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變態心理學 > 11.3.2 心理學和社會文化觀點 >

11.3.2 心理學和社會文化觀點

人格發展一直是心理學理論研究的陣地。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人格心理學)專門研究健康和適應不良人格特質的心理過程。幾十年來,各種心理學理論指引著我們瞭解其病因。在這裡我們回顧兩個最突出的理論,心理動力學和認知-行為的觀點。

1.心理動力學的解釋

大多數心理動力學理論聚焦在早期的親子互動上,它們認為這是形成人格障礙的行為特質的原因。例如,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被認為是因缺乏父母接納而傷害了其自尊,並導致害怕被拒絕(Gunderson,1984)。實際上,這種理論與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所報告的高頻率的虐待和忽視相一致(Herman et al.,1989;Ogata et al.,1990)。根據這些理論,人們往往內化父母的消極態度,使他們很容易恐懼被遺棄和自我厭惡。另外,他們往往像父母對待他們那樣去對待自己。這些態度阻止他們發展出對自己和他人的成熟的、一致的、積極的看法,並導致難以調節面對失望時的情緒,並難以採納他人的觀點。這些理論特別適用於邊緣型人格障礙。

從持久嚴重的精神病到嚴重的人格障礙,從神經症性功能到健康功能,由精神病學家Otto Kernberg(1975)提出的一個有影響力的理論為其背後的心理病理學提供了一個完整解釋。kernberg的工作最初是針對邊緣型人格障礙,但也包含其他人格障礙。例如,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在很大程度上誇大了對自己的看法以維持他們的自尊。從表面來看,這些人愛誇張,但他們的內心往往對即使是很輕微的對自我的攻擊都非常敏感。他們製造這種誇大的自我感知為的是配合他們內心中的理想的誇大認知。如果所遇事件不能滿足他們的這種理想,他們會體驗到羞恥、悲傷和失敗感。因此,誇大感保護了這些負性情緒。

2.認知-行為理論

認知-行為理論提出,人格的基礎是學習並在很大程度上被個體獨特的環境所塑造。從認知的角度來看,人格的發展來自個體的環境及其信息加工方式間的互動。認知-行為的理論和治療豐富了我們對人格障礙的理解,並貢獻了如下概念:目標、技能、自我調節、圖式及核心信念(如我是個不可愛的人)(Bandura,1986;Mischel,1973;Mischel&Shoda,1995)。對人們如何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Linehan et al.,1993)以及發展關於自己和世界的核心信念(Beck et al.,2003)的注重已經將理論轉化為對人格障礙的認知-行為治療(見「人格障礙的治療」)。

3.社會文化理論

人格的社會文化理論超越了對個體的研究,包括更廣泛的人格發展背景觀,認為文化是人格塑造的關鍵因素。Miller(1997)將文化和人格描述為「互構現象」(mutually constitutive phenomena),並認為他們是彼此不可分割的。基本的文化差異可影響人格的概念,例如「自我」概念在日本和西方文化中的差異。在日本文化中,「自我」既包括個人的自我還包括周圍的文化團體;在西方文化主流裡,「自我」被認為是獨立的而與他人無關(Markus&Kitayama,1991)。顯然,這個核心概念上的差異將影響人們對異常行為由何構成的看法。

在跨文化研究中,對基本的人類概念如「自我」的不同理解可能導致對人格障礙非常不同的概念化和治療方式。日本人的「自我」相對於美國人的「自我」來說,是個更廣泛的概念。

影響對人格跨文化研究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語言。西方關於人格的經典用語可能無法捕捉到其他文化裡對人格的表達和用語的細微差別,如日本的「amae」這個詞(或指對依賴的需要)(Doi,1973),還有印度的「anasakti」這個詞(或指非依戀,即與極大內心平和及心理健康有關的對依賴的擺脫)(Pande&Naidu,1992)。我們觀察到的跨文化人格障礙的「相似之處」可能只是反映了西方語言對非西方文化的強加。因此,雖然在人格的維度方面出現跨文化的一致,但依然存在著的文化差異將豐富我們對人格障礙的理解(Poortinga&Van Hermert,2001)。

小節回顧:

·氣質指的是從出生就存在的人格生物學特徵。氣質與環境經驗的互動形成人格的發展。

·存在於家庭成員中的人格特質和人格障礙已被發現具有中等程度的遺傳性。

·創傷性事件,特別是在人格發展的關鍵階段發生的創傷性事件,會對影響人格發展的大腦生物結構造成深刻的、長期的影響。

·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學派理論探索了早期親子互動對後期人格形成的作用。

·認知-行為理論認為人格來自學習和個體的獨特環境。個體對自我及世界的信息加工和解釋方式是人格發展的核心。

應用題 想像一個場景,兩個具有非常不同人格特點的孩子(一個高度神經質,另一個高度外向)經歷了一個創傷性事件(在開車射擊中有個陌生人被害)。他們的反應會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