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重塑自我:如何成為一個很幸福的人 > 第二節 凡是遇到不樂意做的事,我們常常會自動設置兩條障礙 >

第二節 凡是遇到不樂意做的事,我們常常會自動設置兩條障礙

那天,我沒有再游泳了。

況且,我小時候耳部還時常感染,所以,游泳時總是戴著全套的呼吸管。後來,我迷上了橡膠耳塞和塑料泳帽,游泳課簡直變成了滑冰課。

暑假時,我會在淺水區泡一泡,或者偶爾穿著救生衣,戴著游泳鏡,抱著有浮力的泡沫塑料,在水裡踢踏幾分鐘。

十幾歲參加泳池聚會時,我就故意不帶泳衣,坐在岸邊給自己製造借口。上大學後,朋友們去體育館游泳時,我就會在跑步機上慢跑。

我害怕游泳,並且很會給自己找理由。

我為何不游泳呢?

首先,我認為自己不會游泳。脫掉呼吸管後,我只學了幾節課。想像一下一個14歲的內心充滿恐懼的少年吧。他不願在一個適合5歲孩子的嬰兒游泳池中弄濕自己的臉,像馬戲團裡的海豹一樣從池底撿五顏六色的高爾夫球。

我很快就放棄了。兒時的那次刻骨銘心的遭遇依然歷歷在目。透不上氣、浮不上來、墜入水底的痛苦如夢魘般糾纏著我。

其次,我不想游泳!有誰會在乎我會不會游呢?我完全沒有這麼做的動機。這算得了什麼呢?

而且,換上泳衣不就暴露了我麻稈兒似的胳膊和滿是贅肉的胸脯了嗎?更何況,水裡又冷又濕,還有氯氣,游完還得洗澡、換衣服。完全沒必要如此嗎?其他的鍛煉不也一樣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又不斷暗示自己,一起燒烤、喝啤酒時,才是男人們談得最盡興、最投機的時候。反正我又不住在海邊,游泳不淨是浪費時間嗎?

那麼,當我們遇到最不樂意做的事情的時候,會設下哪兩條障礙呢?

一是不會。

二是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