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麼 > 上癮不全是毒品的錯 >

上癮不全是毒品的錯

By 藝同學

經驗說:一朝吸毒,終身想毒。
實驗說:有幸福生活可以享受,自會遠離毒品。

「癮君子」都是毒品害的嗎?每個「癮君子」背後都有一個不幸的故事。「老鼠樂園」裡的老鼠卻不喜歡虛幻的快感。嗎啡面前,它們也不為之所動。

1954年5月13日8點,老奧在打開實驗室大門的時候震驚了!實驗桌上,又一隻白鼠悄無聲息地躺在籠子裡。這已經是三天中第七隻死掉的老鼠了。到底是誰殺死了它?

老奧勘察現場後發現,這隻老鼠被單獨放在一個籠子裡,前一天放入的食物一動未動,其他的老鼠都各自分開,被單獨反鎖在籠子裡。老奧打開籠子,將死亡的老鼠取出,放在實驗台上正準備解剖,他突然發現,在老鼠頭部靠近嘴角的地方毛髮稀少,有一條線狀的隱隱約約的禿毛區域。接下來怎麼辦?對,驗屍!隨後,他取出之前所有老鼠的屍體檢查。果然不出所料,所有7只死亡的老鼠,頭部都有一樣的傷痕!

此時,老奧的臉上露出了驚悚的表情:嗎啡!

在所有死亡老鼠的籠子旁邊都有一瓶嗎啡!這些老鼠嘴邊的傷痕,是他們想要吃到嗎啡時,嘴被籠子的欄杆擠壓造成的。為了嗎啡,一隻隻老鼠不惜生命,用盡一切努力。於是,它們沒有時間吃飯,活活餓死了。

等等!這個案子裡還有很多漏洞,實驗室要嗎啡幹什麼?另外,為什麼每一隻老鼠籠子旁邊都有嗎啡,同一種藥物不應該放在一起嗎?怎麼到處都是?嗯哼,我承認,這個故事是我編的,故事情節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但是,故事結果卻絕對是事實!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許多科學家做了很多類似的實驗,他們發現,小白鼠會不畏艱難險阻(最典型的就是電擊),不要天長地久(可以餓很久不吃飯),只求曾經擁有那神奇的嗎啡帶來的快感。最後,很多老鼠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所以,嗎啡就是終結這些生命的殺手。這些血淋淋活生生的事實也足以證明,一些特定物質的強烈成癮性可以讓可愛的小白鼠們不吃不喝不睡。

但是,有一位兄弟說:上癮不是嗎啡的錯,都是孤單惹的禍!

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學的布魯斯·亞歷山大(Bruce Alexander)發現,這些用於研究的老鼠們生活都很悲慘,被剃毛、插導管、獨自一人守空房、夜夜孤單等天亮……亞歷山大教授很同情老鼠,他想:「要是住這樣的地方,我也需要嗎啡。」

於是,亞歷山大教授想出了一個好點子,他給老鼠們準備了兩種生活環境。一種是封閉的單人間,另一種是一個大「樂園」,可以讓許多隻老鼠待在一起,提供它們喜歡的木頭刨花做沙灘,放一些空罐子做涼棚,還把籠子的頂拆了,讓它們曬太陽。他準備了32隻老鼠,雄雌各半,分成兩組,分別放在單人間和樂園裡。大約40天之後,他從兩組裡各自取出一半老鼠「交換空間」。交換15天後,實驗開始了。

嗎啡有些苦味,所以亞歷山大教授要加一些焦糖中和,以免老鼠因為不喜歡它的味道而影響實驗結果,所以他先給兩組老鼠都提供一段時間的苦水加焦糖和自來水,然後再分階段同時提供不同濃度的嗎啡加糖的混合溶液和自來水。實驗結果發現,老鼠的嗎啡飲用量,和它換沒換過地兒,沒什麼關係;喝多少嗎啡,只跟它們現在住哪兒有關係。在加嗎啡的試驗中,雖然兩組老鼠都會去喝含有嗎啡的水,但是樂園裡的老鼠喝的嗎啡要比獨守空房的老鼠少得多。在一些特定濃度下,單人間的老鼠飲用的嗎啡溶液量甚至是樂園老鼠的19倍;而且,在加苦水的試驗中,兩組老鼠的結果沒有顯著差異。這個差異可以說明,是老鼠目前的居住環境影響了它們的嗎啡攝入量。即使之前住了40天的單人間,只在樂園裡待了15天的老鼠們也開始少吃嗎啡了。

亞歷山大教授認為,這是因為老鼠的自我管理機制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所導致的。在樂園裡的老鼠自我管制較強,不讓自己太上癮,而單獨居住的老鼠則放縱了自己。但這種作用到底是人際環境影響更多,還是和生活設施關係更大,或者兩者都有作用,他並沒有明確指出。從這個實驗來看,也確實分不出來。

這個試驗設計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除此之外,在實驗過程中,有兩隻雌性老鼠意外死亡,還有一次因為停電丟失了幾天的數據。所以這篇論文先後被《科學》(Science)和《自然》(Nature)雜誌拒絕,發表的歷程艱難曲折。

回到人類的世界,禁毒所是應該多配一些跑步機、遊戲機呢?還是多組織一些社交活動呢?如果資金足夠的話,雙管齊下最保險。

也許我們不該從道德層面責備那些「癮君子」,反而應該同情他們的寂寞處境;也許我們不必擔心自己會變成「癮君子」,只要生活充滿幸福;也許我們不必為自己沒有嗜好難過,因為我們不夠寂寞。

寂寞,沒關係,孤單,也沒關係。可是孤單久了,就要小心,因為,它可能會殺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