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告別娑婆 > 第十四章 比「性」更美妙 >

第十四章 比「性」更美妙

啟示能暫時卻全面地撤銷人的疑慮及恐懼。它反映出上主及造化之間原有的交流狀態,由於這種關係給人極其私密的創造感,有時會使人想由形體關係中尋得。然而,啟示是無法透過形體上的親密而尋獲的。我在生活中觀察到不少與[性]有關的現象,最值得玩味的,莫過於下面三點了:

﹡雖然[性]跟自然界的一切現象一樣自然,人們卻想盡辦法讓人對自己的性生活生出罪惡感。

﹡即使人們感到罪過,還是照做不誤。

﹡在這三句不離[性]的西方社會裡,沒有人願意面對這一事實:[性]並無法讓人真正快樂。

曾在音樂圈裡混過一陣子的我,認識不少娛樂界的朋友,儘管他們的性生活看似無比風光,卻依然活得很不快樂。人們總以為性生活頻繁的人一定是春風得意,快樂無比的,事實不然,性經驗只是一閃即逝的快感。真正活得心滿意足的人,他的快樂通常來自內心,而不是靠一時的快感。《奇跡課程》最棒的一點即是:它根本不提[性]的問題,當然也不曾對性行為做過任何批判。它關切的只有一點:奇跡學員究竟在跟自己的[身體]認同,還是在跟[靈性]認同?

當一個人視自己為靈性生命時,並不表示他放棄性生活;但人們若拚命去壓抑自己,或老是勸別人禁慾,這就成為一種批判而非寬恕了。話說回來,一個人若心甘情願地度貞潔的生活,也沒有什麼不好。不把自己看成一具肉體生命,就是要你們遲早能夠認出自己以及身邊伴侶的本來面目。對相愛的人而言,性行為只是他們表達一體之愛的象徵,關鍵在於他們是否[覺知]身邊的伴侶並不是一具身體,而是基督(即使一時[熱]過頭而忘了,也無大礙)。總之,他們怎樣看待身體的伴侶,在心中也會怎樣看待自己。《奇跡課程》最有力之處即是,它不只要求你相信自己不是一具身體,還能具體教你如何獲得更超越、更美妙的經驗;而大部分的人幾乎不敢想像人是可能活得那麼美妙的。這部課程的目標,就是要把學員帶到他的真實身份以及那超乎世間的美好經驗。奇妙的是,這個[超理性]的境界,必須透過極其[理性]的學習過程,它其實就是聖靈給世界的永恆答覆之先聲。大部分的人在捨棄世界時,難免躊躇不定;如果他們嘗過另一境界的美妙,還會遲疑嗎?只要有過一點道地的靈性經驗的人,便會知道,物質世界所能給予的,跟那種境界相比,簡直像個殘酷的惡作劇。世間所有的經驗,包括性經驗在內,其實都屬於心智的活動,即使這經驗看起來好像發生在肉體上。我曾在波士頓教學聆聽兩位喇嘛演講,會後有一段發問時間,聽眾提出的問題大都相當[理性],只有一位女性勇敢地站起來問兩位喇嘛說:[你們怎麼能夠忍受三十年沒有性生活的日子?]英文較好也較年長那一位,沉思了一會兒,給了聽眾一個意想不到的答覆:[當你始終都活在高潮之中,性經驗就不是那麼重要了。]經過這幾年非比尋常的經歷之後,我才逐漸瞭解那位快樂喇嘛的答覆,反映出人們在傳誦這無常又虛幻的娑婆世界時的兩難心態,與《奇跡課程》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確,若與分裂的心靈所經驗到種種起伏不定的感受相比,聖靈所賜的經驗才是持久不變的。上主的永恆[聖道]是不可能真正變成無常的[肉身]的,那只可能發生在虛幻的的夢境裡;但我們仍可將這血肉之身帶入真理實相之中。到了一九九九年四月,我每回走進自家客廳,都滿懷喜悅,期盼著阿頓和白莎如約而至,我也早已盤算好向他們請教[性]的問題。就在我們新英格蘭區自定的[愛國節]晚上,我終於等到了他們在大駕。白莎:嗨,葛瑞。

葛瑞:夥伴們,看到你們,真太興奮了。多謝光臨,感到好久沒見了。

白莎:其實我們一直都在這兒,你只是看不見而已。說到[好久],順便跟你提一下,我們最後三次的來訪都將安排在十二月,也就是一九九九到二00一的聖誕節。你對寬恕已經懂得夠多了,我們的到來,只是幫你打打氣順便再叮嚀幾句而已。既然[性]問題是你們所謂的人生的一部分,我們也知道你這回想要談一變談[性]問題,就讓我們言歸正傳吧!

葛瑞:畢竟是喜歡開門見山的好白莎!你曾說過,這部課程提醒我們,小我會千方百計地誘騙我們相信自己只是一具身體。我想問的是:你既然說,我還是可以過我的凡夫日子,那麼我在操練《課程》的同時,如何才不會在這夢幻人生中老為著自己不得不與身體認同而感到不安?阿頓:只要記住表相之下的真相,適時地寬恕一下就行了。夢,虛無得很;性,也虛無得很。只是請你千萬不要在行房以後,轉頭就跟身邊的伴侶說:[那真是虛無得很!]

葛瑞:我就知道又被你們抓到把柄了。

阿頓:然而,只要你願意,你隨時都能看清事情下面的真相。《奇跡課程》一開始就說了:

幻想是製造虛妄聯想的一種工具,企圖由此獲得某種快感。縱使你看得見這虛妄的聯想,除了你自己會當真外,絕不可能把它弄假成真的。你相信自己所營造的一切。如果你所給的是奇跡,你對它的信念也會一樣強烈。葛瑞:言下之意,一切都是出自幻想,包括性問題,也不過是人們企圖透過虛妄的聯想,從中汲取快感而已。事實上,性高潮已被我們的社會捧成虛妄的偶像了,但說穿了,它仍是同一個想要取代上主的企圖。白莎:是的。讓我念一段<正文>給你聽,J兄在此談到[另類偶像],性必然也是其中的一尊。

不要讓它們的外形蒙蔽了你。偶像只是為了取代你的實相。你心裡多少有點兒相信它會圓滿你那小小的自我,能在充滿威脅的世界中,給你一些安全感,因世界上有一股強大的勢力不斷打擊你的自信心與心靈的平安。偶像能夠支援你的匱乏,為你增添一些你原本所無的價值。只有自甘卑微以及已經迷失的人,才會相信偶像。他這樣作,必是想在小小的自我之外尋得另一種力量,讓自己抬得起頭來,並與世上的苦難保持距離。其實,你若不往內尋找那能幫你由世界中解脫的肯定與寂靜,使你得以平心靜氣地與世界保持距離的話,你才可能受到上述報應的。葛瑞:你害我興致愈來愈高了!

白莎:老弟,別怕,因為J兄曾經這樣安慰你:

本課程並無意奪走你所擁有的那一點點東西。

它只會幫你準備好領回你天賦的資產,比任何生理快感都美妙千百倍呢!

葛瑞:你知道,在學這部《課程》以前,我是不可能接受你這說法的;然而親身經歷過幾次靈性境界之後,我必須承認,性快感真的是望塵莫及。

白莎:一點都不錯。更何況,他也無意剝奪你心目中懷有的慾望。談到慾望,凱倫今晚不在家?

葛瑞:不在。她去新罕布州(New Hampshire)陪她母親逛街購物去了。她今晚會住在媽媽那裡。

白莎: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

葛瑞:有趣的是,幾個禮拜以前,我才跟凱倫談起年輕時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參加一個天主教堂舉辦的舞會,我們跳的是慢步的舞曲,自然跟女伴貼得很近,突然一位修女跑過來,在我和女伴中間插進一把尺,說:[孩子們,中間留點空間給聖靈。]我每次想到這件事,就忍俊不住。阿頓:大多數的宗教都想盡辦法壓制人們的性慾望;等到結婚後,又鼓勵他們努力增產,為教會生出一群身體出來。其實,要人們壓抑潛意識中早已預設的慾望,等於是要鳥兒別飛!

葛瑞:耶!我們給他一個渾號:[一面降福一面解衣佬]。

阿頓:高中時代的你,性慾旺盛得可憐,你那時可能聽從這類偽善者的話嗎?

葛瑞:這是不可能的事。

阿頓:你當然不會聽。我們現在要講些正經事了,但只能概略地提一下。

在教會形成的最初七百五十年中(大約是西元三二五年到一O八八年),從來沒有人要求神父獨身。直到那位缺乏幽默感的葛裡哥萊(Gregory)教宗上台,堅持所有的神職人員必須獨身,即使當時已經結婚的神父也不例外。這一史實很自然會讓我們質疑:這位教宗的決定跟J兄的教誨又能扯上什麼關係?葛瑞:毫無關係?

阿頓:正是。此後的九百年間,天主教的神父必須獨身守貞,有些人還可以安之若素,自在地過他[獨善其身]的生活,但在另一些人身上,卻產生了許多變態性行為的後遺症。想一想,那些神父如果有正常的洩慾管道,便不至於有那麼多不幸的醜聞了。虛幻的娑婆世界本來就是[積壓]和[釋放]的場所,典型的二元現象,這在所謂的自然界中屢見不鮮,連你們的音樂也處處流露出這兩種張力。當人們還沒準備好,就強迫他們放棄某種行為,是有違自然的。何況,對大部分的神父而言,實在沒有這種必要。至於那些有戀童傾向的人,不論教會怎麼規定,根本就不該讓他們參與神職工作的。如今,《奇跡課程》教人用寬恕來釋放內在的壓力。除非人們已經充分準備好,否則不該要求他們放棄最世俗的慾望。當人們愈來愈懂得[真寬恕],心靈也愈來愈成熟,自然會放下那類慾望的。即使J兄也不是一直守貞或獨身的,雖然他後來根本沒有性需求了,但最後那十五年間,他一直是過著婚姻生活的。

葛瑞:對不起,你在說什麼?

阿頓:也許你們這個時代的人覺得這種說法太離經叛道了,但在兩千年前,一個猶太人若到了那個年歲還沒有成家,才是離經叛道呢!別忘了,J兄去世將近一千年後,教宗才頒布神父必須守貞與獨身的命令。基於教會對歷史的扭曲,再加上世世代代人們習慣把潛意識的罪咎投射在[性]上,你們今天才會覺得J兄理所當然應該獨身才對。葛瑞:嘿,也許有人很在意他是否獨身,我才不在意呢!干我屁事!

阿頓:那麼,就讓人們知道這一真相:把性看成負面的這種觀念絕對不是來自上主,也不是來自J兄。你若認為[性]有問題,那麼,吃飯也該成為問題才對,兩者都是身體的正常活動。凡是持有相反論調的,都是後天人為的觀點,並非聖靈啟發出來的。當然,如果有人受到聖靈感動,自願放棄性生活,以此表達自己來本來圓滿的真相,也未嘗不可。

葛瑞:我最近也是想這件事,J兄究竟跟誰結婚了?是[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那妞兒嗎?

阿頓:確實是她。現代很多人把她當成妓女,其實《聖經》裡從來沒有這樣說過,只因《聖經》提到了不少妓女,人們便臆測[抹大拉的馬利亞]也是其中之一。其實,她是J兄的愛妻。

在那個時代,猶太法律規定得很嚴格,當人過世後,只有家人才准許為死者的身體敷油。根據《新約》的記載,[抹大拉的馬利亞]獲准進入墓穴為J兄敷油(雖然那時J兄的身體已經不在墓穴中了)。這一記載,不已清清楚楚地透露了她的身份嗎?葛瑞:嗯,有意思!

阿頓:問題出在人們心中一堆先入為主的成見。J兄來到世界,可不是為了建立某個宗教來批判別人的身體所幹出的事情。他以前教的是寬恕,至今教的還是寬恕;唯有如此,才能幫人認清身體的無足輕重,慢慢接受自己的真實身份—基督。葛瑞:你是說,我可以一邊寬恕,一邊過我的凡夫生活;我也可能同時享受性高潮和復活的喜悅。

阿頓:可以這樣說,但絕不是[同時]!到了某一階段,你仍須在身體與靈性之間作一個永久性的選擇。

白莎:說到身體,人們常會認為人的身體有一些最性感、最引人注意的部位,你也一樣,你心目中也有最吸引你的部位。其實,身體沒有任何部位會比其他部位更重要,就像沒有一具身體會比另一身體更為重要,道理是相同的。它們全都一樣地虛幻不實。對了,你的性癖好也是同一回事。葛瑞:你是指我對女性的小腹與肚臍最有[性]趣那一回事?

白莎:正是。順便一提,這種[性癖好]在中東地區倒是挺普遍的。你該知道,這種聯想原本出自心靈層次,為了激發人的某種感覺而在有形世界中演出,但大多數時候,它故意讓你生出罪惡感來。一般人可能不太清楚,人類身體的性成長分為兩個階段,人人都知道第二階段,就是[青春期],很少人意識到人的性傾向通常在性成長的第一階段(也就是孩童時代)已經定型了。可還記得[親子關係只是你營造出來取代上主的一種關係]這個觀念?讓我舉例吧,一個孩子若從小習慣在母親腳邊玩耍,在潛意識中,他會把這一雙腳和母親聯想在一起,到了[青春期],他會發現女人的腳常會勾起他的性慾。他的母親象徵著上主,那一雙腳則象徵著母親。說穿了,[性]不過是一連串虛妄的聯想及取代作用而已。本來單純得很,卻因為壓抑與投射,而變得撲朔迷離。這一切其實早已設定好了,只是以這一方式呈現於人間而已。以你而言,女人的肚臍眼最容易讓你亢奮,其實,不論是什麼部位激起人的性慾,一概以推溯到童年某種聯想存留在潛意識中的記憶;而這種聯想,會逐漸發展為某種特殊的性需求。葛瑞:聽起來很有道理。因著這類聯想,我在不同階段確實有過不同的偏好。推到究竟,最後都脫離不了一個[疚]字;正確的回應方式,也還是同一個寬恕。

白莎:很好。請記住,不論你有什麼性癖好,這部課程無意改變你的行為,如果你能改變習性,當然很好,如果改不了,也不必擔心,何況你未必真想改變這一習性。只要你還記得自己是全然純潔無罪的,這才是最重要的。葛瑞:多謝。

阿頓:提到聯想,男人常把子宮和天堂聯想在一起;女人亦然。只是男人想要進入女人體內的衝動比較強烈,有時女人也有類似的傾向。

葛瑞:這大概解釋了為什麼男人從女性的陰道生出之後,終其一生都想要回到那兒去。

阿頓:很高興你不打自招了。

葛瑞:說到[癖好],為什麼中東的回教徒可以有四個老婆,我們美國男人只准有一個?

阿頓:其實你們國家的法律也允許你有四個老婆啊!只是不可同時娶四個而已。

葛瑞:啊!說得倒沒錯,也許這樣更有趣一點。讓我繼續問下去吧!下一個問題,恐怕我會自找麻煩!

阿頓:你會惹麻煩?保證不會!

葛瑞:好,白莎!你能不能給女性一些性方面的忠告?

白莎:當然,小心那[獨眼蛇]!

葛瑞:夠幽默!還有呢?

白莎:你大可不必為女人與性操心,她們談的可多了,終日開秘密會議,沒有你們這些陽性病毒鬧場,她們其實挺知道如何彼此扶持的。說來說去,最後還是回到寬恕。

葛瑞:你知道嗎?我以前總以為自己年事稍長後會安定下來,養三個小孩,一男一女一中性,過個家庭生活。如今,我愈來愈不確定了。我覺得所有的特殊關係都跟所有的判斷一樣,脫離不了過去與未來。我並不是說有小孩不好,只是愈來愈不覺得自己需要小孩了。阿頓:繼續與主主結合吧!他必會指引你該走的路。究竟說來,人間救主與上主的結合和教會裡修女嫁給耶穌的說法,基本上並沒有兩樣。如果你目前還沒準備好,也沒有人會勉強你的。但葛瑞,不妨提醒你一下,你其實早已為人之父了。葛瑞:別瞎扯,我才沒有呢!

阿頓:我不是指那一類父親,老弟!可還記得<練習手冊>這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釋放這世界吧!你真正的創造正引頸盼望著解脫,好尊你為父,如上主一般,這不是一種幻想,而是真相。你是他的聖子,他讓你分離他的為父身份,因他從不去區分他自身以及他延續出來的生命。他所創造的一切,從未離開過他,你絕對找不到天父的盡頭以及聖子獨立出去的那個起點。葛瑞:酷!你是說,當我回歸天堂時,就和天父完全一樣了?

阿頓:沒錯,完全一樣。

葛瑞:真是不可思議。

阿頓:你既然懂了,好好修你的寬恕吧!當你準備好回歸自己的本來境界時,就會跟上主團圓了。這可不是我們說著玩的,是他的許諾。J兄在同一課裡繼續叮嚀你:

否定幻相而接受真相吧!否定自己只如陰魂般掠過一個瀕死的世界。先釋放你的心,你就會看到一個重獲自由的世界。

白莎:好了,老弟,我們就要回到所來之處了,你還有什麼要問的嗎?

葛瑞:目前想不出來,經你們這樣一說,好像所有的問題都如水落石出一般,真有意思!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總以為我這一代會比上一代酷多了。我父母也都是樂師呢。我如今明白了,音樂也好,性也好,每一代都認為那是自己的新發明,都嫌父母落伍。轉眼之間,這些人自己也生了一堆小孩,小孩長大了,也覺得音樂與性是他們的專利,父母太落伍了。白莎:觀察得很透徹,的確,都是風格和荷爾蒙在作祟;隱藏在它們背後的,仍是小我的分裂意識,千古以來,始終一成不變。而你這一生的工作,就是用聖靈的愛去取代那個分裂感。

葛瑞:是的。我發覺自己愈來愈驚歎心靈的大能了,包括了它在有形世界中的能耐。我讀過一篇新聞報導,提及現代女孩的[青春期]徵候出現得愈來愈早了,針對這個現象,科學家拚命想由遺傳學及社交環境的改變去找出線索;這類科學研究,根本不允許人們從心靈的因素這一角度去思考。其實,各式各樣的電視廣告,為了促銷商品,不斷用充滿性暗示的意象來洗每個人的腦子,刺激了孩童身體的變化。我說這些,並無意批判[性],只是指出來,是心靈在主導身體的運作,而非遺傳、環境或進化的因素造成的。阿頓:你說的一點也不錯,愈與身體認同,愈鞏固了身體;愈與心靈認同,則愈能釋放身體。每個人遲早都要為自己作一選擇的。寬恕夢中的人物吧,老弟!你所得到的報嘗就是真實的你,你的自性。白莎:臨走前,不妨再留給你一段<正文>裡的話,它會指點你回家之路。下個聖誕節再見了!在這期間,記住你來此的目的,也就是聖靈的目的。好好記住下面的話:

上主之子會輕而易舉地從一個已被寬恕的世界升至自己的天鄉。到了那裡,他自會知道,自己一直都安息於彼處。連救恩都如南柯一夢,從他心中消逝得無影無蹤。因救恩乃是夢境的終點,夢既已結束,救恩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覺醒於天堂後,還有誰會夢到救恩的必要?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