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理學的故事 > 引子:心理學的裂變與心理學諸學科的融合 >

引子:心理學的裂變與心理學諸學科的融合

我們已經走了很遠。

跟任何一門不成熟的科學一樣,心理學作為獨立的知識領域在其最初的幾十年裡並沒有形成真正統一的理論,只不過就某種獨特的現象提出了某些獨特的理論而已。這些理論出自幾位偉大的先賢——馮特、詹姆斯、弗洛伊德、華生、韋特海默等。

科學心理學的最初幾十年是「流派紛爭的年代」——20世紀30年代至少有七大流派——每一流派的門徒都宣稱自己的流派是真正的科學。然而,到20世紀中葉,許多心理學家開始意識到,現存的任何理論都不可能成為統一的心理學範式。例如,無論是馮特還是行為主義,都未能就解決問題或決策之類心理現象提供有用的答案;弗洛伊德對感知過程或認知之類的事情無招可使;格式塔理論則無法解決記憶和兒童發展等問題。一切都如1963年斯坦福大學的萊維特·聖弗德所言:「通用心理學遇到的最大障礙是,人們如此吹捧、追逐的『通用』規則根本談不上通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心理學遠還沒有發展到足以產生出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論的程度。然而,它的另一層意思可能完全不同:心理學根本就不是一門類似物理學、化學或生物學等的科學,而是一個系列的科學領域集合,它們儘管彼此相連,但又差異巨大,根本形不成某種單一的理論框架。

流派紛爭時代結束以後,新的理論不斷湧現,但它們充其量不過是適合心理學的某一具體領域,絕不能涵蓋整體意義上的心理學。沒有哪一流派在它的整個疆土上稱王稱雄。恰恰相反,心理學的領域從整體上呈現出分崩離析、諸侯割據的局面。截至 1990年,美國心理學學會已承認58個心理學領域,該學會45個分會 (會員制)中的42個,分別代表這些領域,這也是心理學的裂變結果。這種情況並沒有到此結束,而是愈演愈烈。如今,美國心理學學會承認的心理學領域達到70多個,分會發展到56個。

不斷裂變就是心理學的現狀。隨著行為主義的衰落,心理學開始出現裂變。然而,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尤其是最近兩年出現了回潮。這一點的確難能可貴。隨著其他行為科學的發展,加上神經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的發展,許多大學的心理學系和心理研究所紛紛推出了跨學科研究,目的是對人腦有更為全面、更加深入的認識。至此,裂變完全終結。

與之相應的是,從現在開始,我們不再講述按單一時間順序發生的故事,而要逐一查看心理學的六大領域,查看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以及與之相關的心理療法及成就。

本書的最後兩章將會簡要提及當代心理學的其他領域,因為我們不可能在這裡對它們詳加陳述,以免讀者精疲力竭,作者也吃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