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博弈論的詭計: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堅定不移的力量 >

堅定不移的力量

        一位江西富商來到一個賣古玩字畫的店裡,看中了一套三件精美細緻的古硯,售價800兩銀子。富商認為價格太高,於是推說只看中了其中兩件,要店主降價。店主看了看他,要價仍是800兩。富商不願掏錢。這時店主慢悠悠地開口說:「這樣看來,你是沒有看中我這套東西。既然這樣,我怎麼好意思再賣給別人呢?」說著,他隨手拿起一件丟在了地上,精緻的古硯馬上摔得粉碎。富商見自己喜愛的古硯被摔碎了,再也沒法矜持下去,急忙阻攔,問剩下的兩件賣多少錢?店主伸手比了一下:800兩。富商覺得太離譜了,又要求降價。店主並不答話,把另一件古硯摔在地上。富商覺得只剩下最後一件了總該降價了吧。誰知店主面色不改,仍要800兩。富商有些生氣地說:「難道一件和三件的價錢一樣嗎?」店主想了想,微然一笑說道:「是不應該一個價錢,我這一件賣1000兩。」富商還在猶豫,店主又把最後一件古硯拿在手裡。富商再也沉不住氣了,請求店主不要再毀了,他願意出1000兩銀子把這套殘缺不全的古硯買走。

        交易完成以後,看得目瞪口呆兼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小夥計問店主:「為什麼摔掉了兩件,反而賣了1000兩銀子?」店主回答說:「物以稀為貴。富商喜歡收藏古硯,只要他軎歡上的東西,是絕不會輕易放掉的。我摔掉兩件,剩下的一件當然價錢就更高了。」

        在討價還價當中,拒不妥協的態度究競是怎樣擴大了店主收益的呢?一旦你下定決心堅守一個立場,對方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接受,要麼放棄。蛋糕正在融化,對於雙方都是一種無形的壓力。

        比如戴高樂曾經單方面宣佈要將英國拒於歐共體之外,一次是1963年,一次是1968年;其他國家面臨兩種選擇,要麼接受戴高樂的否決票,要麼分裂歐共體。當然,戴高樂常謹慎地衡量過自己的立場,斷定這一立場會被接受。他這麼做使法國獨佔了大部分戰利品,也剝奪了另一方重新考慮整個局面、提出一個可被接受的相反建議的機會。

        在實踐中,堅持到底、拒不妥協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理由有二。

        第一,討價還價通常會將今天談判桌上的議題以外的事項牽扯進來。大家知道你一直以來都是貪得無厭的,因此以後不大願意跟你進行談判。又或者,下一次他們可能採取一種更加堅定的態度,力求挽回他們認為自己將要輸掉的東西。在個人層面上,一次不公平的勝利很可能破壞商業關係,甚至破壞人際關係。

        第二,達到必要程度的拒不妥協並不容易。戴高樂通過他的個性做到了這一點。不過這樣做是要付出代價的。一種頑固死硬的個性可不是你想有就有,想改變就能改變的。儘管有些時候頑固死硬的個性可能拖垮一個對立者,迫使他做出讓步,但同樣可能使自己的小損失變成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