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愛情數學:如何用數學找到真愛? > 第一章 找到真愛的概率有多大? >

第一章 找到真愛的概率有多大?

在很多方面,我們都一樣。除去個人怪癖不談,很少有人會拒絕體驗真實、浪漫的愛情。不論以何種方式體現,對長久幸福的個人追求把我們聯繫在了一起。學會如何吸引並留住夢中情人是這一使命的重要一環——我們稍後會講到,然而若不先找到一個施展愛意的對象,一切便毫無意義。

不論單身多久,找到適合你的人這件事有時就像是一個無法征服的挑戰。數年內交往了幾個無聊的伯納德和瘋狂的蘇西之後,我們便會感覺到困惑、失望,似乎好運總是與我們擦肩而過。而有些人會告訴你,你的感覺並不一定沒有道理。實際上,長期單身的數學家彼得·巴克斯甚至在2010年時計算過,銀河系中擁有智慧生物的外星文明數量比可與他交往的潛在女友還要多。

然而實際情況並沒有那麼糟糕。畢竟地球上有70億人,然而他們不都與我們投緣,本章會描述我們如何運用巴克斯的方法計算出找到另一半的概率,還會特別解釋為何減少對潛在伴侶的條件限制能增加你在自己的星球上找到另一半的概率。

在巴克斯所著的《我為什麼沒有女朋友》(Why I Don\'t Have a Girlfriend)的文章中,他對科學家用來論證外星人為何尚未登陸地球的公式做了改動,從而計算出符合他擇偶要求的女性有多少。

巴克斯所用的公式是以它的創立者弗蘭克·德雷克命名的。公式原本用來計算銀河系中外星智慧生命形態的數量。方法很簡單:德雷克把問題進行了分解,探索了銀河系中恆星形成的平均速度,擁有行星環繞的恆星的占比,支持生命的行星占比,以及具有技術發展潛力、憑借該技術可向太空發送其存在的可探測信號的文明占比。

德雷克施展了一個科學家們熟識的戲法,他沒有做一個宏觀的推測,而是細分成了一系列有根據的小推測。得出的估算結果很可能與真相驚人地接近,因為每個小推測中的誤差往往會相互抵消。[1]根據每個步驟中選擇的數值(最後幾步還存在爭議),科學家目前認為銀河系中大約有一萬個外星智慧文明。這不是科幻片:科學家們已經確信外星生命的存在了。

當然,就如無法精確計算外星生命形態的數量一樣,我們也不可能準確計算出你有幾個潛在對象。儘管如此,能夠估算出無法被證明的數量是每個科學家都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這種被稱為「費米估算法」的技能適用於任何領域,不論是量子力學還是諸如谷歌公司腦筋急轉彎式的面試題。

它同樣適用於彼得·巴克斯的探索:世上究竟有沒有適合與他交往的高層次智慧女性?概念是相同的:把問題不停細化、分解,直到可以做出有根據的猜測為止。巴克斯列出的條件如下:

1. 住在我附近的女性有多少?(倫敦:400萬)
2. 多少人有可能年齡上適合?(20%:80萬)
3. 多少人有可能是單身?(50%:40萬)
4. 多少人有可能擁有大學文憑?(26%:104 000)
5. 多少人有可能有魅力?(5%:5 200)
6. 多少人有可能覺得我有魅力?(5%:260)
7. 多少人有可能和我合得來?(10%:26)

到最後,他願意交往的女人,全世界只有26個。

這麼說吧,外星智慧文明的數量大約是彼得·巴克斯的潛在配偶數量的400倍。

我個人認為巴克斯有些吹毛求疵。他其實是在說,每遇到十個女人,他只能和其中一個愉快地相處,而每二十個女人中,他覺得只有一個足夠有魅力使他願意與之交往。也就是說,他需要遇到兩百個女人才能找到一個同時符合這兩個要求的人,這還沒有考慮到對方是否喜歡他。

我覺得條件還要放寬些。下列數據或許更合理:

1. 住在我附近的性別合適的人有多少?(倫敦:400萬女性)
2. 多少人有可能年齡上適合?(20%:80萬)
3. 多少人有可能是單身?(50%:40萬)
4. 多少人有可能擁有大學文憑?(26%:104 000)
5. 多少人有可能有魅力?(20%:20 800)
6. 多少人有可能覺得我有魅力?(20%:4 160)
7. 多少人有可能和我合得來?(20%:832)

這樣一個城市中就有將近1 000個潛在伴侶。在我看來,這個數據比較合理。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

巴克斯若能稍微降低標準就能發現更多潛在伴侶。其實如果他能不那麼在意未來伴侶是否擁有大學學歷,他的潛在伴侶數量將會是現在的四倍。如果他願意把範圍拓展到倫敦以外,人選會更多。

不過奇怪的是,恰恰相反,單身人士往往並沒有敞開心扉迎接所有潛在伴侶。我最近聽說了一位對自己未來伴侶的要求無比清晰的男士,他在OkCupid交友網站上填寫了個人資料,其中包括「不能接受的原則性問題」一項,即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法容忍的事。他列出了一百多條,內容之極端,以致這件事在BuzzFeed網站上變成了熱門話題。在「請不要聯繫我,如果……」一欄下,他寫下了如下極品之語:

1. 你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打死蜘蛛。
2. 你某處的文身必須照鏡子才看得到。

3. 你在現實世界討論臉譜網。
4. 你認為自己是個快樂的人。
5. 你真的把世界和平當作目標。

即便你有理由把未來伴侶限定為愛蜘蛛、無文身、厭惡和平的人,不幸的是,設限越多就會越難找到愛情,因為你若把如此龐大的條件列表植入巴克斯的公式裡——即便是植入我的公式版本裡——得到的結果將會接近於零。

當然,我們每個人說起愛都有「必備」和「必無」的條件限制。然而如此龐大的列表也的確引發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先入為主的種種條件究竟是如何降低擇偶成功率的呢?

現實中,單身人士擇偶時總是會附加很多「必備」和「必無」的條件,這大大降低了找到另一半的概率。我的一位密友僅因一位男士穿藍色牛仔褲配黑鞋赴約就結束了一段有可能開花結果的關係。我還有位好友,他拒絕和使用歎號的女士交往!(這個歎號就是送給他的。)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只願和夠上進、夠迷人或是夠富有的人交往呢?

紙面上看似優秀從長遠來看並無實際意義。沒有必要限定對方要符合你的所有條件,因為這只會帶給自己艱巨的挑戰。選幾個著實重要的條件,給別人一個機會,你或許會收穫驚喜。

實際上,我們或許都認識一些人,他們最終都和從前未曾想過會和自己交往的人走到了一起——哪怕那個人是地球上最後一個生命形態。畢竟就如歡樂梅姑所說的:「生活是一場盛宴,而大多數可憐的傢伙都快餓死了!」

問問彼得·巴克斯就知道了。他戰勝了小概率,去年結婚了。

[1] 把問題分解後,估量便類似布朗運動。在具有n個步驟的估量中,誤差會像一樣被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