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 9 大即不佳 >

9 大即不佳

我們無法達成目標,並不是因為受到了阻撓,而是因為我們明確了達成低目標的道路。

——羅伯特·貝勞特

無論是在民間傳說還是歌謠裡,大灰狼都很壞,魁梧的大個子約翰也很壞,這彷彿在暗示“大”和“壞”總是在一起的。這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看法,因此許多人都認為它們是近義詞,實則不然。“大”可以“壞”,“壞”也可以“大”,但是它們不是一個詞,意思也不一樣,它們並沒有內在的必然聯繫。

大機會當然比小機會好,但小問題又比大問題好。有時候你想得到聖誕樹下最大的禮物,有時候你卻想得到最不起眼的小禮物。有時候你需要放肆地大笑或大哭一場,有時候你只會微微一笑或流下幾滴眼淚。“大和壞”與“小和好”之間並無關聯。

可見,“大就是壞”這種說法是一個謊言。

這幾乎是所有謊言中影響最壞的一個,因為如果你恐懼巨大的成功,你就會迴避它或故意懈怠下來。

誰會害怕“大”和“壞”?

將大的東西和結果放置在同一間屋子裡,很多人會猶豫,但也有很多人為之進取。提到“大”造成的印象,他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艱難、複雜和耗時。他們認為,“大”的目標難以達成,而且你一旦上手,情況就會很複雜。他們會感到壓力巨大,令人生畏。因為種種原因,人們害怕因追求巨大的成功而帶來的壓力和焦慮。他們怕追求成功會奪走他們與家人好友相聚的時間,還會奪走他們的健康。他們不確定是不是應該有遠大的理想,擔心萬一嘗試並且失敗之後會發生什麼不幸的事。他們思考這些問題到頭腦發漲,並且懷疑自己是否有“恐高症”。

這些有關“大”的觀念甚至造成了一種“疾病”,我們可以稱其為“恐大症”,即對大的東西過分恐懼。

當我們把“大”和“壞”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導致畏首畏尾的思考。降低目標能使我們感到安全,待在舒適區看上去是一種謹慎的做法。但是,其消極的一面也是顯而易見的——當“大”被認為不好時,各類小事就霸佔了我們的時間,因此遠大的理想就永遠見不到曙光。

顯而易見的錯誤

有多少船隻因為人們相信地球是平的而沒有啟航?人類無法在水下呼吸,無法在空中飛翔,無法進入太空探險——這些想像又在多大程度上造成了對人類進步的阻撓?以前,我們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來估測我們的極限,得到的好消息是:科學不是猜測,而是一種進步的藝術。

你的生活也是。

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你可以在地圖上明確地標注出邊界線,但是如果我們把這種方法運用在生活裡,邊界線就不是很明顯了。曾有人問我志存高遠是否現實,我沒有馬上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他:“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你的極限在哪裡嗎?”“我不知道。”他回答。所以,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追求進步方面的極限在哪裡,所以擔心自己在浪費時間 。如果有人告訴你,你永遠無法超越某一水平,或者要求你達到一個你自認為永遠無法超越的上限,你會怎麼選擇?選擇低目標還是高目標?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選擇更大的目標。為什麼?因為你不想給自己設限。

當你相信自己將成為一個有卓越成就的人,你就會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了。

在這種情況下,大目標為你思想上的飛躍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例如一名實習生想像自己參加董事會的場景,或者是一個身無分文的移民想像自己成為一個商業大亨。這種大膽的設想可能會威脅到你的舒適區,但同時也讓你相信自己能達成高遠的目標。你將提出不同的問題,走上不尋常的人生之路,並且不斷嘗試新事物,繼而釋放出你體內的巨大潛能。

沙比爾·巴蒂亞抵達美國的時候,身上只揣了250美元,但他心懷偉大的計劃和信念,相信自己能打造出一個新行業,並取得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他做到了,他創建了互聯網免費電子郵箱Hotmail。微軟公司見證了它的極速崛起,並最終以4億美元的高價買下了Hotmail。

據他的良師益友法魯克·阿加尼稱,沙比爾的成功得益於他志存高遠:“一個遠大的夢想使沙比爾從無數企業家中脫穎而出。即使在他一無所有、沒有足夠的資金時,他仍確信自己將建成一個市值上億美元的大公司。他對自己的信念從不懈怠,堅信自己不只是創建出一個普通的公司而已。但很久之後我才意識到,天啊,他可能真的要成功了。”

2011年,Hotmail位列全世界最成功的網絡郵箱服務供應商之一,擁有3.6億多名活躍用戶。

朝著偉大夢想前進

志存高遠對獲得非凡的結果非常重要。因為取得成功要求有所行動,而採取行動需要你首先有想法。但關鍵問題是,那些成為成功之跳板的行動都始於遠大的理想。 瞭解了這個關聯,你也就瞭解了志存高遠的重要性。

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時間,而且,你在工作時間中所做的事情決定了你能收穫什麼。你做的事情取決於你的思考,這樣你的夢想就會成為一個發射台,它將決定了你能取得多高的成就。

圖13 想法指導行動,行動決定收穫

要知道,每一個成就都是由你的行動、行動的方式和你的合作夥伴共同決定的。問題在於,做什麼、怎麼做、和誰做共同決定了你所獲得的成功的程度,而這種程度的成功並不會自然而然地發展成一種更好的組合,來取得下一階段的成功。某種做事的方式未必能為美好的未來打下基礎,和一個人的良好關係也不能自動成為與另一個人保持良好關係的平台。非常不幸,但事實就是這樣。如果你學著用一種方式做事,並且掌握了一套人際關係體系,這些因素都會發揮良好作用。但是,當你想獲得更好的成績時,這些方法就都失效了。到那時,你會發現你已經給自己設立了一個人為的“天花板”,並且難以突破。實際上,當你本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避免這種情況,但你把自己困住了。盡可能地為自己設立遠大的理想,為實現更高的目標而規劃做什麼、怎麼做以及和誰做。若要突破這種思維的巨型“盒子”,你可能要花費畢生精力才能夢想成真。

當人們談到“重建”自己的職業生涯時,小“盒子”往往是其深刻的根源。你現在獲得的成功將使你更強大,或者會讓你受到限制 。它要麼成為你下一階段成功的平台,要麼就會將你困入其中。

志存高遠會給你提供最佳的機會,讓你取得非凡的成果。當阿瑟·吉尼斯開辦了自己的第一家釀酒廠時,他簽了一個長達9 000年的租約。當J·K·羅琳醞釀哈利·波特的系列故事時,她雄心勃勃,甚至在她寫下第一本時就設想了主人公在霍格沃茨7年後發生的一切。山姆·沃爾頓的第一家沃爾瑪超市開業時,他就把自己的生意想像得很大——他認為自己需要不斷前進,並設計了未來的房產規劃,從而使遺產稅最小化。因為志存高遠,早在沃爾頓把生意做大之前,他就為家裡省下了大約110億~130億美元的遺產稅。要使最偉大的公司完成財富轉移,並且盡可能地避稅,就要從一開始就有大局觀,並做好規劃。

圖14 構建你的想法,選擇你的收穫

志存高遠不僅能運用在商業上。坎達絲·萊特納的女兒在一場醉駕車禍事故中喪生,肇事司機事後逃逸,於是她於1980年創建了反醉駕母親協會(Mothers Against Drunk Driving)。現在,此協會已經挽救了30多萬人的生命。瑞安·赫雷利亞茨1998年時才6歲,他聽了老師講的有關非洲的故事後備受鼓舞,並開始運送純淨水到非洲。如今,他創建的基金會“瑞安的井”已大大改善了非洲的飲用水條件,並將純淨水運到16個國家超過75萬人的手中。德萊克·凱歐尼歐意識到酒店裡每天更換新肥皂這一浪費行為的隱藏價值,於是他在2009年創立了“全球肥皂計劃”,該項計劃已經向21個國家提供了25萬塊肥皂,通過鼓勵窮人洗手來降低兒童的死亡率。

梯子上的橫木並不是用來休息的,只是為了在一隻腳邁向更高一格時,另一隻腳可以落一下腳。

——托馬斯·亨利·赫胥黎

提出大的問題可能讓人望而生畏,偉大的目標起初看起來都無法企及。然而,又有多少次,當你開始著手做某事,起初似乎費盡力氣,最後你卻發現它比你想像的要容易得多?有時候,事情比我們想像的更簡單,而有時候又確實困難得多。因此,你要意識到在成就高遠目標的旅途中,你將被歷練得更為強大。強大要求成長,當你成長了,也就強大了!看上去不可翻越的高山,當你站在山頂時就發現它可能只是一個小山丘——按照你的能力來看是如此。你的思維、你的技能、你的人際關係、你對於未來的追求以及要付出的代價都將在這次偉大的旅途中得到發展。

當你經歷了偉大,你就會變得偉大。

事關重大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蘿爾·德維克花了40多年時間研究自我概念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她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志存高遠的意義。

在對兒童的研究過程中,德維克發現了兩種行為思維模式:一種是發展模式,這樣的人通常眼光長遠,追求進步;另一種是固定模式,這樣的人會設定人為的限制來避免失敗。德維克稱,和擁有固定模式的兒童比起來,擁有發展模式的兒童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他們很少感到無助,並會做出更積極的努力,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知識。他們不給自己設限,而且更有可能發掘出自己的潛力。德維克指出,思維模式能夠而且確實在改變我們的人生。和其他習慣一樣,你也能夠改變你的思維模式,直到將正確的模式培養成習慣。

當斯科特·福斯特開始招賢納士、組建新團隊的時候,他警告說,參加絕密項目將讓你有很多機會去犯錯、去奮鬥,但是我們最終會做出一些值得在下半輩子回憶的事情。他把目光投在了全公司的耀眼新星的身上,但是只選擇了其中那些能夠立即應對挑戰的人。他一直在尋找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人,這也是他閱讀了德維克的書之後與她共同認可的觀點。為什麼這一點意義重大?也許你從未聽說過福斯特,但你肯定知道他組建的團隊——福斯特是蘋果公司的資深副總裁,正是他組建的團隊發明了iPhone手機。

給生活打氣

著眼大局意味著成功以及非凡的成果。追求一種擁有大局觀的生活,就意味著你可能擁有最好的生活。為此,你必須從大局出發思考問題,相信自己將擁有成功與幸福。你要堅信,只要人生不設限,成就和富足終會到來。

你不要畏懼志存高遠,而是要恐懼平庸、恐懼浪費、恐懼沒有全力以赴地活過。當我們不能夠志存高遠,我們就會有意無意地抗拒遠大的理想,我們會朝著較小的目標前進,或者錯過更大的機遇。如果勇氣不代表無所畏懼,而是超越畏懼,那麼志存高遠就意味著一個人並非沒有疑惑,而是能夠超越疑惑。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下生活,你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生活,才能發掘自己的潛力。

建議

1. 志存高遠。 停止追問自己:“接下來我要做什麼?”這至多是取得成功的慢車道,甚至是出口匝道。你要問自己更宏大的問題。一條很棒的經驗法則,就是在你生活中的每一處都雙倍下注。如果你的目標是10,那麼就要問自己:“我怎樣才能達到20?”為自己制定一個遠超過自己期待的目標,那麼你將做出能保障你原本目標的計劃。

2. 不要按照菜單點菜。 蘋果公司在1997年有一個很出名的廣告——“非同凡‘想’”,其中有很多著名人物,例如拳王阿里、鮑伯·迪倫、愛因斯坦、希區柯克、畢加索、甘地,以及其他一些名人。他們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從而改變了這個世界。重點在於他們從不選擇已提供的選項,而是創造出了史無前例的結果。正如該廣告提醒我們的一樣:“有些人非常瘋狂,認為自己能夠改變這個世界,他們也確實做到了。”

3. 大膽行動。 沒有大膽的行動,偉大的設想就不會有任何結果。一旦你提出了一個大問題,就要停下來想像一下:如果找不到答案,生活會是什麼祥?你可以向那些已經找到答案的人學習,看看他們的模式、體系、習慣和人際關係是怎樣的。我們都認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因此那些對別人有用的因素通常也適用於我們。

4. 不要恐懼失敗。 恐懼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擁有發展的思維模式,不要擔心你的未來。非凡的成就不僅建立在非凡的成功之上,它們也建立在失敗之上。更準確地說,成功必然要建立在失敗之上。失敗時,我們就會停下來,問問自己需要做什麼才能取得成功。你要在錯誤中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要害怕失敗,你應將失敗看作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堅持不懈地為發掘自己的真正潛力而奮鬥。

不要讓那些狹隘的思維限制了人生。從大局思考,志存高遠,大膽行動,然後看看你是否能改變生活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