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變態心理學 > 5.1.13 治療 >

5.1.13 治療

治療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軀體形式障礙患者不願對專業人士暴露他們的憂慮。在一份BDD患者抽樣中,只有41%的患者對其處方醫生暴露其症狀,因此許多人被當成焦慮或抑鬱這類繼發障礙進行治療。正如前面提過的,成功治療的一個重大挑戰是,患者並不認為自己有精神障礙。他們會強調其生理症狀,而且通常會拒絕心理干預(Arnold et al.,2006)。因為許多BDD患者認為他們僅僅患有生理疾病,所以經常會到皮膚科或外科求治。他們還經常對外科手術不滿意,會很生氣並威脅醫生(Honigman et al.,2004)。

對軀體形式障礙的對照治療研究相當少。抗抑鬱藥可能比安慰劑對BDD患者更有效,特別是選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如氟西汀)這類藥物(Phillips et al.,2006b;Phillips&Dufresne,2002)。藥物會改變BDD的主要症狀還是會改變相伴隨的焦慮和抑鬱,須進行更多的對照實驗來確認。這些藥物可能可以幫助疑病症患者(Greeven et al.,2007),但可能會引起更擔心新症狀的副作用(Barsky,1996)。

在一些案例中,關於身體和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礎教育,會減少軀體形式障礙的症狀和痛苦。專注於症狀的認知-行為治療(CBT)也可能會有所幫助。如前所述,由於軀體形式障礙患者否認心理因素對其症狀的產生和持續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治療通過致力於強調目前的心理和社會因素如何影響其症狀,教會患者應對他們的症狀,而非強迫其接受障礙產生的心理學基礎。

CBT包括放鬆訓練、轉移對生理症狀的注意、反應預防(如預防BDD常見的身體檢查)、糾正自動想法。CBT對BDD和疑病症患者均有效(Buwalda et al.,2006;Greeven et al.,2007;Hiller et al.,2002;Looper&Kirmayer,2002)。對於BDD,CBT所做的糾正患者的侵入性想法和對外貌的高估想法、對所迴避的體像情境的暴露以及減少體檢的反應預防比不治療效果要好(Rosen et al.,1995)。同樣,因為軀體化障礙被認為源於或至少部分源於環境和個人應激源,所以教給患者一些減少壓力的策略,可減少其痛苦並降低相應的醫療保健成本。迄今為止,還沒有對照條件下針對轉換障礙的CBT實驗,但有一個三管齊下的治療方法:取消針對異常行為的醫療關注和社會關注;通過身體和職業治療重新訓練其正常節奏和運動;幫助患者應對應激的心理療法(Krem,2004)。類似的行為方法已用於治療咽異感症(Donohue et al.,1997)。

作為認知-行為治療的一部分,患者正在接受放鬆訓練。放鬆幫助患者應對有關身體和生理症狀的困擾想法。

小節回顧:

·身體主訴很普遍,許多時候並不意味著患病。

·出現嚴重且持續存在的無器質基礎的身體主訴時,則可能存在軀體形式障礙。主訴可能涉及身體各個系統(軀體化障礙),可能是某種特殊症狀(轉換障礙),也可能是擔心身體某部分醜陋(軀體變形障礙),或擔心可能感染了某種疾病(疑病症)。

·儘管一般人群常出現無器質性基礎的獨立生理症狀,但符合軀體形式障礙嚴格診斷標準的人很少(不論成人還是兒童)。這就限制了我們瞭解其病因或獲取足量樣本進行隨機對照實驗。

·雖然對這些障礙的認識有限,但我們知道這些障礙的形成過程確實非常複雜,會受到身體、心理和環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

應用題 為什麼對孩子玩醫藥箱時更多關注而在玩其他東西時則忽視會導致軀體形式障礙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