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麼 > 懲罰有價,請慎用 >

懲罰有價,請慎用

By Hcp4715

經驗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實驗說:懲罰引起的報復可能導致兩敗俱傷。

囚徒困境中,雙方合作就是雙贏,不合作就是雙輸,而一方不合作則是損人利己。不如給他點兒顏色看看,讓他再敢陷害兄弟!慢!小心兄弟反目,兩敗俱傷。與其事後懲罰,不如下回事先商量好怎麼合作。總之,懲罰手段要慎用。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是一些人的處世之道。電影《趙氏孤兒》的核心也正是「報復」二字,最終落得個兩敗俱傷。

懲罰引起的報復可能造成惡性循環,然而懲罰似乎又是我們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機制,許多法學家認為,正是因為懲罰所以才減少了大量潛在的犯罪。那麼,在實驗情景中,懲罰究竟是如何影響人們之間的合作與收益的呢?

著名的「囚徒困境」是經濟學家們用於研究人們合作行為的經典實驗範式。心理學家德雷貝(Dreber)等人在研究中採用了兩種形式的囚徒困境來研究懲罰。

一種很常見:兩人一組玩金錢遊戲,決定是否相互合作。合作,則自己損失10元,對方得到20元;不合作,則自己損失10元,對方得到10元。因此,如果雙方都選擇合作,每人每次都可以拿10元,都不合作,則都一無所得;但若你合作而對方不合作,則對方可以拿30元而你要損失20元。

在這樣的規則下,遊戲的最佳策略就是「以牙還牙」——複製對方上一次的行為。對手這一次選合作,那我下次也合作;若他這次不合作,那我下次也不再合作。這種策略能夠有效地避免自己成為遊戲中的輸家。

不過,如果大家都採用這種報復策略,最後每個人手上的錢都是負數。這可不行!於是科學家將囚徒困境普通版升級成為懲罰版,增加了懲罰選項:你不但可以選擇是否合作,還可以選擇給對方懲罰。合作與不合作的損失和收益與普通版相同,但如果你選擇了新增的懲罰選項,那麼在你損失10元的同時,可以懲罰對方損失40元(這個1︰4可是經過科學檢驗後選出來的最有效比例)。這樣一來,你對於不合作的夥伴就有兩種報復方式,第一,僅僅不合作,都無利可圖;第二,實施懲罰,不僅讓對方沒錢拿,還要讓他受損失。

研究者們找了一批人玩這兩種遊戲,發現在懲罰版遊戲中,參與者們選擇懲罰的比例只有7%,並不高;但是一旦某一方率先使用懲罰,則另一方也必然使用報復性的懲罰。不過一個可喜結果是,在懲罰版中,人們比在普通版中更願意合作,合作比例從前者的21%上升到52%。

難道「大棒」真的促和諧?且慢!這只是表面現象罷了。在由懲罰帶來的和諧之下,雙方是否實現共同富裕了呢?完全沒有!無論懲罰版還是普通版,玩家最終的總體收益並沒有差別!也就是說,懲罰雖然提高了整體的合作意願,卻並未提高整體的收益水平。

為什麼和諧沒有轉化為收益?原來,報復性懲罰會導致被懲罰者所遭受的損失,比普通版中不合作者的損失更為慘重。抵消了合作帶來的收益,因此總體收益水平並沒有提高。

如果懲罰可以帶來合作,卻不能帶來共同富裕,那麼懲罰對於社會的意義在哪裡?事實上,只有制定規矩對吃白食的人進行懲罰,才能讓公共資源不枯竭,保證最終讓每個人都能獲益。所以,懲罰不是目的,懲罰是為了鼓勵人們多多合作。

在這個遊戲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是否實施懲罰會帶來兩極分化的效果:懲罰者輸得更慘,不懲罰者贏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