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袁了凡的不凡事兒:《了凡四訓》的另類解讀 > 第六章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

第六章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談袁了凡的命運,還得先從名字開始。

實際上,「袁學海」這個名字很俗。

俗名,自然是俗人。俗人,自然是俗命。

為什麼說這個名字俗呢?俗在哪裡呢?

俗就俗在一個「學」字上。

當初孔老先生給他取這個名字時,是希望他能夠成為學霸,但是算命先生千算萬算沒算到,學霸變成書獃子的概率是95%以上。

更要命的是這個「學」字太刻意,令人莫衷一是,今天向這個同學學習,明天向那個同學學習,學來學去,忘了自己是誰。

「學」常常會讓人丟掉創意,失去獨立的自己。比如看見西施漂亮,走起路來婀娜多姿,惹人憐愛,自己就要去學。看見別人高鼻樑、大眼睛,自己也要去學,結果整容整出個歪鼻子。看見別人取了個名字叫「解放」,自己也跟著取,結果老師一叫「解放」,全班站起來一半人。

這就是俗!

「學」是模仿,跟在別人屁股後面人云亦云,毀掉了自己本來具有的模樣。

「學」是攀比,與別人攀比,與比自己強、比自己幸運的人攀比——憑什麼范進同學都能中舉,偏偏自己不行。攀比會扼殺人心,使人墮落,扭曲人的視線——

「你看李阿姨家的小麗學習成績多好呀,你要向她學習!」

「你看隔壁王老五家的兒子多有出息呀,都成了千萬富翁,你要向他學習!」

……

在攀比中成長,人們始終都在苦苦掙扎,試圖成為另一個別人,而不是真實的自己。

所以,「學」是最害人的,常常泯滅人的個性和天賦,遠離真實的自己。

克裡希那穆提說:「永遠不要從別人那裡學習如何生活,如何行事,因為別人告訴你的都不是你的人生。如果你依賴另一個人,你將會被誤導。」

事實上,「袁學海」這個名字就容易誤導人生。

你想呀,生命是有限的,人應該抓緊時間老老實實做自己,就像喬布斯說的那樣:「你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於重複別人的生活,不要讓別人的觀點淹沒了你內心的聲音。」但一個「學」字卻拋棄了真實的自己,開始在別人的道路上爬行。

你再想呀,在茫茫人海中,人多麼像一滴微不足道的水,要想讓這滴水發揮作用,就應該保持本色。

如果自己是一滴露水,就應該靜靜躺在清晨的樹葉上,變得晶瑩剔透,映照出旭日的光輝。

如果自己是美女眼眶中滾動的淚珠,就應該在她白皙的臉上慢慢集聚、滑落,演繹出惹人憐愛的憂傷和淒美。

可「學海」這滴水珠偏偏要去學大海,刻意把自己融進去,結果只有一個:水消失在水中,人消失在人群中。一輩子默默無聞!

有兩句話很有意思,值得收藏,叫: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先說前一句「不俗即仙骨」。(後面再說後面那句)

什麼是不俗呢?

不俗,就是與別人不一樣,不人云亦云,不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東施效顰。

不俗,最大的特徵,就是不模仿別人,不與別人攀比,活出真性情,成為最真實的自己。

「不俗即仙骨」,意思是說,如果你不隨波逐流,活出本色,成為最好的自己,就相當於過上了神仙過的日子。

一個人能力有大小,性格有差異,但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袁學海」是俗名,俗人,俗命。

「袁了凡」這個名字就大不一樣了,具有仙骨。

如果說「袁學海」這個名字、這個人,是想拚命成為別人,那麼「袁了凡」這個名字、這個人就是要活出真實的自己,並不斷拓展自己,超越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蓋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我們如何挖空心思,殫精竭慮,都不可能成為別人,只能成為自己。

成為自己,就是人來到世上唯一的使命。

當然,成為自己並不是意味著停滯不前,而是要不斷拓展。就像一粒種子是自己,但只有等這粒種子歷經艱辛,歷經風雨,長成參天大樹,或者果實掛滿枝頭的時候,它才算成為最好的自己。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袁了凡」這個名字還蘊藏著這樣一層意思:自強不息!暗合《易經》第一卦——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袁了凡,一扇嶄新的命運的大門,緩緩向他敞開!

當然,袁了凡還心有餘悸。

他怕什麼呢?

他怕那扇已經向他敞開的命運之門,突然關閉。

雲谷禪師說,不用怕,只要你的心中充滿善念,那扇命運之門只會越開越大,人生之路,只會越走越寬廣。

雲谷禪師問袁了凡:「你知道《易經》最根本的思想是什麼嗎?」

袁了凡想了半天,沒回答上來。

雖然《易經》被列為四書五經之一,但高考試卷中這方面的內容卻很少涉及,出題範圍大多在《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之中,即使考也不會出這樣的題目。

雲谷禪師說,坤卦是《易經》第二卦,坤卦中有這樣兩句話: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這兩句話就是《易經》最根本的思想,核心中的核心!

至於算命呀,看風水呀,取名字要幾筆幾畫呀什麼的,全都是《易經》的下腳料,彫蟲小技。

雲谷禪師的話蘊含著大智慧。

善是什麼?

善是心中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能把人從自我封閉的狀態中解救出來,推動人一步一步前行。這是永不熄滅的火焰,源源不斷的動力。(就像火箭推進器一樣)

一心向善的人,都願把善良的東風吹遍大地,滋潤江南江北、每一寸土地,讓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無論是秀才還是乞丐,都能去感受和分享春風化雨。(讓世界充滿愛)

善是什麼呢?

善是涓涓細流,慢慢集聚,匯成大江大河,奔騰不息,洗滌人齷齪的內心。

它流過每一個村莊,每一個小鎮,每一座城市,給人們帶去充足的水源,將一切污穢沖刷乾淨。

雖然有人時不時會將髒東西倒進善念的河流中,但河流卻可以容納萬物。沒有一條河流沒漂浮過屍體、死豬和污水,只需經過一段距離和一段時間之後,河流就能夠完成自身的淨化,繼續滾滾東逝,波瀾壯闊。

真正的善是什麼?

上善若水!

永遠不會斷流。

……

比如,袁了凡改名這件事,就是一件善事。

難道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還不夠善嗎?

對雲谷禪師來說,是善舉;對袁了凡來說,同樣是善舉。

這樣的善事就像河水嘩嘩流淌,日夜不停。

它流呀流,流淌了一代又一代,從明朝流到了清朝。

一天,清朝一個人,夜深人靜的時候,內心惶恐,夜不能寐。

什麼情況?

因為他長得太寒磣了,一對三角眼,兩道吊梢眉,整個一個獐頭鼠目。

長得不好看倒也沒有關係,大不了,在徵婚節目中,觀眾不喊:「在一起,在一起!」

撐死了,也就是全部滅燈,一片噓聲,轟他:「下去,下去!」

對男人來說這無關痛癢,又不要他的命。

可這個人的長相不是這樣,真能要他的命。相書上說,這種面相就是一副標準的奸臣相,將來不得好死,指定會被砍腦殼的。更何況這個人的性格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脾氣暴躁,是一個霸腦殼、蠻力子,就像一匹湖南騾子,倔得屙牛屎。

「嬲!爹媽怎麼給我弄了這麼一副長相呢?」他用湖南話憤怒地埋怨。

埋怨爹媽是沒用的,命是自己的。

怎麼辦呢?

他無奈,痛苦,絕望……

但天無絕人之路,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際,袁了凡的故事像河水一樣流到這裡,流進他的心田。猶如在人生絕望的渡口,看見一條希望的帆船,更像是垂死的人獲得了一顆救命的靈丹。

「冒灑起,要死卵朝天,不死翻過邊,老子跟命拼了!」他用湖南話發誓,自己也要像袁了凡那樣,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這個人是誰呢?

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曾國藩,又名「曾滌生」。

「曾國藩」是他原來的名字,這個名字霸氣,有湖南人的特點,咄咄逼人。那意思是,自己一心一意向外求取功名,要成為國家的屏障,朝廷的棟樑,當封疆大吏。

可是,這樣的人都有一個毛病,剛愎自用,功高震主,稍不注意,就容易被當成奸臣砍掉頭顱,如韓信、牛金、檀道濟、李善長、馮勝、藍玉、袁崇煥,以及清朝的年羹堯等,這串名字很長很長,從來就沒有間斷過。如果這個人只有「曾國藩」這一個名字,恐怕在那一長串被砍的腦殼中,還有一個人後背所插的亡命牌上,一定會歪歪扭扭地書寫著三個大字——曾國藩。

那麼,為什麼後來曾國藩沒有掉腦袋呢?

因為他給自己又取了個名字,叫「曾滌生」。

有了「曾滌生」這個名字,他就有了一道護身符,並從此改變命運。

「曾滌生」這個名字,是他讀完《了凡四訓》那個深夜更改的。

滌,是洗滌過去心中那些污穢的東西,比如脾氣暴躁、固執己見、心胸狹窄、剛愎自用等什麼的。生,是取自《了凡四訓》:「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這個名字所表達的志向是要用善念的河流洗滌內心,獲得新生。

如果說「曾國藩」這個名字是想成為封疆大吏、王侯將相的話,那麼,這條路就是「外王」之路。

任何想要對外稱王的人,都必須先做好另一件事情——修心養性,成為「聖人」。否則,「外王」的路,就是一條砍腦殼的不歸路。

只有「內聖」之後,才配「外王」。

只有內功深厚的人,才配使用降龍十八掌。

「曾滌生」這個名字是幹什麼用的呢? 就是修煉內功,修心養性的,這是一條通往聖人的道路,一條「內聖」的路。

實際上,那些真正優秀的人,內心都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比如巴菲特的話在機智幽默中,蘊含對人生的大徹大悟。拋開他的財富不說,就其內心來看,他也是一位聖人,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神。或者可以這樣說,正是因為他對內有了很深的領悟,對外才獲得了那樣高的成就。

再看喬布斯,他活脫脫就是一位禪師,每一句話都那麼觸動心靈,那麼令人敬佩。

……

所以,未曾做事先學做人,未曾出名先要洗心。

洗心,靠什麼?靠那條善念的河流。

千百年來,那條善念的河流浩浩蕩蕩,洗之者昌,不洗則亡。

所以,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曾國藩的命,是曾滌生救下的;曾滌生的命,是袁了凡賦予的;袁了凡的命,是雲谷禪師改變的;雲谷禪師的命,是法舟禪師點撥的……

那麼,法舟禪師的命又是誰指點的呢?

一直往上追溯,追溯……

漸漸地,我們看清楚那些善舉善念,就像流淌在遼闊大地上的河流,發源於一座座高山之巔,一路流淌,有干流,有支流,有合併,有分岔,有滾滾長江,有涓涓細流,大大小小,星羅棋布,浩浩蕩蕩,奔騰不息。

袁了凡,也流淌在這些河流中。

不過,這時他還在棲霞山中,與雲谷禪師在一起。

當新的一天的太陽升起來的時候。

雲谷禪師說:「了凡,我們出去走走吧,老衲有兩樣東西送你。」

袁了凡心想,雲谷禪師已經給我取了名字,讓我獲得了新生,這是天地間最大的禮物,還有什麼禮物比這個更重要呢?

難道是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

或者是魔戒,抑或是什麼撬開阿里巴巴大門的謎語、魔咒?

一前一後,他們倆走出茅屋。

茅屋開門見山。

他們一步一步向山坡爬去,很慢,很慢。

清風拂面,藍藍的天空,白雲一片去悠悠。

崎嶇山路的兩旁,齊腰的灌木叢,鬱鬱蔥蔥,不時牽絆著他的衣裳,散發出陣陣清香。

在樹林和灌木叢中,一些野花,紅的、黃的、藍的,默默綻放。

三三兩兩的蝴蝶,在花與花之間,飛來飛去,翩翩起舞……

袁了凡就像一個新生的嬰兒,第一次暴露在陽光下、青山中。

看著前面拄著枴杖的雲谷禪師緩慢移動著身子,他的心中有無限的敬意、深深的感動,以及最誠摯的感激。

他感激天,感激地,感激冥冥之中將自己帶到棲霞山,讓他遇見雲谷禪師的那個人。

當然,他最感激的還是雲谷禪師。

雲谷禪師是佛,他心中的佛,重新賦予他生命的佛。

山路陡峭,攀登實屬不易,三十多歲的袁了凡累得氣喘吁吁,更別說年近七旬的雲谷禪師了。

即使如此,雲谷禪師還是拄著枴杖,一步一步,艱難地攀登。

終於,他們登上山頂,放眼望去,下面是深不見底的峽谷,遠處是高聳雲端的山峰,縈繞山峰的是幾縷淡淡的白雲。

被太陽照得光亮的河流在山腳下蜿蜒東流,兩岸是綿延的叢林。

近處,各種鳥兒在耳邊鳴叫,鷹在空中盤旋。

真可謂風景如畫。

正當袁了凡陶醉其中的時候,雲谷禪師說話了:「了凡,登山累嗎?」

「有點累!」袁了凡說。

「容易嗎?」雲谷禪師追問。

「不容易!」

老衲送你的第一件東西,不是別的,是一句話: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向善不容易啊!

向善就像登山一樣,很累、很難,也很慢。

從惡就像山崩一樣,垮下來很快、很容易,也很迅猛。

但是,只有登上山頂,你才能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看見更美麗的風景,體驗更精彩的人生。

雲谷禪師繼續對袁了凡說——

看到自己的問題,這叫覺醒。

解決自己的問題,這叫修行。

覺醒有時候幾天就能夠做到,修行卻是一輩子的事情。

現在,你的內心已經萌發了改變的種子,不要退縮,要像這次登山一樣,堅持下去。

休息了一炷香的時間。

雲谷禪師對袁了凡說:「走,我們到河邊去看一看!」

袁了凡又隨著雲谷禪師來到河邊。

河水淙淙流淌,從窄窄的兩山夾縫之間湧出,在觸目驚心的巨石中間奔騰。

遇到阻擋,它們慢慢集聚、等待,當力量充盈之後,它們便會發出巨大的轟鳴聲,一舉翻過阻擋,飛流直下,水花四濺,形成漩渦,形成深潭,一路向前。

那飛濺的水花,在峽谷中散開,不時輕打在袁了凡的臉上,濕潤的空氣裡攜帶著數以十萬計的負氧離子,徹底清洗著他的心肺。

雲谷禪師對袁了凡說,老衲送你的第二件東西,還是一句話:

心是一條河!

這是老衲這麼多年修心的心得。

千萬不要相信什麼「心如止水」這類騙人的鬼話。

「心如止水」只有一個結果:心如死水。

「心如死水」也只有一個結果:一潭臭水。

修心,應該把心修得像這條河一樣——

當痛苦來臨時,承受它,不抗拒,讓它自然流走。

當幸福到來時,享受它,不執著,讓它慢慢流走。

當榮譽降臨時,接受它,不眷念,讓它自然流走。

當羞辱襲擊時,接納它,不反感,讓它慢慢流走。

……

不悔恨過去,不憂慮將來,好好活在現在,就像你眼前這條河流一樣。唯有如此,你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徹底的解放。

心是一條河,人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體驗人類所具有的各種情感——悲傷、憤怒、嫉妒、喜悅和幸福,卻又不會沉溺其中。

心是一條河,河水自由流淌,才能夠生機勃勃。

心是一條河,心無掛礙,心河才不會被阻擋,才不會形成堰塞湖。

生命是什麼?

生命是一種體驗,你體驗得越多,生命就越精彩。

如果死死抓住任何一種情感不放,不讓它流走,你就無法去體驗其他的情感,最後注定會被你想要抓住的這種情感所毀滅。

情感是人心中的必需品,任何一種體驗都是有用的,任何一種經歷都是有意義的,如果你的心能夠流動。

佛祖的心是流動的,所以,他能夠看見芸芸眾生的心。

菩薩的心是流動的,所以,他能夠體會到普通人的情感,對人充滿了深情和厚愛。

所以,佛不是無情無義的,多情乃佛心!

……

接受完雲谷禪師送的禮物,望著奔騰不息的河水,袁了凡心潮澎湃:多麼深的領悟啊,這就是生命的全部!

……

最後,雲谷禪師說,你我有緣,在這裡相會,就像這流水流到巨石邊,終將流走一樣,緣來應珍惜,緣盡莫停留,就讓它流走吧。

千里搭涼棚——沒有不散的筵席。

了凡,你也該下山了。

聽完雲谷禪師的話後,袁了凡一陣酸楚,千言萬語湧向心頭,最後卻化成了綿綿不絕的哭泣聲。這是一位三十六歲男人的哭泣,這是一個獲得新生的人的哭泣;這是感動的淚水,這是依依不捨的淚水,這是百感交集的淚水。

過了很久,很久。

袁了凡抬起頭來,望著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長長地跪在地上,深深地一拜,然後,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了雲谷禪師。

袁了凡下山了。

等待他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