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麼 > 換一種方式,讓你說話更有份量 >

換一種方式,讓你說話更有份量

By 0.618

經驗說:別淨整那些華而不實的沒用的形式主義,做事情要注重內容。
實驗說:可別小瞧了形式。當我們已經習慣了某種形式之後,大腦就開始偷懶了,通過形式判斷內容。

同樣的意思,為什麼他說出來比你管用?同樣的內容,為什麼換一種表達方式就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同樣的簡歷,為什麼你沒有得到面試的機會?因為,對於愛偷懶的大腦來說,形式常常大於內容。

排了半天隊,忽然有一個人插隊插到了你前面,你能答應嗎?

怎麼可能!我們要維護公共秩序,大聲怒斥這個傢伙。

除非……除非他有什麼特殊原因。

你的確需要一個原因,但卻並不太在乎原因的具體內容,更需要的是這樣一個形式。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蘭格(Langer)和同事們在1978年就對圖書館排隊打印的學生們做了這麼一個實驗。一排學生在排隊打印,你跑去對人家說:「我要打印5頁文件,可以用下打印機麼?」如果憑空這麼說,通常有2/5的人都會拒絕這個要求。

但是,如果改成「我要打印5頁文件,可以用下打印機嗎?因為我趕時間。」被拒絕的可能就一下子下降到了6%。

「趕時間」這個理由看上去挺充分,但是真的是這個原因在起作用嗎?蘭格安排了第三種情況。

「我要打印5頁文件,可以用下打印機嗎?因為我有點東西要打印。」對,「因為我有點東西要打印」,說了跟沒說一樣,但這效果可大不一樣。93%的人聽到這個偽原因後都同意了。

在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上,人們經常是不過腦子的,大腦還要省出來幹些更加重要的工作,所以不需要辦那麼多道手續,只要簡單對一下暗號就可以直接批准。5頁紙打印起來用不了多長時間,所以沒關係,如果換成20頁紙的話,人們似乎就不吃偽原因這一套了。

想讓我答應一件事,你需要給我個原因,哪怕是偽原因;想讓我相信你的觀點,你就要讓我覺得咱們是同類人。同樣的一段話,有些人說出來你就更信服,另一些人說出來卻會激發你的批判精神。密歇根州立大學心理學家約瑟夫·卡薩裡奧(Joseph Lesario)就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準備了一段同樣的演講詞,找來同樣一個演員錄製兩段不同的錄像。一段配合更多手部動作和面部表情,熱情洋溢。另一段則表現得成熟穩重。接著他們隨機分配給參與者一段錄像,請他們評價是否支持錄像裡的內容。他們發現在個性測試中,保守派偏向於支持看起來沉穩的錄像,而激進派支持看起來熱情洋溢的錄像,儘管演講者說的內容是一樣的。

有時候你會發現,有些人跟你吵了半天後才明白其實你們說的根本就是兩回事,或者其實兩人觀點是一樣的,還吵了個面紅耳赤,非常可笑。看看那些論壇裡或者博客裡的類似「腦殘」「傻X」的評論吧,是不是有這麼幾個特點:他們可能連文章都沒看完,或者根本沒看,有的可能沒理解或者誤解了作者的意思。還有的評論抨擊的是作者的態度而不是觀點。他們學堂吉訶德大戰風車呢?我們姑且認為這些人是發自肺腑地不同意樓主,而不是出於工作需要。那麼,他們的理解能力為什麼就這麼「差」呢?就是因為我們常常在看內容之前就已經事先有了一個心理設定,劃分出了敵友。

蘭格教授在黃頁上隨機挑選了一些地址,給他們寄去一份簡單的只有5道題的調查問卷。問卷只是個幌子,重點在問卷的導語,分為兩種。一種只要求填寫問卷,並給了個寄回的地址,而另一種則客客氣氣地說「您好……請……」這些禮貌用語看似假模假式,但是,問卷回收率的提高卻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

大腦為了讓自己省事兒,就想出了這麼一個以形式代替內容的偷懶法子。不知道的人還常常因為這個無關緊要的形式引起矛盾。瞭解的人卻懂得利用了這一點,為自己的內容掃清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