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神秘的榮格 > 第二節 榮格與弗洛伊德:觀點的異同 >

第二節 榮格與弗洛伊德:觀點的異同

一個人思想的發展和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說榮格的理智思想的發展反映了20世紀初瑞士巴塞爾的社會現實和人們的心理境況的話,那麼,弗洛伊德的理智思想的發展則反映了同時代奧地利維也納的社會風氣。維也納是當時歐洲的文化、哲學和醫學中心,而巴塞爾提供的卻是一個穩定而保守的環境。因此,維也納造就了弗洛伊德,而巴塞爾則造就了同樣具有天才創造力的榮格。

為了更好地理解榮格的思想和理論,我們有必要瞭解一下他和弗洛伊德的關係。榮格比弗洛伊德小19歲,應該算是弗洛伊德的晚輩和學生,但是,榮格並沒有依靠弗洛伊德的提攜,早在他認識弗洛伊德之前,他就以一名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思想家的身份獨立開展研究工作了。當然,榮格把弗洛伊德視為一生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三位導師之一,這也是符合歷史事實的。在與弗洛伊德交往的六七年裡,榮格確實從弗洛伊德那裡獲益匪淺,對此榮格始終銘記在心,儘管他們在理論觀點上存在著嚴重的分歧。

我們知道,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一書是在1900年正式出版的,榮格的導師布洛伊勒曾推薦榮格閱讀這本書。直到三年之後,榮格在進行字詞聯想測驗的研究時才認識到,這本書對於解釋他在研究中發現的情結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啟示,情結背後的心理機制就是壓抑。同時,他也高興地發現,他研究中的許多結果和論點也都可以用弗洛伊德的壓抑理論來解釋。1906年,榮格給弗洛伊德寄去他寫的《診斷聯想研究:心理病理學的貢獻》一書的第一卷。該書由榮格主編,主要內容是榮格及其同事在醫院裡進行的六項研究。弗洛伊德回了一封短信,並隨信寄來他寫的《神經病理學論文集》的第一卷。榮格在覆信中一方面表示了對弗洛伊德贈書的感激,另一方面對弗洛伊德理論中強調「壓抑來自潛意識的性創傷」提出了質疑。榮格在給弗洛伊德的一封信中寫道:「在我看來,雖然癔症的根源主要是性的,但卻並非完全由性慾引起,我對您的性理論也採取同樣的看法。」[1]顯而易見,榮格在同弗洛伊德建立聯繫的開始,就不同意「性慾是心理活動的唯一決定因素」的觀點,儘管他們在許多看法上有相同之處。例如,他們都認為:神經症有一種心理上的原因;行為是受潛意識因素決定的;夢是有意義的,通過對夢進行分析和解釋就能理解和改善人們心理上的痛苦。但是,他們兩人在心理問題的性原因這個根本問題上的對立,卻從一開始就埋下了分裂的種子。

1907年3月3日,榮格來到弗洛伊德維也納的家中,兩人第一次相會,交談竟然長達13小時。在此後的六七年裡,他們經常通信和見面,建立了一種親密而又複雜的關係。通過書信交往和面談,榮格逐漸認識到他和弗洛伊德之間存在著難以彌合的分歧。儘管如此,1910年,當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成立時,在弗洛伊德的再三堅持下,榮格還是接受了精神分析學會第一任主席的職務,並擔任了《精神分析與精神病理學年鑒》雜誌的主編。弗洛伊德希望他終身擔任這一職務,以成為他的「繼承人」。

在和弗洛伊德交往的初期,榮格的思想比較拘謹,他小心翼翼地進行研究,竭力避免和弗洛伊德的思想發生衝突。但是在學術思想上,榮格有自己的主見,他不甘心永遠做他人思想的奴隸。他和弗洛伊德的分歧隨著其文章和著作的出版而愈益明顯和公開化。1912年,榮格發表《力比多的轉變和象徵》,此書後來改編為《轉化的象徵》(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在這本書裡,榮格表述了他對力比多的一些不同於弗洛伊德的看法。我們知道,在弗洛伊德看來,力比多是一種隱藏在心靈深處的帶有性意味的潛意識心理活動,它常常驅使人去追求性的快感,而神經症的真正原因就是童年期的力比多受到創傷所致。但是,榮格認為,力比多是一個具有更廣泛含義的概念,它指的是一般的心理能量,性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913年,榮格出版了《精神分析理論》一書,進一步闡述了力比多在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表現形式。榮格認為,在3~5歲之前的前性慾階段,兒童的力比多主要表現為需要營養和發育成長,同時也萌發出「可以稱之為性的興趣和活動的標誌。但是,這些標誌仍然只有兒童的無害的和天真的特點」[2]。從5歲開始到青春期,兒童的力比多才逐漸地表現出性的形式。從青春期開始的成年階段,力比多的性慾內容便佔據了主導地位。而且,榮格的力比多是一種具有多種含義的慾望,他既可以表現為食慾、性慾,也可以表現為一些情緒的慾望。隨著個體對這類需要的滿足日益精通和熟練,或者當這類需要不再那麼重要時,力比多能量便開始大量地投入到解決其他精神需要的活動中。由此可見,榮格的力比多在含義上比弗洛伊德要豐富得多,他不再像弗洛伊德那樣把性慾當作唯一的力比多能量。這樣一來,榮格和弗洛伊德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1913年,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在慕尼黑召開第二次國際代表大會,榮格在大會上發表了一篇論心理類型的論文,這遭到了許多人的批評,會上也有人對他發表的其他著作和論文展開批評,精神分析內部的嚴重衝突引起了強烈的甚至是個人的敵意。榮格試圖通過介紹他的類型理論來解決這場衝突,但並沒有奏效。幾個月後,榮格便辭去了《精神分析與精神病理學年鑒》的主編職務,1914年4月,他辭去國際精神分析學會主席的職務,同年又辭去了會員資格。此後,榮格和弗洛伊德再也沒有見過面。[3]

弗洛伊德和榮格雖然都是主張以觀察精神分析對像為出發點的心理醫生,但不同的是,弗洛伊德所要建立的是一個能夠經得起以後任何精神分析資料或數據考驗的綜合性理論,而且這種理論對心理學的作用就像萬有引力理論對物理學的作用一樣巨大。而榮格從一開始就認為心理現象不同於物理現象,心理現象需要的是一種適應性和靈活性很強,且完全能夠充分考慮到人類經驗的無限變化性的理論框架。這兩種不同的出發點最終使兩人形成了風格迥然不同的理論框架。弗洛伊德的理論朝著更加精確但又十分刻板的方向發展,而榮格的理論則易於接受新事物、易於修訂,但卻比較含糊不清。弗洛伊德似乎是在竭力尋求一種定論,試圖得到一個封閉的體系,好像除此之外,在人類行為和經驗方面再也沒有任何新的東西可學了,因而許多人認為他是個教條主義者。而榮格則始終不斷地提出各種有待驗證的新假設,因為在他看來,心理學還是一門不成熟的科學,它正處在資料收集階段,而不是得出結論階段。從這一前提出發,榮格始終致力於收集許多難以觀察、難以被別人再現的材料,在強調科學主義至上的西方社會,榮格常常被認為是一個「神秘主義者」。

弗洛伊德和榮格都曾深入分析過自己的內在體驗,艾倫伯格戲謔地稱之為「創造性疾病」。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的「疾病」是指身體方面的某些獨特症狀,以及對他人的某種特別強烈的情緒依戀。而榮格的「疾病」則表現為擔心被強大的潛意識內容所壓倒的特徵,他把這些潛意識內容描述為原型。弗洛伊德的「創造性」主要集中在心理結構的描述,而榮格的「創造性」則是理解那些超越個人潛意識和曾經是意識內容的潛意識方面。可以說,正是由於他們兩人都對潛意識感興趣,才能相聚在一起;也正是由於他們兩人對潛意識概念的不同理解,才又不得不分道揚鑣。而榮格本人也說過:「弗洛伊德和我本人之間的比較,追溯到本質上,就在於我們的基本前提不同。」[4]

弗洛伊德與榮格的分歧還表現在對心理結構的理解上。弗洛伊德假設人的心理結構由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組成。其中潛意識完全是由來自個人經驗的內容組成的,其中有些內容是易於被人意識到的思想和記憶,這些思想和記憶就是前意識;而另一些內容則被某種強大的力量完全壓抑在意識之外,只有以夢和幻想的形式或者經過極大的努力才能進入意識之中。而榮格則認為,心理結構由意識、個人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組成。個體經驗僅僅是潛意識結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內容應包括產生於個體經驗之外、來自人類世世代代遺傳下來的原型內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基本上是病態的,而榮格的潛意識既有病態的內容,也有健康的,甚至有創造性的才智。

在發展問題上,弗洛伊德和榮格也存在明顯的分歧。弗洛伊德只重視兒童早期(尤其是5歲之前)的發展,因而非常強調兒童時代的重要性。在他看來,人的心理發展似乎到了青少年時代就停止了。而榮格則認為人的心理發展是終生的,其中,中年期的心理危機是人生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而且隨著榮格本人步入老年之後,他對人的後半生的發展更加重視。

榮格是一位獨立性很強的研究者。他雖然承認自己受到弗洛伊德的影響,他也曾把自己稱為「弗洛伊德的學生」,而且在他寫給弗洛伊德的信中,他也表達了對弗洛伊德的忠誠。榮格還曾把自己在蘇黎世領導的精神分析小組歸類為「弗洛伊德學派」,但是,在他們的交往中,榮格始終對弗洛伊德的過度概括化的理論,特別是弗洛伊德把所有神經症統統歸結為嬰兒期性慾所致表示質疑和不滿。我們已經發現,無論是在榮格與弗洛伊德相識和見面之前,還是在兩人關係破裂之後,榮格都是在獨立地開展研究,並沒有依附於弗洛伊德。即便是在與弗洛伊德的交往期間,榮格也沒有完全採納弗洛伊德的觀點,儘管人們總是把榮格的理論當作弗洛伊德學派的一個分支。我們認為,榮格是一個具有創造性思想和獨立風格的思想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思想具有比弗洛伊德理論更加深刻的內涵,他發展了與弗洛伊德迥然不同的心理學理論體系、心理治療方法和夢的分析,成為當代西方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的一個重要分支,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註釋】

[1] W.Me Guire,\"The Freud/Jung Letters\",1974,PP.4-5.

[2] 《榮格全集》英文版,第4卷,第117頁。

[3] 1938年,榮格曾派人轉告弗洛伊德,表示願意幫助他離開希特勒佔領下的奧地利,但遭到了弗洛伊德的拒絕。後來,在英國大使和有關人員的調停下,弗洛伊德和他的全家才獲准移居英國,1939年弗洛伊德在英國去世。兩人的倔強性格和分歧之嚴重,由此可見一斑。

[4] 《榮格全集》英文版,第4卷,第2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