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變態心理學 > 8.4.7 病原學 >

8.4.7 病原學

雖然已經提出了各種理論,但性偏好障礙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Krueger&Kaplan,2001)。在生物學方面,有幾項研究檢查了內分泌異常對產生性偏好障礙的作用,但沒有記錄性偏好障礙差異的數據(Krueger&Kaplan,2001)。同樣,神經解剖學和神經化學的研究並沒有發現特定的大腦異常(Hucker et al.,1988;O』Carroll,1989,Tarter et al.,1983)。同樣,支持遺傳學在性偏好障礙發病中的作用的數據也很少(Krueger&Kaplan,2001)。

在心理社會理論方面,普遍持有的觀點是,那些虐待兒童的人自己也曾受虐。然而,現有數據不支持這一論點。如果對虐待的估計是正確的,那麼10個兒童中就有1個在18歲前遭受過性虐,但這些孩子絕大多數不會發展為戀童症(Murphy&Peters,1992)。研究告訴我們,有兒童受虐史並不是發展為戀童症的充分必要條件。在一個樣本中,28%的性罪犯稱其在兒童時有過被性虐待的歷史,與非犯罪的社區樣本相比較,後者只佔到10%(Hanson&Slater,1988)。雖然有被虐史的性罪犯所佔的比例較高,但它仍然意味著幾乎3/4的性罪犯沒有兒童期被虐史。

有人提出行為條件反射理論解釋性偏好障礙的發展,但實證數據很少。例如,如果一個人從事性偏好障礙行為並獲得性釋放,那麼從事該行為可被強化並傾向於被重複。類似地,有人假設消極的家庭環境和被破壞的家庭結構有致病作用,但這些假設主要基於少數幾個支持數據很少的孤立病例的報告(Brotto&Klein,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