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深閱讀:信息爆炸時代我們如何讀書 > 亦師亦友的「讀書」 >

亦師亦友的「讀書」

不變強就無法生存

我每天與學生接觸,對於他們的「不會整理問題」這一現象,屢屢感到不可思議。

譬如找工作,若是想就職傳媒行業屢屢受挫,就應該改變方向,盡快開始尋找下個目標,可他們卻偏偏想不開,始終難以做出決斷。

再比方說,如果想當教師,就得通過教師任用考試,所以像應試學習那樣的正式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常常激勵學生:「既然是為了得到一輩子的工作,那就每天花 10 個小時去學習吧。」這個時間絕不誇張,可以說是理所應當的,可我沒想到,很多學生連這點時間也不願付出。

一言以蔽之,他們缺少「跟自己談判的能力 」。他們的態度不夠端正,不能把自己的目標、希望與實際的能力、狀況相對照,確定符合現實的優先事項。

對於這種情況,企業的面試官一眼就能看穿。心理脆弱的人,連自我介紹都講不好,遇到非常規提問也不知如何回答。企業最不喜歡這種人,因為他們即使進了公司,可能很快也會辭職。或者因為不想暴露自己的弱點,容易跟周圍的人發生齟齬,總之很可能在將來導致成本增加。同容易心靈受傷的人共事,自然格外費神。

其實,為了那些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大學也很辛苦,不得不頻繁開會商議,或是做出政策上的調整。當然,大學屬於教育機構,與企業的運作方式不同。對企業而言,有心理問題的員工不啻於定時炸彈。

與此相反的情況,可以廣島東洋鯉魚隊的前田健太投手為例。他在 PL 學園1 上學時,還不是舉國聞名的選手,幸好該校擁有質、量均達國內最高水平的嚴格的訓練體系。通過不懈的訓練,他培養出了永不言敗的強大精神。剛加入鯉魚隊的時候,他公然宣稱「職業隊也不過如此」,引起廣泛爭議,這或許也是其自信的一種體現。他說那句話,肯定不是就速度、技術等方面的水平而言,而是覺得自己在心理層面上足以媲美職業選手。

事實上,他後來的優異表現有目共睹。意志堅韌的人,必能成長進步。可以說,即便在體育運動這種跟體力直接相關的領域,精神也比技術更重要。

為何越優秀的人越會讀書

那麼,怎樣才能鍛煉自己的精神呢?當然,像前田投手這樣,年輕時就置身於嚴酷的環境中錘煉,不失為一個辦法,但很多人並不能輕易改變自己所處的環境,所以就要靠讀書。

許多企業家都喜歡讀書,尤其是領導大型企業、同時身為日本財界領軍人物的企業家們,均讀過大量書籍。還有我經常接觸的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都是活躍至今的頂級企業家,同樣也是書蟲。

在我看來,這一現象絕非偶然。首先,企業家每天都要承受超出常人想像的巨大壓力,因為他們不光要對自己和自己的親人負責,還要對員工、客戶及其家人的生活負起直接或間接的責任。他們之所以不斷讀書,或許正是為了承擔起這份重擔。

讀書有兩大好處。一來,讀書不只是單純的娛樂,它能讓我們得到獨處的時間,使精神恢復平衡。二來,讀書能幫助企業家磨煉不可缺少的決斷力和判斷力。

當我們必須做出判斷的時候,沉浸在書的世界裡,能讓我們跟目標對像拉開距離,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做出冷靜的判斷。而且,書中所記載的人類的智慧,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判斷的參考,或者為我們增添勇氣。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家要是不讀書,那才奇怪。

既然如此,讀書就不僅對於企業家意義重大,對所有人應該都有好處,因為當代人沒有不需要判斷力的。江戶時代以前,日本的絕大多數人口都是農民,他們每天只種地,並不需要時刻做出判斷。雖說種地也會受到天氣等因素影響,但大體來說,每年的工作都是千篇一律。

然而,這種情況放在今天可就行不通了。現在無論是工作還是私事,都存在太多選項,我們不得不時刻做出或大或小的判斷。大的判斷比較重要,會對日後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例如,跳不跳槽,結不結婚,住在哪裡,等等。此外還有日常瑣碎的判斷,諸如聚會在哪家店舉辦,邀請誰參加,聚會結束後去哪兒繼續玩,等。

很多時候,失敗並非因為能力不足,而是由判斷失誤造成的。在職業競技體育的世界裡,當實力相當的雙方經過激烈對抗決出勝負後,失敗的一方常會後悔:「都怪我當時選擇了那個戰術……」在每天的工作和交流中,一瞬間的判斷失誤也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失敗或損失。想必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反過來看,只要判斷力得到足夠的鍛煉,我們就能順利地與社會妥協。 若將這一能力比作「刀」,則只需每天不斷打磨,使之隨時可用,而能夠充當「磨刀石」的,便是讀書。

此時,「情緒」會成為阻礙。譬如,有的人因判斷失誤而失敗了,卻不反省,而是強行得出以自我為中心的「結論」。諸如「我盡力了」「正因為考慮到對方的情況,才選擇了那樣的行動」「所以自己並沒有錯」,等等。為了照顧自己的情緒,故意弱化問題的嚴重程度。

如此一來,自然難以做出合理的判斷,很可能拼盡全力,卻因判斷失誤而毫無成果,不可謂不悲慘。最近,這樣的人豈非越來越多?

學習賢人的視角

不過,要說讀書只是為了鍛煉務實性的判斷力,與情緒全然無關,則又不對。

的確,商學院設有鍛煉判斷力的相關講座,既可以實例研究的形式學習,也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實踐,或者進行討論、判斷等方面的速度訓練。事實上,我的授課就經常加入這些訓練,因為利用課堂上的現場教學來培養判斷力,效果會非常好。

但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角色扮演或討論等形式,在客觀上就變得難以實現了。要想在這種情況下鍛煉自己,讀書才是最有效的。與多人共事時不同,一個人獨處能深入思考,精神力也容易得到鍛煉。獨處是我們掙脫情緒牢籠、冷靜且客觀地重新省視自身的好機會。

書中必然存在某些視角,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在給自己的失敗找借口,優先照顧情緒之前,不妨嘗試把自己的思維轉換成書中的視角,從新的角度加以審視。這正是讀書的妙義,也關係到思考事物的靈活性。閱讀量變大,視角也會隨之增多。也就是說,「多視角思維 」將成為可能。

況且,作家本就多是個性獨特之人。十個作家,也許會各自通過十種視角觀察世界,闡釋人生。若能讓自己逐漸習慣這些來自他人的偉大視角,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就會發生巨變。到那時,肯定會為自己當初的一時衝動而感到羞愧,這便是智慧。

進一步講,通過多本書中提到的多視角思維,我們還能得到一個嶄新的視角。比如,耶穌基督、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人若以「何為上帝」為題目交談,肯定會引發不可收拾的激烈爭論。儘管這樣的「夢之賽」在現實中不可能發生,但我們可以同時閱讀這三人的著作。

這樣一來,儘管三人的觀點各不相同,我們仍會發現,在最本質的潛流部分,三者的價值觀其實是相通的。雖然一方認為「上帝已死」,另一方提出「神國存在且將降臨」的相反論調,但我們其實知道,他們是相互共鳴的關係。這大概也是讀書的妙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