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 安全空間 >

安全空間

99個成功抵不過一個失敗

「泰坦尼克」號撞到了冰山,1500多人葬身海底。之所以會死這麼多人,除了碰到冰山運氣實在不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船上沒有足夠的救生艇。如果有救生艇,羅斯和傑克的人生會是另一個樣子。可是當時人們認為,「泰坦尼克」號是永不沉沒的豪華巨輪,所有設備都是全新的,怎麼可能用到救生艇呢?

然而,歷史用鮮血告訴我們:再穩固的系統,如果沒有預留足夠的安全空間,都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

有一個夜晚,我從辦公室離開的時候已經11點多了。這個點,路上車輛已經很少,尤其是在這條單行道上。我一邊開車一邊聽著歌曲,腦子裡想著明天的工作。突然,對面衝過來一輛逆行的汽車,刺眼的遠光燈讓我不由瞇起眼。我下意識地一腳急剎車。伴隨著「吱——」的剎車聲,強烈的遠光燈從我車旁呼嘯而過。

什麼是安全空間?簡單說,就是為了保證系統的正常運作,或在極端情況下,為了不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所做的準備。很難想像,在無人的街道上,一條單行道上,怎麼就會偏偏在我駛過的時候出現一輛疾駛的逆行車?可是生活就是這樣,小概率事件必然發生。

我是幸運的,避開了對面逆行疾駛的車輛,要不然你就看不到這些文字了。可是萬一相撞,後果就難以預料。

為了減少類似這樣的小概率事件造成的嚴重後果,所有的汽車都會設置安全帶和安全氣囊;當然,安全帶能夠起作用的前提是你要繫著安全帶。

我們生活中很多事情背後,都有一個預防小概率事件的備份系統。比如:汽車後備廂有一個備用輪胎;電梯如果繩索斷了,有一個緊急制動的安全鉗會起作用等等。

你是不是覺得,這都是些習以為常的事情,沒什麼了不起?可是,這個看似淺顯的道理,卻是我們在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

你有沒有臨到交稿或演講了,卻發現唯一的Word文件或PPT文件打不開的經歷?你有沒有看到身邊的人生了重病,卻沒有保險,跪地求救,發起募捐?如果你或你家裡的賺錢主力突然失業了,沒有了工資,你的家庭生活會受到多大影響?如果你上班的時候家裡失火了,一切付之一炬,你能微笑著在廢墟前留影嗎?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歷或者擔心,你就懂得安全空間是多麼重要了。即使我們做對了99%的事情,只要1%的事情搞砸,造成的損失就會放大10000倍,因為在一個系統中,不同的事情對結果的影響是不均衡的。這種影響力的分佈是符合冪律分佈的:那些偶然的、意外的小概率事件的結果,往往造成致命的後果。而安全空間,就是人類在無數次犯錯之後總結出來的對小概率事件的應對之道。

2010年,沃倫·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來中國的時候,央視《對話》節目採訪兩人。節目中,查理·芒格發言不多,但其中有一句話是:

「安全空間」這個概念是由一位很聰明的人在經歷人生許多挫折後建立起來的,它非常有創造性。(他說的聰明人,自然是指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

如果安全空間如此重要,那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安全空間呢?

冗余備份

建立安全空間,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構建冗余備份。

一、完整備份

構建冗余備份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再來一瓶。我們有兩個眼睛,兩個耳朵,兩個鼻孔,兩個腎臟……除了美觀的原因,它們也互為備份。你的畢業論文,除了電腦裡那一份,U盤、郵箱和網盤裡應該各有一份。這些都是完整的冗余備份。

不過,安全和成本、效率之間往往不可兼得。不是所有的場合都有條件複製一個完整的方案,因為越安全就意味著越浪費。有時候為了安全,進行完整備份的成本是無法承受的。

怎麼辦?

二、關鍵節點備份

人們想出了退而求其次的辦法:不備份整個系統,而是備份最關鍵的部分。

飛機上的關鍵部分,如全數字電傳操作和液壓系統,會被一式三份地進行備份,專業術語叫「三重模塊冗余」(TMR)。在三個替補部件全部發生故障前,系統能夠一直保持正常運轉。

微信在春節這樣的流量高峰期,對服務器的響應能力需求是平時的幾十倍。如果依靠新增服務器來保證系統像平時一樣流暢,姑且不說耗資驚人;就算能夠花得起這錢,那也是巨大的浪費——平時根本不需要這麼大的處理能力。

那怎麼辦?騰訊採取的策略是:優先保證核心功能的運行。比如,在高峰期,一定要確保發紅包的數據準確,因為把錢弄錯可是大問題。這個時候,微信系統對文字消息的數據準確性可能降低。如果資源不夠,微信甚至對文字消息的時間順序都不去校檢——這意味著,你先收到的信息可能是對方較晚發送的。但是,為了給核心功能留下足夠的安全空間,同時又要盡可能降低成本,這樣的犧牲也是可以接受的。

再如,如果你有一輛電動汽車特斯拉,那麼當你的儀表盤顯示汽車電量為零的時候,實際上電池裡面還有10%的電量。這部分電量是用戶不能使用的。這是為了保證在極端情況下——你的汽車沒電了,又好多天不充電,你的電池不會過度放電,影響安全和性能。

創造優先保證系統核心功能的安全空間,是人們在安全和成本效率之間尋求平衡的通常做法。比如,公司的核心部門一定要設置儲備幹部,以防止業務風險;如果你的主要資產是你的房子,那麼你就應該為你的房產買一份保險。

這些關鍵環節的安全空間,能夠避免你在極端情況下的尷尬。通過冗余備份來構建安全空間,除了完整備份和關鍵環節備份外,我們還有另一種備份方法:解決方案備份。

三、解決方案備份——Plan B

所謂解決方案備份,就是我們常說的B計劃。我們不一定需要對原來的系統進行備份;只要我們在極端情況發生時,有一個能夠實現同一個目標的解決方案就可以。

發生火災時,消防通道便是電梯的Plan B;戰爭時期,高速公路便是機場跑道的Plan B。我們的職業生涯,也需要一個Plan B。LinkedIn(領英)和PayPal(貝寶)的創始人霍夫曼有一個非常著名的ABZ理論。他認為,你在任何時候都要有三個計劃:ABZ計劃。

A計劃,是你目前能夠長期從事,並且值得持續投入的工作,例如你現在的工作。

B計劃,是在A計劃之外,你應該給自己創造的新職業機會。萬一A計劃有問題,你可以有應對的方案。

Z計劃,是用來應對最糟糕狀況的備用計劃,即假如有一天,你倒霉透頂,你的A計劃和B計劃都失敗或失效了,你應該有一個可以保證自己生存的計劃。比如,存足夠的錢,在半年沒工作的情況下,生活質量也不會下降。

霍夫曼的ABZ計劃裡,B計劃就是一個備用的解決方案,就像有了電梯仍然需要樓梯一樣。而Z計劃是我們的關鍵系統備份:留下足夠的錢,保證系統核心功能正常運作。

我們往往不願意面對或承認最糟糕的情況會發生;但是,只有為最糟糕的情況提前做打算和準備,才能真正減少和避免最糟糕的情況發生。

上面所有的內容,都是通過構建一個冗余備份來創造安全空間:冗余的系統、冗余的關鍵功能、冗余的解決方案。然而,只要是構建冗余,就需要額外的資本和投入。如果我們的資本不夠或者不想投入這些資本,還能創造安全空間嗎?答案是,能。

冗余的反面:精簡

萬物陰陽相生。創造安全空間,除了冗余的辦法之外,還可以通過精簡來獲得。這是為什麼呢?

冗余的思路是:如果一個小概率事件發生的結果很危險,那麼就需要有一個預案來避免這個糟糕的結果。

而概率論告訴我們:生活其實是一系列排列組合的計算。要獲得最大的勝算,聰明的辦法就是「只在有勝算的情況下出手」。我們通過減少做決策的次數提高決策勝率,也能夠創建安全空間。這就好比如果你不希望路過河邊時淹死——你可以通過帶救生衣來應對這一情況;也可以通過減少去河邊的次數,只選擇風和日麗且有救生員在身邊的情況去河邊。

這一思路早在《孫子兵法》裡就精闢地提出了:「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是指真正優秀的指揮官,是確保已經可以勝利了,才出手求戰。「先勝後戰」便是指有了足夠的勝算,就有了足夠的安全空間,這時候再行動才正確。不懂戰爭的人,是先出來打仗,期望在打的過程中贏得戰爭。

如何確保「先勝後戰」?巴菲特曾經精闢又通俗地解釋:「以4毛錢的價格買價值1塊錢的東西。」中間相差的6毛錢,就是你的安全空間。

聽起來很簡單啊,只在確保有勝算的情況下才做出決策。可你真的懂了,又能做到嗎?

簡單的法則最難堅持

2007年年底,正是A股瘋狂的時候。我的好朋友A一直對股市賺錢半信半疑,所以一直都沒有投入股市。可是這時候他有點按捺不住了。隔壁的大媽當時把棺材本兒拿出來投資的時候,他還勸人家要小心。可是現在大媽已經賺了20多萬,他反而成了「愚蠢的守舊派」。

自己真的落伍了?小A開始研究股市。這時候所有人都告訴他:股市雖然有點泡沫,但是一定不會下跌,因為政府不讓。為什麼?2008年奧運會,要保持國際形象,不能讓股市大跌。我們比起美國股市還差很多,現在才5000點;我們國家這麼多人,至少要到10000點才合理……

所有人都賺錢了,所有人都告訴他:自己是股神,如何會選股,如何輕鬆賺了100萬。小A心動了,拿出存折去開戶了。

我們知道只在確保有勝算的情況下才做出決策。可是,當隔壁二狗都在賺錢,你還傻傻地待在原地,你能堅持得住嗎?這個時候連二狗都賺錢了,難道不是有勝算的時候嗎?

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判斷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往往是聽「所有人」的意見,而不是自己獨立思考和分析。而當你思考的結果是導致自己錯過巨大機會的時候,你的懊惱、沮喪會讓自己更加懷疑先前的決定。

現在,你成為人群中的一員。終於,你也賺到了股市的錢。你開始認為自己也是股神,只不過自己發現得有點晚,直到股市暴跌的突然來臨。

永遠不要僅僅通過別人是否賺了大錢,來判斷這件事情是否值得做。而這,卻往往正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做法。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市場經濟不就是哪裡賺錢多,哪裡吸引資源投入嗎?不,賺錢和賺錢是不一樣的。你必須考慮賺錢背後承擔的風險。同樣是賺100萬元,販毒和創業做IT(信息科技)公司完全不一樣。前者的風險是掉腦袋,而後者大不了從頭再來。考試作弊拿到高分你也不要羨慕;成就背後的代價,可能毀掉你一生。

然而,在一帆風順的時候進行風險控制,是一件看起來很傻的事情,因為得不到驗證,所以風險控制的價值得不到認可。正如巴菲特所說:同樣賺到100萬,一個是承擔低風險,一個是承擔高風險。但是市場平穩的時候,沒人知道風險有多大。除非潮水退去,否則無從分辨誰在裸泳。

所以,如果你要能夠堅持只在有勝算的時候做決策,就要有能力在受到高風險、高回報的誘惑時保持冷靜。

靠等待賺錢

如果我們採取「只在有勝算的情況下出手」的策略,那麼由於出手條件非常苛刻,可以出手的機會就很少:你要過濾掉太多雖然可能會成功,但是沒有十足把握的機會。不過,你卻能極大地避免風險。

從結果上看,你似乎在「靠等待賺錢」。正如查理·芒格所說:嘗試做成千上萬的小事很難。但試著把幾件事做好,就會有好的結果。少數幾個好的決策在長期能帶來成功。我不介意在很長的時間裡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靠等待賺錢,並不意味著你在等待期間無所事事。你要做的是避免犯錯,這是很重要的工作。要做到避免犯錯,查理·芒格說有兩點很重要。一是要花很多時間思考。查理·芒格和巴菲特的日程非常寬鬆,把大量時間用來思考。你考慮得越周全,犯錯的機會就越小。二是要避免讓自己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大多數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認為自己還不夠忙,可是越忙越容易出錯。而出錯會打斷投資的復利效應,這樣的代價非常不划算。

和耐心一樣重要的是勇氣。你一旦發現機會,就要全力以赴。就像守株待兔的獵人,等待的機會終於到來,必須給出致命一擊。

而我們在多數情況下,做決定的時候不果敢,投入的時候不堅決;做判斷的時候不獨立,看到別人賺錢的時候不甘心。上述任何一點,都違背構建安全空間的原則。增加系統的冗余和提升決策的質量,是創造安全空間的兩大途徑。

除此之外,《黑天鵝》的作者尼古拉斯·塔勒布在新書《反脆弱》裡提出了第三條路徑——構建反脆弱的安全空間。

構建反脆弱的安全空間

我們前面的思路大致分成兩種:冗余——是對系統發生極端情況時,有備份來抵禦嚴重影響;精簡——是減少有風險的決策,提高成功率,減少甚至消除極端情況的發生。

而《反脆弱》提出了全新的思路:不是對系統的結果進行應對,而是直接改變系統的性質。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系統是很脆弱的。這裡的脆弱,是指遇到極端情況之後會造成巨大的損失。比如一個玻璃球,摔到地上將粉身碎骨。

而有些系統是強韌的。這裡的強韌,是指遇到極端情況後能夠自動恢復。比如一個塑膠球,摔到地上之後很快就會恢復原樣。

而有些系統是反脆弱的。反脆弱是指,遇到極端情況之後反而能夠獲得更大的益處。比如一個雪球,摔到雪地裡反而會越滾越大。

因此,我們如果想增加安全空間,不需要糾結地預測什麼時候發生極端事件,如何減少極端事件的發生,而是想辦法加強系統的反脆弱性。一個罕見的嚴重事件帶來的影響,遠遠大於較小衝擊的累積影響。比如,在山上走,不幸被一塊100斤的大石頭砸中,必然造成重度傷殘;但如果是偶爾有塊1斤的石頭砸到你,就算來了100下,那也會輕鬆得多。

因此,我們可以把一個要承擔極端嚴重後果的系統,變為一個持續承受小衝擊的系統。比如,中央集權的系統,一旦遭遇嚴重權力挑戰,就會分崩離析;而一個分權式的系統,遭到權力挑戰,能夠自我修復,甚至強化系統。一個按照商業計劃書來創業的團隊,一旦遇到未預料的事件,便滿盤皆輸;而一個快速試錯、精益創業的團隊,遇到未預料的事件,不僅有能力應對,還可能將其發展為新機會。

更重要的是,塔勒布提出,我們可以通過利用事物的非線性規律來應對各種始料未及的事情。所謂「非線性」,就是原因和結果之間的關係不是平均分佈,而是不成比例地放大或縮小。比如,你花100元買火災險,一旦發生火災,賠償的金額遠大於投入。利用這種非對稱性,我們便能用很小的成本改變系統性質。這便是塔勒布提出的通過提升系統反脆弱的能力,降低系統對安全空間的要求。這便成為我們管理安全空間的第三種思路。關於這部分內容,如果你感興趣可以閱讀原書,或者在個人知識管理公眾號中回復「反脆弱」,直達《成甲說書之反脆弱》。

總結

1.由於冪律分佈定律,小概率事件會造成極端嚴重的後果。

2.為了避免此前的努力付之一炬,我們應該構建安全空間,保證復利效應持續起作用。

3.為了構建安全空間,我們可以從三個思路出發:

(1)設計冗余備份,保證系統正常運作。

(2)提高決策質量,減少極端事件的發生概率。

(3)提升系統的反脆弱性,增強系統對極端事件的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