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 自序 >

自序

我是從2008年開始接觸知識管理的。主要的原因是自己在幾次創業過程中,迫切地感受到需要盡快地提升自我認知能力。那時候,對於「知識管理」這個詞,大家還都很陌生。關於「知識管理」這個話題的書籍和資料也寥寥無幾,已有的書籍、課程一般都是關於具體方法和工具的介紹,比如思維導圖、速記、溝通技能等等。

可是,在參加很多培訓和課程之後,我反而更加困惑了:感覺學了很多東西,好像當時課上聽懂了,可是課後也沒怎麼用上,隔一段時間就都忘了。有沒有一種課程,是教你學習「怎麼學習」的呢?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從各個地方學習關於「怎麼學習」的知識,開始慢慢地把從不同領域獲取的信息整合起來,嘗試著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

第一個轉折發生在2010年。在我堅持記反思日記的第三個月,自己感覺有點堅持不下去了——因為似乎沒什麼用。這時候,我無意中看到了《美國之夢:富蘭克林自己的故事》,一本關於富蘭克林的傳記。在這本傳記中有這樣一段:

富蘭克林要培養自己養成13個道德準則,採用了「集中精力一次實踐一項,待一種習慣養成之後,再實踐另一項」的方法。為了監督自己,他便每日自省,把道德要求和自己的行為做比較,持之以恆。

這個做法給了我極大的啟發:我一直困擾於學了新知識記不住,用不上。如果富蘭克林可以通過每天自省一個習慣來鍛煉自己,我是否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掌握學習到的新知識呢?從此之後,我的日記開始變成了每日的自省,後來又演化成我獨特的「晨修」工作,通過反思晨修,將學到的知識內化,形成戰鬥力。這是我對知識管理理解的入門,而這個過程也為我打下了重要的基本功。到今天(2016年),這個習慣已經持續了近7年,我從中受益良多。

第二個轉折是在2012年。在兩年多的反思晨修中,我逐漸發現一個問題:我學到的知識越多,越覺得不對勁。雖然我掌握了很多方法,可是每項知識都是單獨解決特定問題的;有時候覺得有些方法之間似乎有些聯繫又有些衝突,就好像幾股真氣在體內互相衝撞、無法融合。可是問題究竟是什麼,一直沒想明白,直到我看到查理·芒格的演講錄《窮查理寶典》後,才茅塞頓開。芒格在普世智慧演講中提到的第一個關鍵原則就是:「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記住一些事物,試圖把它們硬湊起來,那你無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須依靠模型組成的框架來安排你的經驗。」

原來,過去看似複雜的知識和道理,可以通過基本的模型和框架來統一安排,而這些模型和框架,就是芒格說的普世智慧。

受到芒格的巨大啟發,我開始投入到學習和構建自己框架體系的過程中。從2012年到2016年,在4年多的時間裡,我慢慢地形成了自己對知識管理的獨特認知。

在我看來,一切的學習和努力無非三個目標:一是解釋問題,二是解決問題,三是預測問題。應該說,沒有哪個人的學習會超過這個範疇,而評價學習是否有效的標準就很明確了,那就是:學習之後,你的行為或認知是否發生了改變。如果你上了一年MBA(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可回到公司之後,自己的管理方式完全沒有改變,那麼你的學習顯然是無效的。

所以,以這樣一個認知作為基礎,我們對知識管理的理解也就清晰了:知識管理就是通過對外部信息進行加工,提高我們改變認知或行動的速度。在這個理解基礎上再去看現在形形色色的學習方法和管理技巧,就能看出大家對知識管理的認識大概存在著三個維度。

第一個是數據管理的維度。在這個維度上,我們所談論的知識管理更多是具體的數據層面技巧。比如,下載的文件怎麼保存?學到的知識點怎麼歸類?如何快速搜索文件?如何給文件貼標籤?怎樣整理文件夾?在哪裡找到合適的書單?等等。

第二個是信息管理的維度。在這個維度上,我們關注的是怎樣更好地理解、消化和應用獲得的各個知識點。有很多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組織起來強化這一過程,比如:如何做讀書筆記?如何用思維導圖增強理解?學習中精讀和泛讀的區別、行動學習法、刻意練習等等。而能夠有效利用這些方法,也是一個學習者進階的標誌——能夠有效地把學到的知識用於解決問題。

第三個是底層規律的維度。在這個維度上,我們關心的不僅僅是具體的方法和技巧,更關心自己的認知深度:我們必須在大量具體知識積澱的基礎上,形成更宏觀和抽像的理解,在深層次上掌握普遍規律,從而將之前學到的繁雜的知識用一根線串起來,在具體知識之外找到新的答案,將有形化為無形,又將無形用於有形。

2012年,我第一次利用查理·芒格提到的方法做了一次實驗,實驗結果讓我十分震驚。

我應邀在一個學習型網站上開設個人知識管理課程。由於我自己既不是職業培訓師,也沒有什麼知名度,所以如何讓大家對我的課程感興趣並願意付費購買就成了一個難題。當時,我能夠展示、銷售自己的地方主要是課程介紹頁面。換句話說,我需要在一個課程頁面內通過文案來營銷自己。而寫營銷文案是我此前完全沒有接觸過的事情。

我並沒有著急去搜索如何寫一篇營銷文案這樣的技巧,而是第一次開始利用芒格提到的方法:深刻理解問題的實質,然後用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規律去解決問題。撰寫營銷文案,本質上是一個建立信任的過程;那麼關於建立信任這件事情,心理學上就有很多方法來構建和增進認同。我找到心理學書籍中構建信任和認同的內容,並且以一個做營銷多年的朋友寫過的文案為參照對象,仔細分析其中用到的心理學原理,然後按照自己的理解應用這些心理學成果來寫我的文案。

我原本以為,自己這麼一個文案新手,第一次就得寫需要進行實際銷售的產品,而這個產品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非職業培訓師的培訓課程,難度也太大了,所以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可結果卻出乎我的意料:同期上線的那一批課程中,我的課程付費人數快速增長,不到3天,名額就全部售出,而當時還有其他老師的課程銷量為0。甚至我的課程停止報名之後,還有用戶不斷咨詢怎麼能補上報名,為了加塞還願意多出錢。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當我們掌握底層規律並以此分析問題時,即使是一個新手,也能瞬間超越眾多按部就班工作很久的「職業」專家。這種經歷太奇妙了!

那次的經歷成為一個契機,我越來越多地嘗試和應用這樣的方法,激勵著自己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底層規律。我慢慢地理解,為什麼「少即是多」,為什麼有些知識會比另一些知識有著更強大的力量。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步形成了「臨界知識」這一概念。這一概念脫胎於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或者應該說,芒格提到的普世智慧都屬於臨界知識,但是有些不那麼「普世」,但仍然能夠在一個專業或者較為廣泛的領域中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同樣具有臨界效應。因此,我將這些規律一併納入「臨界知識」的關注範圍中。

探索到知識管理底層規律這一層次上時,我們對學習的理解就慢慢不一樣了。過去我們認為,學習主要是輸入和消化的過程:我們通過閱讀更多的書籍,參加更多的課程和培訓,讓自己增加更多的輸入。而當我們理解了底層規律在知識管理體系中的價值後,學習就變成了一個生長和創造的過程:知識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點,而是彼此聯繫、相互接觸,甚至在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中,不斷產生新的啟發和認識。知識開始了自己的生長!

在我看來,只有讓自己對學習的理解達到這個層面,才能真正在學海無涯中找到一葉扁舟。在這個層次上,我常常講,對於學習這件事情,自己是最好的老師。理解了底層規律,自己就是一個煉丹爐:外部輸入的東西,經過加工形成全新而又熟悉的認知;而反過來,這種認知又進一步增進你對外部輸入的理解,甚至可能會超出作者本身的認知來看問題。

可是,現在人們的學習大都集中在第一個層次,有一部分人達到了第二個層次。而在第三個層次上,至少我身邊認識的人中,真正融會貫通、把底層規律用到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屈指可數。學習改變底層認知,對每個人都有巨大意義和價值,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非常稀缺。我自己從中受益匪淺。如果能夠讓更多人從這個層面認識學習和知識管理,那無論對於個人的素養提升還是各行業高層次人才的儲備,都有積極意義。

而這也成了我寫這本書的初衷之一。

「是什麼曾經拯救過你,你最好就用它來更好地拯救這個世界。」

我自己曾經在學習「學習」的過程中,有過太多困惑和迷茫,只能從不同角落裡收集隻言片語來咀嚼思考。然而,我發現我過去遇到的問題,到今天還有很多人在不斷經歷著,所以我希望把我現在的一些感悟和認識分享出來——這些認知可能會有偏差甚至錯誤,但是我相信,對大家提升自己的學習效能還是會有啟發的。

第二,寫這本書也是自我實現的一部分。我從2007年就開始不斷地尋找自己生命的熱情所在。後來發現,激勵我充滿熱情,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生活的原因是:我享受這種激發別人潛能、幫助別人的成就感。2009年,我第四次創業。當時,我在公司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激勵團隊成員的成長,這也是我的巨大熱情所在。在繁忙的創業中,我仍然盡量抽出時間準備各種單從物質回報上看「性價比」極低的沙龍與課程:從在第九課堂進行個人知識管理的課程分享,再到在羅輯思維「得到」上開設《成甲說書》節目。這些看似不相關的事情,其實都是來自我「享受激勵、幫助別人的成就感」這一原始動力。而這一點,也是我在生活中踐行黃金思維圈,從「why」(為什麼)出發的一部分。所以,這本書也是我對這種生活哲學的應用。

第三,寫書也是我的承諾和責任。促成我寫這本書的重要原因,是我生活中的老師——前中央電視台記者組組長、現多角度沙龍聯盟主席徐金琪大哥。徐大哥亦師亦友。當年他參加我在第九課堂的個人知識管理課程,我們因此結緣;而他連續三次報名參加同一門課,後來又多次鼓勵和支持我將自己在知識管理中的認識集結成書。而在這個過程中,又有眾籌出書的眾多認識或者不認識的朋友們支持……大家的信任和支持,都是我寫作本書的動力。

從內容上說,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發現和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常見的核心臨界知識及其解釋和應用」。

第一部分,我會介紹為什麼知識和知識是不一樣的,有些知識比其他知識的威力更大。少數的知識能夠給我們帶來關鍵的影響,這就是臨界知識。

第二部分,對於學習臨界知識而言,首先要掌握的是底層思維和方法,其次才是具體的知識和技能。

第三部分,在掌握了理念和方法的基礎上,回到核心問題:如何找到有價值的臨界知識並把它應用到生活中。

第四部分,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框架來安排自己的臨界知識,當然,有一些臨界知識是通用的。我在介紹這些知識的同時也提供了應用的案例供大家參考。

我自己認為,這本書的特色在於:不同於傳統講學習或知識管理的書按照組織結構或者學習方法來講,我更多是注重底層方法、思考邏輯和案例展示,希望用問題的結構而非信息的結構來展開全書。在這個過程中,既有我對學習和知識是什麼的宏觀思考,也有實際應用的具體案例。這對不瞭解什麼是知識管理或者還看不到宏觀層面和底層認知的學習者而言,可能會有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學習」這件事情。甚至對已經有多年知識管理經驗的人而言,這本書也可以提供啟發和借鑒。

此外,在過去6年裡,我堅持每年閱讀不少於100本書,同時還保持了每天兩小時反思晨修的習慣。這對我理解知識管理的高效輸入有極大幫助。與此同時,我又是一個「好為人師」、不斷尋求在輸出中加深認識的人。從2009年開始我就組織「知行社」進行分享(2012年停辦);2012年在第九課堂開設「個人知識管理」課程,學員評分的滿分為10分,而我的課程平均得分高達9.95分,成為第九課堂得分最高的課程;再後來,我在羅輯思維「得到」上開設《成甲說書》,開始以每週一本書的高強度進行知識輸出。這些知識輸出的經驗,又讓我對理解知識管理核心要點有了更多自己的認識。同時,我不是一個職業培訓師,並不靠知識管理培訓講課為生,因此我寫書和講課也不擔心洩漏課程核心內容;相反,我一邊在自己的公司中大量實踐和改進我所講的方法,一邊期待看到更多人加入這一事業,一起推動我們對知識管理的進一步深入認識。我想,我的這些經歷和背景讓我能夠把學習「學習」這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講清楚,並用實戰的方式讓大家理解。這種形式,能讓更多人有機會在生活、工作、創業中親身感受這一認知變化帶來的積極影響,就像我第一次用這個方法寫文案時感受到的神奇一樣。

最後,本書中提到的方法和理念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因為方法本身也是基於價值觀的。比如「堅持小的習慣和努力,累積大的突變」,「構建底層認知是理解複雜現象的關鍵,而底層認知本身要步步為營,偷不得懶」……這些價值觀和當今時代一些人追求一切「唯快不破」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尤其是還希望在學習底層認知這件事情上也要有速成法,這一點我是幫不上忙的。說來慚愧,我在「得到」上曾經上線過一期節目叫作《如何工作三年獲得十年經驗》,題目本身就利用了這種「速成」心態,結果節目銷量頗佳。可是答案可能和追求速成的人想像的不一樣——堅持從底層思考,這樣的習慣培養訓練三年,你比有十年工作技巧的人成長得都要快。從這一點上說,全書也是一種速成法,一種以慢為快的速成法。

當然,本書也有局限。

首先,前面提到知識管理的三個層次,分別是數據、信息和底層規律。這本書更多地討論了第三個層次,第一、第二層次涉及的內容較少。

其次,對跨學科臨界知識的理解也有局限。畢竟我在學習「學習」這條道路上探索也不過6年時間,對「臨界知識」的學習與思考也才3年。3年時間,我對這些跨學科的臨界知識從自己應用的角度進行了粗淺的理解,可能會有偏差甚至錯誤,也希望廣大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吝賜教。

關於本書的一切建議,歡迎通過我的微信公眾號留言。掃瞄左圖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號「個人知識管理」(搜索:pkm100)。

最後,無論如何,這本書是我將自己這一階段關於知識管理的所有認知的一個毫無保留的展示。也許因為我的能力、認知的局限,這本書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你至少可以相信,我是用了十二分的認真和努力完成這本書的。10萬字初稿完成後,經過半年多時間,自己對知識管理又有了新的認識,再加上圖書編輯對初稿給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我的第二稿10萬字幾乎全部重寫。

但是,正是這些努力和付出,才讓我自己能夠找回自己:我不是在寫書,我是享受盡力幫助別人的樂趣與成就感。

今天,我「好為人師」的這一部分終於告一段落。至少我的用心,讓我可以安心入睡。剩下的工作,就是讀者的任務了。

如果這本書的內容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讓我知道。

這是我最大的成就。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