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理學的故事 > 第九章 行為主義者 >

第九章 行為主義者

第一節 老問題,新答案

心理學上最複雜也最無法追蹤的問題,即與思維的本質相關的問題。其中有:

——在我們體內存在一種物質,它在我們醒時能夠看、感覺和思考,熟睡時又暫時消失(如果做夢,它似乎可以離開身體,跑到其他地方),而在死去的瞬間,它則永久消失。這種東西究竟是什麼?它是否等同於靈魂,或是靈魂的其中一個部分?

——不是物質的存在對它所依存的物質的肉體能產生何等影響?它是如何感覺到肉體的感覺呢?

——肉體死去後,它能獨立存在嗎?如果能,它寄住何處?它又是如何感知它所寄住的處所呢?

這些問題讓哲學家、神學家和原型心理學家長久以來百思不得其解。他們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然而這些解決方案總是引發出更多的困惑。

有人提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假說,就是意識是一個錯覺;我們的肉體根本不存在某種有形的自我;我們的精神經驗,包括意識,對自我存在的感覺和思維,都只是一些生理事件,它們發生在神經系統之內,是神經系統對刺激的生理反應。

隨著物理和生理科學的發展,這個假說變得越來越具體,越來越有道理。19世紀後期,亥姆霍茲和馮特的門徒都有類似的研究。19世紀末,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假定動物具有雖簡單但與我們同樣的思維過程,所以通過一些對動物的實驗來研究問題的答案。

給小雞吃兩種毛毛蟲,假設一些苦一點,一些甜一點(我們說假設,因為研究者本人從未嘗過這些毛毛蟲),小雞會如何選擇呢?或把一些玉米泡在奎寧(酸苦味)裡,另一些泡在糖水裡,再塗上不同的顏色,而後扔在小雞面前。小雞啄食兩種玉米,很快就只啄食泡過糖的玉米。但這些跟人類的學習有何關聯呢?

 

把一隻飢腸轆轆的貓放進一隻木條製作的「難題箱」裡,它只有踩上踏板後才能打開門逃到外面。研究者把貓放在木條箱裡,在箱外掛一魚片。貓看到魚片,味覺大受刺激,將鼻子擠進縫隙裡,把爪子也伸了進去,而後折回來,在籠子裡四處亂撓約2分半鐘,直到它碰巧踩到踏板,使門向下滑開。貓從裡面躥出吃掉魚片,然後又被放進去重新實驗。第二次它幹得好些(40秒逃出),第三次差些(90秒)。在經過約20次反覆實驗之後,它每次都能立即開門了。無疑,它增長了見識——貓的見識。但這與心理學有何關係呢?

 

將一隻狗關進籠子裡,先用節拍器拍打15秒鐘,而後將肉末放在籠子裡的碗中。不斷重複這一過程,最後,只要節拍器敲響,唾液就會從狗的嘴裡滴下,即使碗裡並沒有放置肉末。這個現象如何啟發了人類理解自身的意識呢?許多心理學家在第一次聽說這個實驗時,認為它不過是某種類型的聯想。但實驗者並不這麼看,他相信自己發現的這一原理甚至可以解釋最高級且最複雜的人類行為方式。

然而,1894年動物學家西·勞埃德·摩根——就是將兩種毛毛蟲餵給小雞吃並用兩種顏色的玉米調戲小雞的研究者——認為,沒有必要假定動物中存在著某種高級的精神功能。德國生物學家雅克·羅艾認為,動物在實驗中表現出的行為是由於刺激驅動。有人甚至提出:意識並不存在,即使存在,也可忽略不計,因為它既無法觀察,又無法解釋行為。

心理學真正的主題是切實可見的行為,而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記憶、推理、意志等過程。這些不可觀察的假設,是無法成為客觀嚴密的科學的心理學研究對象的,科學研究的是可觀察的現象中得出的規律。19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早期許多心理學家思考這個問題時,「行為主義」一詞還遠未造出。

第二節 行為主義原理的兩大發現者:桑戴克和巴甫洛夫

上述動物實驗列舉了兩種不同的行為主義原理:自然學習原理(小雞在某種特定的顏色與有甜味的玉米粒之間產生聯想,貓在踩上踏板與逃脫和食物之間產生聯想)和條件反射原理(狗在聽到節拍器的聲音時產生唾液,是與人為形成的唾液反射相聯繫的刺激結果)。這些原理的發現者,一位是聰明絕頂、專心致志的心理學家,另一位則是平生最瞧不起心理學的生理學家。

第一位叫愛德華·李·桑戴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

桑戴克出生於馬薩諸塞,是循道宗牧師的兒子。孩提時代,他相貌一般,孤獨害羞。他學習很好,中學時代成績一直名列第一或第二名。大學畢業時,他獲得了衛斯理大學50年來最高的平均成績。他考入哈佛大學讀研究生,計劃學習英語、哲學和心理學,但在聽過詹姆斯的兩次講座之後,則完全陷入最後一門課程裡了。

他選取的研究方向是:雞的直覺及智力行為。詹姆斯同意了他的選題,於是,桑戴克買了一群小雞,因實驗室太小,他就把雞關在自己的屋子裡,直到憤怒的房東勒令他把小雞弄走為止。他把麻煩告訴詹姆斯,詹姆斯大度地讓他將雞關在自己家中的地下室裡。

在那裡,桑戴克用厚厚的書本堆成一個迷宮,其中有三條死路,第四條路可通往鄰近的開口,那裡有食物、水和其他雞。他把一隻雞放入迷宮,它便在死路裡轉來轉去,急得咯咯直叫,直到碰巧找到出口為止。他把這隻雞一次又一次地放回去實驗,小雞竟然慢慢學會了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出口。顯然,這裡並沒有多少智力行為。照桑戴克的說法是:

雞在面對孤獨和封死的牆時,其反應方式與在類似自然環境中可使其逃脫的行為差不多。其中一些行為可引導它走向成功,因之而來的快樂則使它記住這些動作,同時忘卻那些沒有導致快感的行為。

這些話裡潛藏著行為主義理論的種子。

後來,桑戴克轉到哥倫比亞大學以完成博士學位,指導教授是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為完成博士論文,他繼續研究動物認知。他用水果箱和蔬菜箱做出15個樣式不同的迷宮,在大學一幢舊樓的閣樓裡對貓(與幾條狗)進行研究,主要觀察其如何逃脫的能力。

他的貓在一些箱子裡可通過較簡單的行為逃脫,如踩上踏板、按動按鈕,或拉一卷繩子等。但在另外一些箱子中,要想逃脫就得進行多重動作,如拉繩子,然後移動一根棍子。在其中一項實驗中,只要貓舔一下自己或抓一下自己,桑戴克就把門鬆開。他工作得非常勤奮,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

桑戴克的研究成果雖然簡單,意義卻非常重要。根據對貓行為的觀察,桑戴克形成了自己的「聯繫法理論」,並由兩大認知定律——效應律和練習律表達出來。兩條定律修改後成為動物及人類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基礎。

第二位是伊萬·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6),他則屬於另一類科學家。他是個實驗生理學家,認為狗的垂涎只是生理現象。他對心理學的偏見很大,竟然威脅要開槍擊斃膽敢在其實驗室裡使用心理學術語的人。

巴甫洛夫出生在俄國中部的一個農莊裡,父親是當地的東正教牧師,母親是一個牧師的女兒。在中學階段,巴甫洛夫開始接觸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和俄國生理學家伊萬·塞基洛夫(Ivan Sechenov)的《大腦反射》。後來他來到聖彼德堡大學,專攻自然科學。塞基洛夫當時正是這裡的生理學教授。

1875年,巴甫洛夫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該校,繼續研究醫學,但其目標是從事研究。當時,在俄國,年輕科學家的機會遠少於西方國家。儘管巴甫洛夫擁有出眾的才能,在生理學研究中也有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在其一生的許多個年頭裡,他的全家一直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

然而,他過於執著於自己的工作,因而根本無暇顧及日常生存的窘迫。他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知識分子的象徵。訂婚之後,他沒有花錢為情人買一件奢侈品,只為她買過一樣實用的東西——一雙出遠門用的鞋。結婚以後,他們幾乎就生活在貧困之中。他經常忘記領月薪,總是妻子提醒方才拿回。一年冬天,由於無錢買燃料,一群養在家中以研究蛻變現象的蝴蝶死於寒冷。妻子小聲嘟噥,抱怨生計,巴甫洛夫惱怒地說:「滾開,我正心煩呢。蝴蝶死光光了,你卻在這裡抱怨那些愚不可及的小事。」

巴甫洛夫的成功姍姍來遲。1891年,在巴甫洛夫42歲時,他終於被聖彼德堡軍事科學院任命為教授,幾年之後,又被聖彼德堡大學任命為教授。他開始組建實驗醫學研究所,並將人生的後40年花費在該所裡。

在19世紀90年代,他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消化系統,通過外科手術切開實驗狗的胃部,在裡面植入一根帶管的小囊。這使他得以觀察胃的反射(狗開始吃食時胃液的分泌),而又不讓食物污染胃液。他的發現使其獲得1904年的諾貝爾醫學獎。1907年,他成為俄國科學院院士,從而到達俄國科學界的巔峰。

在1897年至1900年間,在對胃的反射研究中,巴甫洛夫注意到一種奇怪的現象:還沒有到正式的餵食時間,只要看見或聽到餵養者,狗就會分泌胃液與唾液。他想,一定有什麼原因可以解釋這一現象。顯而易見的解釋是,狗「意識」到進餐時間即將來到,於是自動產生分泌物。然而,一向反對心理學的巴甫洛夫對這些主觀猜想根本不信。

為了研究這一現象,巴甫洛夫在狗的唾液腺體上做了一隻簡單的小囊,並將其掛在高處,導入一個收集和記錄的裝置。狗在接受培訓後可以站在桌子上一動不動。為了逗人高興,它往往不等人命令就自己跳到桌子上,極有耐心地站在上面,脖子上鬆鬆地掛著套圈,連接在一些檢測裝置上。狗面對一堵帶窗的牆,前面有一隻餵食桶,食物可通過機械裝置倒進該桶。

食物一到狗的口裡,其唾液即自動溢出。由於這是一種不需要培訓的反射,巴甫洛夫將食物叫作「非條件刺激」,將這種唾液反應叫作「非條件反射」。接著,實驗者在不被狗看到的地方搖鈴或按蜂鳴器,同時把食物倒向餵食桶。起初,狗聽到鈴聲只會豎起耳朵,不出現唾液反射。但在幾輪實驗之後,僅這種聲音就可使狗的唾液自動溢出。按巴甫洛夫的說法,聲音已變成引起唾液反應的「條件刺激」,唾液反應則已成為聲音的「條件反射」。

巴甫洛夫及其助手們變換出各種形式繼續這個實驗。他們常不用聲音,只使燈光閃動,或在窗外轉動一個物體,或操縱某個可碰觸到狗的儀器,或拉動狗圈的某個部位,等等,或快或慢,狗都會出現「條件反射」現象。

心理學家可能將這種條件形成過程稱作聯想認知,但巴甫洛夫卻用生理學的術語對其進行了解釋。然而,大家都認為巴甫洛夫這是對心理學知識的極大貢獻。

巴甫洛夫相信,他已經找到了動物和人類認知的基本單元。他說,所有學習得來的行為,不管是在學校裡還是在外面獲得的,「只不過是一長串的條件反射」。他的思想深刻地影響了俄國20世紀初期至50年代的心理學,但在西方,許多年裡它一直鮮為人知,即使巴甫洛夫於1904年在諾貝爾獲獎致辭上已經提及條件反射。1926年,巴甫洛夫的著作《條件反射》以英文出版,自此之後,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很快汲取了他的思想,借用了他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 行為主義先生:約翰·華生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約翰·華生(John Watson)是位天才的叫賣者,在向同事們推銷他自己及其思想時,很快就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行為主義運動。之後,他因為桃色事件而被逐出學術圈,但幾乎是馬上就在一家大型廣告公司謀到了心理學顧問的職位,收益頗豐。

像小說裡所描寫的旅行推銷員一樣,華生有極強的自信心,宣傳自己觀點時富有煽動性且口吻堅定不移。但在背地裡,他卻是個沒有安全感、害怕黑暗且情感冷淡的人。他在人堆裡顯得平易近人,善於社交,然而只要論及深層感情,他就會避而不談,他甚至從未吻過或抱過自己的孩子,睡覺時只與孩子們握手再見。

華生的成功故事帶有傳奇色彩。他於1878年出生在一個小農場,父親是名聲不佳、性情暴躁的小農場主,母親則是虔誠的浸信會教友。華生在兩種完全不同的成人模式中備受折磨,因而顯得既無能又懶惰。在他13歲那年,父親與另一個女人遠走他鄉,母親只好賣掉農場,攜家搬到格林維爾市。在那裡,華生的鄉下生活習慣常受到同學的嘲弄,父親的出走也使他情緒低落,因而成績一路走低。「我既懶,」他後來回憶,「又不聽話,而且,就我記憶所及,從未有哪一門課及格過。」跟離家出走的父親一樣,他有暴力傾向,經常與朋友打拳擊,直打到有人倒在地上血流滿面為止。他還特別喜歡玩「揍黑鬼」(打黑人)遊戲,並為此被逮捕兩次。

儘管舉手投足都像一個農夫,但他還是下定決心,爭取出人頭地。他鼓起勇氣,請求面見格林維爾市一家小規模的浸信會機構費爾馬學院的院長。院長召見了他,對他的印象也不錯,因而他得以入校學習。他打算修習浸信會牧師專業——這是他母親的希望——但他一向具有反叛精神,因而不久即放棄了宗教。他與同學總是處不到一起,但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出落成一個特別英俊的小伙子,稜角分明,下巴堅挺,一頭黑髮波浪起伏,因而終其一生,總是情場得意。不過,他開始極其嚴肅地對待自己的抱負,學習認真,成績也直線上升。他特別喜歡的是含有心理學內容的哲學課程。

畢業之後,華生在一所只有一個教室的學校裡任教一年。接著,他最喜歡的哲學教授喬治·莫爾調至芝加哥大學任教,敦促他去那裡讀研究生。華生又一次直奔上層。他先給這所大學的校長威廉·瑞恩尼·哈柏寫了果敢的自薦信,告訴他自己雖然很窮,但學習態度認真,懇求他要麼免除學費,要麼等他以後還清。接著,他又勸說費爾馬學院的院長寫信對其特別舉薦。最終哈柏校長將他錄取。他帶著自己掙來的50美元隻身來到芝加哥,從此,他得自謀生路(母親已去世,父親影蹤全無),但已成竹在胸。

開始時他選取哲學作為專業,但馬上意識到自己真正關心的是心理學,於是轉系。他學習非常刻苦,同時打幾份零工以養活自己:在寄宿區當侍應生,在心理學系當管樓人,在實驗室裡照管老鼠。他一度因焦慮和失眠而患上精神症,不得不花費一個月時間去鄉下療養。若是別人,有過這次經歷,也許會開始尋找自我,並對內省心理學產生興趣,但華生卻在1901年與1902年間的冬季從事其博士論文的研究,方向是幼鼠的大腦發展水平與認知迷宮和開門取食有何關係。

華生在芝加哥大學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因而在其畢業時,系裡讓他留校任實驗心理學的助教,兩年之後,即將其升為講師,又兩年,升為副教授,再一年,在其30歲時,授予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教授職稱,且得到一份在當時(1908年)非常可觀的年薪:3500美元。

他的成功雖歸功於其出色的社交能力,更大程度卻歸功於他在動物認知方面所做出的傑出貢獻。他教老鼠學會走出亨利八世的漢普頓迷宮的微縮模型,開始時要半個小時,嘗試30次後,老鼠可在10秒鐘內直奔出口。為找出老鼠學會認路的原因,華生分別蒙上老鼠的眼睛,破壞老鼠的味覺、嗅覺,但老鼠都能學會走出迷宮。最後華生得出結論說,肌肉運動覺,即肌肉的感覺,是認知過程的關鍵因素。

通過這些研究,華生形成了一種全新的、以可觀察的行為為基礎的心理學。

華生嚴厲地指出,心理學之所以一直未能成為不可辯駁的自然科學,是因為它關心的只是一些看不見的、主觀的意識過程。他拋棄了希臘哲學家、中世紀學者、理性主義者和經驗主義者的心理學理論,也拋棄了諸如康德、休謨、馮特、詹姆斯和弗洛伊德等一批偉人。在他看來,這些人全都誤入了歧途。

他提出了全新的只以行為為主題的心理學,這對心理學家的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到20世紀20年代,它開始統治心理學,並在此後的40年間,成為美國心理學中的主導模式和歐洲心理學的重要模式。華生於1915年登上了美國心理學學會主席的寶座。

後來,他提出一個具體的方法以使行為主義者從事研究工作:條件反射法。他雖然對巴甫洛夫所做的工作知之甚少,卻將之作為一個模式提出來,認為行為主義者的實驗對像不僅可以是動物,而且可以是人類。

華生本人也開始致力於研究人類的條件反射,他的實驗對像不是成年人,而是嬰兒。華生自1916年起開始觀察嬰兒,從出生到1週歲。華生首先希望發現嬰兒具有哪些非條件反射,即什麼樣的刺激可在沒有任何學習過程的情況下引起反射。根據一些簡單實驗,他得出結論說,本能反射有吸吮、伸手和抓取等。他還發現,嬰兒對某些刺激有三種天生的情感反應:恐懼、憤怒、感到愛。

接著,他的更大目標則是揭示條件反射是如何構成所有人類行為和情感反應的。華生與其學生之一羅薩莉·雷納(Rosalie Rayner)於1919年至1920年冬進行了一次被稱為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實驗,嘗試對其報告中叫作阿爾伯特的11個月嬰兒進行恐懼條件反應。

在阿爾伯特僅9個月大時,他們將一隻白鼠放在他的身邊,但他一點也不感到害怕。然而,當用錘子在其腦後敲打鐵棒時,他卻一臉恐懼的反應。兩個月之後,他已將此事淡忘,於是,他們又開始對他重複這些實驗。他們將一隻老鼠放在阿爾伯特面前,他伸出左手抓它,就在手碰到老鼠時,他的腦後又響起了敲鐵棒的聲音,他嚇得猛地一跳,撲倒在床上,臉深深地埋在床墊裡。第二次嘗試時,阿爾伯特用右手去抓,也是在快要抓住時,敲鐵棒的聲音又在腦後響起。這一次,阿爾伯特跳起來撲倒在地,哭叫起來。這樣的配套實驗又進行過5到6次,他們把老鼠放在阿爾伯特身邊,同時在他腦後敲鐵棒,於是,阿爾伯特形成了對老鼠的完全恐懼式條件反射:老鼠一出現,嬰兒就開始哭。

更進一步的實驗顯示,阿爾伯特對其他毛乎乎的東西全都產生了恐懼:兔子、狗、海豹皮大衣、棉絨,還有華生裝聖誕老人時所戴的面罩。一個多月後,他們又對阿爾伯特進行實驗,一切如華生和雷納滿懷喜悅地在報告中所解說的那樣,他哭了起來,對老鼠和其他一系列展現在眼前的毛乎乎刺激感到害怕,儘管已沒有任何敲鐵棒的聲音。

令人驚訝的是,華生和雷納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消除阿爾伯特的條件反射,該孩子在完成最後的實驗後就離開了門診醫院。

華生沒有為他對阿爾伯特的所作所為付出任何代價,卻因合作期間所做的另一件事損失慘重。實驗期間,他開始愛上年輕美麗的羅薩莉·雷納,並與她發生了性關係。人們經常看到他們在城裡出雙入對,他也經常離家外出,並在不經意中將羅薩莉寫給他的一封熱情洋溢的情書留在口袋裡,結果被妻子瑪麗逮個正著。

妻子發現他的出軌,但華生卻不願與羅薩莉分手。瑪麗決定起訴離婚,而且,可能是她,也可能是她兄弟,還把華生出軌的證據寄給大學校長弗蘭克·古德勞。那個時候,該校還不允許教授發生這樣的性醜聞。於是,古德勞將華生召到辦公室裡,要求他正式辭職,華生激烈地為自己辯解,但只好服從。他離開辦公室後回到家裡,打好行李包直奔紐約。他在心理學上的職業生涯就這樣突然而永久地結束了,但他不久就又掀起了一場浩大的心理學運動。

華生後來娶了羅薩莉,並與她生了兩個兒子。他在紐約重新找到工作,出任一家廣告代理公司的常任心理學家,這份工作後來使他薪水豐厚。他在這裡將自己的心理學知識和推銷技術成功地結合在一起,為公司設計出一些最為成功的廣告策劃活動,包括除臭劑、冷霜、駱駝香煙和其他產品。他的業績包括:為旁氏冷霜和雪花膏設計的促銷活動,其中使用到來自西班牙女王和羅馬尼亞女王的推薦材料;幫助強生公司說服母親們,告訴她們嬰兒在每次換過尿布後至關重要的是換上新的爽身粉;幫助麥氏咖啡,使「咖啡小憩」成為美國辦公室、工廠和家庭的習慣之一。

1957年,在華生年近八旬之時,美國心理學學會發給他一個通知,要給他頒發一份金獎,獎勵他對心理學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他深感震驚,也非常高興,便與兒子們一起去紐約領獎。然而,在最後一刻,他害怕自己在儀式上失控而痛哭,因而只讓兒子代其出席了儀式。頒獎詞是:

致約翰·華生,他的工作是構成現代心理學形式和實質的決定因素之一。他發動了心理學思想上的一場革命,他的作品是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延續不斷的航程的起點。

華生病逝於1958年,即其接受金獎的次年。他至死都還堅信,他所發動的這場革命,以及這個在美國心理學界執掌牛耳達半個世紀的學派,一定會成為未來的心理學主流。但他錯了,我們後面會談到這一點。

第四節 行為主義的凱旋

行為主義在經歷啟動初期的緩慢發展後,在20世紀20年代得到了許多心理學家的青睞,特別是在美國,它很快成為主導性的觀點。

行為主義之所以大受歡迎,是因為它宣稱自己是最早的真正科學的心理學。直到19世紀,心理學堅持的一直是哲學思辨,而不是科學實驗。在19世紀,新心理學的繼承者們曾致力於將心理學變成一門自然科學,但只走到用生理學術語解釋一些簡單的反射和感知的地步,而且,即使這一點,也是要依賴不可實證的內省法才能做到。

相對而言,行為主義者宣稱,他們完全可以依靠可見、可測的現象來建構一門心理學。大多數心理學家認可行為主義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只需要研究一些可見的行為,而不用管那些有關思維等不可追蹤現象的問題。行為主義者認為,我們不可能知道思維裡面所發生的事情,也完全不需要知道它。他們常把思維比作一隻黑箱子,裡面裝著未知的電路。如果我們知道在按動箱子的某個按鈕時,箱子就會發出一種特別的信號或動作,而裡面究竟有什麼東西則無關緊要。

再說,行為主義的成功還有著深刻的社會文化原因。它很對20世紀某些人的口味,尤其在美國,因為它非常實用,不追尋最根本的解釋,只尋找可投入使用的常識。

20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行為主義(或其更為複雜的翻版,即新行為主義)成為美國心理學中的統治力量和模式。在大多數大學裡,心理學研究者們大都調整自己的工作和術語,使其適應行為主義的範式。行為主義史學家格列高利·金布爾(Gregory Kimble)稍帶誇張地說:「在50年代的美國心理學中,出版有關思維、意識、意志甚或精力的作品都要冒著給擠出局(本行業)的風險。」這是因為,只要使用這些術語,就表明其依舊是唯心主義者,依舊相信過時的、主觀的神秘概念。

其結果是,20年代至60年代的幾十年間進行的大部分研究所面對的,都是一些無可置疑但又沒有太大啟發意義的課題。我們從《心理學日報》和《美國心理學雜誌》發表於1935年的內容中抽出一些代表性題目如下:

飢餓對雞啄食反應的影響

老鼠在迷宮陣中第一次與第二次探索的比較

利用經過迷宮訓練的老鼠研究嗎啡及相關物質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動物在迷宮中的辨識錯誤

即使以人類為實驗的課題,一些論文題目和方法也受到行為主義教條的局限。1935年《美國心理學雜誌》中的一些典型論題如下所示:

作為伴隨行為生理變化指標的人類混合唾液中pH的可信度

不同隨意控制的肌肉條件形成比較

通過實驗進行高階反應的消除

當時的研究者並不是真對雞的啄食行為或人類唾液中的pH感興趣,而是對動物受到不同刺激所產生的行為反應感興趣。因為在行為主義時代,美國心理學假定,這些原理同樣適用於其他有知覺的動物。人們從雞、貓、狗,尤其是老鼠,身上得知的東西,亦可適用於人類。

第五節 新行為主義者:斯金納

B.F.斯金納(B.F.Skinner,1904—1990)是新行為主義運動的一位領袖人物。

跟華生一樣,斯金納是一個天生的爭議人物、傑出的煽動家和廣告人。他第一次在電視上露面時,就搬出一個原由蒙田提出的兩難問題:「如果你非得做出選擇的話,是燒死自己的孩子呢,還是燒掉書籍?」然後他說,他本人情願燒掉自己的孩子,因為他通過工作對未來所做出的貢獻,將遠大於通過自己的基因所做出的貢獻。可以預料的是,他大大地激起了眾怒,因而繼續受到邀請,進一步在電視上露面。

斯金納是個機敏的表演者,善於討取公眾的歡心,能言善辯且長相迷人。為展示其條件反射技巧,他教會一隻鴿子在玩具鋼琴上彈奏曲子,並教一對鴿子打網球,兩隻鴿子用嘴巴將球推來推去。數百萬人在電視紀錄片上看到了他的表演,他們都認為斯金納是個了不起的人,至少是位動物專家。他寫出一本烏托邦小說,《第二個沃爾登》。在這部小說裡,他展現出一幅小型社會的圖景,在誕生之後,孩子們全部通過獎勵(積極的強化)式條件反射訓練,以使其形成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在這裡,所有的行為都受到控制,所有的控制都服務於整體的利益和幸福。這部小說成為極受推崇的暢銷書,大學生長年閱讀,銷量已逾200萬冊。

斯金納於1904年出生在賓夕法尼亞一個鄰近鐵道的小鎮,父親是律師。在兒童時期,他有製作複雜小玩意的癖好。後來,在成為心理學家之後,他還發明並建造出動物實驗用的許多富有成效的裝置。在中學和大學期間,他立志當一名作家,並在大學畢業後花費一年時間在格林威治村練習寫作。儘管他仔細觀察了周圍千奇百怪的人類行為,但過後卻發現自己對所看到的一切寫不出個所以然來。他灰心至極,決定放棄當作家的打算。

後來,他偶爾接觸到華生和巴甫洛夫等人的思想,決定將自己的未來獻給科學,以探索人類行為的科學方法,尤其是條件反射。他來到哈佛大學,但此地卻是內省式心理學的天下。他沒受影響,迅速轉向,致力於實驗老鼠的行為主義研究,成為一個越來越徹底的行為主義者。

斯金納利用自己的機械製作能力做出一隻迷箱。這種迷宮後來開始流行,被稱為斯金納箱。其基本的樣式是一隻籠子,一面箱壁上有一根橫桿,恰好裝在一隻小食盤和噴水口上方。老鼠碰巧用爪子壓住橫桿時,一粒飼料就會自動地落在盤裡。籠子外面連接著的設備則畫出一條線,一分鐘一分鐘地顯示出壓下橫桿的總數,從而自動地記錄老鼠的行為。老鼠將自己決定,每次按下橫桿和下次按下橫桿的時間間隔長度。這種迷箱遠比桑戴克的迷宮有效,也更容易收集數據,因為實驗人不需要盯著老鼠,也不需要在它壓下橫桿時遞送飼料,只需看看記錄就可以了。

此外,斯金納還可以調節這只箱子,使其模仿現實世界裡行為的種種環境。比如,他可以研究當動物定期受到獎勵時如何學會反應;獎勵突然中斷時已經學會的反應是怎樣消失的;當獎勵按照時間間隔(比如每按動四下來一次)進行投放時,動物是怎樣影響學習和反應消除的;當按壓橫桿得出混合結果時(比如一次獎勵跟上一次電擊)會有什麼影響;等等。

然而,斯金納心理學方面最為重要的貢獻卻是他的「操作性條件制約」。在斯金納看來,動物為達到目的而進行的任何活動,都可被看作以某種方式對環境的「操作」。實驗者通過對一系列小型隨機活動一次次獎勵,直到動物採取不是其本來的或自然技能的行動,便可對動物的行為「定型」。獎勵這項活動就產生了操作性條件制約。

雖然如此,斯金納的主要影響卻在主流心理學之外。

1953年,在一次去女兒所在的學校參觀時,斯金納突然想到,一些他教鴿子彈鋼琴等類似的操作性技巧,可能生成比傳統方法更為有效的教學法。先問學生一些問題,並立即告訴他們答案是否正確。這裡可能有兩個原理在起作用:學生答對的知識是一種很有力量的行為強化(獎勵),而立即強化的效果要明顯好於延遲強化的效果。結果就形成了有名的「編序指導法」。就總體上說,斯金納關於立即強化的教條經證明是非常管用的,不但受到大多數教師的歡迎,而且已被融進許多教程和中學教科書之中。

斯金納對精神和情感疾病的治療也影響不小。他曾想到,通過對病人從病態行為向正常行為的微轉化進行獎勵,說不定可使病人的行為重新定型。這在深度偏執的精神病人中往往能夠奏效。一位患壓抑症的婦女不願吃飯,可能有餓死的危險。但她喜歡探訪者,也喜歡在房間裡擺上電視機、收音機、書籍、雜誌及鮮花等。治療師將她移至一間沒有這些東西的病房裡,並把一份便餐擺在她的面前,她只要吃下任何一點東西,房間裡即會給她恢復某件物品。治療師慢慢地對她實施獎勵,最後她也吃得越來越多,進餐的情況大有好轉,還增加了一些體重,兩個星期後即病癒出院了。18個月後隨訪,發現她已過著正常人的生活。

斯金納有時也刻意貶低自己對世界的影響。「總體來看,」他說道,「我對別人的影響遠不如我對老鼠和鴿子的影響巨大。」

這話可能不是當真的。斯金納的真正意思是下面一段話:「我從未在任何時候對(我的工作的)重要性產生過懷疑。」而且,他還帶著極有特色的乖張語氣說道:「當我的工作成果開始引起注意時,我對它的影響是憂慮多於高興……對於這些所謂的榮譽,我感到非常害怕,或大為不快。我常常放棄那些可能佔用我的工作時間或過度強化其具體方面的榮譽。」

第六節 失勢與衰落

行為主義研究在其積累途中,人人都很清楚的是,老鼠和其他實驗動物經常以一些理論無法解釋的方式行動。

一方面,動物們的行為常常不符合所謂的通用條件反射原理。實驗者發現,他們可輕鬆地教會老鼠壓下橫桿取食,但要讓貓學會,就要費好大力氣。給老鼠喝一種發酸的藍色的水,然後用藥物使老鼠噁心,它便會避開發酸的水,但願意喝藍色的水;對鵪鶉進行類似實驗,它則會避開藍色的水,但願意喝發酸的水。行為主義者不得不承認,每個物種都有其自身的原理,使它們可輕易地通過本能學到一些知識,費力地學到另一些知識,而有些知識,它們是根本不可能學到的。學習的原理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一個更嚴重的錯誤在於,實驗動物的行為並不經常遵循反應規律。例如,一直通過按動橫桿取一顆飼料的老鼠,如果發現沒有飼料,它會一次又一次更用力地按動橫桿,而按照嚴格的行為主義學說,獎勵的缺失應使它的反應強度減弱,而不是增強。

當然,人類亦是如此。當一台自動售貨機不再發貨時,客戶會更用力地推拉幾下,或敲打或踢幾腳。他之所以這麼做,要麼是發洩一下,要麼是以為哪個地方卡住了,需要踢一腳。行為主義學說根本不關注內在的過程,尤其是對問題的思考。

行為主義對人類行為的決定因素和工作機理的解釋十分有限。拿記憶來說,行為主義者以純粹數學的術語描述它:嘗試和強化的次數越多,獎勵越多,刺激和反應的時間越接近,刺激產生反應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心理學家都知道,人類的記憶要遠比這一點複雜。一方面,我們可以「吞下」一些信息,比如,我們把區號視為一個記憶單元,而不是視作一系列互有連接的反應;另一方面,我們擁有不同種類的記憶,我們可暫記某些電話號碼——我們查出號碼,暫時記住,撥完號後即將其忘記——同時,我們還可「長期記憶」某些東西,比如知識。某些東西需要無數次的重複和獎勵才能固定在記憶裡(比如身份證號),另一些東西(在某家飯館進餐時付的錢超高,孩子說的第一句話,等等)只需經歷一次就能永存在記憶裡。人類記憶的這些特點和許多其他特點,並不能用行為主義的死板公式進行解釋。

同時,其他領域裡的研究帶來了研究思維工作機制的曙光。人類學研究告訴我們文字產生之前的人類是如何思想的;心理語言學告訴我們人類是如何獲取並使用語言的;計算機科學則給我們指明了一套全新的認識思維的方法。到20世紀60年代,所有這些影響開始彙集為一種思維和行為的新觀點,稱作「認知科學」,即一種否認超自然存在且建立在實驗方法上的心靈主義,通過它,人們可對精神過程進行合理的推斷。

隨著認知科學的到來,行為主義很快失去其在心理學中唯我獨尊的地位,不再像其宣稱的那樣,成為足以解釋所有行為的唯一方法。

奇怪的是,在行為主義日薄西山之時,作為其支流的行為療法卻大行其道,合乎情理地成為治療某些心理疾病的靈丹妙藥,尤其是成為對付恐懼症等的成功療法。

行為療法的正確之處在於,雖然用途有限,但非常管用。比如,為了阻止郊狼吃羊,研究人員弄來有毒的羊肉,用羊皮包著,放在羊圈周圍。狼吃了後,嘔吐不止,馬上對羊肉產生了反感,進而對羊產生了反感。同樣,這種調節機制可以幫助癌症病人調節食慾。類似的行為矯正法還用於弱智人群、精神病人和在押囚犯的心理治療。他們若有上乘的表現,就會得到獎勵。對患有恐懼症的人來說,比如,對於那些非常怕蛇的人來說,也可以採用上述方法,慢慢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這樣,以後想到蛇、看到蛇,甚至是玩弄蛇,都不會再有任何恐懼的念頭。此外,次級強化法在工作場所非常有用,比如對按時上班的員工進行適當的獎勵等。

一般而言,儘管人們對行為主義的遺產都不以為然,然而,它在心理學的很多領域都是必不可少的,如嚴謹的實驗和仔細定義的變量等。行為分析作為研究其他領域的重要手段仍吸引著很多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