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變態心理學 > 2.1.5 行為遺傳學 >

2.1.5 行為遺傳學

行為遺傳學指的是通過研究基因和環境的作用來研究行為,而不是直接檢測基因。方法包括:家族研究、雙生子研究和收養研究。基本上,這些研究的焦點在於:行為特質和心理疾病是否有家族遺傳性及其原因。

1.家族研究

研究者和臨床醫生通常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心理疾病是否具有家族遺傳性特點?經典的家族研究方法是通過家族聚集性(familial aggregation)檢驗一個患某特定疾病的人[先證者(Proband)]的家庭成員是否比未患該病者的家庭成員更有可能得這種病。若該疾病在先證者家族中更普遍,則認為其具有家族性或「家族聚集性」。家族研究有兩種方式。家族史法利用一個或幾個家庭成員提供其他家庭成員的信息。如果你曾在醫院填寫過家族遺傳病史清單,你可能會覺得這種方法很熟悉。家族研究方法還包括對每個同意接受採訪的家族成員進行直接訪談。因家庭成員往往並不相互透露心理症狀,對每個家庭成員進行單獨訪談能更可靠地評估該家族的實際特質和疾病。

在莫妮卡案例中,臨床醫生可能會用家族史法進行診斷訪談,詢問她的家庭中有沒有其他成員存在抑鬱症狀。如果莫妮卡曾參加抑鬱症病因的家族研究,研究者可能會邀請她的親屬參加個人訪談,以判斷她的親屬中是否有人曾患抑鬱症。

從科學角度看,確定症狀是否有家族遺傳性是理解一種疾病是否受基因影響的首要一步。然而,家庭成員享有共同的環境經驗。如第1章討論過的,文化背景(包括家庭)確實對人的行為有重要影響。因此,任何可觀察到的家族聚集性既可以歸因於遺傳因素,也可以歸因於環境因素,或者更可能是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通過採用收養研究和雙生子研究設計就可以將遺傳因素從環境因素中分離出來。

2.收養研究

收養創造了一個獨特的條件:遺傳相關的個體分開撫養因此各自有不同的家庭環境。在收養家庭中,被收養的嬰兒生活在一個與親生父母不同的新環境中,則他們之間的相似性代表了遺傳因素對一個給定特質或行為的影響。而幼兒和養父母間的相似性能度量影響親子相似性的環境因素。這種相似性只有當領養孩子的安置地不具有「挑選性」(例如,一個特定宗教教派的上層中產階級家庭要求收養一個背景相似的小孩)時才有效。收養研究提出了一個中間立場來檢驗行為遺傳模型,它比家族研究更有效地將遺傳因素從環境因素中分離出來,但也有不足。其中一個缺點是領養場所並不總是隨機的。通常嬰兒會安置在與其種族、宗教和社會經濟地位相似的家庭。隨著國際性收養的流行,其他問題也相繼出現,比如被收養者在被領養前面臨著什麼樣的環境。諸如放置在孤兒院或缺乏早期依戀經驗的環境中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發展後果而混淆收養研究的解釋。

3.雙生子研究

雙生子科學研究是理解遺傳和環境對變態行為影響的另一重要途徑(Cederlof et al.,1982;Martin et al.,1997)。這些研究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一些嚴重精神疾病的理解並幫我們改進了治療方法。例如,30年前,人們普遍相信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這兩種病症將在後面章節詳細介紹)完全由環境創傷和父母缺陷導致。然而,基於大量科學研究證據(Folstein&Rosen-Sheidley,2001;Sullivan,2008),我們現在知道這些疾病的基因成分至關重要。

雙生子研究通過檢驗同卵雙生子(MZ)和異卵雙生子(DZ)間的異同以確定遺傳和環境對心理疾病的影響。同卵雙生子來自單一胚胎(受精卵),在受精後頭兩個星期的某個階段受精卵分裂並產生出兩個胚胎,兩者基因完全相同。因此,擁有完全相同基因的同卵雙生子在行為上的差異為環境因素的作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Plomin et al.,1994)。而異卵雙生子來自兩個卵細胞和相應精子組成的受精卵。異卵雙生子並不比兄弟姐妹間有更多的遺傳相似性,平均而言他們有一半的基因相同。因此,異卵雙生子間的行為差異是受遺傳和/或環境兩方面作用的結果。

最嚴格的雙生子研究設計使用的是出生後就分開撫養(即在不同的環境中)的同卵雙生子。這種情況明顯地將遺傳因素和家庭環境因素分開。由明尼蘇達(Bouchard et al.,1990)和瑞典(Pedersen et al.,1985)開展的兩個大型同卵雙生子研究被看作決定智商的遺傳因素作用的關鍵研究。另外,在重聚同卵雙生子中發現了在過去並不認為受遺傳控制的相似性維度。例如,涉及重聚同卵雙生子的當事人敘述中發現他們在很多令人驚訝的維度上存在相似性,包括身體上的痣、開始謝頂的年齡、職業、選擇的汽車和摩托,甚至喜歡喝的啤酒。

出生後分開撫養的同卵(MZ)雙生子在成年後有極高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