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陸象先的邊緣政策 >

陸象先的邊緣政策

        唐朝末年,有一個名為陸象先的人,他的父親陸元方是武則天時的宰相,所以自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在青年時就氣度很大,以喜怒不形於色而聞名。

        陸象先早年做同州刺史,有一次家裡的僕人當街碰見他的下屬參軍(一種地方軍事官職),沒有下馬。這在當時雖然算是一件沒有禮貌的事,但也並不過分嚴重。參軍僅僅是刺史下屬負責軍事的官員,況且,刺史的僕人也未必認識他。但是,這位參軍卻大發雷霆,命人鞭打僕人,血流浹背。然後,參軍到陸的官府中稟告說:「下官冒犯了大人您,請您免去我的官職。」

        對此,陸象先早已知曉事情原委,從容答覆說:「身為奴僕,見到做官的人不下馬,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做官的人打了上司的家僕,罷官也可以,不罷官也可以。」說完,也不再理踩這位參軍,自顧自地翻開一本書看起來。參軍一時揣摩不透刺史的態度,不知如何回答,只好灰溜溜地悄然退了出去,從此收斂了很多。

        在衝突中,為了避免因為出錯而導致同歸於盡的後果,人們一定都希望找到一個剛好足夠阻嚇對手而又不會過火的回應方法。這種方法就是:使威脅變得緩和一點,創造一種風險,而不是一種確定性,表明可怕的事情有可能發生。這就是托馬斯‧謝林的邊緣政策想法。在其著作《衝突策略》裡,他有這樣的解釋:邊緣政策是故意創造一種可以辨認的風險,一種人們不能完全控制的風險。這一策略在於有意將形勢變得多少有點難以把握,其原因只是這種難以把握的形勢在對方看來可能難以承受,因而被迫忍耐下來。這等於將敵人置於一個雙方共擔的風險之下,對他進行干擾和威脅,又相當於是告訴他,假如他採取敵對行動,我們可能大為不安,以至於不管我們是不是願意,我們都會越過邊緣界線,採取行動與他同歸於盡,從而對他進行阻嚇。

        「邊緣」一詞實際上本身就有這樣的意思,它作為一種策略,可以將對手帶到災難的邊緣,迫使他撤退。肯尼迪在古巴導彈危機中採取的行動,被普遍視為成功運用邊緣政策的典範。

        邊緣政策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微妙策略,本質在於故意創造風險。這個風險應該大到讓你的對手難以承受的地步,從而迫使他按照你的意願行事,以化解這個風險。那麼是不是存在一條邊界線,在這一邊是安全的,一旦落到另一邊就要遭受滅頂之災?答案是否定的,並不存在這麼一個精確的臨界點,人們只是看見風險以無法控制的速度逐漸增長。理解邊緣政策的關鍵在於,必須意識到這裡所說的邊緣不是一座陡峭的懸崖,而是一道光滑的斜坡,它是慢慢變得越來越陡峭的。

        清朝名臣曾國藩手下有一員悍將,名叫陳國瑞。此人原是蒙古王爺僧格林沁的屬下大將,從未讀過書,是個粗魯莽撞之人。

        僧王死後,曾國藩接替剿捻事宜。正巧陳國瑞與劉銘任所統率的兩軍械鬥,曾國藩認為只有讓陳國瑞真心服自己,才有可能在今後真正使用他。於是曾國藩叫來陳國瑞,歷數他的劣跡暴行。當陳國瑞灰心喪氣,準備打退堂鼓時,曾國藩話鋒一轉,又表揚了他的勇敢、不好色、不貪財等優點,告訴他是個大有前途的將才,切不可以莽撞自毀前程。然後與陳國瑞約法三章。陳國瑞無言可辯,惟惟退出。

        但是,陳國瑞的野性難改,一回營就照樣不理睬曾國藩所下命令。看到軟的不行,曾國藩馬上請到聖旨,撤去陳國瑞幫辦軍務之職,剝去黃馬褂,責令戴罪立功。同時告訴他,如果再不聽令就要撤職查辦,發往軍台效力了。陳國瑞一想到那無酒無肉、無權無勢的生活,立即表示聽曾大人的話,率領部隊開往指定地點。

        和其他任何策略行動一樣,邊緣政策的目的是通過改變對方的期望來影響他的行動。我們普通人也可以加以運用,故意創造和操縱著一個在雙方看來同樣糟糕的結局的風險,引誘對手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