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天才源自刻意練習:通向成功的高效學習法 > 關於偉大成就的新發現 >

關於偉大成就的新發現

事實上,如同我們對其他所有事情的認識一樣,在過去的1000多年裡,我們對偉大成就的認識已取得了很大進步,只不過許多發現還不為人們所知罷了。大約150年前,科學家開始將注意力轉到這上面,更重要的是,在過去短短30年,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經堆積如山。在世界範圍內,科學家們對廣泛領域中取得高超成就的人士進行了研究,這些領域包括管理、國際象棋、游泳、外科手術、噴氣式飛機駕駛、小提琴演奏、銷售、小說寫作等,所有這些關於偉大成就的研究結論,最後都歸結為與大多數人對偉大成就的看法剛好相反的一點,具體來說便是:

·成就最高者擁有的天賦根本不及我們想像的那樣。即使天賦的作用存在,也不足以解釋這些人的成就。某些研究人員提出,那種特別的內在能力只是假象而已。也就是說,你不是天生的單簧管大師、汽車銷售員、證券交易員或者腦科醫生,因為沒有人天生就是。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同意這個觀點,但是相信天賦的人越來越難證實,他們所相信的天賦究竟能對成功產生多大的實質作用。

·除了特別的天賦,甚至我們通常認為的偉大人物特有的能力,也並非我們所認為的那樣。在許多領域,如國際象棋、音樂、商業、醫藥,我們以為,取得傑出成就者一定擁有令人震驚的智力或者超人的記憶力。有些人確實有,但許多人沒有。例如,某些人雖然智商低於平均水平,但依然成了國際象棋高手。因此,不管是什麼讓這些人變得如此特別,都肯定不是依賴超自然的能力。在這個方面,大多數人的表現都是令人驚訝的普通。

·似乎能解釋許多偉大成就的是專家們所謂的刻意練習,它在本質上是非常重要的。很明顯,刻意練習不是我們大多數人每天在工作中所做的事情。這就可以解釋上文的謎團了,也就是說,為什麼我們周圍很多人辛苦工作了幾十年,卻沒有創造出偉大成就。刻意練習也並非我們大多數人練習高爾夫、吹雙簧管或做任何我們感興趣的事的時候所處的狀態。刻意練習是很難的,它讓人很痛苦,但非常有用。刻意練習越多,成就越大。大量的刻意練習,等於卓越。

關於刻意練習的介紹有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要點:

·刻意練習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如果說它可以解釋所有事情,那就未免過於簡單了。許多關鍵問題會立即顯現:究竟需要練習什麼?如何做?需要掌握哪些特殊技能?研究表明,在很多領域,這些問題的答案均有一定的共性。在芭蕾舞表演、醫學診斷、保險銷售和棒球運動這些領域,要尋找對偉大成就的普遍解釋似乎不太可能,但在這些以及更多領域中,確實有幾個關鍵因素。

·大多數組織在應用如何取得偉大成就的法則方面做得很糟糕,許多公司的機制似乎完全阻止了人們利用這些法則發揮自身或所在團隊的優勢。所以企業有必要瞭解這些法則並廣泛應用它們。

·關於偉大成就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刻意練習的困難。最重要的障礙是思維上的,無論任何領域,即使在人們通常認為對身體要求最嚴格的運動領域也不例外。在所有領域中,刻意練習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而這會讓人疲憊不堪。如果刻意練習如此困難、令人不愉快,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讓人經受痛苦,那為什麼有些人還要數十年如一日地重複這個過程,而大多數人卻不這樣做?刻意練習所必需的激情來自哪裡?這個問題相當深奧,但其答案正在顯現。

關於偉大成就的新認識非常有威力,因為它有廣泛的通用性。研究者在更多、更廣泛的領域內繼續測試,結果證明它始終有效。因此,在所有領域中對它的應用似乎都不可或缺,而且這樣做的緊迫性越來越強。

你可能會說,這種新理解出現得正是時候,因為每個領域對它的需求都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大。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最明顯的是,在幾乎所有領域中,工作的標準都在不斷提高。稍微誇大地說,任何地方的人們都把幾乎所有事情做得更好了。無論到任何地方,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例子。在自己家裡,你會看到,每一年你都能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電腦,相同的現象也發生在其他領域。你父母的汽車跑了多少里程?或許5萬英里?但如果你的新豐田車能開上20萬英里,那任何人都不會感到驚訝。相比5年前,如今一台惠而浦洗衣機(或任何其他名牌)有了更多功能,用水量更少,耗電量更少,經過通貨膨脹調整以後的花費也更少。在世界範圍內的每一個行業中,為了贏得競爭,企業必須在最高水準上進行運作和持續改進。因此,偉大成就變得更有價值了。

在個人成就的幾乎所有領域,這種趨勢都是一樣的。例如體育活動,不僅很有娛樂性,而且正如我們即將看到的那樣,還可以啟發我們在商業和其他領域獲得偉大成就,而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輸贏。我們都知道,體育紀錄總是會被打破的,但是我們通常不會留心這個進程如何奇妙,以及是如何發生的。舉例來說,100年前,代表著當時地球上人類最好成績的奧運會紀錄,今天卻只相當於高中生的水平。1908年奧運會男子200米冠軍的成績是22.6秒,現在的高中生紀錄比它還快2秒,這是一個巨大的差距。今天,高中生馬拉松比賽的最好成績比1908年的奧運冠軍快了20分鐘。如果你認為原因是現在的孩子更高大,那你錯了。哥本哈根大學的尼爾斯·H·塞切爾(Niels H. Secher)博士等人最近的研究表明,身高在跑步中不佔優勢,因為每跑一步,你都需要把自己提起來。「身材越小越好。」他說。

無論如何,在身材和力量均無關大局的場合中,標準不斷提高的模式也同樣呈現。比如,1924年的奧運會幾乎禁止在體操比賽中翻騰兩周,因為這被認為是危險動作,但今天人們都覺得這個動作單調乏味。

現代運動員更優秀,不是因為他們與前人相比身體結構有多大的不同,而是他們進行了更有效的訓練。這是需要我們記住的重要一點,非常重要。

知識行業水平的提高幾乎和體育界一樣快,13世紀偉大的英國學者、教育家培根曾指出,一個人需要學習30~40年才能熟練掌握數學。當時微積分還沒有被發明,但是今天,他所談到的數學已經被傳授給廣大的高中生。沒有人在意這件事,但是請想想這意味著什麼。和13世紀時相比這些內容的知識含量差別不大,人類的大腦也沒有什麼不同,700多年的時間對人類腦力的提升也幾乎沒有幫助。然而正如在體育界一樣,我們利用自己所擁有的資質做事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柴可夫斯基在1878年完成了他的小提琴協奏曲,他請著名小提琴家利奧波德·奧爾(Leopold Auer)將其演奏出來。奧爾看了曲譜後說不行,他認為這個作品無法演奏。但今天,每一個從音樂學院畢業的年輕小提琴手都能演奏這個曲子。曲譜是相同的,小提琴是相同的,人類也沒有改變,但人們已經學會了如何演奏得更好。

新研究表明,這個趨勢在持續中,即使在那些水平已經很高的領域也是如此。例如,一項針對世界國際象棋錦標賽而精心設計的研究發現,與19世紀第一次世界錦標賽相比,當今的比賽水平高得多。通過強大的棋類軟件,研究者發現,現在的棋手比之前的冠軍犯的戰術錯誤少得多。事實上,舊日的冠軍和現在的棋手相比,充其量只能算是高手水平,遠遠無法接近大師或冠軍的水平。研究者得出結論,在國際象棋中,智力水平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得到了大大提高。然而,比賽沒有改變,時間也不足以改變人類的大腦,發生改變的是,我們利用自己所擁有的資質做到的事情更多了。

在企業中,工作成效的標準比過去大大提升,這就提高了偉大成就的價值。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信息技術使顧客的能力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因此他們的要求更多。我們都明白這一點,因為我們都在網上購買過東西。作為買方,我們能得到比之前更多的信息:我們知道汽車經銷商花多少錢買車,我們知道加拿大處方藥品的價格,我們知道在美國校園書店賣135美元的課本從英國訂購只需70美元。戰略顧問加裡·哈默(Gary Hamel)曾說,如果靠顧客的無知來賺取利潤,你將會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