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所有的累都是心累 > 第6章 所有的累都是心累(1) >

第6章 所有的累都是心累(1)

心累了,不妨接受人生並非一直如你所願;心累了,不妨接納那些注定無法改變的事;心累了,不妨拋開過去,著眼於當下。

如果只吃一種東西,是痛苦嗎?

在日本,人們有吃點心、喝茶的習慣。為何喝茶的時候要配著點心一起吃呢?

因為只喝茶的話味道不會很好,只是一個勁地吃點心的話,也不會覺得美味。如果味覺每個瞬間都是不變的話,就不知道是什麼味道了。並且,如果一直都是一個味道的話就會覺得難受。所以為了變換各種口味,以享受各種美味,就要將茶與點心搭配著吃。

變換著吃的話,味道會改變,視覺也會改變,唇齒間的感覺也會改變。這樣吃就能夠一直覺得好吃。

相反,一直吃同一種味道的話,就不會覺得好吃了,甚至會覺得「好難吃」。大家喜歡吃鰻魚嗎?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恐怕都會覺得鰻魚是好吃的東西。

但是,試著想一下,自己的眼前盛滿了一盤干燒鰻魚。米飯、醬菜、山椒、高湯什麼都沒有,鰻魚也不是配有醬汁的蒲燒做法,只是沒有味道的干烤鰻魚。只是這樣的話人們還能吃個滿腹嗎?也許勉強能吃一片,但是再多吃就會覺得噁心了吧。即使看到沒有味道的鰻魚堆成了山,也會興趣索然的。

但是如果把鰻魚做成有醬汁的蒲燒,在漆器皿中放上米飯、醬菜、山椒和高湯,又會如何?看到一定會覺得:「啊,果然是美味大餐啊!」這其中的差別是什麼?干烤鰻魚只有一種味道,如果配合其他的米飯、醬汁一起吃的話,就會產生味道的變化。為了賞心悅目,也會擺成各種形狀。美味的感覺,是從視覺和味覺的不斷變化中產生的。

我經常聽到「日本的米飯世界第一」這樣的說法。確實,我也覺得日本的米飯很好吃,但是說「世界第一」這樣的話就只是個人的想法了,不是客觀的事實。我確實也曾問過說這話的人:「世界上所有的飯你都吃過、比較過嗎?」

問題是,為什麼認為「日本的米飯是世界第一美味」的人在吃飯的時候也要配上其他的菜?即使不配菜,最起碼也要用茶浸泡,用魚粉拌紫菜配著吃。歸根結底就是,只有一種味道的話,是無法感受到令人感動的美味的。魚粉拌紫菜的味道和米飯的味道混在一起呈現多重滋味,這樣才會覺得美味。

特別是日本菜和西方飲食相比,品種更多,口味變化豐富,讓人樂在其中。其中原因,其實是因為日本飲食從單品來看非常普通,味道很一般,因此需要組合成多種種類。當然,西方飲食中也有許多品種,也有許多口味。

苦中有樂

很多人都喜歡音樂。

有的人喜歡鋼琴。很多人無論何時聽到鋼琴的演奏都不會覺得膩,但是如果讓這些人重複聽一個琴鍵發出的音,他們還會開心嗎?如果大家家裡有鋼琴的話,可以試驗一下。

也許鋼琴的演奏能夠引起令人流淚的感動,但是如果一直只彈奏一個琴鍵的話,也會覺得受不了的。聽多了人會渾身起雞皮疙瘩,覺得煩躁、頭昏腦漲。

音樂作為能感動人心的美妙事物,音樂的音調必須發生激烈的變化,演奏就是這樣的。即使是樂器的演奏,如果反覆聽到同一個音的話也會想吐。但是,音在每個瞬間都發生變化的話,就是音樂了。

事實就是這樣,如果同樣的感覺一直持續的話,就會痛苦得難以忍受。試著想一下以下情形。鋼琴的鍵有八十八個,也就是說有八十八個音。不管是哪一個鍵,一直彈奏都會讓人覺得很噁心。而在這種情況的基礎上,讓一位優秀的演奏家去彈奏鋼琴的話,情況又會如何?

演奏家在彈奏鋼琴時,他的手指在鍵盤上快速地運動著,一秒鐘能夠彈出三四個音。大家聽到會覺得非常美妙,這是為什麼?因為只聽到一個音會令人覺得噁心、難受,但是,如果聽到許多音的交錯就會覺得很美妙,深受感動。最後的結論就是,如果是單一的彈奏就會讓人難受,但是如果有大量的音混合起來就會讓人心情愉悅。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快樂就是各種各樣的痛苦夾雜起來的混合物。

如果每個瞬間的感覺都是一樣的話,是非常難受的。

感覺都是在變化的

如同之前所舉的有關食物和音樂的例子,如果感覺一成不變的話是很難受的。因此,人為了不讓自己感到痛苦而想盡辦法在每個瞬間都改變自己的感覺,並且將每個瞬間改變的感覺表達為「我如何如何」。例如,我看到、我聽到、我嘗到、我感到、我認為。

「我聽了音樂,我感到很愉悅。」這是發生了什麼呢?聽音樂的時候,每個瞬間的音調都在發生變化,每個瞬間的感受也都變成了「我聽到……我聽到……」。

但是,請大家試著思考一下,如果感覺是每個瞬間都在變化的,那麼「我」自己本身,也應該是每個瞬間都在變化的吧?

音樂是人的一種「捏造」

試著想像一下聽音樂的情形。在激昂的速度下,大量的音符流淌,接著消失,音樂就是這樣。並且,在認識音樂的「音」的同時,和那些發生激烈變化的音符一起,聽覺的感受也在發生著變化。因為聽覺在不斷接收被我們感受到的音符,所以聽覺也是每個瞬間都在變化的,因而產生了對音樂的認識。

如果想要聽到音符劇烈變化的音樂,聽覺變化不夠迅速就會感受不到。

而且,音樂實際上是聽音樂的人捏造出來的認識。人類只會捏造「這是音樂」,其實音樂的實質是每個瞬間都在變化的音符的流淌。

對於狗、貓、鳥等其他生命體來說,這些聲音都不是音樂。因此即使聽到同樣的音樂,貓也好、狗也好,都不會覺得這是音樂。同樣地,鳥也不會這麼認為。音樂只是人的捏造。

舉個鳥呼喚同伴的例子。一隻雄鳥站在樹上呼喚雌鳥。雄鳥叫道:「喂,過來啊,我在這裡哦。」然後雌鳥回答:「知道啦。」於是就飛到雄鳥那裡。人類聽到這個聲音,就會覺得:

「啊,鳥類的啼叫是多麼美的音樂啊!」這就是人類的捏造。

雄鳥叫了幾次:「到這裡來,到這裡來啊。」雌鳥也只是回它:「吵死了,知道啦!這就過去。」鳥類不會認為這是音樂,而覺得這只不過是叫聲而已。但是對於聽到的人來說,卻會感到:「啊,這是多麼美妙的聲音啊。」

「我」不可能永遠不會變

如果說音樂、瞬間的聲音和瞬間的聽覺,都是完全不停地流淌,沒有既定的「音樂」和「聽覺」,那麼鳥兒的啼叫也是一樣的。這些所有的,都只是瞬間不定的感覺的流逝。

但是,事實上,在激烈變化的感覺的流逝中,「我」將每個瞬間不斷變化的「音」聯想、捏造為「音樂」,認為「我聽到了音樂」。

因此,瞬間改變的感覺中認識到的「我」,也只是捏造。

「不變的我」「既定的我」這樣的概念是不存在的。這些只是由內心創造出來的捏造、幻覺。

「我有很多種性格,自己也搞不太清楚。」這一點倒是真的。因為人每個瞬間都在改變,而且是胡亂地變化,毫無統一感,感到雜亂也是理所當然的。

世間存在著這樣一種疑問:「難道不存在永恆不變的『我』

嗎?」這樣的思考,世間是存在的。但是,這一點在科學上可以證實嗎?從理論上能夠證實「同一個我」是存在的嗎?如果可以的話,請讓我看看那個人。

將「我」看成是科學的具體的東西,這就是妄想概念。

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那麼,作為妄想概念的「我」認識的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人雖然通過身體的感覺得到外界的信息,但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根據自身情況的捏造。因為這些都是「我」捏造出來的世界,所以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我」知道的東西,別人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因此我們只是用外殼把自己封閉起來,痛苦地活著。

從感覺中,從「認知」的作用中,人們創造出「我」的外殼,形成只有「我」的世界。我的世界就是我的外殼。事物的信息是根據「我」的情況合成、捏造的,這就形成了「自我認知」的狀態。

其他的人也根據各自收到的信息進行合成、捏造,因此「我」必然成為和他人不同的存在。

認同與他人的差異

我所知道的東西是我的捏造,對別人的瞭解也是對別人的捏造。由此,我產生了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我說鰻魚很好吃,而其他的人則認為生魚片很好吃,每個人捏造的世界都不同。因此我們說:「我和其他人是不一樣的。」

比如,我措詞優雅,另一個人卻言語粗俗。我會說:「這個人用粗俗的語言,真令人討厭。」由此認為對方是和自己不一樣的人而區別對待。

我們只是通過「認知」來創造和其他人不同的世界,並且認為自己的世界是最棒的。這真是非常可憐的狀態。這讓人自以為自己和別人不同,活在區別對待的世界裡,這也是令心靈疲憊的原因之一。

不要以自己的標準來評價別人

即使不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活著的痛苦也會恣意衍生。

我們會做一些事來緩解痛苦,但是當現實與自己的期望相悖時,反而會製造出痛苦,覺得心好累。

因為進入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心靈的信息都是外界的事物,而「我」對這些卻無法控制。

比如,閉上眼睛,再猛然張開,看到的東西不一定是自己認定的東西吧?即使是聲音,也不會總是自己喜歡的音樂或是讓自己開心的話。可以說,看到的、聽到的東西,都不是在自主選擇的狀態下看到的、聽到的。

並且,對於這些沒有選擇就進入自己世界的信息,人們會按照「喜歡」「討厭」「沒意思」這些「自我」的標準、「自我」的感情來進行評價。

貪嗔癡,是痛苦最大的來源

我們認識外界的信息,一定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並且,對於根據「自我」這一標準評價、判斷出的「喜歡」「討厭」「沒意思」,佛教中稱其為貪、嗔、癡。「貪」就是貪慾,「嗔」是憤怒,「癡」是愚蠢、無知。貪、嗔、癡會污染心靈、迷惑內心,產生很多的痛苦。它們會對內心產生非常不好的毒素,被稱為「三毒」,是痛苦、心累最大的來源。

各種各樣的信息源源不斷地向人類傳入。這些信息統統被「我」劃分為「喜歡」「討厭」「沒意思」。

比如,耳朵裡面會傳入各種聲音。傳入的時候就會被分為「喜歡」「討厭」「沒意思」。嘴巴裡會進入很多味道,進入的味道也會被劃分成「喜歡」「討厭」「沒意思」,來分別進行捏造、分析。

如果人們把某種聲音判定為「喜歡」的話,就會引起貪(貪慾)。因為聲音是不斷變化、沒有常態的東西,所以即使喜歡某種聲音,這種聲音也會很快消失。這樣心裡會更想聽到喜歡的聲音,從而引起一直想聽這種聲音的「貪慾」。

與之相反,如果判定為「討厭」的話,就會是不想接受、想要拒絕的「怒(嗔)」的感覺。「沒意思」就是不關心。這種不關心的認識如果一直持續的話,就會覺得非常無聊。

事物不會因你的好惡而改變

人在認識某種東西的時候會產生「喜歡」「討厭」「沒意思」這樣的判斷,如果只有這些的話,也是不會產生什麼問題的。但是如果我們判定出「喜歡」「討厭」「沒意思」後,就把這些歸咎於認識的對象上,這就是大問題了。

如果能夠管理「我」所能看到的東西,一直出現讓「我」

喜歡的東西,也許人就能夠一直愉快地活下去。但是,人類所能看到的東西是不會因「我」的好惡而改變的。

比如,「家裡的窗戶雖然不錯,但是天花板的顏色不怎麼好看,把它變成彩虹的顏色吧?因為我喜歡彩虹的顏色。」如果這樣想,就能把天花板變成彩虹的顏色嗎?不可能,還是只能在那裡盯著原來的天花板。

這個時候,不喜歡天花板的想法,不僅是「我」單純的主觀意識,而且還產生了「不喜歡」這樣的情緒,因為「天花板不好看」而怪罪天花板。

即使對象是牆壁,覺得「啊,如果再弄得好看點、再有品位點就好了」,那也是沒有任何辦法的,只有乾瞪眼的份。在「我」的心中也會產生好惡的感覺,「因為牆壁這個樣子所以我才不舒服的」。

如此一來,就會導致不管看到什麼都覺得無聊、不開心,感覺不到幹勁,心好累,只會覺得「全都是因為這個讓人不舒服的環境」。

這樣的話,「貪、嗔、癡」三毒就會逐漸擴大。「這個東西如果變成這樣的話」「如果能得到這個的話」,人類會試圖改變外部的世界,想要通過得到某些東西而達到自我的滿足,在不知不覺中陷入「貪、嗔、癡」三毒的世界中,心靈愈發的疲憊。

接受人生不會一直如你所願

可是試想一下,如果出現的全是自己喜歡、期待的事物,完全沒有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外面的世界應該會失控。

我們越是看到美好的東西就越想要,但這個世界卻不會像你想的那樣運轉。雖然一心想要不喜歡的東西消失,但它們卻還是無法消失。即使一直祈禱有趣的東西持續出現,也不會如你所願。人生是不會按照自己的期待進行的。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受到環境的控制。

我去住吉大社的時候,由於遠離大阪中心街道,環境非常好,於是心中發出「環境真是太好了」這樣的感慨,為此我的心情很好。這就是受環境的控制,被外界的事物影響。對此,我們無能為力,誰都是如此,接受這樣的現實才能活得輕鬆、安寧。

永遠不要企圖改變這個世界

人類總是會做一些無知的事。以「貪、嗔、癡」這種慾望、憤怒和無知的感情與世界對立,妄圖通過自己的任性改變世界。

但是,個人的私慾是絕對不能改變這個世界的。世界只是隨著世界的意願而改變,因此人類只會越來越煩惱,心越來越累。

例如,人們希望「蘋果要是自己喜歡的味道就好了」。

於是,果農們辛苦地研究了好多年。但這種願望不可能這麼簡單就實現,會出現無數次失敗的重複。最後,好不容易研究出了喜歡的味道,就向大家報告「終於成功了,終於實現了改良」,然後為其起名為「富士蘋果」之類的名字,立刻將新蘋果搬上了貨架。

又比如,西紅柿原本是非常酸的。自然生長的西紅柿,酸得像檸檬,無法改變。但是,因為人類不喜歡酸的,所以不斷地對西紅柿進行改良,創造出現在這種對身體不好、對健康無益的甜西紅柿來。

原本的西紅柿是對身體有益的,充滿了豐富的礦物元素和維生素。所以人類吃西紅柿,希望能變得健康。但是,因為不想吃酸的西紅柿,所以就根據自己的喜好口味進行改良。最後就出現了所含礦物元素和維生素無法進入人體,但口味卻更為人類所接受的西紅柿。接著,現在又出現了無糖的西紅柿。

在我看來,不管吃多少改良後的西紅柿,也不會達到和期待相同的結果。如果想要身體健康,就不要將其改良,必須吃那些口味稍差的西紅柿。

接納無法改變的事

就像西紅柿這樣,即使表面上認為成功地改變了世界(味道),其實還有許多不能稱之為「真正改變」的情況。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有很多。但我們人類並沒有意識到這點,所以還是努力地想要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