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變態心理學 > 1.3.2 心理學模型 >

1.3.2 心理學模型

生物學模型在大腦或身體運作裡尋找異常行為的原因。相比之下,心理學方法則強調父母和文化等環境因素對異常行為的發生和持續所造成的可能影響。事實上,父母的影響可能是生物學和心理學兩方面的。父母把自己的基因傳遞給子女,但他們給子女的影響比這更廣泛。父母至少可以通過4種途徑來影響子女的行為:通過直接互動,通過他們對孩子行為的反應,通過對某行為的塑造或僅僅是通過給予指令。當然,孩子所處的環境遠非只是父母及直系親屬這麼簡單。其他環境因素如社會經濟地位的影響在本章前面已經介紹。舉另一個例子,環境事件如與親生父母分離會增加青春期罹患抑鬱症的可能性(Cuffe et al.,2005)。此外,在某些情況下,環境和文化的影響可能產生在一種文化裡被認為是異常的而在另一種文化裡是正常的行為,像之前瑪利亞的例子就是這種情況,在菲律賓兩代人共享一張床是一個被普遍接受的現象。像這種文化造成的影響會在下面加以說明(見「社會文化模型」)。

1.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理論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異常行為的根源可在個體前5年的生活經歷中找到。因為它們發生得太早,他相信個體會對此保留無意識記憶而無意識記憶會對行為產生終生影響。要理解精神分析的觀點,有必要研究弗洛伊德理論三個方面的內容:心理結構、面對危險使心理保持穩定的策略以及對於正常或異常行為的發展都很重要的性心理發展階段。[1]

在精神分析理論中,心理包含三個方面:伊底[2](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伊底是基本本能驅力和被稱為力比多(libido)的心理能量的源泉。伊底是追求快樂的,總是試圖滿足力比多的慾望。伊底是完全無意識的,所以它的慾望和活動是我們意識不到的。我們可以將伊底當成一個職業運動員的「我想要高薪,我想要簽約金」的想法。當伊底與現實接觸時就發展出了自我。我們可以將自我當成一個體育經紀人,在伊底的衝動(運動員的慾望)和現實的要求與限制(老闆能答應的要求)之間做調解。與伊底總是追求快樂不同,自我總要照顧現實,就像弗洛伊德所說,自我遵循現實原則。自我既有意識成分也有無意識成分,所以我們經常能意識到它的行動。最後,還有超我,它在很大程度上類似於人的良心。超我給伊底的衝動(尤其是那些性或攻擊衝動)施加道德約束。我們可以將超我當成球隊老闆或聯盟理事長,他對破壞團隊或聯盟規則的人處以罰金。當違背道德規則時,超我用負罪感懲罰個體。與自我一樣,超我既有意識成分又有無意識成分。自我和超我的一個功能是管理或抑制伊底的衝動。因為這三種內心力量為了表達自己不斷競爭而會產生各種衝突,這就形成一個動力學系統,即心理動力學系統。

人的心理控制破壞性慾望或不想要的感受時的另一種方式是避開它們。弗洛伊德認為,防禦機制阻止那些不受歡迎的想法和感受到達意識層面。通過使用這些防禦機制,消極的或痛苦的想法和感受以一種偽裝的、可接受的形式表達出來。弗洛伊德認為,一些防禦機制防止個體出現異常行為。其他的防禦機制(如退行)可能會導致異常的或與年齡不匹配的行為。表1-3列舉了一些被弗洛伊德確認的防禦機制。

與伊底、自我和超我幾乎同樣知名的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階段理論。該理論認為,每個人在從嬰兒到5歲這個時間段裡都會度過這些發展階段。在每個發展階段孩子如何應對將會對其心理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口唇期(oral phase)發生在出生到1.5歲的時候。此時吸吮和咀嚼是愉快的經歷;攻擊衝動出現在長牙後。肛門期(anal phase,從1.5~3歲)恰逢對孩子進行排便訓練。在這段時間裡,父母會強調規則和控制,於是權力鬥爭開始了。孩子的攻擊衝動可能會發展出消極和固執的人格特質,以及敵意的、破壞性的或施虐的行為。在性蕾期(phallic phase,3~5歲),性心理能量集中於生殖器區域,孩子們通過觸摸或摩擦生殖器區域以獲得樂趣。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可能對異性父母發展出性幻想或依戀。還有兩個性心理階段:潛伏期(latency phase)和生殖器期(genital phase),通常被認為在異常行為形成方面扮演著不太重要的角色。

在精神分析理論中,精神障礙如焦慮和抑鬱是由於負性經驗引起的。根據負性經驗發生時的年齡,個體會固著(停滯不前)於某性心理發展階段,這會在無意識層面留下心理痕跡。例如,父母在排便訓練時過於嚴厲的話會導致小孩憋大便的行為結果。這個孩子長大後會在金錢和禮物上表現出吝嗇的特點。根據精神分析理論,儘管個體意識不到那些早期經驗,但其日常功能仍受其影響。簡而言之,當在某性心理發展階段發生固著時,個體行為會體現該發展階段的心理特點。

弗洛伊德發展出的精神分析治療的目標包括:洞察(insight),將令人不快的經歷意識化;宣洩(catharsis),釋放心理能量。有一些技術用來實現這些目標。在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中,個體將意識的控制最小化且不加選擇或審查地告訴分析者進入他意識的一切,以使分析者找出與無意識衝突有關的信息。在夢的解析(dream analy-sis)中,鼓勵個體回憶和敘述他們的夢,在分析部分會將這個夢拿出來做討論。弗洛伊德把夢稱為「通往無意識的光輝大道」。他認為夢的內容包括許多能夠幫助揭示無意識衝突的象徵性形象。第三種技術是解釋(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將其描述為類似於考古學家或偵探的工作,通過從可用的碎片來試圖重建一個過去的時代或事件。

2.現代精神分析模型

弗洛伊德的思想被大量理論家所繼承和修訂。最初,弗洛伊德將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作為他的繼任者。然而,他們在理論的幾個關鍵部分發生了分歧,榮格離開了他並創立了分析療法(Analytic Therapy)。與弗洛伊德不同的是,榮格認為行為的動機是心理的和心靈的而不是性的,行為更是指向未來的而不僅是由過去決定的。弗洛伊德的另一位前同事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也離開了他而後建立自己的精神分析學派並稱之為個體心理學(Inpidual Psychology)。阿德勒不像弗洛伊德那麼全面,他以生活性語言提出了很多與異常行為有關的概念:同胞爭寵(sibling rivalry)、出生順序(birth order)的重要性以及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指的是真實的或感知到的自卑導致個體付出努力來補償自身不足。

更新的精神分析模型包括自我心理學(ego psychology),與弗洛伊德不同的是它更關注有意識的動機、人類功能的健康形式、人格的完整性(而不是被分為三個部分)。例如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強調人們與重要客體(與個體有關的人和事)的情感關係。該理論強調,社會交往是人們的基本動力,這個基本動力比簡單的滿足性或攻擊本能要強大得多。治療運用患者和治療師的關係來檢驗和建立患者生活中的其他關係。

3.行為模型

與心理動力學認為內部心理要素對行為施加影響的觀點不同,學習理論強調外部事件對異常行為產生的重要影響。根據學習理論,行為是個體學習史的產物。異常行為因此是由適應不良的學習經驗造成的。行為理論未忽視生物學因素,相反,它承認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影響行為。嚴格的行為主義者專注於可觀察和可測量的行為,而不檢查內在心理原因、人格的內部結構和正在進行的心理過程。他們相信環境事件塑造個體的未來行為,異常行為也是這樣形成的,如造成小艾伯特恐懼的條件反射事件。與精神分析理論不同,行為理論認為重要經驗不僅發生在個體生命的前5年,而是可以發生在生命中的任何時候。

儘管巴甫洛夫、華生、雷納、瓊斯都進行了開創性的工作,行為療法直到20世紀50年代仍處於其初級階段。一位南非的精神病學家,約瑟夫·沃爾普(Joseph Wolpe,1915—1997),因對精神分析不滿意,開始在動物身上研究實驗性神經症(焦慮)。使用經典條件反射範式,狗知道在出現圓而不是橢圓時會有食物。然後,沃爾普逐漸改變圓和橢圓的形狀以使分辨它們(它是圓的,還是橢圓的?)變得越來越難(食物信號也因此難辨)。狗掙扎著,變得激動,開始狂吠並猛烈攻擊試驗設備,表現出意味著存在負性情緒的行為。沃爾普也觀察到恐懼在新情境中的嚴重程度與新情境和首次獲得恐怖的情境間的相似度之間存在函數關係。

沃爾普展示了經典條件反射原理是如何解釋焦慮產生的,他又運用相同的原理來消除恐懼。在他的劃時代著作《交互抑制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 by Reciprocal Inhibition,Wolpe,1958)中,沃爾普提出,如果一個與焦慮不相容的行為(比如放鬆)同時發生,刺激就不會引起焦慮。換句話說,不可能同時體驗焦慮和放鬆(或焦慮和高興),因為它們是不相容的。瑪麗·科弗·瓊斯通過選擇一種能夠促使個體感到輕鬆的情境(房間裡其他玩耍的孩子)來給小皮特進行治療。相比之下,沃爾普則專門教他的患者如何放鬆。然後他刻意將產生恐懼的事件與放鬆(不相容的反應)進行配對。多次重複配對後個體將消除焦慮。

正如瓊斯在治療小皮特的開始階段把兔子放在房間對面的角落裡,然後逐漸移動它以接近皮特,沃爾普使用等級(hierarchy),他將引起焦慮的對象用漸進的方式展現出來。對於飛行恐懼者來說,等級可能包括去機場、在候機室坐著、登機、起飛,等等。在等級中的每一步都要配合放鬆。這種療法被稱為系統脫敏療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therapy),能有效解決一系列的焦慮問題。與三四十年前相比,儘管系統脫敏療法在今天使用較少,但它仍是當前許多行為療法建立的基礎。

「我越告訴他坐下,他越是要站起來。」這句話是德裡克的二年級老師說的,說明了關注對個體產生的強大影響。有時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大吼大叫反而會增加這些行為的發生。要知道為什麼,有必要先瞭解B.F.斯金納(B.F.Skinner,1904—1990)所進行的研究工作。斯金納觀察到,沒有無條件刺激的情況下許多行為也是會發生的。用動物模型,他證明了稍後發生的事件會使個體習得一種行為或改變原有行為,這種被稱為操作性條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的原則與個體、群體和整個社會的行為有關。

斯金納通過一個被叫作操作性條件反射的過程解釋行為是如何通過強化來習得和改變的。

操作理論的基本原理是強化(reinforcement),它被定義為能夠加強它前面行為的一個偶然事件。在其最簡單的形式裡,一個強化物可能被認為是一種獎勵,如一個孩子做家務後得到一周的零花錢。如果零花錢僅在完成家務後給(只發生在做家務之後),孩子很可能將再次做家務。零花錢就是一種強化物,因為它的功能是增加行為的發生。斯金納確定了一些強化原則。首先,強化物總是個人化的,適用於這個人的強化物不一定適合另一個人(巧克力不是對每個人都適用的強化物)。其次,有初級強化物和二級強化物。初級強化物如食物、水甚至是對個體的關注。它們有各自的內在價值,也就是說,它們滿足基本生存需要或者使人感覺良好。二級強化物因為與初級強化物相關聯而獲得價值。金錢是二級強化物,因為它象徵著能夠獲得其他強化物(寒冷天氣裡的熱、口渴時的冷飲)。斯金納的大部分工作是致力於安排強化程式,確立「何時」以及「如何」強化行為並為更可能獲得的行為或不太可能消退的行為進一步設置條件。斯金納的研究被應用到育兒、教育、心理學和行為的許多其他方面。斯金納的工作怎麼應用到德裡克身上呢?對孩子們來說,成人的關注是一個強有力的強化物。如果每次德裡克站起來,老師就喊出他的名字(給他注意)請他坐下來(或更糟,把他叫到一邊,花時間問他為什麼總是站起來),這種積極關注就是增加他再次站起來可能性的強化,當德裡克希望自己受到關注時他就會再次站起來。

強化能夠增加行為發生的頻率,對行為的懲罰(punishment)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它減少或消除一個行為。懲罰的目的可以通過施加痛苦(打屁股)或去除一些愉快的東西(不讓看電視)的做法來達到。有時為了迅速消除一個非常危險的行為而使用懲罰是很有必要的,如當一個嚴重精神發育遲滯的孩子做出自殘行為時。去掉一些愉快的東西,比如讓孩子在角落裡坐幾分鐘,在孩子情緒激動時使用這種做法通常是有效的。斯金納鼓勵使用強化而非懲罰。懲罰只是壓制了行為,如果沒有學會替代行為的話,被懲罰的行為會再度出現。因此,當用懲罰來壓制某行為時,要同時強化一個替代的積極行為。

水族館裡的海豚是如何學會躍入空中、旋轉三次,然後沿著斜坡滑下以獲得觀眾掌聲的?教練員使用了稱為塑造(shaping)的訓練過程,該訓練通過細密的步驟或者逐次逼近的方法,達到目標就獎勵。海豚訓練師開始時對海豚類似旋轉的任何嘗試或輕微的動作都進行強化(用食物)。慢慢地,教練需要一個較大的旋轉才給予強化,直到最後,海豚必須完成旋轉才被強化。在兒童和成人中,行為塑造是獲取新行為的一種有效程式,這在本書的其他章節中還會進行討論。

20世紀60年代早期,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和他在斯坦福大學的同事們提出了第三種類型的學習。替代性條件反射(vicarious conditioning)的特點是沒有嘗試學習,個體不需要實際做出某行為即可學到它。當個體對一個展示行為的榜樣進行觀察時學習就發生了。通過觀察他人可以對當前行為有一個去抑制或抑制的效果,或者可以教會其新的行為。這種社會學習可以用來解釋異常行為如攻擊行為的獲得。

對行為治療師來說,治療就在於消除異常行為並獲得新的行為和技能。患者當前的症狀是治療的目標。儘管過去的經歷被認為對於理解患者的現在及其當前的心理痛苦而言是重要的,行為療法卻並不特別地關注患者的早期生活。此外,實現洞察被認為不足以造成行為變化。相反,行為治療師的關注重點是直接幫助患者改變他們的行為以減輕他們的心理問題。

孩子常通過觀察榜樣的行為來習得新行為,這一過程被稱為替代性條件反射。

4.認知模型

認知模型提出異常行為是由扭曲的認知(心理)過程造成的,而不是內在力量或外部事件引起的。根據認知理論,並不是情境和事件影響了我們的情緒和行為。相反,是我們對這些事件的感知方式或思考方式影響了我們的情緒和行為。想像你在變態心理學的第一次測試中考得很差,如果你跟自己說:「嗯,這個測試很難,但是我知道了老師的想法並且下次自己會努力做好的。」你可能會感覺良好並且會為了下次考試而努力學習。但是,如果想的是:「我真是笨蛋。為什麼我會有自己可能成為心理學家的想法呢?」你可能會感到沮喪並且失去對課程學習的熱情,甚至可能決定你應該放棄這樣的學習。在這兩種情況下面對的情境都是相同的。是你對情境和自己的看法影響了你的情緒和未來的行為。這是認知理論的核心。根據認知療法創始人阿倫·貝克(Aaron Beck,1921—)的觀點,抑鬱的人有三種負性想法:對自己、世界和未來抱有消極的想法。貝克稱之為「負性認知三聯單」。這些負性假設通常被稱為認知曲解。人們通常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影響他們情緒和行為的認知曲解(見表1-4)。

認知療法主要是靠調整扭曲的認知過程來改變異常行為的。治療師安排「行為體驗」,即患者從事某種活動然後檢查伴隨行為的想法。通過治療師的幫助,患者學會克服負性想法,對情境的評估更現實,並產生出替代的更積極的想法。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也有一些差異。首先,認知療法基於這樣的假設:內部的認知過程必須作為治療的目標而存在,而行為療法則假設改變行為後會導致認知的變化。其次,認知療法比傳統的行為療法更依賴於使用傳統「談話」的心理治療方式和洞察。儘管存在一些理論差異,但行為治療和認知療法對很多精神障礙都同樣有效。在許多情況下,治療開始使用這種或那種模型,然後兩者合併了,於是就有了認知-行為治療。

5.人本主義模型

該模型基於現象學(phenomenology),現象學認為個體持有的對世界的主觀認識比實際世界更重要。人本主義者相信,人的本質是好的並且具備自我實現(發展自己潛能)的動機。自我實現的失敗會導致異常行為的發生,這通常是由於人們未能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和不能建立實現潛能以令自己積極成長的過程和策略造成的。

與人本主義理論聯繫密切的心理學家是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1902—1987)。他認為異常行為的心理病理學與心理不一致或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差異有關。這種差異越大,個體體驗到的情感和現實問題就更多。不一致源於有條件積極關注的體驗,即一個人只有符合了他人制定的標準時才會得到尊重和關懷(即有條件的)。個體逐漸相信他或她只有在符合了這些標準時才是有價值的。因為這些標準是錯誤的並且過於苛刻,因此會引起個體的情感或行為問題。

羅傑斯心理治療的目標,稱為來訪者中心療法,是通過與治療師互動來發揮來訪者的現有能力以達到自我實現(發揮潛能)。治療基於三種因素:真誠(genuineness)是指從理智和情感上理解來訪者的體驗;共情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意味著治療師用來訪者的眼光理解來訪者的世界;最後,治療師要表達無條件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即在完全理解的基礎上真正接納來訪者,相信來訪者擁有自我理解和積極轉變的能力。精神分析療法專注於瞭解患者的早期經驗,來訪者中心療法則注重來訪者的當前經驗,相信來訪者有重建意識的能力,並相信這些經驗會給來訪者帶來積極的改變。

[1]原書錯誤,將psychosexual(弗洛伊德的)寫成了psychosocial(埃裡克森的)。所幸在原書第26頁第二段就改過來了。——譯者注 [2]id在很多書中被翻譯為本我,但我比較傾向於高覺敷先生翻譯的伊底,這樣更顯得信達雅。——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