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彷彿若有光:女主播抑鬱症日記 > 給情緒一個出口 >

給情緒一個出口

這兩天在醫院,因為是在小兒科,所以我有機會觀察那些孩子。我發現小孩打針很有趣。他們一邊哭喊著「我不打,我不打……」,一邊跟隨著父母走到注射室,半推半就地乖乖伸出胳膊,挨上一針。

真正使出全身的力氣去掙扎抗拒的孩子很少。有個別孩子很淡定,完全不哭,還一直盯著針頭扎進去。

所以我想,他們號啕哭喊,可能並不是真的要抗拒打針。即便是孩子也有理智,知道這一針是逃不掉的,但是他們需要通過哭喊來發洩恐懼。

孩子哭喊的姿態很難看,鼻涕眼淚掛一身,身體扭成各種XYZ形狀,遍地打滾。但是我卻覺得這樣挺好:一方面他們排解了內心恐懼,一方面又完成了打針任務。

我們大人有時候太在意姿態了,以致要麼壓抑恐懼,要麼逃避治療。

還有一個扎疳積(對了,你們知道什麼叫作「扎疳積」嗎?)的小孩好好笑。媽媽帶著姐弟倆去,其實只有姐姐要扎,但弟弟在旁邊哭得好投入,坐在板凳上,閉著眼,仰頭張大嘴,號啕。

護士在一旁拍著弟弟的背,一邊安撫一邊笑:「嘿,你停一下好嗎?」

弟弟停住了,扭頭看看姐姐,看見姐姐還在被針扎,就繼續仰天大哭。其實這跟他有什麼關係啊,又沒扎他。

姐弟倆的呼喊聲氣貫長虹。姐姐哭或許還因為疼痛,而弟弟哭喊純粹就是因為恐懼了。

孩子的恐懼通過哭泣來宣洩,成年人的恐懼通過什麼呢?

曾經看見友人的簽名是:「不能低頭,王冠會掉;不許哭泣,敵人會笑。」

其實,我們真的有王冠和敵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