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所有的累都是心累 > 第15章 煩惱從哪裡來? >

第15章 煩惱從哪裡來?

有人說,富裕的人因為財富而高興。人因為有執著的東西所以才快樂,什麼都沒有也就沒有快樂。

佛陀說,富裕的人因為財富而煩惱。人因為有執著的東西所以煩惱,沒有執著的人,也就沒有煩惱。

執著的東西越多,煩惱也越多。

佛經中佛陀與惡魔的對話

世人中好像有人認為佛教的教導是消極的。他們的理由是佛教總是在思考苦,佛教不追求快樂等。但真的是這樣嗎?

在這一章中,我想試著研究一下佛陀的教導是不是真的消極。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從佛教經典中引用的話。

在教典中,有一個妨礙眾人修行的叫作魔羅的惡魔經常登場。這個惡魔說:「為了在這個世上不後悔,拚命地享受吧。」

對此佛教是怎麼回答的呢?我給大家介紹一段惡魔和比丘尼之間的對話。

惡魔說:「這個世界是無法拯救的。遠離慾望沒有意義。盡情享受愛慾吧,別到以後再後悔。」

阿羅毗迦比丘尼說:「這個世界有拯救之道。我已經通過智慧到達了。而這個智慧是你這個放縱自己的惡魔所不知道的。

感官慾望就像雙刃劍。我一點都不留戀你所謂的慾望之樂。」

「慾望雖然非常美,但終究是傷人的劍。你選擇的路是錯的。」作為阿羅漢的阿羅毗迦比丘尼是這樣回答的。

惡魔又說:「你年輕又美麗,我也正青春年少,讓我們伴著這音樂聲盡情享樂吧。」

另一位毗闍耶比丘尼說:「色、聲、香、味、觸,這些所謂的快樂我現在都還給你,這些都不是我需要的。這污穢的身體,經常出現問題。我厭惡這個身體。我已斬斷愛慾之根。無論是有身體的生命,還是沒有身體的生命,或者是依賴禪定,我已破除了這一切的昏暗無明。」

世人總是說要快樂,而這個快樂依賴於身體以及從身體上得到的刺激。肉體污穢不堪,而且脆弱、容易損壞,每時每刻身體都在衰老。依賴正在腐爛的身體是愚蠢的。有的修行者們厭惡依賴身體,就期待通過冥想到達有身體的****。而另外一些對****的身體也厭惡的修行者們,則期待到達沒有身體的無色界。另外還有依賴禪定的人。但對某個東西依賴也是一種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此界眾生仍有色身(物質身),但無男女飲食之欲,故有別於欲界。

「苦」。毗闍耶比丘尼通過智慧破除了對一切事物的依賴,到達了解脫。

這是佛教對俗世的「何不趁年輕時盡情享樂」這個問題的回答。

接下來是惡魔和佛陀的對話。

惡魔說:「人的生命很長,不能輕視它。我們應該像食蜜一樣享受。死後不會再有第二次生命。」

佛陀說:「人的生命很短。理性的人不會去評價它。就像頭髮著了火,要熄滅一樣,人應該專心修行。死後不會什麼都消失。」

惡魔所說的「死後不會再有第二次生命」和佛陀所說的「死後不會什麼都消失」,都對輪迴轉世作了回答。

日本也有人一死就什麼都結束了的觀點。但是,在這個經典中,這是惡魔的觀點。

那麼,對此佛陀是怎麼回答的呢?他只是反對,並回答道:「人的壽命很短,應該忽略它。就像頭髮著火了一樣,人應該以這種心情生活。並不是人死後就沒有第二次生命了(即還會有輪迴轉世的意思)。」

一個人即使活了一百歲,佛教也還是說「真是太短暫了,生命是脆弱悲慘的」。為什麼呢?因為佛教是將事物放在非常長的時間中去考慮的。

如果放到從宇宙大爆炸開始出現並持續膨脹的宇宙的時間中,一百年根本算不了什麼,對吧?

這樣想,我們的人生就非常短了。所以,佛陀說,我們不應該去評價它。人生這麼短,沒有閒工夫發呆想什麼「人生很長,未來很長」。而且,沒有「死後不會再有第二次生命」這回事,也就是說會有輪迴轉世。所以,活著時應該帶著像頭髮著火了似的心情拚命做善事,努力讓心清淨。

接下來是關於人類煩惱的對話。

惡魔說:「有子孫的人因為子孫高興,有牛的人因為牛高興。人類因為有執著的東西所以才快樂,什麼都沒有也就沒有快樂。」

佛陀說:「有子孫的人因為子孫而煩惱,有牛的人因為牛煩惱。人類因為有執著的東西所以煩惱,沒有執著的人沒有煩惱。」

這裡說的子孫和牛都是財產、財富的意思。惡魔說:「人類因為有執著的東西所以才快樂。當人們說我有這個、有那個的時候心情很好,什麼都沒有的人也就沒有快樂。」很多人對此都有同感。世人們也基本上是這樣的立場,認為這個、那個都是自己的東西,洋洋得意並四處炫耀。

對此佛陀的回答是這樣的:「有子孫的人因為子孫而煩惱,有牛的人因為牛煩惱。人類因為有執著的東西所以煩惱。」

大家可以試著思考一下,我們的煩惱從何而生呢?我們因為有孩子、有自己的家、有家人而高興,但煩惱的時候也是為孩子和家而煩惱。也就是說,執著的東西越多,煩惱也越多。

人應該追求享樂嗎?

在我介紹的幾段對話中,惡魔的主題始終都圍繞著「追求享樂」。惡魔認為,「這個世界沒有拯救的辦法。遠離慾望沒有意義,所以要享受愛慾。控制慾望太吃虧了,盡情地痛快享受吧。」

而世人也經常說「追求快樂吧」,然而,快樂這種東西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獲得的,而且身體也有極限。另外,嘗試後就會明白,如果奉行享樂主義來生活的話,一定會感到空虛,感受也會逐漸變得遲鈍。

比如,無論什麼美食,如果一直吃,最後快樂就會完全消失,甚至連味道都分不清了。如果每天都在鑼鼓喧天的熱鬧中度過,最後就會感受不到其中的任何樂趣,反而令人身心疲憊。

如果一年辦一次盛大的聚會,那就是讓人非常高興的事。

但假如第二天接著辦就讓人受不了了,會變成一件痛苦的事。

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些人就是病態的,比如那些狂熱的追星族們。只要是有他們喜歡的藝人在的地方,就有他們在。這樣做很快樂嗎?

而且,年輕人不學習光幹這些事,國家能發展嗎?所以,人們經常說「享受吧,享受吧」,這實在是很無知的想法。人是有極限的,享受不了那麼多。

佛教是悲觀主義嗎?

那麼,我們來總結一下吧。

不論是俗世的人們還是佛陀,都談論過幸福。但是,用世人的方法,雖然也可以有短暫的幸福,但苦還是會反覆出現。

與此不同的是,佛陀的道路是將苦驅逐出去。而驅逐的方法,就是尋找苦的原因,然後將它消滅。佛教是以從現實幸福到達終極幸福為目標的。佛教徒們每天都在幸福地生活,從不放棄。這是佛陀宣揚的道路。

所以,佛教不是悲觀主義。相反,某本英國的百科全書中寫道「佛教徒是樂觀主義者」,對此我們同樣反對。

「佛教既不是悲觀主義也不是樂觀主義,只是如實地看待現實,並且不說謊話。」能概括佛教的就是這句話。

佛教是消極的嗎?

我們比較完俗世的觀點和佛教的觀點,那麼,到底佛教的教導是不是消極的呢?

首先,消極和積極都是世人作出的判斷。而世人能夠判斷的東西歸根結底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東西。

舉個例子,每個孩子都懂的數學沒什麼了不起,對吧?

每個孩子都懂的科學也不可能是可以拿諾貝爾獎的科學吧?所以,就算世人認為佛教消極,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而且,如果大眾都接受的教義才是正確的教義,那豈不是大眾比教授教義的導師更優秀嗎?

如果仔細觀察一下世界,就會發現,大家思考的全是大眾都接受的東西,不是嗎?遺憾的是,宗教也是這樣,只思考一般大眾可以接受的東西。這不就是說一般大眾都非常優秀,而導師們只能順應他們的想法嗎?

到底要這些導師和「開山鼻祖」做什麼用呢?連戒律都不需要了吧?明明是教導大眾,可大眾卻比導師優秀得多,這太矛盾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佛教是大眾不能接受的。大眾對佛教的教義也不可能稍微學習一下就能理解。

在佛教看來,就算大眾說佛教很消極也沒什麼大不了。因為本來就不是什麼有價值的判斷,所以沒必要在意,也不用理會。

消極還是積極必須有判斷基準

但是,如果就這樣結束話題,大家都無法信服,對吧?所以,我再說明一下。

消極,還是不消極,該如何判斷呢?

要判斷佛教的教義消極,就必須有積極的教義作為標準。

而且,這個標準必須是正確的教義。因為以錯誤的教義為標準,來評判佛陀的教義消極,是沒有意義的。

相反,要判斷是否積極,也必須要有消極同時又正確的教義作為標準。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必須有這種合乎邏輯的標準。但是,人們說的話中總是有明顯的矛盾,所以,無論人們說佛教是消極還是積極,都不是真理。

我接下來說的話可能需要稍微解釋一下。「你的教導是消極的」意思是「你的教導是錯的」。而反過來「你的教導是積極的」意思也是「你的教導是錯的」。

為什麼呢?如果我說某個人的教導積極,也就是說我擁有正確又消極的教導,而相反你的教導是積極的。這當然是批評。所以,無論是說他人的教導積極還是消極,都和「他的教導是錯的」是同一個意思。這是很微妙的道理。

你可以輕易擊退「消極」的觀點

還有一點想說的是,無論世人怎麼說,我們都可以從佛教的立場來分析他的矛盾。所以,雖然佛教無視世人的「積極」「消極」判斷,但還是必須回答人們對佛教「錯誤」「不是真理」的批評。

儘管研究佛教的人很多,但在這一點上很失敗。對「佛教很消極」的說法,他們總是去辯解「佛陀有很多有意思的教導」「佛教非常積極」。

這些研究者只從教義中挑出積極的地方,說「佛陀不是也說過這個世界的幸福嗎?」「他不是也說過家庭的幸福嗎?」「他不是在提倡和平嗎?」所以很積極,不是嗎?這是他們的理由。但這些不足以辯解。

可以辯解的只有「佛陀的教導是正確的」。所以,佛陀也命令弟子們以此為目標,這是佛陀對弟子們的期待之一。

佛陀說:「在世間活著時,你們能憑自己的力量為這個正確並且重要的教義辯解嗎?世人和大眾會不斷責難的,這是自然的。但你們只要證明佛陀的教導在邏輯上是成立的就可以了。」

只要佛陀的教導是普遍的事實,無論內容是什麼樣的,「消極」這個判斷都不成立。只要能證明是普遍的、毋庸置疑的事實,內容怎樣都可以。

也就是說,即便內容多麼消極或多麼積極,都影響不到它的正確性。我剛才也說過,「消極」和「積極」都是「錯誤」

的意思。

所以,針對「佛陀的教導很消極」,不能用「佛陀的教導很積極」去辯解。佛陀所教導的真理是否正確才是關鍵。只要能證明佛教是真理,就可以輕易擊退「消極」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