類精神的脆弱,從而深化自己的心境。換言之,閱讀這樣的書,能讓我們加深對人類的理解。

書是重新省視自我的「鏡子」

對人類的理解加深,事態往往就會朝好的方向發展。我們若能避免做出片面的評價,偏見和歧視就會無處容身,同時我們也能冷靜地自我分析,知道「自己現在被自我表現欲控制了」「自己是出於嫉妒才說出這種話的」,當我們做到自我理解時,就能擺脫最糟糕的狀態。

反過來說,那些自我欺騙的人、並未認識到自己的言行有何意義的人,才是危險的。這些人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能深刻地自我反省,因此早晚會被別人疏遠。總而言之,他們缺少對自己的理解力,以及足夠的智慧。

不過,一旦自身的缺陷被人指出,我們就會試圖反駁。任何人被別人戳到痛腳,大概都會立刻做出「沒這回事」「都怪××」之類的反應,試圖自我正當化。在直接面對面的人際關係中,針對這樣的「襲擊」,試圖盡力擺脫是人類的本能。

在這一點上,書的攻擊性則要緩和得多。首先,書只是非生命的客觀存在,既不會主動給人造成危害,也不會有意干涉。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會不自覺地將自己投影在書的世界裡,通過對照,逐漸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使自我反省的樸素意識慢慢開始萌芽。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可以把書當成重新省視自我的「鏡子」。

以前,承擔自我省視這一任務的方法是坐禪,但當代人很難如此實踐。另外,還可以通過寫日記,對自己的心理加以回顧。然而,這種方法就像我們在博客中經常見到的那樣,有可能成為自我表現欲或自我正當化的幫兇。因此,與其說是面對內向的、真正的自我,倒不如說是在創造一個外向的、代替的自我。

此外,還可以通過聽音樂,進行全方位的回憶和反省。要知道,音樂具有撼動情感的力量。不過,這種行為與活用語言智慧的讀書還是有些區別的。

譬如,一旦我們把「令人感動」的音樂的歌詞提取出來,單純作為文字去讀的話,往往會發現,其內容之淺薄實在叫人失望。這會讓我們重新認識到,只有依賴旋律,音樂才能成立。像「我愛你」「我會永遠陪著你」一類的陳詞濫調,也得配合旋律、節奏和歌手的聲音,才能喚起人們的「感動」。

話雖如此,可絕不是說把文學家、評論家所寫的複雜詞句作為歌詞,就能加深感動。從音樂中得到的感動,與這些詞句給人的感動,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動。

我覺得,音樂的作用如今被過分誇大了。所謂的心靈得到平靜、得到治癒,相當一部分都是由音樂提供的。某類 J-POP 和 hip-hop 音樂就是其中的典型,有非常多的年輕人覺得「這些歌曲說出了自己此時此刻的心聲」,所以才會去聽。當然,有些歌曲的作詞的確很出色,但只要心境膚淺的人越來越多,哪怕是詞作拙劣的歌曲,大概也能作為商品而得到人們的認可。

然而,這種「靠膚淺連接的相互依存 」,其實缺乏深度,並不足以用來探索人類的心靈深處。若想使自己的心靈如初生時那般澄澈無垢,多多讀書才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