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麼 > 災難面前聽誰的? >

災難面前聽誰的?

By 沉默的馬大爺

經驗說:大難來臨各自飛,誰也顧不了誰。
實驗說:越是感到恐懼,人們越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

為什麼買鹽?即使被反覆告知吃鹽防輻射不靠譜,鹽不會受到輻射的影響,為什麼鹽還是斷貨了?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為什麼要買,反正買了再說,因為大家都在買!「三人成虎,眾口鑠金」,這在恐懼時體現得更明顯,心惶惶的人們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

據報道,從2011年3月16日開始,全國各地(包括遙遠的新疆)的居民紛紛湧入超市和農貿市場,食鹽以及各種鹹味調料(如醬油)被搶購一空。買鹽的理由五花八門,一些人相信了「食鹽含碘防輻射」、「海鹽受污染」等傳言,一些人則是受到身邊人的影響,還有一些人是為了避免斷鹽,主動囤積。

這熟悉的場景,哪怕多年以後也會被當作一個大眾謠言傳播的經典案例,反覆講述。

為什麼看到別人買鹽,自己也跟著做了呢?

從眾的力量

社會心理學家阿希(Asch)的經典實驗告訴我們,人們可能比自己想像的容易從眾。他把參與者請到實驗室回答一個簡單至極的問題——判斷三條線段中的哪一條與標準線段長度相等(見圖3-1)。

圖3-1 阿希實驗示意圖

這個任務很簡單,應該沒人會選錯,但是阿希實驗中卻有不少人都選錯了,因為參與者並不是單獨進行判斷,而是和另外六個人坐在一起。是因為他們的反應受到了其他人的影響嗎?

你可能已經猜到,這6個人其實都是實驗者安排的助手。當前面的幾個人都故意選擇了一條錯誤線段的時候,大約三分之一的參與者最終也會選擇這條線段。即使是那些沒有從眾的參與者,也在實驗過程中充分體驗到了內心的焦慮和衝突。

從眾的動機

阿希實驗巧妙地展示了從眾的力量。此後有大量研究表明,人們從眾一般是出於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信息性影響(informational influence)。在不確定或無助的情境下,人們會將他人作為信息的來源,參考他人的行為來決定自己的行動。面對核污染的威脅,由於缺乏科學判斷,人們只能從流言或是身邊的人中獲得參考,於是便將買鹽作為了應對的策略。

這樣做的人越多,行為的正當性也就越強。形成一定規模之後,人們甚至可能不再深究最初買鹽的原因,只是單純地相信群體判斷的正確性——「既然大家都去買鹽,這樣做一定是有好處的,所以我也不能錯過。」

從眾的第二個原因是規範性影響(normative influence)。即使一個人並不認為某種行為是正確的,也因為受到社會壓力的影響,為了避免被群體或他人排斥,不得不做出從眾行為。阿希實驗中被試的從眾大多是出於這種原因。在買鹽熱潮中也能看到這樣的例子:有些人並不相信食鹽真的有防輻射的功效,但是由於父母長輩的反覆要求,只好乖乖地去超市排隊了。

從眾的背後——恐懼管理

當然,這樣的現象並非中國獨有,在美國也出現了搶購碘片的熱潮。實際上,在天災的威脅面前,經常會出現這種大規模的從眾行為。根據亞利桑那大學心理學家傑夫·格林伯格(Jeff Greenberg)等人的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災難後的從眾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反應。

恐懼管理理論認為,每個人都面臨著一種最基本的恐懼——不可避免的死亡。為了緩解死亡帶來的焦慮,人們會採取一些防禦機制,如相信來生、追求意義感、提升自尊、獲得他人認可、將自己與不朽的文化價值觀相聯繫等。

從眾也是應對死亡焦慮的一種方式。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心理學家倫納特·仁科馬(Lennart Renkema)等人通過實驗證明了這一點。他們將大學生分為兩組:一組被要求描述一下想到自己死亡帶來的情緒和想法,成為「死亡顯著組」;另一組,即控制組則要描述一下看電視帶來的情緒和想法。接下來,給所有人看一些抽像畫,並告訴他們有些畫有60%的人喜歡,有些則有60%的人不喜歡,然後讓他們評定一下自己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死亡顯著組」的評定更容易受到所在群體意見的影響。

從恐懼管理的角度來解釋,意識到死亡的威脅使得人們更加積極地去尋求意義,並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這正好對應了上面所說的兩種從眾的基本動機,從而強化了從眾行為。

在買鹽熱潮中,這種心理機制可能也發揮了作用:鋪天蓋地的災難報道不斷地送來死亡的消息,使得人們下意識地採取了從眾的方式來進行應對,以此來緩解死亡帶來的焦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