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變態心理學 > 5.1.5 疑病症 >

5.1.5 疑病症

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當讀到關於某種疾病的描述後便懷疑自己患上了該病?或許你對他人提起過這種擔憂,但別人會肯定地說你沒有,你也就不再擔心了。如果儘管有一再的醫學保證,仍堅持對患有某種疾病的害怕或關切,那可能就患了疑病症(hypochondriasis)。疑病症患者不一定存在生理症狀,而是功能障礙性的「心理定勢」導致其對健康、疾病和生理症狀的擔憂(Starcevic,2006)。他們經常對醫生有消極反應,因為他們不能被保證沒病。他們的行為類似強迫症中的儀式行為(見第4章)。疑病症患者會不斷要求醫生確認,不斷和家人及朋友談論其症狀,不斷核實醫療信息來源,連續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態(如測血壓)。他們還會躲開令他們害怕的情境(Taylor&Asmundson,2004),例如因怕感染而拒絕去醫院。雖然對疑病症和焦慮障礙的關係目前仍有爭議,但這些恐懼症樣的行為使得專家建議將疑病症更名為健康焦慮障礙(e.g.,Abramowitz&Moore,2007)。

資料來源:cThe New Yorker Collection 2008 Robert Mankoff from Cartoonbank.com.All rights Reserved.

並非所有對疾病的焦慮都是疑病症。一些人患有一過性疑病症(transient hypochondriasis),可能是由於確實感染了某種急性病或致命疾病,還可能是由於照顧患者引起的(Barsky et al.,1990b,Robbins&Kirmayer,1996)。心臟病康復患者儘管得到醫生的許可,可能還是不願進行體力活動。而傳統的疑病症患者總害怕感染上某種病,所以極可能出現附加的心理診斷如抑鬱或焦慮障礙。患者與抑鬱和焦慮障礙共病的概率如此之高(或許高達78%),一些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質疑疑病症是否能作為一種獨立疾病存在(Robbins&Kirmayer,1996)。如果確實獨立存在,那些疑病症患者只有約23%屬於獨立疑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