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象與騎像人:幸福的假設 > 前言 10個幸福假設 >

前言 10個幸福假設

我們該做什麼,該怎麼過日子,該成為什麼樣的人?許多人都曾這樣自問過。活在如此便利的現代世界裡,無須上山下海,我們就可以找到答案。現在,智慧如此廉價氾濫,日曆、茶包、瓶蓋或好心的朋友轉寄過來的大量電子郵件等,處處可見智慧之語。我們就像阿根廷小說家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在《巴別塔圖書館》(The Library of Babel)中描寫的那樣:「一座廣大無邊的圖書館裡藏著所有文字記載,在圖書館某處藏著一本書,這本書解釋了這座圖書館存在的原因以及使用須知。然而,圖書管理員卻懷疑自己永遠都無法從一大堆無意義的書中找到這本書。」

我們的前景要比博爾赫斯小說中的人物好得多。很多智慧之語確實都擲地有聲,而且許多都完全為真,絕非虛言。然而,我們的圖書館實在是太大了,每個人都只看過一小部分藏書,所以我們正為藏書豐富的矛盾而煩惱:書籍越多,閱讀品質反而變得越低。面對浩瀚書海,我們通常不是囫圇吞棗,就是只看書評。我們很可能已看過一些有價值的觀念,如果當時仔細欣賞、用心體會,並用於生活之中,或許我們的人生早已得到改變。

本書將討論10個觀念。每一章會針對世界文明的某個重要觀念,以科學研究的角度深入剖析,並從中汲取可應用到現代生活的元素。

我是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做過許多實驗想瞭解人類社會生活的某個面向,研究的面向就是道德直覺與道德推理。除了做研究之外,我也在弗吉尼亞大學教授過心理學入門的課程。這是一個大班的課程,我得利用24堂課向學生介紹心理學整個領域的主要內容。從介紹視網膜結構到愛的運作過程,我得提出1000個研究結果以作為佐證,希望學生能充分瞭解,銘記在心。

經歷第一年的教書經驗之後,我意識到有好幾個觀念一直重複出現,而以前的思想家也常針對這些觀念發表高見。因為人是通過心理濾除(mental filter)來看這個世界的,所以我們會出現某些情緒,會對事件有反應,且出現某些心理疾病。莎士比亞以下這句話剛好簡要地說明了這種現象:「事情沒有好壞,是人的思想在作祟。」我開始用這些引言來幫助我的學生記住心理學的重要觀念,同時,我也開始思考類似的觀念還有哪些。

為了一探究竟,我看了不少古代的智慧傑作,其中以世界三大古典思想領域為主:印度的《奧義書》、古印度道德文本《薄伽梵歌》,中國的《論語》、《道德經》及孟子等其他哲學家的著作,還有地中海文明的《聖經》、希臘及羅馬時代的哲學、伊斯蘭教聖潔書《古蘭經》。此外,過去500年來的哲學及文學作品我也看了不少。每當我發現一個跟心理學有關的主張——有關人性的說明,抑或是心理如何運作時,我就會寫下來。只要我發現有某個觀念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重複出現,我便把它列為重要觀念。不過,我並沒有機械地把人類十大最受歡迎的心理學觀念列出來,我的選擇標準是連貫性重於出現頻率。我想探討的觀念不僅彼此間相融相符、互為表裡,還可讓我們瞭解人類如何找到幸福及人生的意義。

積極心理學的目標,就是要幫助大家找到幸福及意義。我在積極心理學這個領域向來活躍,所以本書也可說是運用古代智慧來找尋積極心理學的源頭,並探討現今積極心理學的應用。本書大部分涵蓋的研究,都不是由積極心理學家所做,而是由其他領域的科學家來完成的。我將在本書引用10個古老的觀念,再援引多項現代研究成果,來告訴大家人類繁盛發展的原因,以及我們在邁向幸福之路上為自己設置的障礙。

本書第一部分旨在說明人的心理是如何運作的。當然,這不是非常詳盡的說明,而是在我們運用現代心理學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之前,必須瞭解的兩個古老真理。第一個真理是本書的最基本觀念:人類的心理分成若幹部分,有時彼此還會互相衝突。一部分就像一個騎在大象背上的騎像人,能進行自覺的、推理性的思考,但是無法完全控制大象的行為。現在,我們知道心理為何有這樣的分類,也知道某些方法可以幫助騎像人與大象相互協調合作。第二個觀念就是莎士比亞所說的:「都是人的思想在作祟。」或如佛陀[1]所言:「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現在我們已能解釋為何大部分人面對威脅時都懷有偏見,而且總是為此煩憂不已。只要我們能運用三項技巧來提升內心的幸福感,就可以糾正自己的偏見。

本書接著要討論的是人類的群體生活——同樣,也不是鉅細靡遺式的說明,而是僅探討兩個眾人皆知但卻不甚瞭解的古老真理。第一個就是「黃金規則」(golden rule)。互惠是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準則。我將告訴大家如何善用互惠之道來解決自己的人生問題,並避免讓人借互惠之道來利用我們。互惠不只是與人相處之道,它還能告訴我們人的本質及需要,這也是本書後續眾多觀念的線索所在。第二個真理是:人天生就是「道德虛偽」,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很難忠實地遵照為人準則行事的原因。近來,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已發現人的心理有一種機制,這種機制會讓我們一眼就能看到鄰人眼中的刺,但卻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如果你知道自己心裡之所喜,也瞭解自己為何會透過扭曲的鏡片來看這個世界的善與惡,那麼你就不會再那麼自以為是。如此一來,你跟那些同樣也很自以為是的人發生衝突的概率,就會大大地降低。

到這個階段,我們準備好要提出以下問題:幸福來自何處?關於幸福,有幾個不同的「假設」,其中一個假設為:幸福來自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我們都知道(研究也證實)這種幸福維持不了多久。另一個假設則是:幸福來自人的內心,但強求世界符合自己內心的想法,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古時候很盛行這種觀念:印度的佛陀和古希臘及羅馬時代的斯多葛學派的哲學家,無不勸大家斷除自己對外在的人和事的情感依戀,因為外在的人事變幻莫測,難以掌控,還不如自己學會接受現實。

古代這種想法有其值得尊敬之處。面對挫折,改變自己的內心確實要比改變外在世界來得容易。但是我會提出證據證明,第二個有關幸福的假設是錯誤的。最近的研究已指出,有些事物是值得我們努力追求的,某些外在生活條件能讓我們更幸福。其中一個條件就是關係,即我們跟別人之間形成的必要聯結。我會提出相關研究來證明愛來自何處,為何激情很快就消退,以及哪一種愛才是「真」愛。我也建議將佛陀及斯多葛學派所提出的幸福假設修正如下:幸福不只來自我們的內心,也來自外在。我們需要古老的智慧及現代科學的引導,以獲得兩者間的平衡。

接下來,我將探討人類的成長及發展需要哪些條件。尼采說過:「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不過,這個說法恐怕有過度簡化的危險。很多事情雖打不倒我們,但卻會對我們造成一輩子的傷害。「創傷後成長」告訴我們,人會在何時、又為何能從逆境中成長,我們如何為創傷做好準備,以及在事件發生後如何面對創傷。我們也常聽到,要大家努力培養自身的美德,因為美德本身就是最好的回報。不過,這種說法同樣也有過度簡化之嫌。我會說明幾個世紀以來,有關美德及道德的觀念已有所改變,且越來越狹隘,但古代關於美德及道德的觀念對現代人而言仍具深義。我也會說明積極心理學如何為大家提出新的願景,讓大家「診斷」並發展自己的優點及美德。

本書的結尾將提出「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能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目的並實現,而有些人卻做不到?一開始我會探討一個很普遍的觀念:人的存在有一種精神層面的垂直維度。你稱之為「高貴、美德或神性」也好,你信不信上帝也無妨,但是人真的會在別人身上或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神聖、莊嚴或那種難以形容的善。我會提出我個人關於厭惡(噁心)、提升、敬畏等道德情緒的研究,以此解釋這種垂直維度如何運作,又為何該維度是瞭解原教旨主義、政治文化論戰及人類渴求意義的一大關鍵。我還會探討當人們提出「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樣的問題時,其心中所指的到底是什麼。

針對這個問題,我也會給出答案——這個答案源自古老的觀念,但卻用現代的研究來超越古代觀念的局限和任何既有的觀念。與此同時,我將最後一次修正幸福的假設。我可以在此用簡單的幾個字告訴大家答案,但是簡短的前言實在無法解釋得清楚,而且也會貶低其價值。智慧之語、人生意義,甚至是博爾赫斯書中的圖書管理員所追求的答案——每天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是除非我們用心欣賞,花時間去瞭解、質問、改進,把它跟自己的生活聯結起來,否則智慧之語仍只是智慧之語,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1] 嚴格來講,「佛陀」(the Buddha)是指開悟者(the Awakened One),就像有些人說「基督」是指「受膏者」(the Anointed One)。不過,我是以一般的用法來講佛陀和基督的。——作者注